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

段祺瑞脸色很难看,并非是袁世凯的一通教训,而是他到现在仍然不能理解袁世凯的话。如今举国上下都知道北洋政府要对付广东军政府,结果北洋政府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打压手段非但未能让广东就范,反而节节败退。漳州没拿下也就罢了,连福建都倒赔进去,就算区区一个省不足为虑,可在大体的气势上已然输了一筹。

他缓缓的摇了摇头,咬着牙挣扎的说道:“大总统,若是说吴绍霆拿下广西,我绝不会这么神经兮兮、夸大其词,可这次不一样,福建是咱们的地盘呀。大总统没有做好准备,吴绍霆也没有做好准备,为何吴绍霆却敢顶着风头浪尖打下福建这一战?”

袁世凯眼神一冷,直勾勾的盯着段祺瑞,他知道最近下面的人都在窃议自己年事已高、暮气沉重,再无昔日叱咤风云的雄心壮志。他最恨的就是有人在这一点上指责自己,虽然段祺瑞没有明着在说里说出来,但影射的意思已经不外乎如此。

他用生硬的口吻说道:“芝泉,下面的人这么想我可以不怪他们,只当他们无知。可是你却也这么想,着实让我很失望。我老袁年事虽高,可还没有到你们想象的那种地步。我北洋之所以有沉暮衰落之迹,不是因为我的年事,恰恰是下面那些带兵的人,他们心境已经变了,变的不思进取,只求占得一省为王、一劳永逸。”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他的双手捏成了拳头,十分用力的砸了一下身边的书架边沿。

这一刻,他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仿佛返璞归真,无论是眼神还是脸色,无论是姿态还是精神,竟然变得比盛年之人还要有霸气,甚至更加咄咄逼人。

段祺瑞内心禁不住的想要往后退一步,不过总算稳住了身形。他感受到袁世凯身上的气场,明白这位大总统当真是宝刀未老,可是正因为如此,自己内心里的疑惑更加难解。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冷静的问道:“大总统,你,你怎么会这么想?”

袁世凯冷笑着反问道:“我怎么会这么想?芝泉,你看看去年咱们打广州,要是曹锟、李纯、李厚基早点出兵,趁着粤桂战争之际三路齐下,广东战争还会打得那么惨吗?那姓吴的毛头小子现在还能如此嚣张,敢与我们北洋政府分庭抗争?曹锟、李纯,这些人可都是咱们北洋寄予重托的人物,却一个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说到底,去年这些人还不如陆荣廷这个外人打得积极。”

段祺瑞皱紧了眉头,他本来可以接话,去年的失误极有可能是北洋军的陈年陋习所致,钱不到手兵不走,各级军官也多有无奈。可是他仔细想想,为什么粤军可以短短两年时间彻底改掉昔日的陈年陋习,北洋军十多年来却越积越深?

想到这里,他只好咽下了喉头里的话,忧愁的沉默不语。

袁世凯接着又说道:“不说这些人,只说湖北、陕西、河南、河北、直隶,还有江苏、山东这些亲近的地方,每年有哪个省上缴过国税?华甫还是咱们自家人,他掌柜的江淮盐税不还是溜进了自己的口袋?你说说吧,连咱们北洋内部的人都各怀鬼胎,咱们还怎么跟南方开打决战?什么是暮气的根源,这就是啊!”

段祺瑞深沉的叹了一口气,脸色更加忧虑,他说道:“可是大总统,难道就这么看着广东那帮人一点点蚕食、一点点做大吗?我不信我北洋之中就没有共御外敌的雄心。”

袁世凯慢条斯理的摇了摇头,苦笑道:“没有危机感,就没有共御外敌的雄心。我故意挑起这么多事端,你以为是我闲着发慌当作儿戏吗?当初我已经跟你说过,让吴绍霆跟南方军阀打,打得越响越好、打得越大越好,吴绍霆可以吞下广西,也可以进逼湖南。当他的势力破坏了其他军阀的利益时,那他就成了全国公敌。”

段祺瑞思索了片刻,隐隐约约明白了袁世凯的意思,袁世凯是故意让吴绍霆来敲响北洋集团的警钟啊!

“可是.........大总统,这么做实在太.........太悬了。”他本来打算用“愚蠢”这个词,势力争夺从来就是针锋相对,哪里有欲擒故纵之说?万一让吴绍霆真正发展壮大了起来,那些见风使舵的南方军阀未必会敢对付广东,说不定还会趋炎附势。到那时才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你可知道为什么咱们北洋没有准备好决战?你又可知道为什么吴绍霆也没有准备好决战?”袁世凯语气严肃的问道。

“自然是在军备上有所欠缺。”段祺瑞煞有其事的说道。

“军备的筹谋不过是时间问题,这只是次要的原因。咱们南北现在欠缺的就是一股底气。我们的底气就是北洋集团雄厚的实力,但是就目前来说,我看不出这股实力能凝聚在一起,只有咱们北洋所有人、每一个人都知道大敌当头之时,这股底气才算到手了。至于吴绍霆,他缺少底气是因为他是孤军奋战,以广东一省对抗举国之力,不是单纯几个口号、几个政党就能支撑起来的。他在等待,咱们也在等待。”袁世凯浑厚的语气有条不紊的说道。

“大总统,这可是在赌博呀!”段祺瑞有些沉不住气了。

“什么是决战?决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赌上一赌,你以为这天下就这么容易到手吗?”袁世凯表情十分坚毅,就像是新筑造出来的铜像一般,沉重和不可撼动。

“唉.........”段祺瑞叹了一口气,这一刻他彻彻底底的明白,大总统确实不是暮气使然,一个暮气沉重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豪赌!“不管如何,我一定紧随大总统鞍前马后,为大总统、为咱们北洋尽出全力。”

