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3章 好消息

一名医匠领刘璟去包扎治疗了,蔡瑁也自觉无趣,告退回了前军,李圭改日再向刘表汇报,也告辞而去,房间里只剩下刘表和蒯越两人。

刘表站在窗前,注视着窗外的几株大树,神情显得有些落寞,他不知道自己心中为何会有失落之感,或许是他的两个儿子说不出刘璟那番话。

刘表最终被劝服,他当然是要考虑全局,在决定借刀铲除刘备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会和东吴有关,当刘璟澄清利弊,尤其使他意识到,铲除刘备对自己将是弊大于利时,刘表的决心终于动摇了。

蒯越坐在原位上,平静地注视着刘表的背影,他跟了刘表十几年,对刘表的心情了如指掌,他知道刘表已经被劝服了,蒯越也一颗心落下。

“主公难道不为有这样的子侄感到欣慰吗?”

蒯越能感到刘表的失落,也明白他为何失落,所以他特地把‘子侄’咬得很重,提醒刘表,在某种程度上子侄都是一样。

刘表心中苦笑一下,慢慢转过身温和道:“异度考虑太多了,我当然为有这样的侄子感到欣慰,说实话,连你和德珪都没有能看出曹操意在东吴,而我的侄子却看透了,你说我能不感到得意吗?”

蒯越仰头一笑,也感慨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都老了,应该多给晚辈们一些机会,说实话,这次璟公子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不仅仅是今天一番见识,昨天晚上,他在曹军中的搏杀,更令人热血沸腾,让人感觉,天下是属于他们。”

刘表点点头,“你说得很对,我是要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这一次璟儿让我明白,他完全可以替我独镇一方。”

蒯越大喜,连忙道:“我推荐璟公子为江夏守将,为黄太守之副,主公看如何?”

刘表眼中微微闪过一丝不快,昨晚长子也是劝自己把璟儿安置在江夏,今天蒯越也这么说,这两人不就是私下串通好了吗?

刘表不露声色道,“不急,等他伤势养好了,我再安排他,这一次我既然知道他能力,当然要重用他。”

说到这里,刘表又想起一事,笑道:“还有就是关于琦儿和静儿的婚事,琦儿年纪也不小,就让他早点和静儿完婚吧!也省得我们这些长辈总是替他们操心,你看如何?”

静儿就是蒯越的侄儿,蒯良的女儿,长得端庄秀丽,文静可亲,刘表早就看中她,也曾经开过玩笑,愿意让她为自己儿媳,他今天说出这番话,就算是他的正式表态。

蒯越大喜,连忙起身行礼,“蒯家感谢主公垂青,愿使此婚姻成为刘蒯两家牢不可破的纽带。”

刘表点点头,“过两天,我就请媒妁上门提亲。”

刘表最终决定出兵救援刘备,他随即令文聘、蔡瑁和张允水陆并进,率三万荆州军进攻围困新野的曹军。

荆州军和刘备之军里应外合,联合进攻曹军,夏侯惇大败,损兵折将逃回宛城,夏侯惇心中不甘,欲整兵再战,就在这时,张飞率骑兵夜袭叶县得手,一把火烧毁了曹军的辎重粮草,令曹军粮草损失惨重。

夏侯惇不得不放弃了再打新野的计划,上书向曹操请罪。

曹军一场来势汹汹的南侵,最终在荆州军和刘备军的联合抗击中失败了。

这个消息使荆州上下一片欢腾,敲锣打鼓,欢庆胜利,也将刘表的威望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刘表心中却并不太高兴,对他而言,这不是最好的结局。

.........

入夜,刘表躺在床上怎么也无法入睡,怔怔望着帐顶,他还在考虑刘璟去江夏之事,其实刘表早就有打算,让长子刘琦或者次子刘琮去江夏,也是因为他不太放心黄祖。

黄祖虽然曾是他的心腹,但在孙坚死后,黄祖便日趋骄横,已经渐渐控制了江夏,担任江夏太守已有七八年,江夏几乎就成了他黄家的领地。

两年前,曹军第二次进攻南阳,襄樊震动,刘表命黄祖火速率江夏军来援,但黄祖却推托江东威胁,不肯派兵,去年秋天,曹军进攻汝南,黄祖还是找借口不肯把江夏军调到襄阳,这令刘表极为不满,也对黄祖有了猜忌之心。

但刘表又担心长子琦和次子琮不是黄祖的对手,所以迟迟拿不定主意,这一次刘璟表现出来的才华令刘表刮目相看,把刘璟放去江夏也可以,不过...刘表觉得需要给他找一个得力的帮手。

.........

