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战

女真与汉部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女真的开战的名义是汉部“大逆不道、抗命不遵”!而汉部抵抗的口号则更加直接:“保护虎公主!还我大将军!”

这时宗翰只带了一千人赶来会师,其它两千人落在后面和斜也所率领的二千人一起监视萧铁奴军,同时押解折彦冲东来,所以此时辽口城外的女真兵马以大金东路军(平州军)三万余人为主力,挞懒调出来的五千人为左路,东京道杂牌军一万人为右路,此外尚有契丹、渤海、奚族、汉儿等各族各部兵马一万五千人。而辽口城内在完颜虎带来三千援军后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就兵力来讲女真远胜,不过辽口的军民士气并不见低迷,而城外金军的士气却不见得有多高昂。

宗望和宗翰协商以后,决定由宗望统领平州军马,主攻北门;宗翰统领本部兵马、东京路杂牌军以及耶律余睹的契丹军,主攻东门;挞懒率本部统合其它各族兵马为援救。宗望又派宗弼领千人往东南扫荡,不少来不及后撤的汉人村落纷纷遭殃,宗弼只半日间便向南弛出一百五十里,直到望见那片被农夫门犁得坑坑洼洼、到处挖了地道沟壑的土地才停下脚步。他派了一队百人弃骑寻路而进,结果那队兵马才离开大队不远就被埋伏在沟渠地道中的弩兵射得半数带伤。宗弼眼见山林沟壑间不断闪现人影,他是一千人的孤军,此来又是探路,便不敢久留,趁着太阳尚未下山便引军回归辽口城外的营地,并将沿途形势告知宗望。

就在宗弼领兵扫荡的同时,宗望所指挥的攻城战也己开始。他有心一战击溃辽口守军士气,因此在第一轮进攻中就用上了主力。

此时完颜虎虽在城中,但真正主持战局的却是杨开远。辽口在他的调动下几乎是全民出动,受过训练的直接上城墙助防,没受过训练的在工兵的督促下搬抬守城物件。甚至女人和僧侣也被发动起来帮忙。

“噢……”女真中军令旗一动,三路大军一起冲锋:宗望主攻北门、宗翰主攻东门,挞懒两路接应。女真人是从山林走向平野的蛮族,所以骑战山战都行!可惜,这次他们遇到的是城,而且还是一座马蹄踏不破的坚城。

“啊!床弩!汉部的床弩!”

女真人惊呼声中,东面的城头上出现了五十架床弩”跟着空中便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破风之声,冲向东门的兵马前锋中的二十几骑还没到达城下便被连人带马洞穿,在人马悲鸣中墙头箭石齐发,汉部的兵器大多实用而犀利,石头经常包着火,所以盾牌挡也挡不住;箭头经常带着毒,所以如果被射中要害生还机会便极为渺茫。东京道的杂牌军组成十分复杂,有汉儿,有契丹,有奚族,有高丽,先天的战斗能力比不上生女真,后天的训练组织又比不上汉部,所以在这样激烈的反击中便稍显混乱。

而主攻北门的平州主力军却在攻城器械的掩护下冲到了城墙底下。这道城墙上集结了辽口接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但他们需要承受的压力却远比东门的同袍更大一面对比己方多了三倍以上的攻击力量,看着蚂蚁一样涌上来的敌人,那种心理压力又岂是和平时代的人所能想象?

“三将军!”张忠汉道:“我们必须有胜利!否则我们的人没法振作!必须给他们造成一个伤口,否则我们的兵民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会害怕的!”

“你想怎么胜利?”

“让我出去冲杀一阵!”

“不行。”杨开远道:“出城和宗望野战厮杀,那是取死之道!”

张忠汉道:“可是……”

杨开远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就算我们只守不攻,他们也要付出代价的!”

