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北方的反应

五天之后,吴绍霆在返回广州的船上收到了上海发来的电报,上海火车站枪击案有了突破的进展,一个古董商人向公共租界巡捕房举报了线索。顺着线索上海都督府和警察局抓到了两个涉案人员,一个是上海青帮老大应桂馨,另一人是炮击凶手武士英。这个消息让吴绍霆感到很惊讶,历史上枪击案的凶手应该是武士英才对,怎么现在又变成了炮击案的凶手?(武士英请关注凤凰卫视宋教仁遇刺案分析,此人未必是真正的开枪凶手)

又过了一天,蒋志清私人发了一封电报详细阐述了行刺案侦缉工作,电报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情况,应桂馨在审问中承认策划枪击宋教仁的行动,却坚持否认炮击沪宁铁路医院的事情,对炮击案全然不知。武士英则承认炮击事件的主使,但在审问过程中很多描述前后颠倒,疑点重重。根据调查,武士英曾在山西参军,然而根本不懂得大炮的操作。

吴绍霆看完了电报,同样皱起了眉头,喃喃自语的说道:“不可能,武士英不可能炮击医院。既然他不是上海火车站的枪手,那就更不可能策划炮击了,这家伙就是一个土包子!”

邓铿奇怪的问道:“都督,您认识这个人?”

吴绍霆怔了怔,随即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认识,但是从枪击到炮击期间不到三个小时,武士英是应桂馨的跟班,他如果没有应桂馨的资助哪里搞来一门土炮?应桂馨能承认策划了枪击案,没必要还要隐瞒炮击案,这说明应桂馨确确实实不知道炮击的事。”

邓铿点了点头,说道:“是呀,疑点太多了。”

吴绍霆沉思片刻,继而眯起了眼睛说道:“枪击案和炮击案是两伙不同的人指使策划,一定是这样。武士英说不定是一个知情人。士元马上回一封电报到上海,让介石从武士英身上寻找突破口。”

邓铿有些疑虑,他小心翼翼的问道:“都督,蒋志清是上海都督府的人,我们没权力命令他。更何况既然我们都离开上海了,这件事就交给陈都督他们来处理吧。就算把电报发过去只怕也不会有什么效果。”

吴绍霆本来还想训斥邓铿一句,可是回头一想邓铿说的未必是错,陈其美对他在上海越权的事情本来是怀恨在心了,何必还要多生一事?其实他已经知道了这次事件的幕后指使者,不是“正”就是“反”,而现在出现了两次不同的袭击,或许“正反两方”都参与其中。这件事只用自己一个人知道就可以了。

他沉吟了一阵,随即挥了挥手说道:“那就先这样吧。”

三月七日,吴绍霆抵达广州。此时广州各大报纸已经连续报道了上海宋教仁遇刺事件很久了,都督府新闻部还特意利用站在政府这边的《广州日报》、《广东革命周刊》等,大肆宣扬了吴绍霆英勇相救宋教仁的事迹。因此在吴绍霆的船靠岸上,码头上有不少市民前来迎接,高声欢呼吴都督的威名。

吴绍霆在民众面前保持着和蔼可亲的一面,一会儿挥手致意,一会儿拱手道谢。当他回到都督府之后,却立刻变了一副脸色,雷烈风行的召集了都督府参谋总部召开了一场会议,加强对革命粤军第三师的装备,以及第一师的重新布防,俨然是一副大战临头的趋势。这一举动引起了都督府上下的紧张,吴绍霆向众人做了一番局势的分析,认定迟早会有大变,众人只得遵从命令执行。

年初第一师全军更换了德式装备,退下的步枪暂时存放在军械库。吴绍霆很快派人联络了湖南衡阳的焦达峰,用单价一圆二的贱价果断把这一批步枪卖给了湖南革命军。焦达峰对此十分感激,还专门写了一封亲笔信道谢。吴绍霆并非是照顾焦达峰,也不是觉得这批枪占库存,而是料定湖南很快会发生战事,间接资助焦达峰成为阻挡北洋军南下的第一道屏障。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上海都督府公布了宋教仁遇刺案最终证据,证明阴谋家应桂馨与总统府秘书处的电报往来。此一证据迅速在国内掀起了震动,各省各地指责北京政府的声音源源不断,许多军政府首脑发电报斥责袁世凯。孙中山趁势在上海发布讨袁声明,披露北洋政府独裁的野心,痛斥袁世凯阴谋暗杀行为,号召全国维护共和大义发动二次革命。

