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章 落脚之处

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舰队的行程计划中并没有在济州岛停泊休整的安排,所以对于岛上民众的紧张情绪,王汤姆也不打算再另行派人登岛去做解释。舰队径直从济州岛西侧海域驶过,继续向北行进。一夜之后,便已经能看到朝鲜全罗南道的海岸线了。

不过从这里到朝鲜京城还有大约两百海里航程,以海汉这支庞大联合舰队的缓慢行进速度来看,至少也还得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才能抵达汉江口。

对王汤姆等人来说,当下还有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这支部队进驻朝鲜之后的长期驻防地。如果要以海汉选择港口的标准来审视朝鲜半岛的地形,那么大概只有东南沿海庆尚南道和庆尚北道的浦项、蔚山、釜山等地的自然条件能够达标,而整个朝鲜半岛西海岸,特别是靠近辽东的西北方向海岸线上,基本找不出一处能符合海汉港口建设要求的天然港湾。

海汉在海外选择殖民地和军事基地的时候,往往会将地理条件作为主要的考量标准之一。军方一般会尽可能选择拥有天然良港的战略要地,作为驻扎成建制海军部队的所在,如大明沿海的澎湖马公港、舟山定海港、登州芝罘港、辽东旅顺港等地都是如此操作的产物。

如果海军要在朝鲜境内长期驻军,并且要为朝鲜与大清的边境线提供协防,那么选择军事基地的范围就只能限于朝鲜半岛的西北海岸线,这样才来得及对各种突发事态作出反应。国防部在此之前就已经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但还是没找到真正适宜建立基地的地点——如果有这种地方,海汉去年也不会急于把东江镇军民迁去辽东了。

不得已之下,海汉这边只能暂时先选了几处地方作为参考,具体定在哪里,还得等实地考察之后与朝鲜王室磋商确定。而在那之前,由朝鲜主动提供的临时驻地是位于汉江入海口处的江华岛。

江华岛的面积超过四百平方公里,距离汉城约莫百里,因为这里与大陆之间那道狭窄的海峡潮水落差大,暗礁颇多,水文条件复杂,所以朝鲜君主过去在遇到北方强敌入侵时便会逃到江华岛上躲避。13世纪蒙古入侵朝鲜的时候,当时的国王甚至被迫将都城迁到江华岛上。

十年前丁卯胡乱,后金入侵朝鲜的时候,现任的朝鲜国王李倧也是跑到江华岛上避难,然后将江华都护府升级为江华留守府,作为朝鲜国的陪都存在。近年来岛上陆续修建了不少宫殿楼阁,作为战事维持朝廷运转所用。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清军会在今年年初就入侵朝鲜,朝鲜王族和主要大臣都会到江华岛躲避战乱。而多尔衮指挥的清军在正月间便攻克了江华岛,将朝鲜君臣全部俘虏,史称丙子胡乱。不过在海汉的影响之下,这一幕并未如期出现。

朝鲜将海汉派来的援军安排到江华岛驻扎,也算是借此表明自己对盟友的信任,毕竟要是一旦开战,江华岛就将会是王公贵族们最后的避难所,而现在的举动便是将这守护避难所的任务交给了海汉军来完成。当然了,朝鲜费了不少事把救兵搬来,也不是就指望海汉军替自己守着家门口这个避难所,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海汉军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将清军挡在鸭绿江以北。

但希望归希望,海汉军如何作战,朝鲜方面并没有资格指手划脚。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尽可能地满足海汉在后勤方面的要求,以求海汉能够出力替他们抵御外敌入侵。

在这支舰队北上之前,海汉已经通过电报联系了北方驻军,并通过朝鲜派驻山东、辽东的官员,向其国内通报了海汉的支援方案及要求。但海汉使用了黑科技之后沟通速度所得到的提升仍是有限,这些重要信息由使者坐船送回朝鲜,然后由朝鲜君臣讨论作出决定,再反馈给海汉方面,一去一来就得十来天了。

