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花旗国的海军野心

两人对坐一杯茶,一支雪茄,闲论世界风云,当真是极为惬意的事儿。

聊了一会儿

何方少将主动把话题引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身上,斟酌一下措辞之后说道;“元鼎,我观您从政策制定和战略考量很少念及花旗国,方才所论不单纯涉及英法德意诸强国,甚至连扶桑国都考虑到了,我能冒昧,问一下为何少了花旗国?”

“何兄,先说说你是怎么看花旗国?”李福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这个问题,何方事先当真没有准备,他考虑片刻后方才回答道;

“当今之世

花旗国坐拥两洋地理优势,在南北美洲大陆没有直接的战略对手,可以说是欧美诸强国中地缘战略最好的国家,加之大量引入欧洲移民,开拓西部,国内工业化进程领先于法国,资源优势深厚,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花旗国同样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移民国家,进入80年代以来,欧洲掀起新一轮的北美移民潮,年均移民人数高达140万~170万人之间,北美西部大开发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林肯总统时期颁发的《宅地法》,只要花费10美元,就可以在西部得到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后就可以获得所有权,这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劲原动力,吸引着渴望土地的欧洲移民。

由于西部土地开发,美国耕地面积增加三倍,大资本主义农场到处出现,机器广泛使用,因此也成为澳洲通用公司农用机械的最大市场。

美国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从1860年至1887年,小麦产量增加1.45倍,占世界小麦产量的百分之十七点六,从1880年至1887年,粮食生产几乎增加二倍多。

到如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粮食输出国和位居第二的棉花输出国,农牧业生产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考虑到花旗国多达6000万人口规模,人口男女比例结构较为均衡,恰逢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年轻夫妇生育意愿高,每年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达到220万至250万左右的水平,人口复合增长总数超过每年400万人水平,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发展后劲十分足。

而且花旗国大力从欧洲引进人才,输入技术,已经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轻重工业体系,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国民经济总量仅次于英法德三国,位居世界第四位。

其经济增长速度相当猛,有望在未来二年内超过法国,逼近德国,若是经济发展增速不减,甚至有可能在本世纪末超越大英帝国,当真不可小觑。”

“是啊,花旗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已是必然趋势。”李福寿轻叹了一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何尝不知道花旗国发展起来有多恐怖?

但不代表澳洲现在就要搭理花旗国,把他当回事儿。

在19世纪末的世界舞台上,主角属于欧洲大佬集中营,根本就没有花旗国什么事儿,差不多是个透明人的角色。

等到花旗国左右世界风云,那还要整整一个甲子之后,60年后的事情李福寿无意去关心,做好当前的事情才最紧要。

花旗国的地理优势极为明显,

与当前世界中心欧洲隔着大西洋遥相对望,跨大西洋航线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黄金航线,输入移民和技术极为便利。

澳洲在这方面与花旗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地缘战略上不存在绝对的敌人,由于经济和人口体量的因素可以视为迷你版花旗国,因为偏居一隅,经常会被欧洲诸强选择性遗忘,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

没有欧洲移民还有我大清呢,四万万人口是取之不竭的宝库,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澳洲根本不担心人口问题。

在经济方面

昆士兰作为率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经济体,在整个亚洲地区及南太平洋地区那是蝎子拉屎~独一份,背靠着大英帝国经济圈拥有广阔的市场腹地,足以承载整个澳洲的发展。

从李福寿踏上布里斯班码头的那一天起,历史已经改变了。

шшш. ttκǎ n. co

如今他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身后有1850万人在他的指引下前进,今后还有更多的华人移民加入,形成滚滚的浪潮席卷整个南太平洋地区。

基于此

李福寿有足够的底气说“不”,双方处于正冷经热的局面,花旗国不接受昆士兰派出的代表自身利益的外交代表,昆士兰同样也不接受花旗国外交代表,花旗国在红堡势力范围内的经济利益和外交纠纷,现在由驻清国外交公使署理,非常不方便。

双方关系恶化源自于花旗国出台的歧视华人法案,昆士兰州每年都要提出数次严正抗议,并且出台了相应法案,严格限制美国人在本地区置业经商,这反过来又引起了花旗国的强烈抗议,外交嘴仗打个不停,实质性的突破半点也没有。

这不妨碍双方经贸领域的热络,作为重商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利益所在以及昆士兰背后的大英帝国,花旗国极力维护双方经贸往来,红堡也默契的配合,双方关系就处于这种不尴不尬的状况。

何方少将知道伯爵大人对花旗国很不感冒,但是在世界战略考量的拼图中,怎么能够少掉这重要一环呢?

