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

因为那几个廪生带来的冷场并没有持续多久。

便由谢芳带人穿过人群当着所有人的将其拿下。

直接拖了出去。

众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动敢言,要说其他的人,都心服于朱慈的称帝,那是绝不可能的。

但是敢于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的,也就那几个不怕死的廪生而已。

昨日朱慈的所做所为,已经在众人心中印上了凶名。

那几个人的下场……几乎完全可以预料。

“朱慈烺……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你暴虐不仁,必为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那几个廪生,边被拖走,边破口大骂,而随着他们消失在宫门之外,声音也偃旗息鼓。

随之而来的是门外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之声,传到寂静的广场之上。

所有人都不觉间心惊肉跳起来。

朱慈立于台阶之上,俯视着广场下的众人,眼神之中并没有因为突然的变故而出现任何的慌乱。

昨日的杀戮,早已将朱慈的内心锤炼的坚韧起来,杀掉几个廪生更是眉头都不皱一下。

“还有何人认为朕当不得大明之主?”

在鸦雀无声的广场上,朱慈的声音不大,却回荡的很远。

在刀与血的威迫之下,更没有人敢于对朱慈的这句话有任何质疑。

范景文身为文官之首,虽然接受了朱慈为帝的事实,却也不得不以自己的立场出班进言。“臣闻桀纣亡于暴,汉隋亡于乱,圣上若为帝王,当修德政,以服民心。”

言下之意,就是说朱慈太暴躁了,这样做是不对的。

其他人都为范景文捏了一把汗,很明显,新皇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狗,跟他较劲根本就是作死。

但是朱慈在面对忠心为国的大臣却是另一番态度。

“范学士明言晓义,朕心甚慰,即日起迁为武英殿大学士,领内阁首辅职,为朕草拟诏书,处理政务。”

从范景文被升任内阁首辅开始。

朱慈在登基后新朝的重建工作也逐步开始展开。

遣散了那些无官无职的生员,等候调用之后。

崇祯亦是返回后宫,等待朱慈移宫的安排。

朱慈本人当然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直接就将范景文等那些能为国家死节的忠臣招入皇极殿中开会。

首先要明确在他登基以后,这个北京城到底谁才是老大,谁说的算!

“即日起,凡朕所下中旨,朝廷内外必须无条件遵从,旦有推脱封还者,无论理由若何,即刻革职查办!绝不姑息。”

明末的朝廷就是因为行政效率太低,导致许多时候,耽误了很多大事。

往往一件事情,因为政见的不合,相互开撕,本来早就应该解决的事情,硬是拖了好久,就比如说吴三桂的回防问题,就比如说南下迁都的问题。

等到这些问题有了答案……却已经太晚了,后悔也来不及。

怎么样提高行政效率?当然是搞绝对的独裁。

朱慈不敢说自己做的一定是对的,但对于一些大事的决断心里还是有数的。

当朱慈摆明要将一切的大权攥在手里之后,看向下面众臣的反映。

想象中的反对之声并没有出现,这让朱慈也很惊奇。

实际上,下面的这些大臣并非觉得朱慈这么做是对的。

但现实却是,朱慈手中紧握着兵权,如果有人对他的命令提出质疑,恐怕直接就会被干掉,而他的命令依然会得到实施。

也就是说,朱慈的中旨已经不同以往,早就已经具备了让其他人不得不服从的威慑力。

现在不过是将其摆在台面上,进行合法化而已。

他们觉得朱慈有些多此一举。

但朱慈觉得,先把这话摆出来很有必要,睡女朋友和睡老婆完全是两种体验。

……

虽然朱慈知道在自己登基之后,有许多事情需要改变,但现在还不是一蹴而就的时候。

留给他得时间也只有十几天而已。只能先将紧要的,朱慈觉得必须要办的事情处理

在明确了自己的权威之后,便是所有幸存官员的职责确认。

也就是等于给这些效忠于大明的忠臣应有的封赏。

原本的朝廷被朱慈打穿,实际上也起到一种精简官吏的作用。

朱慈将昨日通宵所写下的人事任用,交给身边的胡丰主让其在众臣面前宣读。

胡丰主本就是陪侍朱慈的太监,识文断字肯定是有这个能力的,而在朱慈登基之后,他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迁范景文为武英殿大学士,领内阁首辅,兼工部尚书。”

这个刚才是说过的,只不过又加了个工部尚书,这又干首辅,又干尚书的基本上就没出现过,但这也没办法,朝廷上现在就这么些人,只能一个人扳成两半用。

“迁李邦华为文华殿大学士,领内阁次辅,兼吏部尚书。”

“迁孟兆祥为建极殿大学士,领刑部侍郎。”