这样的效率对于海汉而言自然极为拖沓,所以舰队离开浙江舟山的时候,朝鲜方面依然还没能给出一个比江华岛更好的备选地点。无奈之下,王汤姆也只能下令舰队先前往江华岛,到了当地之后再与朝鲜官方商议后续的驻扎事宜,总之是要拿出一个能让己方认可的方案才行。

五月三日,联合舰队顺利抵达了江华岛附近海域,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几艘朝鲜军方的帆船主动迎上前来,与联合舰队会合。在朝鲜同行的引领之下,联合舰队暂时停靠在了江华岛西南的海岸。这里并没有设施齐全的军港,仅有的几个码头根本就容纳不下联合舰队的船只,此外像威严级这样的大型战舰也没法进入狭小的泊位。

“朝鲜人真的靠不住!”王汤姆在望远镜中确认了码头的状况之后,忍不住便抱怨起来:“连个像样的军港都没有,还请我们来驻军,这怎么驻得进去?去把金尚久叫来,让他快点滚上岸去协调好这些破事!”

金尚久又不是神仙,他也没法在岸边给海汉人变出几个大型泊位来,只能是卑微地不断向王汤姆道歉,称本国准备不周,还望海汉天兵能设法克服一下困难。

其实朝鲜人倒也不是不知道海汉要派大船过来,这在之前的情况通报中就已经告知了朝鲜,只是要在江华岛修建大型军用码头,朝鲜这边就得先派工匠勘查现场,制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征募民夫动工,这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再快也得十天半个月了。而海汉舰队抵达江华岛的时候,朝鲜这边才进行到备料这一步,施工人员都还没进场,根本就没赶得上。

但王汤姆这么一通发作,之后肯定会经由官方渠道反馈到朝鲜朝堂上,到时候负责这项工程的官员不免就要因为耽误工期而倒霉了。为了平息海汉人的怒火,说不定罢官去职都算轻的。

但事实上江华岛的地理环境也的确不适宜修建大型港口,王汤姆去年来的时候就已经确认过这一点。朝鲜人把这里当做战争时期的避难所,也就是看准了敌军很难在这地方发动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所以才会有恃无恐地躲在岛上等待战争结束。不过如今海汉舰队要在这里驻扎下来,却没有足够的泊位,就不免有些尴尬了。

当然了,朝鲜方面也不会就让一个金尚久来处理海汉舰队远道而来的接待事宜,事实上国王李倧已经派来了大司宪金尚宪到江华岛,负责接待海汉高官,安顿舰队将士。

金尚宪与在舰队中充当出气包的金尚久虽然名字相似,倒是没什么亲属关系,两者不但年纪相差了整整一辈人,在朝鲜国内的地位也相差甚远。金尚宪在朝鲜是斥和派的领袖人物,一直主张大力扩充军备,完善军事设施,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卫。而原本历史上皇太极称帝改元之后,朝鲜国王也是听了他的意见,才宣布与清断交,结果很不幸地直接招来了清军的军事打击。

不过这个时空中因为有了海汉进入东北亚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斥和派在朝鲜国内的话语权要比历史上更大,主和的崔鸣吉一派因为海汉在辽东对阵后金的骄人战绩而遭受冷遇,即便是如今朝鲜面临大清国的入侵威胁,主和派也依然没能在与斥和派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国王李倧把金尚宪派来江华岛,也是在借此向海汉表明自己的态度。

在舰队抵达江华岛两小时后,这位目前朝鲜国内炙手可热的红人官员终于乘坐交通艇来到了仍在海上无法靠岸的海汉旗舰。由于金尚宪的年纪已经六十有七,登船的时候的也是颇费了一番手脚,最后还是从船上放下了吊装补给的货斗,让金尚宪坐在里面,然后将他拉到甲板上。

金尚宪不急不慢地重新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才在金尚久的搀扶之下,来到王汤姆跟前见礼。两人去年就曾在汉城打过交道,倒也不算陌生了。

“金大人,我想您也应该注意到了,江华岛的港口设施太过简陋,根本无法让我的舰队长期驻扎,这个问题必须要尽快得到解决才行。”王汤姆指了指远处的海岸,尽量以平和的语气说道:“现在这种状况,我们可没办法好好进行备战!”

