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7章

但如今要在金州方向对清军展开大规模攻势,对陈一鑫来说也不是一件好办的差事。自从去年钱天敦和王汤姆带着部队去了朝鲜之后,留守金州的部队兵力就已经十分有限了,甚至还陆续从原东江镇人马中招募了大约两千人,补充到侦察及后勤辎重部队当中。

这样的人员配置,依托地峡防线的诸多防御工事,把清军挡在地峡以北倒是不难,但要主动出击攻击清军的防线,却会有一定的风险。

陈一鑫很清楚自己麾下指挥的这些部队在战斗力方面肯定不如钱天敦的特战团,而且兵力也不足以清剿北边纵深达二十余里的大黑山地区。根据年初时海军陆战队在敌后的侦察所得,大黑山山脚下的东大营至少就驻扎了上万清军,这么多的清军即便不做正面抵抗,只消全部撤入山里,海汉军就很难不管不顾地继续向北推进。

所以对于主动发起攻势的效果,陈一鑫心里存有很大的疑虑,他也只能将钱天敦和王汤姆的这个安排视作吸引火力的佯攻,以便于朝鲜方向的部队对辽东海岸发动袭击。

不过对于军中士气,陈一鑫倒是毫不担心。海汉军中一向以军功为晋升依据,要是不打仗哪有军功可拿,而且作战部队的战时军饷颇高,就算没拿到军功起码还有钱拿。至于原属东江镇的人马,本来跟满清之间就是不死不休的宿怨,就更不需要再做动员了。

但前线开战,金州本地的几万平民必然也会受到战事的影响。按照本地的制度,青壮年在战时必须要作为民夫加入后勤辎重部门,粮食等生活物资的供给也会进入战时管制状态。所以为了稳定民心,针对本地民众的宣传工作还是得尽快抓起来。

刘尚在接到陈一鑫的召见命令时,正在处理从福山县运来这一批物资的清点入库手续。如今他在金州地区所负责的事务已经不仅仅是宣传领域了,去年在朝鲜的抗清战事结束后,他曾被调去大同江基地负责安置当地的朝鲜难民,由于期间的工作表现不错,回到金州之后便被陈一鑫委以重任,当上了本地的民政官。

对于刘尚来说,如今所从事的工作是他以前根本想象不到的。他本该以说书先生的掩护身份长期潜伏在三亚,为朝廷收集海汉的各种军政情报,但谁知阴差阳错之下,却混进了海汉的官僚体系,而且一路顺风顺水,短短四年时间,职位已经从最初的基层宣传干事,一步步爬到了如今的金州民政官的位置。

以刘尚这种没什么背景的普通人,要在官场上晋升如此之快,在大明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状况。如果他当初选择在三亚潜伏下来当探子,或许五年十年后能晋升到百户,再要往上走可就不只是看资历和功劳了,还得有相应的人脉才行。但如今在海汉却已经当上了掌管地方民生的民政官,这地位可要比有名无实的百户千户高多了。

刘尚很清楚只要自己继续干下去,今后必定还有晋升的机会。海汉的官僚体系中有太多的空缺职位,而有资质做官的人实在太少,比如他在金州被提拔为民政官,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这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几乎无人与他竞争这个职位。

严格来说他在上任时甚至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民政工作培训,仅仅只是因为在大同江基地管理朝鲜难民的表现不错,就得到了陈一鑫的赏识和提拔。

有这样好的仕途前景,所以刘尚早就放弃了自己以前的身份,死心塌地跟着海汉干了。只要海汉能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他相信只要再干上几年,自己就有希望成为海外领地中职位最高的归化籍官员。

具体到眼下的环境,刘尚未来的晋升机会就掌握在上司陈一鑫手上,所以接到命令之后,他便将手头的工作交给副手,以最快速度赶到指挥部向陈一鑫报到。

冬季练兵的作战行动几乎每年都会安排,也算得上是金州驻军每年的例行任务,而在此期间民政部门都要负责宣传和物资调度等工作,所以刘尚对这些事务也毫不陌生,听完陈一鑫说明情况后便一口答应下来。

“今年的行动有些特殊,可能会持续到年底,你在对民众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注意强调一下本地军事管制的时间问题。”陈一鑫补充道。

刘尚闻言道:“持续这么久?莫不是我们要主动前出,打掉清军的大黑山防线?”

