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夏季大雨

北方第一集团军前沿指挥所,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钟,鸭绿江受到夏季潮热气候的影响,正处于瓢泼大雨的时刻。大门口的帘被掀了起来,徐永昌穿着一身雨衣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尽管外面是大雨淋淋,可是屋内的湿气比外面更让人难受。他把雨衣脱了下来,交给一旁的警卫员挂好,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

“这雨下的,好似老天被捅了一个窟窿似的。哎呀,后勤部送来的雨衣……啧啧,橡胶的味道真重,比战场的血味还受不住。”徐永昌发了几句牢骚,然后向警卫员询问蔡锷在哪里,被告知蔡锷正在地下掩体的一间书房。

徐永昌带着自己的副官下楼来到地下,经过一番通报之后在书房见到蔡锷。

蔡锷正把一些件放在火炉边上熏烤,厚重的湿气都快把所有纸张都渗透了。这座火炉还是最近才添加的,随着山地狼行动撕开了日军山头防线的一道裂口,前沿指挥所的安全性越来越高,所以不在乎冉冉升起的浓烟会暴露位置。火炉是专门用来驱散地下掩体的湿气,否则不仅件受不了,连人、电报机等等都会受不了。

“总司令,您在这里不热吗?”刚进书房,徐永昌就不断的用帽扇风,虽然还没进入伏季天,可大夏天的点火炉着实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这大雨都下了快三天了,这不也是没办法嘛。”蔡锷坐在小板凳上,上身只穿着一件小背心,胸口一道动手术时留下的疤痕非常明显。

“是第四天了。”徐永昌提醒的道。

“哦,我都忘记已经过凌晨了!”蔡锷恍然的说道。

还不如把前沿指挥所撤了,总司令您去奉天指挥也一样,现在电报线、电话线早就铺设完毕了,通讯完全没问题。”徐永昌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不是通讯的问题,而是对战场瞬息万变的及时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快的战术调整。对了,你之前说来汇报前线的进展,说说,山区那边打过去了吗?”蔡锷抬头问道。

“让您失望了,因为这几天连日大雨,飞艇、飞机都没办法出动,甚至连炮兵都受到影响。第二十五旅和第十五**团被困在山头,很难冒着大雨向前发动进攻,截至今日南岸前线那边还只是掌握二十二日控制的地形区域。”徐永昌无奈的说道。他知道天气原因是不可避免的,这连续四天来不仅自己这边没有进展,日军也丝毫无法动弹,双方只能躲在各自的战壕里僵持着。

“前段日连续打了好几天的硬仗,三十七师和三十四师已经占领了一座山头,清空了第十师团在西边的所有阵地,士兵们也劳顿不已,趁着这几天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不失是一件好事。不过五天前最后一次空军侦查,似乎发现日军从东边开始撤军,打算在新义州古城设置新的防线,看来他们是知道山区是守不了多久了。”蔡锷缓缓的说道。

“我们三十七师的主力部队几乎已经全部渡江,自从山地狼行动之后,我们在西边拉开的缺口越来越大,小鬼根本没办法堵上这个口。现在我们占领了山头,迫击炮、重机枪和小口径大炮能居高临下压制小鬼在东边的阵地,他们确实应该看出来这片山区是守不住了。”徐永昌点头说道。

“新义州城区作战对我们来说还算有利,但是我们一定要先行抢占东边的河港,保证后勤交通线能够快速的支援前线。第二十二旅基本上不指望了,这两个月下来,他们损失太严重,也算是尽力了,我们总第把这个番号保留下来,不能让它打没了。抢占河港的行动由南岸部队从陆面发起进攻,说不定还能夺下几艘小鬼的快艇、鱼雷艇。”蔡锷说道。

“总司令所言极是,稍后我们师部会尽快拿出具体作战方案,等雨停了就立刻发动进攻。”徐永昌正色说道。

“很好。另外,我们师目前伤亡的情况怎么样,最近不仅是因为下雨的原因,另外后方的兵源有限,补充兵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尽可能的降低大规模伤亡情况。”蔡锷一边说着,一边从小板凳上站起身来,把放在火炉边缘烤干的件都整理好,小心翼翼的放进一旁的书架上面。