“不好!敌军要焚城门!啊!那柴草堆快拥上来了。”

作为主帅的杨开远还没来得及反应,城头罗子婴早大叫道:“放火箭!”城头火箭连发,刺破掩护,点燃了离城门只有十几步的柴草堆,女真兵马烧城不成,反而死伤了不少推车搬草的士兵。

“鹅车!还有洞子!”

罗子婴高声传令,命民夫以撞竿、长叉抵住洞子、鹅车,阻止它们前进,跟着用大长铁钩钩去洞子上的皮毡。这洞子之所以不怕弓箭就是因为有这层皮毡作为护甲,皮毡一失洞子里面的士兵马上暴露在辽口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内。这时洞子离城墙己经很近,民夫推巨石砸下,击破洞子,弓弩手又以弓箭射杀藏在洞子内的女真士兵。

洞子还未砸完,又有云梯推近,那云梯高逾两丈,用五六十人拥抬着靠近,云梯内包棉被,外裹毡皮,因此不但不怕刀剑,连火箭也无法射烧。罗子婴亲率军中大力士,抡起由几根竹竿捆成的大棍子向云梯撞去,撞了几撞后云梯歪斜,罗子婴叫着号令把那大棍子再一抡,终于把那云梯撞倒,砸死了梯下十余人。

城上守军眼见得利,纷纷高声欢呼,杨开远松了一口气,在这瞬息百变的守城战中,中层和基层将领发挥的作用有时比总指挥还大!杨开远就算心里明白怎么防守才能毫无破绽,但如果兵将没有足够的执行力,整个守城行动就难以顺利展开。

辽口第一天的攻防战是女真与汉部的第一次交锋,在这次交锋中辽口军暴露了一个缺陷:那就是有部分缺乏实战经验的兵将临战之时手足无措。幸好辽口军有不少老兵干将支撑着局面,及时弥补了这些漏洞,但这种临时补天的代价却是一百多条年轻而英勇的性命!

不过,和辽口守军受到的伤害相比,女真损折更大-平州嫡系兵马在这次攻城中竟然伤亡了三百多人,而宗翰所统率的杂牌军损失更高达六百人-这种伤亡比例在女真起兵以来是极为罕见的。望着辽口城墙,经历过伐辽战争的金兵无不感慨万千:辽口城无论高、厚、大都不如燕京、大同,但配合汉部兵将的防守能力却爆发出令人畏惧的震慑力。

“我们真能打下辽口吗?”

一些金军兵将开始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是他们在攻辽伐夏压高丽时从未有过的。

“女真善攻,汉部善守”——这一观念在这次战争之后被再一次强化,甚至连宗望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月光下,宗望指着平静的辽口城墙对宗望道:“杨开远用兵,果然太过死板了,不过破绽也很少。”

宗翰点头道:“不错,不过守城未必需要出奇制胜,他能在我们面前做到没什么破绽就己经很不容易了。攻城仗我打得比你多些,按照以往的经验,除非发生大变故,否则要打下这辽口恐怕要花一个月以上的功夫!”

“一个月以上?”宗望皱了皱眉道:“那便是持久之战了。”女真在以众凌寡的情况下还陷入持久战,无论对大金的国威还是兵将的士气来说都不是好事。而且战争越是持久,各方面的变数就越多。

宗翰道:“现在只有两个办法了。第一,是请国主发起大征兵令,倾大金全国之力攻陷此城。第二就是留下一部分人马在此牵制它,我们绕过去,直扑津门。不过……”

宗望道:“不过什么?”

“不过津门要是也这般硬实,那就不好办了。”宗翰道:“别忘了曹广弼还没出手,这个人很可能就在津门。他用兵的手腕可比杨开远要灵动得多,也难缠得多。而且绕过辽口而进入半岛腹地,我们的后路便有隐忧,这一点也不可不虑。”

宗望道:“那你的意思是……”

宗翰道:“我看,也是时候跟杨应麒谈谈了。”

“谈?”宗望冷笑道:“现在才第一天,这么快就打退堂鼓,未免太寓囊了吧?”