他在金州待得久了,天天跟部队打交道,耳濡目染之下,也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许多军事知识,对于外部环境也一定的认知。以往年的冬季行动来看,一般就持续个三五七天,把各种训练科目轮上一遍,起到了实战训练的效果,也就差不多该收兵了。

但如果今年的行动要一直持续到年底,那可是有足足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行动安排显然就跟往年的情况有所区别了。在刘尚看来,唯一说得通的可能性,便是驻军准备要大干一场了。

陈一鑫笑道:“大黑山防线可没那么好打,就靠目前驻扎金州这些人马,大概还打不下来。但我们要做的事,就是作好跟对手连续交战一个月的准备。”

刘尚道:“若是以一个月为期,那本地的物资储备恐怕还有所不足,粮食和药物都需要再做补充。”

陈一鑫道:“这两天还会有船到港,你说的这些东西,都会及时补足,不用担心。我需要你对民众说明这次行动的必要性,让本地所有人都能尽心竭力地为今年的冬季作战行动提供支持。”

如何使用宣传手段让民众在战时配合官府的各种安排,刘尚倒是受过专门的培训,这事还需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首先要强调战事的正义性,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征伐,是海汉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必要举措,让民众对此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然后再针对民众在战争期间所能起到的作用做具体的宣传说明,比如为何要征召青壮充当民夫,为何要对粮食等物资实施战事管制等等。 www▲ttκǎ n▲C○

当然具体实际操作起来,就有千头万绪的细节要处理,远比这个基本框架复杂得多。不过刘尚现在早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时候了,他手底下也有了一帮能说会道的宣传干事,可以协助他将宣传内容以更快的速度传递到每个村镇。

刘尚领了任务之后,回到自己的衙门便立刻召开了会议,将宣传工作部署下去,并明确要求在三天内完成这些工作,以免影响到军方的这次大行动。

将要跟清军再一次开战的消息很快在本地民间传开,绝大多数人都对战斗前景十分乐观,认为海汉海军将无可争议地战胜对手。真正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次不同于往年行动的人,却是极其稀少。

十一月十日,驻军所属的各种重型武器开始集结到前线,金州驻军所有单位也全部取消了休假,开始进入最后的战备阶段。

十一月十一日,海汉突然将前出到地峡防线以北的巡逻队兵力足足扩张了五倍,并以此为手段,暂时屏蔽了清军在中间地带的活动空间,切断其获取地峡防线动向的情报来源。

十一月十二日,海汉军趁夜占领了大连湾北岸一处名叫东山的小山头。这东山已经是位于地峡防线之外,距离双方阵地都尚有六七里地,但因其毗邻大连湾,对海汉军而言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还能从海上撤回来,也算是占领了一个有价值的军事目标。

实际上围绕东山的争夺战,在此之前便已经是金州驻军冬季练兵的保留节目了。由于清军没有在这个远离自家防线的山头设防,海汉军每次都能比较顺利地将这里占领下来,但清军也会随之摆出围攻之势,逼迫海汉自行退兵。海汉占领东山后其实也没有向北推进战线的动力,往往僵持几日,双方小规模交手几轮后,海汉军就会放弃这里撤回到地峡防线之后了。

但今年海汉军对东山的占领行动显然有所不同,大批作战物资在当晚便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运入东山。其中也不乏拆卸开来的小口径野战炮,用驮马运进山里。

陈一鑫的作战计划中,东山将会作为突前的桥头堡。由于东山一面靠海,所以这小小山林中究竟部署了多少海汉军,对手肯定难以做出清晰的判断。如果他们还打算像头几年一样,对这里摆出围攻之势,那陈一鑫便要抓着这机会大干一场了。

这个时候辽东半岛已经下了几场雪,野外环境非常恶劣,不管是兵力投送还是物资运输,对海汉来说都十分不易。好在类似这样的练兵行动每年都在组织,各支部队倒也驾轻就熟,只是将火炮这类重武器运入东山颇费了一些手脚。

海汉军的行动并没有刻意隐藏行迹,所以清军在第二天便已经发现了东山的异状。不过这样的情况每年冬天都会出现,清军倒也没有太过惊讶,阿济格在大营中点了四个牛录的兵马,命他们慢慢南下靠向东山,如往年一样在外面围住这地方,不让山头上的海汉军得到向北活动的空间。

这些清军在金州跟海汉军打了几年的交道,自然知道厉害,停下来的地方距离山头还颇远,正处于海汉军步枪射程的边缘,就算开火也几乎没有精准度可言。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海汉军此次行动的决心,陈一鑫出动了本地仅有的几名狙击兵,并且将他们全部部署到东山上,只要是认准牛录额真以上的军官,一律可以自主开火射杀。

为了保证长距离上的射杀效率,这几名狙击兵每一轮射击,瞄准的目标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由同一名观察手指挥开火,以多重瞄准和集火来提升命中率。

而这次他们的目标便是这几个牛录的头目,这些家伙并不难辨认,毕竟清军阵中的盔甲仍是无法大面积普及的装备,也只有军官拥有穿戴盔甲的资格。在满眼都是大皮袄的清军阵中,身穿铁甲铁盔的,不是巴牙喇勇士,就是有名有姓的高级军官了,当得起海汉军赏赐的子弹。

在以集火方式连续射杀了两名牛录额真之后,这些清军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踏入了海汉的精准火力打击范围,连忙继续后退以避免被射杀的风险。