以山地狼行动为始,南岸作战部队发动了三次总攻。第一次总攻将“狼点”向西的阵地全部控制,并且把整体战线向山坡上方推移了大约五百米作用。在七月初时发起的第二次总攻作战,虽然遭到了日军增援部队的强势阻击,甚至还被打了一个反击战,不过持续五天鏖战过后总算守住并巩固了现有阵地。

至于第三次总攻是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截止于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是在日军发动主动进攻之际,由集团军司令部直接下令的防守反击战。几乎三个团的兵力同时投入反扑,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枪声、炮声、喊杀声。整个战斗前后持续了天,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反反复复鏖战不休。最终在三十七师主力部队持续不断的增兵之下,彻底压垮了日军的攻势,先头部队拔掉了日军山顶横切面大约四百米左右的阵地据点,自此之后日军第十师团完全进入防守状态。

尽管这三次总攻整体上都是完成了任务,可高强度的激战以及时常发生伤亡率极高的肉搏战,致使三十七师的生力军大幅锐减。甚至这段时间连集团军司令部都无法统计具体的伤亡情况,北岸这边的战地医院早已爆满,在七月旬连续加开了三座战地救护基地、动员了许多民间医生参与医疗救助工作,仍然有许多负伤的士兵还要排队等候治疗。

北京、天津、承德、奉天四地的新兵营和征兵处都已经用尽了全力,几乎大部分的储备兵力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都调往前线。如果需要在短时间里继续向前线保持兵力,那就得由总统府下令提升国家安全等级和动员令等级,征召退役兵和民兵参战,可是显然国目前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根据昨天下午的整理,目前我们三十七师只有一个大概的缺额统计,大约有四千人的缺额。三十四师那边还不清楚,估计要比我们三十七师好一些,稍后我会联系三十四师师部,让他们把伤亡统计送过来。”徐永昌说道。

缺额统计是按照连级单位,统计不在战斗单位的人员数额,这些不在战斗单位的人员有可能是失踪,有可能是阵亡,也有可能是负伤,还有可能是逃兵。具体是什么情况只能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对,不过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报告。

“我们三十七师总计两万八千人,现在居然缺四千人,这个缺额可不小啊。”蔡锷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脸色微微有几分忧虑。

“或许我们可以加大补充兵的招募力度。”徐永昌建议的说道。

“招募的都是新兵,太快的补充新兵只会让我们三十七师的战斗力越来越弱。正如我刚才所说的,眼下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伤亡情况,不能让我们的营盘太频繁的更换血液。这段时间好好休整一番,把已经拿下的地区巩固好即可。明天我会回一趟奉天参加元首召开的统帅部成立大会,看看元首有什么新的安排,然后再制订下一步作战计划。”蔡锷说道。

“我明白了。”徐永昌点了点头应道。

随后,蔡锷与徐永昌离开书房,这里实在太热了一些。他们来到指挥所大厅时,蔡锷习惯性的向通讯处询问一下关于第三十八师的情况。吴佩孚亲自带领三十八师从延边出发之后,一直等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才收到一份电讯汇报。

这份电讯是从临近曰本海的清津港发来的,日期是七月七日,吴佩孚汇报三十八师已经占领了朝鲜东北部大部分地区,但是考虑到清津港是临海地区,极有可能遭到曰本海军的炮击,因此仅仅在清津港稍作停息,再向惠山方向前进。

随后到了七月十日又收到第二封电报,吴佩孚在电报称已经占领会宁、茂山和白岩等地,准备由白岩向惠山后背发起猛攻。这是近半个月来最后一封电报,至今没有再收到任何关于第三十八师的情况。

“总司令,三十八师那边又没消息了?”徐永昌吃惊的问道。尽管吴佩孚是北方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可是如果集团军司令部无法掌握部队的行踪,那他这个总参谋长同样属于失职的行为。整个三十八师深入敌人腹部,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司令部该如何协调细节上的战术调整呢?

“是啊,我前几天还为这件事恼火,三十八师最起码要找一个固定的师部保持通讯畅通,既然他们已经占领了会宁、茂山,这两个地方都能成立固定的指挥所,真不知道这个吴玉到底在干什么!”蔡锷有些郁闷的说道。

过了一会儿,通讯处派人来回答蔡锷的话,说还是没能联系上三十八师。

蔡锷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脸色有几分阴沉的说道:“给奉天发一封电报,等天气转好之后让他们派一艘飞艇去朝鲜东北部,给我把三十八师的位置找到。”

通讯兵赶紧在记事本上记下来,然后应道:“是!”