宗翰淡淡道:“我们这次南下,不是为了灭汉部而灭汉部,灭汉部最终的目的仍是兴我大金。如果灭了汉部对大金害处更大,那对这件事情便不能太过偏执。”

宗望打心里不愿意就此罢手,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宗翰的意见,勉强道:“先谈着可以,不过仗还是要继续打!我不相信纵横天下的女真骑兵,踏不平这座小小的辽口城!”

辽口城东南有一座刘家村,是三十几户刘姓青州移民建立的村落。经过昨日宗弼的扫荡,刘家村已经糜烂,只剩下一座祠堂还算完整。不过此时却有一个文士出现在祠堂里,曙光从窗口投射进来,让进门的刘彦宗看清楚这人的脸:但见他眉目清朗,两鬓却己染霜。

刘彦宗道:“杨朴大人?”

那文士点了点头,行礼道:“刘彦宗大人?”

刘彦宗也点头还礼,问道:“杨大人也是我大金官吏,为何不依正礼到军中参见二太子与国相?却要效那蛇鼠之行,在这种地方见面?”

杨朴冷笑道:“我大将军也是依了正礼到大定府与谙班、国相商议军政大计,如今安在?”

刘彦宗道:“驸马言语冒犯了皇上与谙班,故而扣留。君主留臣子,有何不可!”

杨朴道:“那辽口城外的兵马,又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无故攻打属国,也是大金皇帝昭显信义的手段吗?”

刘彦宗道:“汉部乃大金臣子,君主勒令出兵伐宋,汉部为何不遵?不遵也罢,竟然闭城抗命,你汉部还有半点忠敬之心么?”

杨朴道:“忠敬之心,我汉部从来不少。不过忠而被拘,敬而见罪——不免令人寒心!”

刘彦宗道:“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奠非王臣!驸马既是大金之臣,则我皇帝、谙班留他一留,有何不可一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留在军中以礼相待!但你汉部抗命闭城,却是死罪!”

杨朴冷笑道:“君视臣为手足,臣视君为心腹;君视臣为土芥,臣视君为寇仇。二太子如此待我汉部,可是希望大金所有属国部族都引汉部为前车之鉴么?”

刘彦宗皱眉道:“罢了!过般扯下去,一百年也扯不完。说正题话吧,今日你来,为的究竟是什么事情?”

杨朴道:“还能有什幺事情!自然是要迎回我大将军!”

刘彦宗道:“请班、国相他们和大将军还有话说,所以大将军暂时还不能回去。倒是你汉部,还是赶紧出城会师的好,那样皇上还能从轻处置。否则城破之日,双方都不好看。”

杨朴道:“这么说来,事情是没得谈了。”

刘彦宗道:“上命下从。皇帝在上,汉部居下,你们本来就该奉命行事,有什么好谈的!”

杨朴冷笑道:“既然如此,那就算了!”

这第一次谈判正要结束,忽闻外面杀声震天:第二日的攻城又开始了。

这一天宗翰和宗望换了位置:由宗望主攻东门,宗翰主攻北门。刚刚运到前线的投石车开到城下,城头李老实望见,连忙调来小型投石车在城头发射。汉部的这批可以放在城墙上的投石车比金军的投石车体型要小得多,但由于设计更为巧妙,弹射力道便不相上下。加上居高临下,天然占据了上风。金军投石车发石砸人砸墙,被城头兵将竖起布幕拦住,同时城头上汉军投石车迅速发动,炮炮都朝金军的投石车砸来。这时管宁学舍对于弹道学己有初步探讨,将部分成果运用于军伍当中颇显威力,瞄射的精准度远胜金军,所以两轮投石大战下来,金军的投石车便损毁殆尽。

汉部守军乘着投石车立下的威风,将远程武器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大部分金军压制在射程之外。这样大规模地使用远程武器对于箭、石的库存消耗极大,但为了让负责后勤工兵用水泥修补部分城墙的裂缝,这一天汉部守军硬是把弓弩、投石车等发射得石如冰雹、箭如雨下。饶是辽口兵器物资存储充足,但这一天下来仍然津门管理库存的后勤官感到有些吃不消。幸好在这个时候,挂着“欧阳”旗帜的五艘大海船进港了。

“四将军一是四将军!”