黄兴、章士钊等国民党文治派人物却主张利用法律手段惩处袁世凯。他们同时询问了宋教仁的意思。宋教仁在这个关键时候犹豫不决,既不愿意放弃北上组阁的宏愿,又对北洋政府阴谋手段痛心不已。黄兴并非不想一战,他这个时候脑袋很清晰,北洋派在过去一年早已做好了军事准备,革命军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取胜的希望。通过法制制裁是希望全国人民一致认清袁世凯的嘴脸,顺便争取更多时间来准备。

一时间上海革命党人意见不一,没有统一的主导指挥,导致全国各省左右不定。

三月十二日傍晚,北京总统府怀仁堂大总统办公厅十分热闹,各级政务官员对上海发生的事情议论纷纷。曹汝霖夹着公文包快步从大门外走了进来,穿过大厅里的众人,向内办公室走去。大家看到神色匆匆的曹汝霖如一阵风一般掠过,不禁有些好奇起来。不过曹汝霖中途没有任何停留,对周围的人视而不见,大家也无从开口询问。

来到内办公室大门口,侍从官看到是曹汝霖,并任何无阻拦,推开门让曹汝霖进去了。

袁世凯坐在总统办公桌后面,脸色显得很郁闷,甚至还带着几分火气。桌子上的烟灰缸里搁着一根还在冒烟的雪茄,这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驻华主席送来的多米尼加雪茄,不过袁世凯根本没有抽上两口。他现在心烦意乱,几乎已经到了大发脾气的临界点。

办公室里还有几个人,分别是陆宗舆、陆建章、赵秉钧、杨士琦,这四个人脸色各有不同。赵秉钧的脸色最为难看,缩着身子坐在椅子上,就好像正在被人从精神进行毒打。

曹汝霖进来之后,原本还打算向众人问好,能在这间办公室里坐着的人,远远要比外面大厅那些小角色值得讨好。不过刚刚开口还没发出声音来,袁世凯却冷着声音先一步问了道:“润田,东交民巷那边都谈好了吗?”

曹汝霖一脸无奈,只好快步走到了大总统面前,打开了自己的公文包取出了一份文件。他一边将文件递了过去,一边说道:“五国银行团已经拟定了一份草稿,汇丰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联名向德国、俄国、比利时合计募集四百五十三万英镑的贷款,横滨正金银行拟定一百二十二万英镑的贷款……”

袁世凯打断了曹汝霖的话,瞪着眼睛说道:“合计连一千万都不到?”

曹汝霖有些尴尬,连忙说道:“陆总长还在东交民巷跟外国人进一步谈判。周总长让卑职先回来告知进展,他还说这份贷款草稿相比之下是对我们中国最有利的。只需要以直隶一省盐税及海关税抵押即可,可免其他代价。”

总理赵秉钧叹了一口气,急促的道:“六百万不到这也太少了一些,上个月我与五国代表谈的时候,已经强调过至少要维持在前清实业借款的数额之上呀。”

袁世凯回过头来瞪了赵秉钧一眼,火气十足的道:“你还有脸说?让你办一桩简单的事,你竟然搞得这么复杂,害的我要在这几天之内办妥借款!要是没你这个灾星,我还能跟洋鬼子们周旋的更久一些,犯得着让他们白宰一刀?”

赵秉钧赶紧低下头,一番委屈难耐的样子,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气死我,真是气死我了。”袁世凯一副怒火难耐,他顿了顿之后转向曹汝霖说道,“你现在再去一趟东交民巷,告诉陆征祥和周学熙,无论如何给我借到两千五百万,而且这个月月底之前要拿到第一期款项。”

一旁其他人听完袁世凯的话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两千五百万英镑的借款,而且还是在谈判不利的情况下,这要抵押多少国家财政收入项目呀!

曹汝霖虽然没有其他人那般巨大反应,可是还是有些迟疑,小心翼翼的试问了道:“大总统,洋人现在知道中国出了乱子,您现在一口气又要借这么多钱,只怕他们肯定会坐地抬价,要不然先以一千万为限吧……”

袁世凯“哼”了一声,怒道:“你懂什么?借一千万到手只有六百万,这次若不大手笔一举拔出那些余孽,只怕洋人不会再借款了。你照我的话去办就是,让陆征祥一定在两天之内给我谈妥这件事!”

曹汝霖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收拾了公文包匆匆的离去了。对于他来说,袁大总统能抬高借款数额至两千五百万,也意味着自己在洋人面前的地位会拔高到相应的位置,何乐而不为?