但他们却不知狙击步枪的射程要远超普通步枪,即便是又退出去百十来步,却仍在射程范围之内。再又被射杀了十余人之后,终于有一个牛录的清军按捺不住火气,对着东山发动了攻势。

在他们冲到距离山林还有百步左右的时候,便看到林间伸出了密密麻麻的枪管,也不知道有多少海汉兵藏身其中。

冲在最前面的四五十骑悉数在密集的枪声中折戟沉沙,而剩下的人立刻便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立刻掉头就跑,还有一些不怕死的则是继续冲向东山。

试图继续进攻的人毫无悬念地变成了活靶子,仅一轮射击便消灭了上百清兵,将这个牛录彻底打残。

眼见这东山的防御态度如此强硬,阿济格当然也不能让步,立刻调兵遣将发动第二波攻势。这次清军试图采取包抄的方式,分别攻击东山左右两侧,如果海汉分兵则势必会削弱其火力强度。

阿济格拿出了直观的解决方案,他的想法没什么毛病,只是海汉目前投放到东山的兵力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想象,即便是分兵,也很难凭着一两个牛录的攻击来攻破海汉的防线。

于是在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后,交战继续进行。海汉军仍然没有露面,仅用密集的火力便驱散了清军的第二波攻势,并且在左右两个战场上轻松地收割了近百条人命。

3277.第3277章2778.第2778章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计第1110章 旅顺口2581.第2581章第1752章 两种看法2435.第2435章2479.第2479章第77章 崖州工作组(一)3357.第3357章第104章 中西对比第1639章 速战速决3353.第3353章第2038章第253章 占城形势第2353章第2112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审第1343章 地理知识第1090章 利益冲突第2192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2470.第2470章第1887章 高雄见闻第1834章 来不易回更难第1041章 剿杀第2313章第1342章 军民融合第1492章 差异巨大第七百零一章 无心应战2733.第2733章第1797章 进入敌占区第3420章2379.第2379章3134.第313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规模的方法第1929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谈判结果3368.第3368章2686.第2686章3261.第3261章第2205章3053.第3053章第161章 丧心病狂的军火推销第1673章 战后评功2532.第2532章第2286章第2230章2394.第2394章2795.第2795章3080.第3080章2712.第2712章3317.第3317章第2190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双屿水道2606.第2606章第2315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1562章 军购竞争第2279章3246.第3246章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1380章 战争的意义第1135章 剿匪务尽第八百四十四章 许心素的决心3400.第3400章2482.第2482章第1章 那一扇上天打开的门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2799.第2799章第1386章 马博的秘密3120.第3120章3207.第3207章第1475章 夜谈3051.第3051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幕后真相第1687章 合则两利第1503章 城外江畔第1708章 并不简单第2045章3301.第3301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74章 销售模式第1882章 地方割据第1551章 长远眼光3153.第3153章第1989章第1117章 内忧外困2940.第2940章2652.第2652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武器换人口第265章 群体效应2467.第2467章第1849章 合作的阻力第九百九十八章 准备工作第1856章 朝鲜市场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2119章第1626章 心痒难耐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
3277.第3277章2778.第2778章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班牙人的算计第1110章 旅顺口2581.第2581章第1752章 两种看法2435.第2435章2479.第2479章第77章 崖州工作组(一)3357.第3357章第104章 中西对比第1639章 速战速决3353.第3353章第2038章第253章 占城形势第2353章第2112章第四百三十七章 突审第1343章 地理知识第1090章 利益冲突第2192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2470.第2470章第1887章 高雄见闻第1834章 来不易回更难第1041章 剿杀第2313章第1342章 军民融合第1492章 差异巨大第七百零一章 无心应战2733.第2733章第1797章 进入敌占区第3420章2379.第2379章3134.第3134章第五百二十四章 加大移民规模的方法第1929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谈判结果3368.第3368章2686.第2686章3261.第3261章第2205章3053.第3053章第161章 丧心病狂的军火推销第1673章 战后评功2532.第2532章第2286章第2230章2394.第2394章2795.第2795章3080.第3080章2712.第2712章3317.第3317章第2190章第八百五十四章 双屿水道2606.第2606章第2315章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1562章 军购竞争第2279章3246.第3246章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第1380章 战争的意义第1135章 剿匪务尽第八百四十四章 许心素的决心3400.第3400章2482.第2482章第1章 那一扇上天打开的门第七百六十六章 重口味的土人2799.第2799章第1386章 马博的秘密3120.第3120章3207.第3207章第1475章 夜谈3051.第3051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幕后真相第1687章 合则两利第1503章 城外江畔第1708章 并不简单第2045章3301.第3301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174章 销售模式第1882章 地方割据第1551章 长远眼光3153.第3153章第1989章第1117章 内忧外困2940.第2940章2652.第2652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武器换人口第265章 群体效应2467.第2467章第1849章 合作的阻力第九百九十八章 准备工作第1856章 朝鲜市场第120章 海外考察(七)第2119章第1626章 心痒难耐第63章 第六十三 火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