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

得亏张斐当初跑的快,不然的话,又会被人抓住把柄,说三道四。

因为他前脚刚离开熙州,这熙州与西夏的边境就打了起来。

其实在今年二月,那西夏梁太后名义上就已经还政给他们国主,但实际上梁太后还是把持着最高权柄。

可不管怎么说,她已经在道义上是站不脚,那她只有依靠手段,来稳固自己的权力。

而大宋就是她稳固自己权威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西夏国主李秉常是比较亲宋的,尤其是喜欢汉人文化,儒家礼仪,所以他这一边全都是比较推崇汉人礼仪的,但西夏国内不少贵族是坚决反对汉礼,他们要推崇自己的文化。

而梁太后由于是汉人,她要在西夏掌权,就要比别人更加反宋。

那么对于梁太后而言,与宋朝交恶,不但可以得到国内不少贵族的拥护,同时还能够借此打击李秉常的势力。

是一举两得。

在还政之前,梁太后就已经挑起与宋朝的矛盾,也就是封锁与熙州的贸易通道,但是她忽略了两点。

第一,商人为了利益,就是不要命的,还是有不少商人铤而走险,向熙州走私盐、药材等暴利商品。

第二,就是在与熙河地区边境,商人的势力可不小,同时他们还得到国内亲宋派和熙河地区的支持。

这西夏国内的亲宋派,也都不是傻子,哪能看不出梁太后的用意,如果不反抗,那就是坐以待毙,但他们又不敢公然去反抗梁太后,只能是借着商人去跟梁太后斗争。

在国内亲宋派和熙河地区的支持下,边境的西夏商人,直接召集人马,冲破了梁太后设立的关卡,同时还将梁太后派来的官员给杀了。

这立刻在西夏国内引发动荡。

梁太后直接命其弟梁乙埋率兵前来镇压。

梁乙埋过来一看这熙州竟然收容这些走私商,心里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吗?

于是他直接率领兵马犯境,意欲给予熙州威慑。

但可惜这自身能力又不足以让他装逼,被王韶率兵击退,虽然以熙河的兵力,进攻那是非常勉强的,但防守还是不在话下,当然,梁乙埋也没有率领精锐之师过来熙州。

如果将精锐之师调来这里,那北线怎么办?

宋军的主力可全在那边啊!

两边其实偏师打了一仗。

梁太后心里也清楚,宋朝在打什么主意,但这事一个巴掌是拍不响,毕竟宋军没有犯境,主要就是国内这些亲宋派在搞事,这攘外必先安内,于是她索性就直接关闭与宋朝的榷场贸易。

反正宋朝也不跟我的人贸易,就跟那些亲宋派贸易,这要不关闭的话,他们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大。

接着又安排自己的亲信,率军驻扎在边境。

其实这个局,对于三方而言,都是明牌,西夏的亲宋派也非常清楚,如果不持续闹下去,梁太后腾出手来,那他们就完了。

于是亲宋派的权贵们,也开始加大力度,对边境的支持,关键他们这做,还不会亏钱,因为争得就是贸易通道,你越封闭,这走私价格就越高。

然而,熙州方面也在配合,就是炒高盐价,其实都不需要炒高,因为西夏的盐就是再涨价,也比解盐和蜀盐要便宜。

既然有利可图,这边熙州的商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关键他们发现,西夏也打不进来,那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成了赚钱的事。

再加上王韶的宣传和马天豪他们的操作,不断地增加对西夏商品的需求,导致熙州商人也开始组建商队,悄悄进入西夏走私,跟着那些西夏商人一块对付当地的守军。

反正都已经这样,脑袋都已经别在裤腰带上,而熙州也是张开怀抱,来之不拒,那咱们不如就敞开来干,大不了咱跑熙州去。

云真寺。

“王宣抚使请放心,我们现在收购的盐,还不足以影响到解盐的利润,而且,我们是将一些稍差的盐,留在熙河本地,给当地百姓使用,而那些好盐,则是给各地商人带走,卖给他们当地的大财主。”

“那我就放心了。”

王韶点点头,道:“这盐政无小事,我们还是小心一点,要是影响到朝廷利益,我们又会被弹劾。”

马天豪点头道:“这我们会非常小心的。”

王韶又问道:“最近云真寺的情况怎么样?”

