第1574章 有钱任性

在海汉过去的对外军售历史中,火炮算得上是一个主要的销售项目了,像安南这种大客户的采购数目甚至早就超过千门了,部署在其国内各地的火炮有八成以上都是来自海汉。但火炮和战船一样,也是长期位列于非卖品名单之中,只有少数几家与海汉关系密切的客户才能进行大宗订购。外销的型号虽然在性能上打了不小的折扣,但因为材料和制造工艺的优势,整体性能依然优于这个时代所能制造的火炮,对于远东地区大部分依然以冷兵器为主要装备的国家来说,海汉出品的火炮就是镇国重器。

荷兰人当然早就掌握了铸炮的技术,但工艺方面与海汉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也没法像海汉兵工一样进行工业化的生产,要自行制造两百门炮起码得花两三年时间。但这都不是苏克易坐在这里竞标这些火炮的主要理由,他之所以要参与这个项目的竞购,目的还是为了狙击对手。如果让马打蓝人将这两百门炮收入囊中,那可想而知,下次马打蓝大军再攻打巴达维亚城的时候,兵临城下的可就不只是粗笨的投石机了。而此消彼长之下,荷兰军队还能不能守得住城防,可就真的没什么把握了。

苏克易看了看坐在对面的罗洪,对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仿佛是在嘲讽苏克易的无能。这两百门火炮打包的价格肯定要远远超过了刚才的枪械项目,马打蓝人还会以刚才那样的态度出价吗?

苏克易又低头看了看面前的报价单,最便宜的小口径野战炮每门八百元,发射三磅炮弹,射程一千英尺,合海汉长度单位约三百米。是的,就连米这个长度度量单位也被海汉提前了一个多世纪先用起来了,原本应该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之后才被发明出来的度量单位,再次被穿越者们抢在了前面。而且在经过了数年的推广之后,就连跟海汉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其他国家也开始接受了这个度量单位。

而受到海汉影响的远不止这一项,重量、体积、面积、航程等等在贸易中经常会涉及的度量单位,几乎都成了海汉技术推广的目标。至于这样做的好处,这个时代的人或许只是感觉到了贸易过程变得更为便利,但穿越者们却知道掌握标准制定权的意义所在。古人说“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而各种度量标准的统一和推广,也同样是海汉文化对内巩固、对外扩张的必要手段。

苏克易在三亚待的时间已经不短,对于海汉着力推广的这些度量单位倒也并不陌生,不过他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核算这些炮的价格上,对于那些意义更为深远的东西倒没空去琢磨了。

八百元一门的小炮对于东印度公司来说当然不是问题,就算买一两百门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数目,但海汉人给出的销售内容中,这种小炮所占据的比例仅有一成,而剩下的九成,单价都要比它更高出不少。

体积重量最大的大口径攻城炮,加上炮车的自重已经达到了十吨,海汉报出的售价高达一万五千元。而与其对应的同口径城防炮加上与之配套的旋转炮台,其价格更是已经突破两万元。但与之匹配的是这种大型火炮的射程超过一英里,合海汉长度约两千米,这绝对是参与竞购的双方都从未拥有过的大杀器。

当然除了性能方面的惊艳之外,这个价格也足以让苏克易冷静下来了,要让他像罗洪那样,花个几十万眼都不眨一下,他确实也办不到。如果能够单独购买,他倒是愿意说服范迪门总督买上几门带旋转炮台的城防巨炮,作为巴达维亚城的底气。但海汉给出这两百门炮必须打包购买,这个项目核算下来的总价就的确有些大了,至少要占去东印度公司参与此次竞购的大半预算,而海军的军售项目甚至都还没有开始竞价,如果在这里把钱花出去大半,后面的战船项目就不好操作了。

但要是不抢这个项目,马打蓝人有枪有炮,日后再与荷兰武装对阵的时候,倒霉的恐怕就是后者了。苏克易前两天去看货的时候也见过这次发售的攻城大炮,其威力的确大得吓人,几尺厚的石墙一炮就能轰出一个大坑。而且据海汉人所称,还有更厉害的攻城专用炮弹,不过需要单独购买就是了。

就算苏克易不想买这些武器,可为了不让其落入马打蓝人手中,也还是得硬着头皮上才行。苏克易现在也完全明白了海汉作出这种安排的深意,就是要逼着他们互相抬价,硬生生把豆腐卖出肉价钱。

两百门炮的打包价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元,这还仅仅只是底价,如果按照刚才枪械的竞价节奏,那么最终的成交价很可能将超过八十万,即便是对做惯大买卖的海汉兵工来说,这也绝非一个寻常的数目了。

海汉兵工每年外销的武器订单总额一般在两三百万元上下浮动,而今年有了这么两个喜欢斗气的新买主,业绩肯定是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了。白克思此时心情大好,甚至想要再去清点一下武器装备的库存,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清理的旧式装备,一并发卖给这两个冤大头。

果然罗洪延续了刚才在第一个项目时的出价策略,一上来就在底价基础上加价十万,赢得了第一轮出价的领先。

“没钱就不要硬着头皮充好汉了,你若是放弃出价,今后我大军兵临城下之时,自当为你求情保命,如何?”罗洪得意洋洋地对苏克易嘲讽道:“你要是想着别的好处,那也可以划下道来,多少都好说。”

苏克易当然不可能吃他这一套,面无表情地摇摇头道:“对不起,我并不认为贵国还能有攻到巴达维亚城下的机会!我们东印度公司也从来不会跟失败者讨价还价!”