次日一早,外书房内,刘表正和一名五十余岁的老将商议侄儿刘璟学武之事。

这员老将正是荆州名将黄忠,黄忠身高过八尺,体如巨猿,强壮雄健,两臂有千斤之力,使一口八十斤重的赤龙刀,刀法神出鬼没,是名副其实的荆州第一猛将。

尤其他能开一口两石弓,神箭百发百中,又号称荆州第一箭,尽管年过五旬,须发半白,但雄风依旧不减当年。

黄忠官拜中郎将,在荆州也是赫赫有名大将,从军三十余年,在荆州军中威望卓著

在三国演义中,黄忠属于大器晚成的老将,但事实上,他不过是在中原露面较少的缘故,他前半生的事迹不为世人所知。

但他在刘表争夺荆州,以及跟随刘表南征北战,尤其在平定长沙郡张羡父子的叛乱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一步步升职为两千石中郎将。

不过黄忠并不是刘表心腹,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黄忠最后辅佐的是刘表从侄刘磬,而没有辅佐刘琦或者刘琮,由此可以看出黄忠没有进入核心权力圈子。

这其中原因多少和江夏黄祖有关。

荆州的黄氏家族分为两支,一支是江夏黄氏,以黄祖为家主,另一支便是南阳黄氏,以名士黄承彦为家主。

黄忠便是南阳黄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由于曹军已攻陷南阳郡,黄承彦便将家族迁到荆州,也成为荆州有名的世家之一。

尽管都是黄氏同宗,但两支黄氏家族并不和睦,处于一种暗中较量的状态,黄祖凭借他和刘表的深厚私交,使得江夏黄氏在两黄之争中占据上风,再加上南阳黄氏属于外来世家,所以刘表心中多多少少对黄忠带有一种非本土的排斥。

不过黄忠凭借他在军中的崇高威望,使得刘表也不敢轻视他,他也跻身成为荆州六大将之一,黄祖、文聘、王威、黄忠、吴巨、张允,黄忠掌管襄阳南大营一万军队。

“本来我打算让志公教那小子练武,但又觉得不妥,一方面志公是他的上司,教他不便,更重要是他不愿跟志公学武,上次我问他,感觉他对你很崇敬,不知黄将军是否愿意教我这个劣侄?”

刘表这里说的志公就是王威,昨天王威给刘表写了一封信,盛赞刘璟这三个月的表现,夸他有天生的统帅能力,希望刘表能够对刘璟加以培养,成为荆州的顶梁之柱。

得到王威的夸奖可不容易,加上王威是刘表最信任的心腹,他的建议比刘备的劝说更有说服力。

刘表考虑了一夜,他确实需要把自己的三个侄子培养起来,让他们替自己镇守四方,三人中他尤其看重刘璟。

所以今天一早,刘表便将黄忠请来,希望他能教刘璟练武。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刘璟战胜蔡进之时,黄忠便动了收刘璟为徒之念,刘璟在最后一剑中稳如泰山般的冷静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冷静的少年还是他第一次见到。

不过后来黄忠得知刘璟是跟赵云学武,他便打消了收刘璟为徒的念头,君子不夺他人所爱,这是他黄忠的一贯做人原则。

这次刘表让他教刘璟学武,黄忠也很为难,尽管他已知道刘璟并没有拜赵云为师,但要让刘璟转而投自己门下,还是不太现实,毕竟这不是刘璟自己的意愿。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让黄忠犹豫,就是刘璟年已十七岁,已经成年,无法再筑基改造筋骨,如此,他怎么能学到自己的断龙刀法。

只是刘表的拜托让他无法拒绝,黄忠只能躬身抱拳道:“主公有令,末将安敢不从,只要璟公子愿意,末将随时可以教他。”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那末将先告退,璟公子随时可以来找我。”

刘表已经派人去找刘璟了,也不知他几时才能来,他便没有挽留黄忠,点了点头,“你先去吧!回头我再和他谈。”

黄忠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房间里只剩下刘表一人。

刘表背着手走到窗前,眉头凝重不化,上个月荆州发生了一件事,襄阳兵器库清点兵器,发现少了一千具弩和五千把刀。

就在他盛怒追查兵器去向时,被抓的仓曹从事却在狱中离奇死亡,这个关键人物一死,兵器丢失案便断了线索。

这件大案由于曹军的入侵已经不了了之,但在刘表心中却敲响了警钟,他知道这件事必然和几大世家有关,这些世家名义上是效忠于他,可实际上却在暗中培植势力。

尽管他昨天答应和蒯家联姻,并不代表他就信任蒯家,联姻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为了把世家绑在他刘表的身上。