马天豪道:“已经完全恢复过来,甚至还超过往年,主要就是因为西夏方面主动关闭榷场,以及这边境的混乱,导致很多原来通过西夏贸易的西域商人,也都选择走咱们熙河,我们纸钞较之去年,又多发出十万贯。”

云真寺的纸钞是非常能够反应熙州的经济,他这个纸钞就不是常规货币,只是方便交易,光看自己市面上的纸钞,就能够得知熙州的经济状况。

一旁的鲁斌突然道:“王宣抚使,那西夏太后就有这么糊涂吗?她能看不出咱们的计划么。”

王韶道:“这是权力斗争,你若是从利益之争去看待此事,那自然是看不明白,其实目前优势还是在梁太后手里,因为那些支持她的贵族,也会变得更加支持她。”

鲁斌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这时,一个警长走来进来,在王韶耳边小声嘀咕了一番。

“是吗?”

王韶听得是呵呵直笑。

马天豪问道:“王宣抚使,什么事?”

王韶道:“梁太后不是派兵驻扎在这里吗?”

马天豪点点头。

王韶道:“结果那些士兵,自己也干起这走私的买卖。”

“???”

马天豪、鲁斌面面相觑。

但很快马天豪就反应过来,“是呀!反正都是卖命,当兵哪有走私赚钱吗?”

“正是此理。”王韶哈哈笑道。

鲁斌突然道:“我们何不派人去通风报信,让他们自相残杀。”

王韶摆摆手道:“暂时先不急,因我们的目的,是要阻止西夏太后的政策,只要她关闭不了与熙河的贸易,那她就是失败的,到时她一定会变本加厉。”

延州。

“呵呵。”

刚刚抵达延州的种谔笑道:“这西夏太后这回真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呀!”

折继世道:“此话怎讲?”

种谔道:“西夏太后关闭榷场,摆明就是要打击那些支持他们国主的权贵,这导致横山附近的那些权贵是人心惶惶,可光凭他们自己的势力,是敌不过梁太后,于是都跑来找我,希望得到我们大宋的支持。

我这都还没有提,他们就主动要求,咱们这边也效仿熙州,以走私来对抗梁太后的禁令。”

姚兕道:“但是西夏精锐几乎都在这边,在这边走私风险可是不小。”

种谔道:“他们已经划好四片区域,那些地方全都在他们势力范围内,暂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就看你们这边谈得怎么样?”

折继世道:“我们这边也都很顺利,那解库铺的樊大来了。”

“樊大,这名字听着很熟悉。”种谔皱眉道。

折继世笑道:“京城白矾楼的少主,河中府解库铺的掌柜。”

种谔立刻道:“我想起来了,现在咱们士兵的军饷,十之五六,可都在他们解库铺。”

“种兄说得不错。”

折继世点点头道:“他来之后,很快就将这附近的走私商全部召集在一起。”

种谔诧异道:“此人恁地厉害吗?”

折继世道:“那些走私商,一直也都在利用他们的解库铺,将所得之利,汇到河中府,甚至于京城。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之前熙州通商,弄得咱们这边的商人非常不满,当时不还经常找我们抱怨么,熙河那边是什么都不禁,而咱这边是什么都禁,这不公平。

而如今又是因为熙州,西夏太后将这边仅存一些榷场给关了,这更是激起他们心中的怒火,如今咱们也放开了,他们就寻思着要大搞一笔。

如果他们再与我们的人合在一起,这势力也不可小觑。至于这利润么,他们可以负担咱们派入西夏士兵的军费。”