“元鼎,我觉得花旗国虽然现在军事实力并不强,但是经过多年建设,海军力量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它具备完善的轻重工业配套体系,在这方面比我们更具优势,军事工业发展潜力更大。”

“你说的没错,但是短时间内,我还看不出花旗国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呃……从海军发展角度来看,花旗国现在建造的几艘铁甲战列舰相当不错,基本上达到了欧洲二流水平,所以我此次研学准备率先前往花旗国,与花旗国海军交流的同时,重点考察正在建造中的3艘远洋战列舰,“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和“俄勒冈”号,这型铁甲战列舰的排水量均为10288吨,航速达到16节,装备4门13英寸、8门8英寸和4门6英寸火炮,在当今时代令人可畏的舰船。”

“行吧,行程由你自己制定,可以乘坐“航海家”号邮轮前往佛罗里达,在那里我们有完善的商业机构和可靠的生意伙伴,会为你此行提供诸多便利。”李福寿点头应允,随即又问道;“按照花旗国当前的造船水平,没有来自欧洲的帮助,已经可以独立建造万吨级战列舰了吗?”

“是的,花旗国原本船舶工业的规模就较大,主要集中在沿大西洋的东海岸地区,据我所知,这三艘远洋战列舰是从英国购买哈维装甲、主轴和重炮等关键设备,但是整个建造过程都是在美国船厂完成的,具体的建造工艺和水平需要实地考察,才能够做出结论。”

“嗯,我知道花旗国的重工业很强,他们善于搞经济。”

“是这样的,永远不能小看一个工业强国的底蕴,80年代早期,他们已能生产诸如“纽约”号和“奥林匹亚”号等先进舰船,它们可与世界上任何巡洋舰相媲美。”何方少将说到这里,见李福寿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花旗国的海军野心,便加重语气说道;“元鼎,华旗国一直在试图发展海军力量,如今得到强盛的经济支持,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

海军部长本杰明·F·特雷西在他1888年年度报告里,要求建立两支战斗舰队;

在太平洋组建一支由8艘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在大西洋组建另一支12艘战列舰的舰队,这两支舰队至少需要60艘巡洋舰的支援。

特雷西总结道:“这个国家需要一支海军以保证它免遭战争,只有强大的海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我认为应该对此保持高度重视,毕竟太平洋说辽阔也辽阔,说拥挤也拥挤,一旦美国海军实现了自己的战略规划,很难保证他们不把目光投向南太平洋。

我觉得能够遏制这一冲动的只有强大的舰队,保证花旗国舰队待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而不是试图把手伸到我们的盘子里。”

听到何方少将忧心忡忡的话,李福寿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花旗国的国会可是很抠门的,很难想象他们愿意掏出钱来,建设如此雄心勃勃的一支远洋舰队。”

Wωω●тTk ān●¢ ○ 何方少将回答道;“花旗国的海军雄心有雄厚经济基础支持,据我所知,为了弥补钢体船、装甲和重炮等从国外进口的缺陷,花旗国海军部长W·C·惠特尼把战舰所用钢材的定货,合并成一份880万美元的合同,以此来刺激国内刚刚起步的炼钢业向前发展。

这样一来,极大的刺激了底特律钢铁巨头的投资信心,保证海军得到不间断的用于装甲的钢材供应,为海军在国会争得资金找到一个新的盟友。

这种政策无疑是成功的,早期产品是花旗国的第一批战列舰,它们是1886年批准建造的“得克萨斯”号和“缅因”号,虽然美国生产的装甲钢和设备存在诸多不足,但毕竟迈出了自己自足的第一步。

很难想象他们做了这么多,只是为了一型战列舰的建造,对一个配套完善的工业强国来说,只要有需求驱动,源源不断生产强大的战舰水到渠成,这让人深感忧虑啊!”