内阁方面……也就只能凑出这三个人了,其他的人在资历上都还不够格,直升这种事情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功绩,就给硬提上去,朱慈觉得不太靠谱,总归空出了三个内阁席位,就看他们有没有本事爬上来了。

“贬倪元璐为户部左侍郎,代尚书职责。”既然之前倪元璐曾自陈他有过失,官职自然会降一级,但是由于户部没人了,这户部的事情,还是得他来干。

“迁王家彦为礼部尚书。”

“迁陈良谟……”

一直念到最后,所有文臣任命结束,众臣跪地谢主隆恩。

然而文臣们却发现,所有人授予的官职均在吏,户,工,刑,礼五部之中,却唯独没有一个受任兵部职衔。

然而现在正是用兵的时候,连兵部都没有的话……这还如何能调兵遣将?

“启奏圣上,如今闯军临近,兵事滋大,还需寻一可靠之人,领兵部事宜为妥。”李邦华比较直率,提出了这一点。

“朕亦知晓其中利害,然此国难当头之际,一切应以战备为主,其它则次之。”

“兵部掌诸军调令,实则掣肘于诸军,朕意夺兵部,还权于都督府,独握兵权,备军御敌。”

“自朕起,大明皇帝宜兼任总督兵马大元帅,执掌大明所有兵马。”

军政分离,还是很有必要的,总是让文官压制着武官,就算是只老虎,也给压成猫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问题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请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来自山海关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条狗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达石柱第八十六章 毫无素质的皇帝第五十四章 政事决议(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狮子大开口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二百一十六章 对毛文龙的平反第六十二章 练兵(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轻松搞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敌第四百一十二章 头疼的锦衣卫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广宁关的计划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二十章 京城诛奸侫(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进击的秦良玉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第十八章 京城诛奸侫(七)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三百四十七章 过失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四十九章 稳定京师(一)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惧第四百一十三章 闭上的双眼第三百六十四章 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点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一章 魂穿与两个公主第四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应对第七十四章 抄家伙第四十一章 收民心(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军动静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十八章 京城诛奸侫(七)第六十六章 太监和锦衣卫的争执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开沈阳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飞自我的武将第三百六十四章 围第十章 激情演说(三)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三章 说服王先通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七十二章 吴三桂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谈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广宁,屠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东第二百章 大玉儿有点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门不幸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五百零六章 必须严惩第四百七十七章 准备开团第二百二十九章 扮猪吃虎阎傲天(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硬仗第五百零八章 无法改变的结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一百四十章 游戏开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进行时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择第五十七章 全力生产(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决议第二百八十六章 东林破灭第四百五十八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京的曙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干他丫的棒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阎应元第五十六章 政事决议(四)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五百零一章 顺风第三百一十章 隐藏boss第三百六十八章 困于CD之龙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四百五十二章 归京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孔家“正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动荡不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关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万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关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得不的牺牲第三百九十三章 准备干老本行的朱慈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闱第一百零八章 回宫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问题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请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来自山海关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条狗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达石柱第八十六章 毫无素质的皇帝第五十四章 政事决议(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狮子大开口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二百一十六章 对毛文龙的平反第六十二章 练兵(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轻松搞定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敌第四百一十二章 头疼的锦衣卫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广宁关的计划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二十章 京城诛奸侫(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进击的秦良玉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第十八章 京城诛奸侫(七)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三百四十七章 过失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四十九章 稳定京师(一)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惧第四百一十三章 闭上的双眼第三百六十四章 围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点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一章 魂穿与两个公主第四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应对第七十四章 抄家伙第四十一章 收民心(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军动静三百九十九章 大生意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十八章 京城诛奸侫(七)第六十六章 太监和锦衣卫的争执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开沈阳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飞自我的武将第三百六十四章 围第十章 激情演说(三)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三章 说服王先通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七十二章 吴三桂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谈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广宁,屠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东第二百章 大玉儿有点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门不幸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五百零六章 必须严惩第四百七十七章 准备开团第二百二十九章 扮猪吃虎阎傲天(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硬仗第五百零八章 无法改变的结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四百六十一章 驸马第三百四十八章 酒后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一百四十章 游戏开始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进行时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北抉择第五十七章 全力生产(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决议第二百八十六章 东林破灭第四百五十八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京的曙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干他丫的棒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阎应元第五十六章 政事决议(四)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五百零一章 顺风第三百一十章 隐藏boss第三百六十八章 困于CD之龙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记第四百五十二章 归京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孔家“正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动荡不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关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万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关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得不的牺牲第三百九十三章 准备干老本行的朱慈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闱第一百零八章 回宫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