种谔哼道:“他们这些奸商还真是会算账,如今这情况,他们走私风险更大,本就需要人保护。”

折继世道:“咱们也算过账,如果这人和武器的费用,都是由他们来承担,那咱们所得也不少。”

这军费到底是要拨给他们的,但实际支出,是走私商在承担,等于这钱都给了他们吗。

他们这些西军将军,其实都在做走私买卖,因为他们也需要钱养兵,朝廷的军饷,发到他们手里,是肯定不足得,发不足军饷,士兵就是没有战斗力。

也就是为什么,打归打,但他们跟西夏的一些贵族,关系都是非常不错。

登州。

邸报院。

“陈守成见过晏院长。”

“少郎免礼。”

晏几道又问道:“不知少郎有何事?”

陈守成道:“回晏院长的话,是这样的,贵院的故事刊,如今是深得海商们的喜爱,船上多无聊,要是有故事看的话,那能够打发时日,关键院长的故事写得真好,看着可真是太爽了,咱都是一篇也没有落下。

如今我们发现贵院的事故刊,在海上交易时,价格比一些商品还要贵,那何不直接卖这故事刊,拿着包货物送出去,着实有些浪费。”

晏几道疑惑道:“是吗?这些海商都认汉字吗?”

陈守成道:“不是都认汉字,但一般大船上可都有认汉字的,平时就读给那些船夫听,现在许多船夫自己也学着认字,就是为了看这故事。

所以,贵院能不能多想一些故事,最好是印成书籍来卖,这钱不是问题。”

晏几道沉吟少许,道:“好吧,我可以尽量催促他们多印一些。”

陈守成走后,晏几道来到中间的大堂,但见堂内、廊道上坐着数十个文人,正在执笔写着故事。

这一群人也是大宋第一批对外宣传团队。

“晏兄。”

但见一个文士走来过来,向晏几道拱手一礼。

此人名叫黄庭坚,乃是登州邸报院的院长,当然,这是晏几道举荐的。

晏几道拱手回得一礼,“鲁直,你们这故事能不能写得再快一点,再多一点。”

黄庭坚道:“晏兄,这故事倒是可以多写一些,但是晏兄要求针对北国国内的情况来写,这可是约束了我们。”

晏几道道:“我也没有想到,咱们故事在海上更受欢迎,只要路数不变就行,也没有必要完全针对辽国境内的情况。”

黄庭坚点点头道:“那我们倒是可以多写一些。”

扬州。

在京城那些士大夫的描绘下,扬州仿佛已经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但其实这里是非常热闹的。 甚至可以说,如今大宋国内最为热闹的地方,就是扬州。

因为扬州突然承受了经过数年才酝酿出来的一系列变革成果。

公检法。

税务司。

官制改革。

漕运改革。

事业法改革。

在这一两年之内,是全部砸在扬州头上。

这真是激动人心啊!

皇庭。

“齐熙业,你的意思是,这么多条人命,朝廷竟然竟然视若无睹?”

一个老夫子是咬牙切齿地怒视着齐恢。

齐恢满怀委屈道:“大庭长已经做出最终判决,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也没有办法,而且,我们扬州司法官员也都因为此事挨了一顿批评,这可是公检法执行以来头一遭。”

“大庭长大庭长,那厮不过就是一个小珥笔出身,他凭什么?难道现在朝廷是大庭长说了算吗?”

“凭得是法律。”

齐恢一直在这遭受夹板气,心里也是窝火,面对他们纠缠不休,倏然站起身来:“当初我就告诫过诸位,千万不要跟税务司硬碰硬,他们真的会用床子弩去轰贵府的大门,你们偏偏不信,要跟税务司斗。

结果就是税务司在依法收税,而你们却是在偷税漏税,闹到朝廷去,谁能帮你们说上话。

我齐熙业对诸位也算是仁至义尽,你们就继续闹吧,到时候出了事,你可别来求我,我也帮不了你们,我还要去考场那边,失陪!”