“四将军的船队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辽口数万军民无不精神大振。那面“欧阳”旗帜对提升辽口军民士气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只要汉部水师船只还能自由进出海港,那辽口就不是一座孤城,而是以整个东海为腹地的前沿堡垒!

不过,欧阳适的船虽然到了,但他本人却并不在船上。接到消息以后,他将船队分为两部,一路由副将率领前往辽口,另一路则护送着自己进入津门。船靠码头以后,欧阳适并未去见隐居于船上的曹广弼,而是直接来找杨应麒。

杨应麒的案头堆满了各方面告急的文书。这几天女真人在攻城中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但汉部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为了应付战争,半岛北部的裹村多半开始废弃,半岛中部也完全进入战争预备状态-就连津门也变得空前的萧条!鞍坡撤下来的民众涌入曷苏馆部的领地,这批人暂时失去了饭碗,天天都要靠汉部的赈济过活。而维持辽口防守的物资数量更是庞大得让张浩差点想跳河!

现在的战争规模汉部财政还能支持下去,但要是战争的规模无限扩大,汉部现有的经济结构总有崩溃的一天。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己经不可能回头了。此时杨应麒己经有了觉悟:就算汉部经济、社会、民生全面衰退,就算辽南十年积累化为乌有,也要把这场仗打到底!

“老七,老六的事情,是真的吗?”仿佛完全无视杨应麒的难处,欧阳适一来便抛出了最为敏感的话题,在他看来,萧铁奴的叛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随时会引发让人无法预测的灾难!

“应该是真的了。”杨应然道.“可我到现在也想不遁六哥为什么要这样做!”

“连你也想不遁,那就有可能是谣言!”

“谣言……”扬应麒苦笑道:“若是谣言,那大哥出事又怎么解释呢?大哥手下若有兵马,何至于无声无息地便落入女真之手?萧字旗是什么样的利器四哥你应该知道!就算在十万大军当中,他们恐怕也能抢出一条生路来!当时宗翰、宗望和挞懒他们的兵马虽然比萧字旗多,但如果是游击、转战、逃跑的话,要从大定府逃出来并非不行——宗翰他们要吃下滑不沾手、浑身是刺的萧字旗,恐怕付出的代价并不在攻克辽口城之下!再说,当时各部族长都在,旋长中又有亲汉部者,如果六哥当时奋起反抗,宗望他们考虑到局势可能失控,未必

就敢蛮来!”双方博弈的时候,其中一方就算己占据上风,但只要另一方还握着利剑,占据上风者在动手之前便得考虑考虑;但如果对方忽然解除武装,那就算强大的一方一开始不想动手也会被诱惑得动手了。

欧阳适哼了一声道:“罢了-这件事情就先搁下,我问你,接下来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接下来?”杨应麒道:“还是那句话:守住汉部,迎回大哥!”

欧阳适听他说要“守住汉部”而不是“守住辽南”,便知道他己经考虑到最坏的情况了,叹道:“好吧,不管怎么样,我撑你!”

“谢谢你,四哥。”杨应麒心头的石头又放了一颗,完颜虎、狄喻、扬开远、阿鲁蛮和欧阳适都己先后表示支持自己,到了这个时候,汉部内部便算是基本完成统一了。

欧阳适道:“大嫂在辽口吧?我待会就出发去辽口。听说老三在辽口干得还不错。津门有你和老二在我也不担心。可是现在这样打下去终究不是个事儿一眼见严冬未到,按女真人的酎力,再打三四个月没问题,可咱们辽南能支持这么久么?”

