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只会越来越厉害

杨曦差不多以打太极的方法将李玢“哄”走了。

让李玢一副云里雾里摸不清他心思,这是杨曦现在期望看到的。

杨曦希望接下来的时间内,怕太子位被自己兄弟取代的李玢能对他产生依赖。当然杨曦也希望李璘能不退让,一直与李玢掐架,掐的越凶越好,让李玢整天生活在胆战心惊中最好。

这样的话李玢再不可能有精力与他起矛盾,而他就可以安心地将守孝的最后一年混过去。

李玢再次承诺的事,他依然抱着与以前一样的心态:将李玢的承诺记住,但并不相信这个承诺。

在关乎权力与皇位之争的时候,任何承诺都与放屁无异,杨曦不会傻傻等到李玢当上了皇帝后立他为太子,再接手皇位,一切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和争取。李玢当了皇帝的话,那大权在握,可以找无数个理由毁了自己的承诺,而且不会受到任何道义上的指责。李玢还年轻,李隆基已经老了,如果李隆基将皇位传给李玢,或者李隆基病亡,那李玢能当皇帝的时间非常长,谁也没办法预料到李玢当了皇帝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李亨当了几十年太子,最终都落了一场空呢!

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了,并且知道李隆基是靠政变当上皇帝的,李亨最终也是想通过发动政变夺取权力,只不过没有成功,杨曦认为他最终要走的路就是效仿他们。而要想获得成功,那禁军人马肯定要基本掌握,并且要得到更多在朝中有份量的大臣的支持。因此杨曦也坚定自己最初的打算,努力在禁军中安插自己信任的人,并想办法为自己所用那些人争取更高的官职。

颜真卿、高适、李泌这几个如今在朝中地位不错的大臣,杨曦相信关键时候他们会支持他的,自己的岳父郭子仪更不用说。但这还不够,他需要培植更多的力量。

在出征青海时候,杨曦在创造战争奇迹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领军将领的心,让他们对他心悦诚服。浑释之、浑缄父子,仆固怀恩、陈回光、郝廷玉这些人在杨曦恩威并施的手段拉拢下,都对杨曦表现出了一定的忠诚。杨曦也努力为他们争取更高的职位。以回朝后,通过自己的努力、郭子仪的帮助、杨玉环和虢国夫人的说项,成功地将他们安置在比较关键的位置。

浑释之被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浑缄继续在左龙武卫任职,因军功被晋为左龙武卫将军,仆固怀恩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陈回光被任命为河南节度使,郝廷玉被任命为检校右羽林军大将军。

这些被杨曦拉拢之人在军中的影响力都不错,再加上庞忠、王思礼、刘光庭、李福德、吕崇贲等早先跟从杨曦打仗的那些人,杨曦能信任之人广布于军中。这些人当中的一些人关键时候不一定会完全听命于他,但杨曦期望关键时候这些人不站到他的对立面去就行了。

杨曦一直在努力发掘人才,通过自己的举荐让他们到朝中任职,最终为自己所用。因为对这段历史并不是非常熟悉。对这个时代生活着哪些能人并不完全知情,那些有名气之人举荐完毕后,以后举荐的人只能依他自己的认定做出判断了。不过有两个得他举荐到朝中任职的人的表现挺让他失望,那就是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声的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性子孤傲、耿直,但能力不足,以杨曦的认定几乎没有什么政治才能,没办法委他们以更高的职务,更大的重用。

以前杨曦认定过。让这两个名声非常大的人为大唐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可能就是他们人尽其才的用处,如今他越加坚定了这份认定。让他们多写一些诗赋吧,让他们将唐诗的繁盛推向顶峰。

杨曦向朝廷举荐了不少人才,他一度担心此举被人诟病,被皇帝李隆基猜忌,但时间过去后,并没感觉到这些。心里也放了心。不过他也告诫自己,做这些事一定要小心,不要落人口实,被人攻击。

南方的战事进展的很顺利。

高适指挥的洱海道大军准备的很充分。并且造出了很大的声势。大唐军队在青海及安西对吐蕃人战事的巨大胜利给了南诏军民以非常大的心理威压,几年前曾给予大唐军队以重创的南诏军队,这次丝毫没有发挥前几年的勇武,连遭败绩,被高适所指挥的洱海道大军接连重创。