世家的强势和暗中发展势力,使刘表深深意识到,外人并不可靠,只有家族子弟才是荆州刘氏社稷的坚定维护者。

他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家族子弟,除了命族弟刘度守零陵郡,他还打算让侄子刘磬掌管长沙郡,只是能力不足,资历也没有,所以刘表暂时任命刘磬为长沙郡丞。

还有一个就是刘璟,这也是他寄以很大希望的侄子,尤其这次新野战役,刘璟的表现令他刮目相看,他已决定,好好培养这个优秀的刘家子弟。

这时,门外传来侍卫禀报,“主公,璟公子来了。”

第58章 才高遮貌丑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第175章 血战突围第913章 合纵连横(上)第437章 鲁肃求和第708章 达成妥协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695章 合纵连横(上)第818章 生死一线第228章 成婚第503章 兄弟阋墙第1100章 攻克许昌第537章 关中消息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286章 鲁肃吊唁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729章 世子暗斗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418章 下雉危机第1070章 谁的责任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1023章 蓄势等待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4章 趁夜杀人第1071章 危局升级第942章 争夺乌程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791章 监督之权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488章 走投无路第459章 荆吴谈判第562章 兵临武都第198章 告密第823章 被迫撤军第1029章 大堂对质第118章 第一次箭试第611章 铜雀之忧第81章 意外第607章 木牛为饵第464章 孙尚香的选择(下)309章 扑朔迷离第147章 欺上瞒下第147章 欺上瞒下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639章 来易走难第810章 斥候风波第1052章 旁敲侧击第635章 合肥激战(上)第444章 应对西扩第60章 临危处乱局第455章 内外交困第235章 偷梁换柱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220章 不平静的一夜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677章 致命弱点第1075章 虾道蟹路第198章 告密第478章 序幕拉开第895章 刘璟教子第735章 出使汉军第184章 迎头重击第1027章 最后希望第1009章 刘曹联姻(下)第855章 仲达出使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219章 东撤第89章 同进共退第435章 决战序幕第557章 走投无路(下)第256章 拙劣的反间计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242章 求贤纳才第756章 诸葛求和311章 迎头痛击第726章 南北夹击(上)第1081章 诸葛首战第956章 突袭叶城315章 危机深伏第662章 血战木门(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猎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479章 司马懿的第一战第165章 蒋齐非蒋干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269章 得失之间第416章 战略要地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第689章 弃守南阳第729章 世子暗斗第234章 攻心为上第279章 诸葛亮与贾诩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058章 正奇之争
第58章 才高遮貌丑第661章 血战木门(上)第175章 血战突围第913章 合纵连横(上)第437章 鲁肃求和第708章 达成妥协第185章 战火再燃第695章 合纵连横(上)第818章 生死一线第228章 成婚第503章 兄弟阋墙第1100章 攻克许昌第537章 关中消息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286章 鲁肃吊唁第121章 江夏左王第729章 世子暗斗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418章 下雉危机第1070章 谁的责任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167章 有客自江东来第1023章 蓄势等待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64章 趁夜杀人第1071章 危局升级第942章 争夺乌程第846章 魔高一丈第791章 监督之权第250章 偷袭南阳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488章 走投无路第459章 荆吴谈判第562章 兵临武都第198章 告密第823章 被迫撤军第1029章 大堂对质第118章 第一次箭试第611章 铜雀之忧第81章 意外第607章 木牛为饵第464章 孙尚香的选择(下)309章 扑朔迷离第147章 欺上瞒下第147章 欺上瞒下第912章 张辽之谋第639章 来易走难第810章 斥候风波第1052章 旁敲侧击第635章 合肥激战(上)第444章 应对西扩第60章 临危处乱局第455章 内外交困第235章 偷梁换柱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1128章 汉魏决战(中)第220章 不平静的一夜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677章 致命弱点第1075章 虾道蟹路第198章 告密第478章 序幕拉开第895章 刘璟教子第735章 出使汉军第184章 迎头重击第1027章 最后希望第1009章 刘曹联姻(下)第855章 仲达出使第886章 单于之死第219章 东撤第89章 同进共退第435章 决战序幕第557章 走投无路(下)第256章 拙劣的反间计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242章 求贤纳才第756章 诸葛求和311章 迎头痛击第726章 南北夹击(上)第1081章 诸葛首战第956章 突袭叶城315章 危机深伏第662章 血战木门(中)第829章 黑熊原狩猎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334章 刘备之忧第479章 司马懿的第一战第165章 蒋齐非蒋干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269章 得失之间第416章 战略要地第199章 去还是不去?第689章 弃守南阳第729章 世子暗斗第234章 攻心为上第279章 诸葛亮与贾诩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058章 正奇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