徐永昌叹了一口气,想了一会儿之后,对蔡锷说道:“总司令,在下当年素问吴总参谋长是北洋最懂战略的将才,以吴总参谋长的做为,这次理应不会有什么差池。延边到朝鲜境内的地势多为崎岖山路,交通不方便,通讯理应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三十八师好歹数万人的大编制,必然不会有什么闪失的!”

蔡锷冷着脸说道:“这不是差池、闪失的问题,这是纪律问题。他吴玉把大军带着到处跑,让司令部一点都不清楚位置,后勤方面该怎么供应?大局上该如何协调?这是行军最基础的道理。我倒是希望吴玉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然后在惠山打一场奇袭战给我看!”

徐永昌刚想顺着蔡锷的话说下去,可是又觉得自己没必要掺和这件事。他同样希望吴佩孚能带来一场惊喜,如今日开战事关国本,还有什么比国家利益更重要的事情呢?

第598章 ,突发事件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833章 ,预备手段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367章 ,酝酿声势第55章 ,按部就班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181章 ,广东革命政府第159章 ,起义前夕第82章 ,不期而遇第524章 ,张小雅先见之明第427章 ,整编全军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280章 ,策第545章 ,东南沿海巡阅使第300章 ,布局第359章 ,北方和谈之前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186章 ,荣誉勋章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636章 ,兵临城下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97章 ,陈芳提醒第804章 ,艰难作战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793章 ,日军的觉悟第1095章 ,突袭吉林省第426章 ,索回粤北五县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455章 ,爆发前的沉默第88章 ,贪污事件第711章 ,共谋第981章 ,北京缩影第40章 ,擒李福林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148章 ,合作烟厂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113章 ,台湾问题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882章 ,一天一百万第876章 ,决裂第1206章 ,舞会阴影第183章 ,当仁不让第63章 ,炮标参谋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183章 ,当仁不让第99章 ,践行笼络第892章 ,朝鲜人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1220章 ,野心家第1093章 ,专家顾问部第1107章 ,预备针对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1126章 ,战列舰还是航母?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第142章 ,总参谋长第617章 ,大伏击第85章 ,起义会议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访第852章 ,放言第843章 ,海军副官第930章 ,汉口行动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623章 ,党政一谈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817章 ,海战开始第968章 ,山地狼行动第1027章 ,在越南第480章 ,旧事重提第285章 ,粤桂战争结束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516章 ,克厦门第1173章 ,上海阴谋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949章 ,东三省体制第232章 ,暴风雨第897章 ,南访第1208章 ,冯国璋病危第780章 ,逆流发生第351章 ,委屈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964章 ,怒火攻心
第598章 ,突发事件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833章 ,预备手段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367章 ,酝酿声势第55章 ,按部就班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181章 ,广东革命政府第159章 ,起义前夕第82章 ,不期而遇第524章 ,张小雅先见之明第427章 ,整编全军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280章 ,策第545章 ,东南沿海巡阅使第300章 ,布局第359章 ,北方和谈之前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186章 ,荣誉勋章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636章 ,兵临城下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97章 ,陈芳提醒第804章 ,艰难作战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793章 ,日军的觉悟第1095章 ,突袭吉林省第426章 ,索回粤北五县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455章 ,爆发前的沉默第88章 ,贪污事件第711章 ,共谋第981章 ,北京缩影第40章 ,擒李福林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148章 ,合作烟厂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113章 ,台湾问题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882章 ,一天一百万第876章 ,决裂第1206章 ,舞会阴影第183章 ,当仁不让第63章 ,炮标参谋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183章 ,当仁不让第99章 ,践行笼络第892章 ,朝鲜人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1220章 ,野心家第1093章 ,专家顾问部第1107章 ,预备针对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1126章 ,战列舰还是航母?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第142章 ,总参谋长第617章 ,大伏击第85章 ,起义会议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访第852章 ,放言第843章 ,海军副官第930章 ,汉口行动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623章 ,党政一谈第622章 ,江边花园第817章 ,海战开始第968章 ,山地狼行动第1027章 ,在越南第480章 ,旧事重提第285章 ,粤桂战争结束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516章 ,克厦门第1173章 ,上海阴谋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949章 ,东三省体制第232章 ,暴风雨第897章 ,南访第1208章 ,冯国璋病危第780章 ,逆流发生第351章 ,委屈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964章 ,怒火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