罗洪脸色一变,冷哼了一声,不再去撩拨对方了。当初巴达维亚战役中,马打蓝军在攻破城防夺取全城在即的时候功亏一篑,这一直都是罗洪心里难以驱散的一道阴影。马打蓝军虽然在那场战役中给东印度公司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但在付出了惨重伤亡之后最终并未能夺下城池,实在说不上是胜利者。所以再一次攻打巴达维亚城,才会成为了马打蓝国的一个执念,哪怕是花光国库里的所有钱来武装军队,也一定要攻占巴达维亚城,将荷兰人逐出爪哇岛。

在军备竞购中击败荷兰人,对罗洪来说这就是复仇的第一步,但显然面前这个为荷兰人办事的汉人并没有放弃挣扎,这让罗洪觉得很是不爽。不管是战场还是商场,他都一定要占据上风,给予荷兰人狠狠地打击才行。每个项目的竞购,罗洪都会争取,他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摧垮对方的心理防线。

苏克易一边盘算对方的出价,一边在考虑自己的预算状况。关于竞价这种方式的确是出乎了东印度公司的预计,但范迪门之前送来三亚的密信中,还是指示了苏克易在有机会订购海汉军火的时候可以自行操作,而预算方面更是放给了他不小的额度。如果折算成海汉币值,那么上限大约是一百五十万元——这笔钱已经差不多是目前东印度公司在一个年度中所能获得的利润总额了。而且苏克易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现钱,就算买下来了也只能先找海汉办贷款,日后再从巴达维亚运金银过来偿还。

为了能够在与马打蓝国的竞争中占据先机,范迪门下的注不可谓不大,苏克易甚至都很难想像他是如何说服了那些贪婪的公司股东同意这笔军费开支。如何能在军购竞争中合理地运用这笔预算,这对苏克易来说就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这笔钱看着的确不少,但在海汉安排的这次竞价中,却很难保证东印度公司能够抢下所有重点项目,而且以对手目前的表现来看,马打蓝国为这场竞价所准备的预算数目显然是在自己之上。所以苏克易必须要考虑到各个项目的轻重缓急,哪些项目只进行抬价,哪些要尽力争取,哪些是不可失手,就得在出价之前考虑周全,合理分配好手头有限的预算。

在苏克易看来,火炮、枪械,甚至是包括陆军的其他装备在内,都并非东印度公司必须购入的装备。这些武器中的大部分,东印度公司都能自行产出,无非是性能和产量都没法与海汉货相比而已。如果可以自选武器型号和数量,那倒是可以买上一些,但像这次安排的打包购买,对东印度公司来说就并不是那么合适了。

如果让马打蓝人买到这些装备,虽然日后在陆上对战中必然会吃亏,但苏克易认为这种场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马打蓝人要攻击巴达维亚地区就必须从海上来,那如果东印度公司能拒敌于海上,自然就不会有大规模的陆上战斗爆发了。而马打蓝所购买到的大量陆军装备,所能派上用场的部分也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所以苏克易打算在陆军部分只是虚张声势地抬一抬价,而将重点放在海军特别是作战船只的部分。只要能让东印度公司的海上武装力量变得像海汉一样强大,他认为完全可以让马打蓝人根本得不到登陆的机会。

当然了,哪怕是虚张声势,苏克易也要尽力地发挥出演技,设法激怒对手,让其在陆军装备竞购中投入更多的金钱。马打蓝国虽然富有,但也不是金山银山堆着用不完,苏克易相信罗洪必然也会有预算的上限,他在前半段砸进去的钱越多,留给后半段发挥的空间就越小。

苏克易咬牙在第二轮出了一个八十万的价,总算是压过了罗洪一手。他这样做的确风险比较大,因为罗洪如果没咬住他的价,亦或是干脆放弃了火炮项目,那么苏克易的预算便有一多半砸在这里无法收回了,留到后面买船可用的资金就会少了很多。

听完白克思宣布自己在这一轮出价中胜出的消息,苏克易对着罗洪微微一笑道:“刚才你说的话,我要原句奉还了,没钱就不要硬着头皮充好汉了!”