曹汝霖走后,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四个人都不再说话。

袁世凯端起了办公桌上早已经凉了的一碗人参鹿茸珍珠羹,一口气喝了光了下去。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慢吞吞的转向了赵秉钧,是时候解决一下宋教仁的事情了。赵秉钧偷偷的看了袁世凯一眼,却被袁世凯的目光吓得一阵心寒,他心中越来越发毛,知道自此彻底完了。

“智庵,你一把年纪的人了,做事都不用用脑子?”袁世凯嗓音不是很大。

“大总统阁下,这次事情确有委屈之处呀。”赵秉钧连忙解释道。

“委屈?你还有委屈了?”袁世凯瞪着眼睛喝问道。

“大总统阁下,从始至终我一直遵照的是您的意思行事,可是……”

袁世凯暴躁了起来,狠狠的锤了一下办公桌,震翻了桌面上的不少东西。他大骂道:“这个老东西,你的意思是我让你去杀宋教仁的?你瞎了狗眼还是聋了狗耳,我什么时候让你去杀宋教仁?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叫你去给宋教仁一点教训,派人去制造一下丑闻,或者半夜冲进他的家里恐吓一下。我有说杀了他吗?”

赵秉钧吓了一跳,同时心中也很委屈,他吞吞吐吐的说道:“大总统息怒。我确实是这么安排的,可是上海那边的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竟误理解成了刺杀。这件事我是交给洪述祖负责,或许他那边……”说到这里,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袁世凯脸色难看到极点,洪述祖是他六姨太的弟弟,能到总统府秘书厅任职全靠了这层关系,现在赵秉钧又把责任推到了洪述祖身上,这不是越来越让自己难以撇清了?他肥胖的身躯剧烈颤动着,情绪沸腾不已,可是这个时候实在不知道该再说什么。事已成定局,再怎么骂都是废话,根本无济于事,现在全国上下都认为是北洋政府行刺宋教仁,真是百口莫辩。

“你,明天辞职,回去养老了吧。”他生硬的说道。

“是,是……多谢大总统……”赵秉钧叹了一口气,心中无限惆怅又有诸多委屈,他知道袁世凯顾虑洪述祖的亲戚关系,所以不会追查洪述祖的过错,只怕黑锅全部都得由自己来背了。尽管他越想越生气,这件事肯定坏在洪述祖这环节上,自己可是严格遵照总统的吩咐交代下去的,十之八九是洪述祖故意篡改了意思。可是没办法,袁世凯要保洪述祖不单单是因为亲戚,更重要的是保自己。

第882章 ,一天一百万第958章 ,鏖战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65章 ,自讨苦吃第852章 ,放言第676章 ,座谈鬼胎第959章 ,断交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225章 ,临时大总统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905章 ,第二代战斗机试飞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874章 ,日本的决心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38章 ,北方突变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972章 ,经济战略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1037章 ,战略重心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虑第636章 ,兵临城下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511章 ,惊人一鸣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649章 ,离间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897章 ,南访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802章 ,第二师援军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18章 ,敢作敢为第90章 ,先斩后奏第926章 ,沸腾反应第1099章 ,大陆桥第二兵团第1044章 ,伏笔第258章 ,变中变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637章 ,长江长江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舰队第291章 ,黄埔军官俱乐部成立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795章 ,夜袭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665章 ,事未息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901章 ,海防线计划背后第4章 ,陆军衙门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691章 ,最后的联合会议第152章 ,流氓闹事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188章 ,敲诈和勒索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1082章 ,平壤军事基地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879章 ,元首制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训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594章 ,段祺瑞之见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386章 ,摆了萧耀南一刀第719章 ,一天之内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332章 ,思索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1044章 ,伏笔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访
第882章 ,一天一百万第958章 ,鏖战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65章 ,自讨苦吃第852章 ,放言第676章 ,座谈鬼胎第959章 ,断交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225章 ,临时大总统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905章 ,第二代战斗机试飞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874章 ,日本的决心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38章 ,北方突变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972章 ,经济战略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1037章 ,战略重心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虑第636章 ,兵临城下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511章 ,惊人一鸣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649章 ,离间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897章 ,南访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802章 ,第二师援军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18章 ,敢作敢为第90章 ,先斩后奏第926章 ,沸腾反应第1099章 ,大陆桥第二兵团第1044章 ,伏笔第258章 ,变中变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637章 ,长江长江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舰队第291章 ,黄埔军官俱乐部成立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795章 ,夜袭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665章 ,事未息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901章 ,海防线计划背后第4章 ,陆军衙门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691章 ,最后的联合会议第152章 ,流氓闹事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188章 ,敲诈和勒索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1082章 ,平壤军事基地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879章 ,元首制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训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594章 ,段祺瑞之见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386章 ,摆了萧耀南一刀第719章 ,一天之内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332章 ,思索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1044章 ,伏笔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