说罢,他一挥大袖,不管这些老夫子,径自就出得门去。

他当初在祥符县,因为通奸一案,弄得自己就很郁闷,跑到扬州来,又挨批评,还天天被他们缠着。

同是公检法官员,苏辙名震西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当地官员看到他,都得绕道走,而钱𫖮、范纯仁在青州也是一言九鼎,就连债务重组,都给他们办了下来。

偏偏自己在这里受窝囊气,他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太好说话了。

当然,王安石是肯定不认同。

考场。

在此督考的齐济,见到齐恢来了,立刻起身,迎了过来,“齐庭长。”

齐恢怒哼道:“你在这里喝着茶,悠然自得,而我却在那边被人训斥,真不愧是张大庭长带出来的。”

齐济被训得一脸懵逼,讪讪道:“齐庭长,我也想为你分担,但我没这地位,他们就只找你,又不找我。”

齐济小官吏出身,谁认识他,跟齐恢这种官宦世家是不能比的。

“世上最难之事,莫过于这人情世故啊!”

齐恢叹了口气,又往考场内看了一眼,“这人不少啊!”

齐济点头道:“公检法始终是他们的首选,尤其是他们见识到公检法的权威之后,其次就是学院和邸报院,医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齐恢点点头道:“司马尚书来了信,想入公检法,名单和成绩都需要在报刊上公示,一定要选择那些品行端正的官员。”

齐济点头道:“我知道了。”

官制改革执行方式是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统统往公检法和事业署塞,如果就没有一个官署要,那就直接裁掉,不多逼逼。

但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警署方面,目前是比较缺乏识数认字的警察。

府衙。

“王尚书,我这一道关于扬州粮食进出税的政令,不再需要经过他人的同意?”

扬州知府鲜于侁略显紧张地看着王珪。

王珪笑着点点头道:“是的,如这种关于州府财政之事,只要不违法,鲜于知州都可自行决定,但是责任也都在鲜于知州身上。”

鲜于侁点头笑道:“这是好事啊!终于可以干点实事了。虽然没了司法权,但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怎么也比过去相互推诿要好得多啊!”

说罢,他又问道:“但我这政令该找谁发出去?”

王珪道:“可以找府里的刀笔吏,但最好是找皇家警察,他们人多,而且驻扎在各地,能够很快地传达鲜于知州的政令”

鲜于侁又问道:“那警署到底是属于司法,还是属于行政?”

王珪道:“都算。”

鲜于侁点点头,又问道:“那我们还是三年轮换吗?”

王珪道:“不是了,具体得看政绩升迁。”

鲜于侁乐呵呵道:“好好好!这可真是太好了。”

激动!

对于他们这种有才干的官员,官制改革,这简直就是福音,虽然权力被削弱,但握在手里,可都是实权,这可以有一番作为啊!

码头上。

“苏勤见过蔡署长。”

在码头点数的粮长见到蔡京到来,立刻迎了上去。

蔡京道:“怎么样?”

苏勤笑道:“这些大财主,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是一直挨到大庭长的判决到来,他们这才将粮食拿出来卖。”

“哼,要是没有庇护,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拥有如此财富,就没有一个会审时度势,妄图以区区几条老命,就想要迫使朝廷修改法度,真是痴心妄想。”

蔡京冷笑一声,又问道:“收了多少粮食?”

苏勤道:“十万石。”

蔡京点点头道:“也差不多了。”

苏勤小声道:“其实我们还能多收一点。”

蔡京道:“收不了太多了,我方才得到消息,那鲜于知州,准备下达粮食进出税,很快就能够稳住粮价。”

大庭长的最终判决出来之后,扬州的大地主眼看回天乏术,纷纷出售粮食,要不然今年又要被罚,这立刻又引发恐慌,粮价随之暴跌,蔡京早就算到这一步,故此是一直在等着收购。

苏勤抱怨道:“府衙那边,犯得着这么急么?”