王汤姆忍住没有发火,一是看金尚宪的确年纪太大,二来对方在朝鲜身份高贵,据说还是引入海汉驻军的主要倡导者,他就算有什么不满也只能尽量忍忍了。不过这种不满的情绪他还是必须要表达出来,不然他担心朝鲜人分不清轻重缓急,继续这么磨磨蹭蹭下去肯定会影响到海汉既定的行动方案。

金尚宪应道:“王将军所言极是,这的确是本国的施工进度太慢了一些。本官刚才去核实了一下情况,目前已经征募了三千民夫,建材也即将到位,预计明日便可开工建设新码头,最快半个月就能将首批新的泊位交付使用。”

“那也还是太慢了。”王汤姆很是无奈地摇头道:“那我国之前提出的备选地点呢?贵国是否有所准备?”

金尚宪道:“实不相瞒,国王陛下与大臣们商议多日,也还是没有最终确定,所以近期可能只有劳烦贵军先在江华岛这边将就一下了。”

王汤姆气得想要开骂了,胜利堡接到李希的求助之后唯恐来不及,还特地取消了几支部队难得的假期,发动了多处海外殖民地完成补给接力,紧赶慢赶几千里来到朝鲜,但朝鲜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并没有什么紧张的气氛,这松松垮垮的准备工作根本就无法与海汉的重视程度相提并论。

“看样子贵国对于北方强敌的威胁并不是很在意嘛,这大概是我们接到的情报有些误会吧!”王汤姆气急反笑道:“那要不这样吧,我们这支舰队还是先去辽东,如果日后贵国这边真的爆发战争了,我们再从辽东过来支援好了。”

这江华岛的港口设施远不及旅顺港,而且朝鲜方面似乎明显没有做好接待驻军的准备。哪怕朝鲜国王派出了重臣到江华岛来迎接自己,王汤姆依然还是认为这次出兵朝鲜的计划应该没办法再顺利实施下去了。如果不是考虑到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王汤姆可能当下就要甩脸色给金尚宪看了。

金尚宪连忙应道:“王将军息怒!国王陛下已经下令将岛上的行宫腾出来,供贵军将领们居住。另准备了民房两百间,帐篷五百顶,供贵军士兵驻扎。驻军期间贵军的一应消耗,本国也将一力承担!目前已按贵军提出的要求,在岛上准备了五千人一个月生活所需的补给,各种设施也正在修建之中。本官斗胆,请王将军先去岛上看一看,若还是不满意,再作其他打算不迟!”

王汤姆听了这番话之后脸色稍霁,语气便稍稍软了一些:“不管怎么说,这码头先得修起来才行,不然你看我这大船都靠不了岸,这还怎么长期驻扎?”

“是是是!本官稍后便会下令尽快开工,昼夜轮班,必须早日完善本地的码头设施,让贵军能够顺利进驻。”金尚宪见王汤姆口气有所松动,连忙趁热打铁表明决心。

金尚宪再三邀请,王汤姆拗不过,便答应下来,将舰队指挥权暂时交给钱天敦,自己随金尚宪先上岸,去查看本地的备战工作进展。

其实金尚宪倒也没有虚言,朝鲜方面的确是已经在进行相关的备战工作,但低下的运转效率根本就没法与海汉相比,即便知道北边的战争威胁越来越近,明白这场战争需要海汉军的助阵才有胜利的可能性,朝鲜人也还是在不急不慢地进行着准备工作。