罗洪冷哼一声,却并未被对手扰乱情绪,只是按部就班地在第一轮出价的基础上又加了十万。他虽然不知道苏克易的出价,但大致也能估算出对方的加价幅度不会太离谱,如果这一轮还没压住对手,那么最后一轮他再出个高价保成交也来得及。

不过因为这个项目底价就超过六十万,罗洪两轮加价二十万,总价已经超过了苏克易在第二轮的出价八十万,重新占据了上风。

苏克易这最后一轮就不敢再大幅加价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小心翼翼地加了五万上去,结果还是压过了罗洪的出价,终于是将罗洪逼到第三轮出价。

罗洪也摸不清对面这个死人脸的家伙究竟是有多大的底气跟自己来争这个项目,但他很确定一件事,如果让荷兰人把这批火炮买过去,那就算下次马打蓝军能再度攻到巴达维亚城下,恐怕也很难打得过由两百门以上的火炮组成的防御阵地。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荷兰人买到这批火炮。

“既然最后一轮出价,对方也没有机会反击了,那我直接喊价好了。”在征得了白克思的同意之后,罗洪伸出一根手指道:“一百万!”

“有钱任性啊!”在座的几名执委会高官心里都是闪过了同样的想法。

两百门炮能卖出一百万的高价,就算是以精明著称的施耐德自问都做不到这种程度,除了给罗洪竖起大拇指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一直面无表情的苏克易也倒抽一口冷气,对手所展现出来的财力真的是让他觉得很无力,难道马打蓝人最近真的挖到了大金矿不成?

第2343章第359章 房产开发第1122章 芝罘湾新貌第1965章第1592章 开眼界2544.第2544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软钉子第65章 火炮(四)3377.第3377章2526.第2526章3370.第3370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第229章 崖州局势变化第56章 崖州城(三)第3431章3085.第3085章第1657章 攻打马尼拉(七)第1843章 新岗位第3425章第1697章 息事宁人2466.第2466章第1794章 难以满意第2208章2781.第2781章第1168章 为国联姻第1819章 战局吃紧第2089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动日(二)2657.第2657章第349章 攻打会安城2668.第2668章第3450章2411.第2411章3073.第3073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纳移民的套路2750.第2750章第1792章 去朝鲜第241章 魏平的作用第1404章 去辽东3041.第3041章第2130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范迪门的三亚见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马威第2213章2575.第2575章第2125章第2035章第1056章 廖训的算计第1365章 骑兵交锋第1631章 兵分三路第1343章 地理知识第2317章第1223章 实际困难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108章 开发新产品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2726.第2726章2852.第2852章3129.第3129章第28章 黎人(三)2440.第2440章第3417章第1438章 实力差距第1963章第1914章 高效运转3146.第3146章第2023章3200.第3200章3094.第3094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军方的备战2388.第2388章第1033章 激战后龙溪2491.第2491章第2003章第1223章 实际困难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2889.第2889章第六百零八章 两路并进第八百零四章 围困3256.第3256章第1290章 新战术体系第1888章 农业开发3083.第3083章第1787章 下狠手2633.第2633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会成果第3425章2721.第2721章2570.第2570章第281章 打头阵第190章 补给物资的筹备第1688章 换汤不换药2398.第2398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烦事第96章 货币(二)3144.第3144章第92章 移民
第2343章第359章 房产开发第1122章 芝罘湾新貌第1965章第1592章 开眼界2544.第2544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软钉子第65章 火炮(四)3377.第3377章2526.第2526章3370.第3370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势如破竹第229章 崖州局势变化第56章 崖州城(三)第3431章3085.第3085章第1657章 攻打马尼拉(七)第1843章 新岗位第3425章第1697章 息事宁人2466.第2466章第1794章 难以满意第2208章2781.第2781章第1168章 为国联姻第1819章 战局吃紧第2089章第五百七十九章 行动日(二)2657.第2657章第349章 攻打会安城2668.第2668章第3450章2411.第2411章3073.第3073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第四百五十八章 吸纳移民的套路2750.第2750章第1792章 去朝鲜第241章 魏平的作用第1404章 去辽东3041.第3041章第2130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范迪门的三亚见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马威第2213章2575.第2575章第2125章第2035章第1056章 廖训的算计第1365章 骑兵交锋第1631章 兵分三路第1343章 地理知识第2317章第1223章 实际困难第1874章 眼光受限第108章 开发新产品第九百八十章 各得其所2726.第2726章2852.第2852章3129.第3129章第28章 黎人(三)2440.第2440章第3417章第1438章 实力差距第1963章第1914章 高效运转3146.第3146章第2023章3200.第3200章3094.第3094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军方的备战2388.第2388章第1033章 激战后龙溪2491.第2491章第2003章第1223章 实际困难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2889.第2889章第六百零八章 两路并进第八百零四章 围困3256.第3256章第1290章 新战术体系第1888章 农业开发3083.第3083章第1787章 下狠手2633.第2633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殖民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秋交会成果第3425章2721.第2721章2570.第2570章第281章 打头阵第190章 补给物资的筹备第1688章 换汤不换药2398.第2398章第七百四十三章 移民交接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烦事第96章 货币(二)3144.第3144章第92章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