蔡京笑道:“这今时不同往日,这番改制后,知州想要升官的话,就必须照顾本土百姓,也包括商业方面,他们肯定是不会管咱们的。”

苏勤又道:“那咱们怎么将这粮食运送到京城去,我听说漕运改革还在进行中,今年怕是不可能了。”

蔡京道:“我就是刚从那边过来的,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咱们先试试看,这十万石粮食需要多少运费,他们也打算一边运,一边改。”

随着各项改革在地方上一一落实,整个大宋仿佛焕发出生机来,各州县都是好不热闹啊!

京城自然也不甘落后,大庭长的出现,仿佛已经改变了朝堂上的权力架构。

事先没有人想到,大庭长竟然能够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www ●TTkan ●¢ o

张家。

这许遵刚刚回到家里,发现张斐和高文茵带着两个儿子在庭院玩耍,不禁好奇道:“张三,你最近不是忙着最高皇庭的事,怎么又在家休息。”

这“又”着实比较灵性。

张斐先是拉着两个儿子,向许遵行礼,然后才解释道:“最高皇庭那边,有司马学士帮忙,我没什么可做的。”

许遵没好气道:“你怎么什么事,都劳烦人家司马学士。”

“小婿不会。”

张斐道:“陛下是要求从诸阁学士中,挑选一些大学士去最高皇庭,但那些大学士我都不认识,恰好司马学士愿意帮忙,那。”

大庭长上任已经烧了两把火,可目前连个官署都没有,这不太像话了,赵顼也是赶紧赐给最高皇庭一间官署,然后再设皇庭大学士,从诸阁学士中,挑选一批人进驻最高皇庭,协助大庭长。

反正是给足排面。

“你呀!”

许遵无奈地摇摇头,张斐的性格,他有些时候真心是难以理解,道:“上屋里去,我有事跟你说。”

“是。”

张斐将张兴和张补之交给高文茵,自己则是跟着许遵去到屋内。

“最近朝中又因为熙州户籍一事,闹得是沸沸扬扬,而且大多数官员,都是比较反对的。”

“为什么?”

张斐问道。

许遵回答道:“主要就是大家认为那片地区离开中原太久,当地是有着不少党项、吐蕃,习俗文化与中原是大不相同,他们认为这些人不好控制,故此还是希望采取羁縻制度。只有王介甫、薛师正他们比较支持改革熙州户籍,但他们也只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未过于去强求。”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这事我看也很难,到底历史上发生过很多外族暴乱,大家都对此非常警惕。”

张斐点点头,又看向许遵道:“岳父大人怎么看?”‘

许遵迟疑少许,道:“不瞒你说,我对此也是有些保留,不过当然还是以你的意见为主,只是朝中阻力这么大,就算你是大庭长,你也无权替政事堂制定决策,说到底,户籍怎么定,可不是大庭长的权力。”

张斐笑道:“我是不能帮他们制定决策,但是我能逼着他们做决策,不瞒岳父大人,我早已经受够了朝廷的效率,屁大的事,都能争吵大半天,也该抽他们几鞭子了。”

立法会。

“依我之见,这户籍一事,可能是办不下来。”

文彦博摇摇头道:“我只是稍微放出一点风,在朝中就遇到很大的阻力,就连王介甫也只是口头赞成,而且我听说吕惠卿他们并不想卷入此事,可见他们都不想承担这责任。”

富弼抚须点点头,“如此说来,就还得看咱们大庭长的手段。”

文彦博道:“这户籍之事,定是要以政事堂的决策为主,大庭长最多也只能凭借诉讼,介入其中,而不能帮助我们政事堂做出决断,如果大庭长有这么大的权力,那还要政事堂干什么。”

富弼道:“话虽如此,但我以为,他一定能够做到,这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可是他的第三把火,他竟然敢于提出此事,就肯定有办法解决。”