因为大唐军队推进速度非常快,快的出乎南诏人的意外,几个方向包抄的大军包围了南诏王阁逻凤所领的人马。在大唐军队的猛烈进攻之下,守着孤城、遭受了大量火器打击的南诏军队不支溃败,南诏王阁逻凤最终选择了投降,南诏随即宣布被灭亡。

不过南诏境内情况复杂,部落众多,南诏王阁逻凤宣布投降后,高适继续进军,准备率军进驻至洱海一线,完全控制南诏。南诏王阁逻凤及他手下的一帮重要人物在投降后,被押解往长安。

大捷的消息传来之时,一度让朝中大臣不太相信,特别是宰相韦见素。他完全清楚前几年对南诏用兵时候遭遇惨败的情景,数十万大唐军队被南诏消灭。但没想到,几年过去,一切都变了样,变成了南诏军队不堪一击,几个月间就被灭国了。韦见素不知道是南诏军队的战力变弱了,或者是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这个结局让他挺满意了,报了大仇了。

在收到前方传来的捷报,并得知南诏王阁逻凤率部投降,并选择了举国内附时候,杨曦也非常高兴,他也马上到杨国忠的坟前,将此事告诉了埋在地底下的杨国忠。表示替杨国忠找回了脸面,报了大仇。这场战事差不多是杨曦一力推动的,如今攻打南诏的战役取得了胜利,可以说他是在为杨国忠尽孝,他可以在几个哥哥面前得意一阵子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杨曦的几个哥哥待他都不是很友善,在杨曦刚刚穿越过来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暄、杨昢、杨曦三人待他好像越来越有成见,特别是在杨国忠去逝后,甚至经常指责杨曦的行为。上次御史台官员弹劾杨曦不守孝道的时候,兄弟三人可是火上浇油的。

不过杨曦对此也没太多在意,他已经明白他这三个哥哥知道了他并不是杨国忠的亲生儿子才这样的,最终决定不与他们计较,任他们说,只要他们不做出出格的行动就行。

杨国忠的这三个亲生儿子能力都不怎么样,他们所任的职事都是靠杨国忠才得的,并且在职上没做出什么成就来。杨曦也相信,随着杨国忠的去逝,他这个三哥哥也会慢慢被李隆基冷落。

毕竟他们能力非常一般。

杨曦只希望关键时候这三个哥哥不要在背后插上他一刀就好了。

朝中大部大臣对南诏的战事关注度远没有与吐蕃之间进行战争时候那样高,吐蕃那么强大的敌人在我大唐军队的快速打击下,很快就被打残了,仆从于吐蕃的南诏,失去了吐蕃的支持,解决起来一定不会很困难的,即使几年前他们曾经重创了大唐军队也是这样。

因为有这种心态,所以前方传来捷报,许多人甚至没感觉到惊异。

太子李玢与永王李璘间因为太子位渐起的争斗也没因为南诏的战事而暂时平歇,反而又浮出水面的迹象。而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李璘用来攻击李玢的一个手段就是拿几个月前李倬收买两名侍御史,弹劾杨曦的事。李璘在朝会上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向皇帝李隆基陈明了此事,说那两名侍御史是李玢和李倬为了打击杨曦这个朝堂上最年轻的高官而使的手段,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

李璘的当展责难让李玢很是狼狈,不过他还是据理反驳,说李璘所说的是无中生有,只是想诋毁他这个太子的形象。但是李璘拿出了证据,也不知道他以什么手段搜集到了李倬收买御史台官员的证据,连李倬送给其中某一位御史台官员的礼物都被他拿到了,一时间震惊了朝堂。

最终还是李倬主动站出来背黑锅,说这一切都是他个人所为,与父亲李玢没有任何的关系。

最后的结果就是,几名御史台的官员被重处,不是被免官就是被流放。李倬也倒了大霉,彭城郡王的爵位被免,变成了彭城郡公,并被皇帝李隆基勒令禁足府中半年,好好反省。

李玢也被李隆基严正警告了半天,站出来指责李玢的李璘也被李隆基狠狠训了一顿,说李璘在朝堂上太飞扬跋扈,李隆基还郑重地告诉李璘,他不希望看到兄弟相争,李璘也落了个灰溜溜的下场。