“芝泉,希望你要让我失望。”袁世凯深深的点了点头,欣慰的说道。

段祺瑞准备告辞,袁世凯招了招手又说道:“先别急。我听说徐树铮很有能耐,三下五下就把湖北那边的稳定了下来。”

段祺瑞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都是大总统信任有加,这后生也算勤恳,终归没有辜负大总统一片栽培之心。”

袁世凯深远的看了一眼藏书房的窗外,不疾不徐的说道:“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之前你说的对,我们北洋需要新鲜血液。既然小徐表现的不错,就让他留在湖北带兵。华中是关键,可惜坐镇那里的都是旧人,一个个仗着资历怕是不会认人。这样吧,你安排下,让小徐把剿贼军能留下的都留下,留不下的归还原部。”

段祺瑞一时没明白,连忙说道:“大总统,要是徐树铮没了剿贼军,只怕他在湖北更是坐不稳了呀。若是留他在湖北,总得有点势力才是;否则还不如调回来差遣。”他对自己这位得意门生的前途十分关注,与其在湖北当光棍司令,还不如回来由自己另行安排。

袁世凯罢了罢手,略有责备的说道:“先听我说完。剿贼军是七拼八凑的部队,原来的主儿又都是北洋的旧人,要不是武汉危急,小徐很难使唤的动。现在湖北平定下来,剿贼军迟早会人心涣散,何必白白让小徐去折腾?让他去襄阳,给他一个襄阳督练公署总办的名号,再从陆军部划一个番号下去,既然能带兵,相信练兵的能力也不差。”

段祺瑞恍然大悟,袁世凯这次真是有心栽培徐树铮,竟然打算扶持徐树铮从零开始、白手起家!他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徐树铮之前也协助过近畿一带编练新兵,第六镇改组中央第六师和中央第七师时,就是他负责两个团的训导。相信他一定能完成大总统交代的任务,尽忠尽职,不负大总统栽培之心。”

袁世凯欣慰的吐出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多提拔一些新人,或许可以一改我北洋陈陋的旧气,这天下早晚会交到他们手里的。”

当天下午,段祺瑞迫不及待的拟好命令发到湖北,调任徐树铮为襄阳道督练总办,负责筹备新编中央陆军十三师的编练,一应物资经费由陆军部和湖北军政府协同承担。他知道这次是徐树铮飞黄腾达的好机会,自己也指望着这个门生能在外争光,佐为羽翼,因此在日后中央陆军第十三师的开支上,必定会处处优先。

【回浪迹兄的话:其实文中的吐槽是我个人对现实的不满,一个写手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希望通过文字来传递自己的内心语言,如果连这一点自由都没有的话,那写手当真就是一个苦逼了。呵呵。当然,既然浪迹兄提出了建议,我一定会好好反省,尽量改过。同时,非常感谢浪迹兄其他读者大大们的打赏,我会再接再厉的!】

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174章 ,中华革命党的态度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351章 ,委屈第451章 ,醒来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935章 ,条件第254章 ,巷战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847章 ,病况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6章 ,将军召见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第953章 ,毒气弹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1024章 ,官场改革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309章 ,叙旧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404章 ,洪门第358章 ,对话萧耀南第842章 ,会议第864章 ,国民大会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92章 ,大校场上第846章 ,造势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772章 ,滨口雄幸的外交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502章 ,法令引发的血案第20章 ,请客吃饭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24章 ,城门任务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952章 ,态势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246章 ,窗户纸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478章 ,轿车第588章 ,议定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134章 ,南军北军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100章 ,总结大会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789章 ,旅顺司令部第67章 ,整军训练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157章 ,亚洲局势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416章 ,交心第305章 ,破袭战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1124章 ,大陆桥第三兵团第812章 ,收网行动第85章 ,起义会议第652章 ,鼓动民力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269章 ,争夺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350章 ,张小雅犒军第4章 ,陆军衙门第1070章 ,军团行动第519章 ,北洋反应第847章 ,病况第615章 ,敌后动作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758章 ,全国军事整编会议第196章 ,蔡乃煌的汇报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976章 ,总攻第1119章 ,贸易共同体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996章 ,从严办理第803章 ,大夜袭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986章 ,市场花园行动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1199章 ,新年与春夜第631章 ,合江开战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631章 ,合江开战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
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174章 ,中华革命党的态度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351章 ,委屈第451章 ,醒来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935章 ,条件第254章 ,巷战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847章 ,病况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6章 ,将军召见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第953章 ,毒气弹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1024章 ,官场改革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309章 ,叙旧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404章 ,洪门第358章 ,对话萧耀南第842章 ,会议第864章 ,国民大会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92章 ,大校场上第846章 ,造势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772章 ,滨口雄幸的外交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518章 ,留一手准备第502章 ,法令引发的血案第20章 ,请客吃饭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24章 ,城门任务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952章 ,态势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246章 ,窗户纸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478章 ,轿车第588章 ,议定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134章 ,南军北军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100章 ,总结大会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789章 ,旅顺司令部第67章 ,整军训练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157章 ,亚洲局势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416章 ,交心第305章 ,破袭战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1124章 ,大陆桥第三兵团第812章 ,收网行动第85章 ,起义会议第652章 ,鼓动民力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269章 ,争夺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350章 ,张小雅犒军第4章 ,陆军衙门第1070章 ,军团行动第519章 ,北洋反应第847章 ,病况第615章 ,敌后动作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758章 ,全国军事整编会议第196章 ,蔡乃煌的汇报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976章 ,总攻第1119章 ,贸易共同体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996章 ,从严办理第803章 ,大夜袭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986章 ,市场花园行动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1199章 ,新年与春夜第631章 ,合江开战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631章 ,合江开战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