文彦博不禁面露疑惑之色。

第四百零六章 你赚,我也赚第263章 进步不小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一十五章 问供第七十三章 相见恨晚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辅第783章 厚积薄发(元旦快乐)第五百三十四章 先礼后兵第八十八章 大龄单身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笨的方法第五百零五章 变本加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洗刷刷洗刷刷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一百八十一章 干!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是赢家第675章 谋反案(三)第338章 渗透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税战(十八)第358章 都是屁话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讼第四百七十八章 另有隐情第323章 极限摇摆第675章 谋反案(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庆历二君第653章 破产法案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习惯了第322章 公与私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竞赛第663章 转危为机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长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辅第一百零五章 开年大戏(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与刑、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枪手到位第363章 权威与权益第351章 课后感第257章 混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法中取利(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税与善第719章 逆之则亡第783章 厚积薄发(元旦快乐)第二百四十章 谈判桌才是主战场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两开花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378章 重见天日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个也别想逃第775章 货币化第355章 治乱世,用重典?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鱼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与法(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零二章 继续!不要停!第789章 大庭长第四百零五章 辅警第四百零六章 你赚,我也赚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争(五)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请张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鸽与鹰之间第733章 用魔法对抗魔法第372章 菜鸟!欢迎来到官场!第五十七章 买到即是赚到第七十六章 事发第一百三十三章 私货时间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争暗斗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谢“财叔宁”盟主)第651章 立法大会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这么当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于法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复燃?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争(四)第368章 知易行难第二百二十七章 各显神通第四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749章 又一次请客吃饭第374章 下狱第783章 厚积薄发(元旦快乐)第四百九十五章 吓死你们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是赢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话可说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与法(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数人的斗争第782章 文武并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争第787章 杀人不见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准丢人第336章 奖学金制度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应第四百三十一章 税战(五)第750章 用实力说话第287章 公检法诞生时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真是高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与法(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法之争(六)第738章 税才是王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
第四百零六章 你赚,我也赚第263章 进步不小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一十五章 问供第七十三章 相见恨晚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辅第783章 厚积薄发(元旦快乐)第五百三十四章 先礼后兵第八十八章 大龄单身狗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笨的方法第五百零五章 变本加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洗刷刷洗刷刷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一百八十一章 干!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乱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是赢家第675章 谋反案(三)第338章 渗透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税战(十八)第358章 都是屁话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讼第四百七十八章 另有隐情第323章 极限摇摆第675章 谋反案(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庆历二君第653章 破产法案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习惯了第322章 公与私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六百一十八章 制度竞赛第663章 转危为机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长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辅第一百零五章 开年大戏(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三章 德与刑、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枪手到位第363章 权威与权益第351章 课后感第257章 混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法中取利(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税与善第719章 逆之则亡第783章 厚积薄发(元旦快乐)第二百四十章 谈判桌才是主战场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两开花第八十九章 是非之地第378章 重见天日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个也别想逃第775章 货币化第355章 治乱世,用重典?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鱼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与法(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五百零二章 继续!不要停!第789章 大庭长第四百零五章 辅警第四百零六章 你赚,我也赚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争(五)第四百零七章 快去请张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鸽与鹰之间第733章 用魔法对抗魔法第372章 菜鸟!欢迎来到官场!第五十七章 买到即是赚到第七十六章 事发第一百三十三章 私货时间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争暗斗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谢“财叔宁”盟主)第651章 立法大会第六十七章 流氓不是这么当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束仁于法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复燃?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争(四)第368章 知易行难第二百二十七章 各显神通第四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749章 又一次请客吃饭第374章 下狱第783章 厚积薄发(元旦快乐)第四百九十五章 吓死你们第一百六十五章 谁是赢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话可说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与法(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数人的斗争第782章 文武并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争第787章 杀人不见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不准丢人第336章 奖学金制度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应第四百三十一章 税战(五)第750章 用实力说话第287章 公检法诞生时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真是高手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与法(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三法之争(六)第738章 税才是王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