杨应麒道:“无论能否能支持得这么久都要撑下去一再说,我也不打算就这样坐困愁城!”

欧阳适听得精神一振,问道:“那你打算……”

“我打算主动出击。”杨应麒道:“我们的奇兵,己经在接近拉林河上游了。”

欧阳适大惊道:“拉林河上游?怎么可能这么快?”

杨应麒道:“那是五哥下的棋,人数不多,不过足够吓吴乞买一跳了。”

欧阳适道:“这支人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不急。”杨应麒道:“等吴乞买大举增兵南下接应之后再说。”

欧阳适喜道:“老五要截断他们后路么?”

杨应麒摇了摇头道:“那几个部族的力量还不足以截断女真后路。我想干的是让吴乞买吓一跳,只要他把派出去的部队再调回来,金军的整个布局就会露出破绽,同时也会加重吴乞买和宗望之间的不满,那样对谈判会更加有利。”北国所谓部族,大小不一,最小的有时候就是一个村落,百十人口而己。

“谈判?”欧阳适奇道:“都撕破脸皮了,你还要谈判?”

“不谈判能怎么样,难道真的要这么直打下去么?”杨应麒道:“别忘了大哥还在他们手里!我们打得这么凶,不就是为了救大哥么?打得凶了,打得让女真人认为赢不了,才可能进行对我们来说有利一些的谈判!才有可能救回大哥!”

欧阳适沉思半晌,忽然道:“应麒,如果大哥妨碍了汉部的前进,你说……”

杨应麒作色道:“四哥!你这是什么话!你要怂恿我害大哥么?”

欧阳适眉毛调整丁一下,笑道:“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己。我怎么可能会害大哥!”

杨应麒看了他两眼,忽然冷笑道:“我忽然有些明白老六为什么会造反了!”

“哦?”

杨应麒大声道:“他一定是出于什么自私自利的心思,把兄弟之情也不顾了!”

欧阳适道:“你怎么就说得这么难听?”

杨应麒指着欧阳适的鼻子道:“你!你刚才不也动了这样的心思么?”

欧阳适笑道:“你说的这么直接,就不怕我翻脸不支持你了?”

杨应麒冷笑道:“既然是兄弟,有什么不满就该说出来!就算翻脸,也好过憋在肚子里互相算计!”

欧阳适笑了笑道:“这也有道理。”拍了杨应麒的肩头道:“不过老七你放心吧,虽然我平时跟你也常常斗嘴,但现在是非常时期,这一关我一定会撑你撑到底的!”

杨应麒也消了气,说道:“四哥是能顾大局的人,我向来知道。”

两人正说着,忽然燕青进来报道:“七将军,不好了,部民们把六将军的府第给围住了!”

杨应麒怔道:“围住?他们要干什么?”

欧阳适冷笑道:“这还用说!当然是为了把老六的家人拉出来泄愤啦!现在老六己经成为汉部的叛徒了,是不是?”

杨应麒目视燕青,见他点头称是,怒道:“胡闹!胡闹!汉部又不是没有法律!就是要惩戒叛徒,也不能用这种形式!备马,我这便过去瞧瞧!”

欧阳适拉住他道:“记得带兵马过去。”

“带兵马?”杨应麒问道:“带兵马干什么?”

欧阳适叹道:“老七啊!你以为那些还是老老实实的市民啊?那己经是被怒火冲昏了头的暴民了!你不带人手去,小心他们连你也打!”

