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启航

公元一九零一年发生的那场中日战争,虽然最终以日本陆军的惨败告终,但是在那一场战争当中,年青的共和国失去了从前清继承而来的大半个海军舰队。(首发)

集中了海军大部分战舰的黄海舰队在渤海湾外遭到日海军优势兵力的伏击,旗舰定远号重伤,战列舰致远、巡洋舰经远以下五舰沉没,黄海舰队失去了与日海军继续战斗的能力,在战争后程中只能避居海港当中。

战争在英国人的调停下虽然结束,但是余波远未消失。

按照英国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中日两国一个专心发展陆军,另一个专门致力海军,这样自己在亚洲的两个小伙伴不但可以相安无事,而且还可以优势互补,帮助自己稳定亚洲殖民地。

但是很可惜,他的这两个小伙伴都不是安份守几,甘于平淡的主,自然不肯自废武功,虽然在英国人的高压下暂时接受了这个结果,但是就像吴畏所说的那样,这只是停战,不是和平。

在军事力量的分布方面,中日两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局势。

共和国海军继承自前清政府,在总参内部比较势弱,本来准备效仿日本成立的海军部了因为叶知秋的顾虑而迟迟不能推行,这次黄海舰队轻敌冒进,也和海军方面急于展示力量有很大关系。

黄海大败后,海军就已经实际失去了独立出总参的资格,在有心人的鼓动下,才有了后来的京城兵变。

兵变失败后,海军遭到整肃,但是叶知秋手里的确没有能够让他放心的海军人才,就算是现在急着培养也来不及,所以海军虽然势弱,但是至少在大型水面舰艇方面,还是以前清军官为首。

日本政坛海陆军向来分庭抗礼。这次陆军惨败,海军势力大张,即使是出于安抚海军的目地,国家资源也必须向海军部门倾斜,这才有了一九零二年间日本海军的飞速扩张。也正是这种扩张,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感到了威胁,这才促成了叶知秋的访美。

为了这次出行,叶知秋从共和国陆海两军当中调动精锐人员随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吴畏。

吴畏在世人眼中是共和国的英雄,身上自带的标签就是能打。不过在总参一众高级将领的眼中,吴畏决不只是能打就行的,不然国防军中猛将如云,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让吴畏一枝独秀。

在叶知秋和顾雨等人看来,吴畏治军严谨,将士用命,而且头脑灵活,战术风格多变,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自然要好好利用。

除了让吴畏负责自己的警卫工作外,叶知秋还从海军中抽调靖远、来远两舰随行,并以防护性能更好的靖远舰作为自己的座船。

按照吴畏和总参研究的方案,吴畏从陆战旅和山地旅各自抽调了一个连的士兵,再加上总参派出的一个连仪仗兵,组成了叶知秋的警卫营。

总参和陆战队出兵本来就是应有之意,之所以吴畏点名从陆战旅要人,是因为他从前的特务营老底子接受过巷战训练,只要再加深一下训练水平,就可以担负起内卫职能。

相比之下,陆战旅虽然也是吴畏带出来的兵,不过吴畏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忙着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还没有时间折腾这种额外的东西。

靖、来两舰虽然都是排水量两千吨的大舰,但是在吴畏看来,船上的空间依然狭小,所以又要求总参租用了一条远洋商船来搭载他的士兵。

因为对海军的清洗还在进行中,黄海舰队上下人心惶惶,吴畏这个陆军出身的将领又不得海军的待见,所以他很早就申请的陆战队登舰合成演练一直没有得到回应。陆战旅的士兵只能用木质渔船在海边来回折腾,用吴畏的话来说,要是有金龙电池,他就可以打航母了。

近海风浪再大,也比不了辽阔的太平洋,随行的陆战旅士兵也就是刚出海的几天还算活跃,很快就开始晕船,一个个吐得一塌糊涂。

不过比起他们来,一起上船的另外两个连士兵还要惨得多,他们现在已经吐无可吐,一个个有气无力的躺在船舱里,吃饭都没力气。让吴畏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提前要了一艘商船,不然这一个营的士兵都挤在两艘军舰上,现在不定变成什么样了。

出海几天后,就连叶知秋和顾雨等人都开始晕船了,此前从来没有做过远洋客轮的吴畏倒还是一副活蹦乱跳的样子,不但每天拎着有气无力的士兵们进行应急演练,还在商船的船尾设立了靶场,组织士兵们射击。

用叶知秋的话说,总算是见到了吴畏练兵的方式,还真是从早到晚啊。

对于这种扩张感到不安的除了年青的共和国之外,还有一个国家也看到了日本海军崛起的危险,那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叶知秋曾经在美国短暂游历,对美国政坛比较熟悉,建国后与西方各国之间的关系也以和美国最为友善,只不过美国当时国力并不足以和英国抗衡,国内的政治势力也不愿意卷入国际分争当中,叶知秋才没有从美国那里拿到多少好处。