第1745章 区别对待2978.第2978章2736.第2736章3375.第3375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顾虑第五百五十一章 对比落差第九百九十五章 军事援助3244.第3244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职责第1151章 重返长山群岛2888.第2888章第1350章 情报来源2779.第277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慑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谈判与妥协2585.第2585章第1885章 海上贸易第33章 北美帮第2197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3204.第3204章3074.第3074章2926.第2926章第1081章 脱身洗白第1346章 通行令3076.第3076章第1652章 攻打马尼拉(二)第2309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范迪门的三亚见闻2695.第2695章第256章 开发亚龙湾第3427章第1404章 去辽东第1059章 无巧不成书第183章 防灾减灾第199章 驻广办的工作规划第六百三十九章 战后总结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审第1775章 曲线救国第1227章 继续培训3069.第3069章第2314章第1831章 血肉磨盘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实力悬殊3131.第3131章3008.第3008章2667.第2667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众多第1859章 产业合作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1718章 入行不易第1761章 武力展示(三)第195章 初上广州第2028章第1670章 发财大计第2276章第2305章第1159章 阴差阳错第1933章第1671章 权钱交易第1485章 海汉模式2424.第2424章第2章 入伙第1929章2838.第2838章第1875章 先进技术第2258章3374.第3374章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选第1116章 镇江堡第1937章第2125章第1823章 大同江防线第2186章第1744章 武器与战术第379章 攻守之间2390.第2390章第324章 进修生的军训安排3324.第3324章第七百零一章 无心应战2670.第2670章3109.第3109章第1042章 轻取大甲社第2301章第1963章3357.第3357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利益相关第1744章 武器与战术第1554章 小人物大生意第九百四十三章 贸易联盟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学考察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产力差距第1307章 平衡点第1429章 正面交锋第153章 关于新航路的意见分歧第1413章 归途第1211章 中南半岛第33章 北美帮
第1745章 区别对待2978.第2978章2736.第2736章3375.第3375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林家兄弟的顾虑第五百五十一章 对比落差第九百九十五章 军事援助3244.第3244章第1898章 隆重迎接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职责第1151章 重返长山群岛2888.第2888章第1350章 情报来源2779.第277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口碑的威慑力第七百六十七章 谈判与妥协2585.第2585章第1885章 海上贸易第33章 北美帮第2197章第1753章 外交手段3204.第3204章3074.第3074章2926.第2926章第1081章 脱身洗白第1346章 通行令3076.第3076章第1652章 攻打马尼拉(二)第2309章第九百七十二章 范迪门的三亚见闻2695.第2695章第256章 开发亚龙湾第3427章第1404章 去辽东第1059章 无巧不成书第183章 防灾减灾第199章 驻广办的工作规划第六百三十九章 战后总结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审第1775章 曲线救国第1227章 继续培训3069.第3069章第2314章第1831章 血肉磨盘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实力悬殊3131.第3131章3008.第3008章2667.第2667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工程众多第1859章 产业合作第1876章 交易中心第1718章 入行不易第1761章 武力展示(三)第195章 初上广州第2028章第1670章 发财大计第2276章第2305章第1159章 阴差阳错第1933章第1671章 权钱交易第1485章 海汉模式2424.第2424章第2章 入伙第1929章2838.第2838章第1875章 先进技术第2258章3374.第3374章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选第1116章 镇江堡第1937章第2125章第1823章 大同江防线第2186章第1744章 武器与战术第379章 攻守之间2390.第2390章第324章 进修生的军训安排3324.第3324章第七百零一章 无心应战2670.第2670章3109.第3109章第1042章 轻取大甲社第2301章第1963章3357.第3357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利益相关第1744章 武器与战术第1554章 小人物大生意第九百四十三章 贸易联盟第九百二十六章 科学考察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产力差距第1307章 平衡点第1429章 正面交锋第153章 关于新航路的意见分歧第1413章 归途第1211章 中南半岛第33章 北美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