而被冤枉的杨曦则收获了最多,得了李隆基的安慰,还有百官的同情。

不过杨曦也知道,这次公开的冲突后,李玢与李璘之间的争执只会越来越厉害。

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哟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哟第34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32章 准备主动进攻第18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第34章 凝聚了军心,树立了威望第68章 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第130章 很不可思议第59章 目瞪口呆第3章 封赏第11章 直接请求第31章 收买人心第80章 劝降尚结息第35章 对策第125章 死亡的灿烂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19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第22章 战斗即将开始第10章 意外的事故第108章 功亏一篑第108章 功亏一篑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第67章 东门无忧第44章 意外第126章 杀戮开始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40章 床弩开始射击第140章 失败后的选择第9章 还有要事去办第43章 以退为进的计策第88章 太子翻不了天的第26章 训练继续第100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第39章 大战将临第82章 他有底气威胁我们了第84章 我才不想回答第62章 喜欢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第45章 矛盾心理第55章 请求第53章 登城第48章 人生之大事---结婚(下)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92章 接下来的安排第135章 利益的交换第45章 最艰苦的时候要到来了第79章 穷途末路第20章 哥舒翰的决定第65章 战斗激烈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47章 援军的情况第46章 露马脚了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91章 虚情假意第63章 更多提议第70章 没想到真的是第9章 还有要事去办第58章 温泉池中的旖旎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15章 果断处置第77章 再击第37章 不能退让第74章 形势出现了危急第21章 杨玉环的口技第57章 新的决定第62章 喜欢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第17章 收罗历史名人第105章 准备开始行动了第128章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第84章 要严惩陈玄礼第70章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48章 杨国忠的请求第44章 意外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70章 没想到真的是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第26章 训练继续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75章 增援南门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13章 可以兑现承诺了吧第16章 李隆基想退位第77章 再击第49章 元帅职务第67章 大军出征第16章 哥舒翰的支持第101章 李隆基驾崩第43章 以退为进的计策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21章 原来这么复杂第76章 完了第76章 完了第62章 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第86章 沉着应对第35章 对策第93章 非常时候,必行非常之事第64章 从来不惧死亡第53章 利益交换第38章 求见杨玉环
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哟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79章 你可不能欺侮我的哟第34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第32章 准备主动进攻第18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第34章 凝聚了军心,树立了威望第68章 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第130章 很不可思议第59章 目瞪口呆第3章 封赏第11章 直接请求第31章 收买人心第80章 劝降尚结息第35章 对策第125章 死亡的灿烂第63章 叛军攻城了第19章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第22章 战斗即将开始第10章 意外的事故第108章 功亏一篑第108章 功亏一篑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第67章 东门无忧第44章 意外第126章 杀戮开始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40章 床弩开始射击第140章 失败后的选择第9章 还有要事去办第43章 以退为进的计策第88章 太子翻不了天的第26章 训练继续第100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第39章 大战将临第82章 他有底气威胁我们了第84章 我才不想回答第62章 喜欢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第45章 矛盾心理第55章 请求第53章 登城第48章 人生之大事---结婚(下)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92章 接下来的安排第135章 利益的交换第45章 最艰苦的时候要到来了第79章 穷途末路第20章 哥舒翰的决定第65章 战斗激烈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47章 援军的情况第46章 露马脚了第10章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第91章 虚情假意第63章 更多提议第70章 没想到真的是第9章 还有要事去办第58章 温泉池中的旖旎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15章 果断处置第77章 再击第37章 不能退让第74章 形势出现了危急第21章 杨玉环的口技第57章 新的决定第62章 喜欢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第17章 收罗历史名人第105章 准备开始行动了第128章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第84章 要严惩陈玄礼第70章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48章 杨国忠的请求第44章 意外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70章 没想到真的是第138章 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第26章 训练继续第73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内斗第45章 相请不如偶遇第75章 增援南门第68章 世事真是奇巧第13章 可以兑现承诺了吧第16章 李隆基想退位第77章 再击第49章 元帅职务第67章 大军出征第16章 哥舒翰的支持第101章 李隆基驾崩第43章 以退为进的计策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21章 原来这么复杂第76章 完了第76章 完了第62章 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第86章 沉着应对第35章 对策第93章 非常时候,必行非常之事第64章 从来不惧死亡第53章 利益交换第38章 求见杨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