但是没有大的好处,小一点的好处还是不少的,中美民间的交流一直存在,除了美国援建的燕京大学之外,还有很多活跃的美国商人也开始把投资的目光转向了这片古老而又年青的土地上。

叶知秋在中日大战前一直希望从美国引进一个完整的造船厂,与马尾造船厂一北一南,支撑起共和军的海运事业。

但是美国国内政治势力在日本的游说下,对于在华投资这种准军事设施顾虑重重,所以决议迟迟不能形成。

日本海军的大力扩张,终于刺激到了美国政府的神经,刚刚接递在总统任上被刺身亡的麦金莱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上任不久,就批准了这项提案,与之相伴的,还有邀请叶知秋访问美国。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叶知秋终于达成了自己上台后最大的心愿以共和国总统的官方身份出访西方。

为了这次行程,

第449章 炮战第153章 家宴第229章 援军第169章 军校第463章 一生之敌第384章 联姻第11章 烟火璀璨第593章 钢铁洪流九第676章 房价第354章 证人第679章 看戏模式第490章 送死的官第347章 大人饶命第72章 外子第17章 我的连长我的连第212章 密会第517章 喀山防线第345章 只要司令部第30章 江上第277章 战斗第723章 大战结束第558章 转进第612章 战列舰第549章 他乡故人第702章 激战汉阳三第306章 富士山头扬汉旗第514章 真相第511章 改换门庭第40章 辽阳第313章 不省心的主第202章 竞选州长第513章 通报第601章 战争与和平七第246章 去休第438章 疾驰第486章 神秘之旅第675章 程斌的秘密第72章 外子第452章 激战土城第343章 警备司令部第696章 政务院三第150章 奉天第563章 生前身后名第650章 老弹新装第527章 乱战一第87章 我是祸害第243章 新朋友第58章 死守四第460章 血拼白虎团三第670章 美人计第33章 阴云第33章 阴云第190章 来信第30章 江上第549章 他乡故人第19章 大年初一第452章 激战土城第337章 李医生啊第424章 英雄太多第717章 后宫完第540章 沃尔霍夫河二第56章 越来越多的人第245章 顾影多情第65章 超限战雏形第555章 莫斯科大坑第402章 航空先驱第470章 演习场上第229章 援军第498章 最重要的力量第642章 溥觉的决断第129章 郁闷的皇帝第178章 家宴与谈话第381章 陈年往事第609章 战争与和平十五第278章 承诺第54章 准备死守第609章 战争与和平十五第464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78章 承诺第378章 述职二第360章 福祸难知第633章 吴校长的心事第371章 准备办事第646章 吴大扫把第385章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组第525章 安内攘外第415章 遭遇骑兵第608章 战争与和平十四第584章 莫斯科反击战十第359章 伏笔第24章 路窄第151章 乡愁第671章 顾雨登场第512章 改变第448章 边城枪声第468章 专挑刺多的下手第602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675章 程斌的秘密第196章 意外第343章 警备司令部
第449章 炮战第153章 家宴第229章 援军第169章 军校第463章 一生之敌第384章 联姻第11章 烟火璀璨第593章 钢铁洪流九第676章 房价第354章 证人第679章 看戏模式第490章 送死的官第347章 大人饶命第72章 外子第17章 我的连长我的连第212章 密会第517章 喀山防线第345章 只要司令部第30章 江上第277章 战斗第723章 大战结束第558章 转进第612章 战列舰第549章 他乡故人第702章 激战汉阳三第306章 富士山头扬汉旗第514章 真相第511章 改换门庭第40章 辽阳第313章 不省心的主第202章 竞选州长第513章 通报第601章 战争与和平七第246章 去休第438章 疾驰第486章 神秘之旅第675章 程斌的秘密第72章 外子第452章 激战土城第343章 警备司令部第696章 政务院三第150章 奉天第563章 生前身后名第650章 老弹新装第527章 乱战一第87章 我是祸害第243章 新朋友第58章 死守四第460章 血拼白虎团三第670章 美人计第33章 阴云第33章 阴云第190章 来信第30章 江上第549章 他乡故人第19章 大年初一第452章 激战土城第337章 李医生啊第424章 英雄太多第717章 后宫完第540章 沃尔霍夫河二第56章 越来越多的人第245章 顾影多情第65章 超限战雏形第555章 莫斯科大坑第402章 航空先驱第470章 演习场上第229章 援军第498章 最重要的力量第642章 溥觉的决断第129章 郁闷的皇帝第178章 家宴与谈话第381章 陈年往事第609章 战争与和平十五第278章 承诺第54章 准备死守第609章 战争与和平十五第464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78章 承诺第378章 述职二第360章 福祸难知第633章 吴校长的心事第371章 准备办事第646章 吴大扫把第385章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组第525章 安内攘外第415章 遭遇骑兵第608章 战争与和平十四第584章 莫斯科反击战十第359章 伏笔第24章 路窄第151章 乡愁第671章 顾雨登场第512章 改变第448章 边城枪声第468章 专挑刺多的下手第602章 战争与和平八第675章 程斌的秘密第196章 意外第343章 警备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