第319章探险队第118章沿海铁路第1109章神化第820章走狗的自觉第798章狠茬子第527章土著叛乱第925章奥马哈第627章给点阳光就灿烂第757章大明宫第102章托付第95章涮火锅第34章踏上北美大陆第22章 打狗棍第631章别磨磨蹭蹭的第984章实力相当第599章1890年海军实力第866章坐着飞机来上班第608章态度暧昧第172章盘点家底四(城市老板的惊人底蕴)第444章铁路建设第331章第731章莫桑比克新貌第770章诸事第435章发财大计第390章官运亨通第624章吃好了卖命第58章回首一笑媚生第1115章垂死挣扎第165章海军之谋第488章土财主的算计第338章第653章南北战争落幕第871章又临航空基地第605章天字一号项目第117章自古红颜多薄命第235章敌踪显现第633章11月11日第657章噩耗传来第174章无事生非第834章献策第二章 三仙归洞戏法第194章底线第1063章出征第434章美丽城镇第624章吃好了卖命第481章一物降一物第804章城市合并之议第658章布局缺失第521章举旗投降第432章无力第三章不可思议的东方戏法第1116章战后利益纷争第1004章成就第306章一路同行人第616章自私的英国佬第640章未雨绸缪第791章世界主要矛盾第107章撞沉它第997章赋予重任第885章剪刀杀第809章整的热血沸腾第799章海岛总督第359章大功劳第905章惊喜第993章将军班第294章南行列车(六)第205章登陆香格里拉岛第701章帝国主义者嘴脸第840章1904年的成绩单第836章模范牧场第666章心思第38章发现商机第206章舰队猝然遭遇第912章盘点战后收获第122章欧陆局势第559章东方红农业机械厂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第602章突破自我第957章军事战略第1156章,阅兵第255章直流输电瓶颈第166章海鸥二型巡防舰第996章爱咋咋地第910章太无耻了第1013章金洋结算法案第1047章德意志的荣耀第535章澳洲三大城市第1156章,阅兵第989章推广金洋第231章媒介公司第573章定计第284章以力破之第799章海岛总督第949章新人第1072章寸草不生第282章不惜代价第194章底线第373章沿海铁路复线开工第九章大牧场第246章警讯
第319章探险队第118章沿海铁路第1109章神化第820章走狗的自觉第798章狠茬子第527章土著叛乱第925章奥马哈第627章给点阳光就灿烂第757章大明宫第102章托付第95章涮火锅第34章踏上北美大陆第22章 打狗棍第631章别磨磨蹭蹭的第984章实力相当第599章1890年海军实力第866章坐着飞机来上班第608章态度暧昧第172章盘点家底四(城市老板的惊人底蕴)第444章铁路建设第331章第731章莫桑比克新貌第770章诸事第435章发财大计第390章官运亨通第624章吃好了卖命第58章回首一笑媚生第1115章垂死挣扎第165章海军之谋第488章土财主的算计第338章第653章南北战争落幕第871章又临航空基地第605章天字一号项目第117章自古红颜多薄命第235章敌踪显现第633章11月11日第657章噩耗传来第174章无事生非第834章献策第二章 三仙归洞戏法第194章底线第1063章出征第434章美丽城镇第624章吃好了卖命第481章一物降一物第804章城市合并之议第658章布局缺失第521章举旗投降第432章无力第三章不可思议的东方戏法第1116章战后利益纷争第1004章成就第306章一路同行人第616章自私的英国佬第640章未雨绸缪第791章世界主要矛盾第107章撞沉它第997章赋予重任第885章剪刀杀第809章整的热血沸腾第799章海岛总督第359章大功劳第905章惊喜第993章将军班第294章南行列车(六)第205章登陆香格里拉岛第701章帝国主义者嘴脸第840章1904年的成绩单第836章模范牧场第666章心思第38章发现商机第206章舰队猝然遭遇第912章盘点战后收获第122章欧陆局势第559章东方红农业机械厂第1121章德意志现状第602章突破自我第957章军事战略第1156章,阅兵第255章直流输电瓶颈第166章海鸥二型巡防舰第996章爱咋咋地第910章太无耻了第1013章金洋结算法案第1047章德意志的荣耀第535章澳洲三大城市第1156章,阅兵第989章推广金洋第231章媒介公司第573章定计第284章以力破之第799章海岛总督第949章新人第1072章寸草不生第282章不惜代价第194章底线第373章沿海铁路复线开工第九章大牧场第246章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