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问密使第三十五章 袭辽帝銮第二零五章 挖墙角第三一一章 主动被动第七十八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第三二一章 当世活佛第一四三章 塘沽问第一六七章 裂变第二九零章 小辈新人新事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场第七十九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第二六二章 长江上的战争第三三四章 汉皇都第一二五章 邓肃押粮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为先第一七三章 叛第二三三章 宗泽之逝第二七七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第五章 出谷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盘第二零七章 萧字旗第三五三章 屠营第六十二章 联金扶汉之策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四章 过冬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一零九章 新官陈少宰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恼第四十章 兵下辽东第三二二章 刀马佛经第二零二章 自辱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三一二章 连环冲击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八六章 国亡四方祸至第二八零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第一二五章 邓肃押粮第六十二章 联金扶汉之策第五章 出谷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三二六章 克云中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第二四三章 熊鱼不可兼第一八八章 定尾声第八十五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一八五章 变第一一三章 羊图狐口食第八十八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第三十一章 造船之业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盘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三三六章 醉献妃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三四二章 议战第一一八章 进退重思量第十章 绝地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七十章 相国寺一日游第二八一章 南北两种人心第一七四章 逆第三四三章 罢相第一五一章 夕下论第九十二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第一九六章 夜访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二九三章 远族来归何意第二二一章 救溺自溺第一四三章 塘沽问第九十五章 难扶广厦将倾第二一三章 嫁寡姐第一四零章 扬帆济海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盘第二五四章 究竟谁控制谁第一四六章 故人矣第一五四章 蒙古谣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四七章 回首实有怨第五十四章 老和尚远来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无百年第一三六章 燕京变故第二九三章 远族来归何意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一三四章 特设新军第五十九章 公主回家了第二四六章 良缘非良缘第一八零章 异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二一章 说甚亲且贵第二三零章 中原战局第二十三章 整军备第二十二章 立法规第八十七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第二七二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八十五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
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问密使第三十五章 袭辽帝銮第二零五章 挖墙角第三一一章 主动被动第七十八章 汉部墙角窥伺者第三二一章 当世活佛第一四三章 塘沽问第一六七章 裂变第二九零章 小辈新人新事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场第七十九章 东海路翎羽翩飞第二六二章 长江上的战争第三三四章 汉皇都第一二五章 邓肃押粮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为先第一七三章 叛第二三三章 宗泽之逝第二七七章 亡国余思随风散第五章 出谷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盘第二零七章 萧字旗第三五三章 屠营第六十二章 联金扶汉之策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四章 过冬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第一零九章 新官陈少宰第二二八章 牙疼之恼第四十章 兵下辽东第三二二章 刀马佛经第二零二章 自辱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三一二章 连环冲击第一六六章 使者第二八六章 国亡四方祸至第二八零章 兰蕙之心常忧疑第一二五章 邓肃押粮第六十二章 联金扶汉之策第五章 出谷第三零六章 南宋的君臣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三二六章 克云中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第二四三章 熊鱼不可兼第一八八章 定尾声第八十五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一八五章 变第一一三章 羊图狐口食第八十八章 小麒麟南归前夕第三十一章 造船之业第三一六章 塘沽民心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盘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三三六章 醉献妃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三四二章 议战第一一八章 进退重思量第十章 绝地第三二五章 破西夏第七十章 相国寺一日游第二八一章 南北两种人心第一七四章 逆第三四三章 罢相第一五一章 夕下论第九十二章 国相逝事何从决第一九六章 夜访第一九九章 老臣第二九三章 远族来归何意第二二一章 救溺自溺第一四三章 塘沽问第九十五章 难扶广厦将倾第二一三章 嫁寡姐第一四零章 扬帆济海第三零一章 胡商大算盘第二五四章 究竟谁控制谁第一四六章 故人矣第一五四章 蒙古谣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四七章 回首实有怨第五十四章 老和尚远来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无百年第一三六章 燕京变故第二九三章 远族来归何意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异第一三四章 特设新军第五十九章 公主回家了第二四六章 良缘非良缘第一八零章 异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一二一章 说甚亲且贵第二三零章 中原战局第二十三章 整军备第二十二章 立法规第八十七章 问将军房事能否第二七二章 福不单行祸双至第二十四章 反契丹第八十五章 剃个光头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