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获益

明末军制在外带兵的文臣头衔最高的是督师通常以大学士兼任宰相出外带兵才称督师;其次是总督或经略由兵部尚书或侍郎兼任;更其次是巡抚;巡抚之下才是武将中最高的总兵官。袁崇焕不是大学士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军事最高官衔。以前辽东历任军事长官都只是经略或巡抚。此时距他做知县之时还只六年。

袁崇焕官升得快或许这个年头也就我能和他一比了不过人家有正规皇帝的任命我呢纯粹是巧取豪夺。总是有那么一点逊色不过我也知足了至少我比袁崇焕的日子要过的好。

崇祯的召见是在御书房此时崇祯皇帝似乎在考较他这个新任命的督师:

“袁爱卿你这次平逆居功不小但是朕给你这样的官职可不仅是为了表彰你建部跳梁已有十年了国土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朕想听的是你对此有何想法不要紧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崇祯微微的笑道刚刚真正坐上皇帝的宝座还蛮有那么股威严和气势的。袁崇焕赶紧回答:

“所有方略臣都已写在奏章里皇上可以调阅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请皇上给予我放手去干的权力预计五年内建部可平全辽可以恢复。”

“哦是么这太好了!”崇祯将身子向前倾斜仔细的打量眼前的这个人很难想象这样一副身材可以承担如此重任但是从打看见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后崇祯越的坚定了重用袁崇焕的想法。至于从前说的什么把他千刀万剐的话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那不过是一时的气话自从收到袁崇焕的密信后他就认为天底下第一号的忠臣非他莫数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也要摆出皇帝的尊严来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他知道自己这个皇帝岁数小若是没有点威严难免被下臣欺负自小生长在深宫的崇祯总是抱着一种戒备的神态对周围的人信任的同时他又怀疑。在崇祯的眼里现在朝廷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和魏忠贤拉上关系这绝对就是逆臣所以正是凭着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崇祯纵容或者是推动了这场揭批运动直接导致了众多官员下马。

袁崇焕微微抬起头刚好与崇祯的目光相对捕捉到了崇祯眼里一闪即失的杀意他很难想象这样年轻的一个皇帝会有如此浓重的杀意心底里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绝对是杀意经历战阵的袁崇焕如何会感觉不到呢。所以对于刚才的话他自己也感觉有些说的太满了其实他答应崇祯五年之内可以平定辽东、恢复全辽实在是一时冲动的口不择言事实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袁崇焕和崇祯第一次正式见面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大概他见这位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很着急就随口安慰。

袁崇焕于是又奏道:“陛下建州已处心积虑的准备了四十年这局面原是很不易处理的。但皇上注意边疆事务日夜忧心臣又怎敢说难?若要达到五年复辽那么这五年之中必须事事应手先是钱粮。”

“这个好办此事交给户部尚书右侍郎王家桢必须着力措办不可令得关辽军中钱粮不足。”崇祯比袁崇焕心里更加焦急辽东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大明朝的银粮若是能在最短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能腾出手来做别的。自从推倒了魏忠贤后崇祯一直在雄心勃勃的想恢复其祖辈的功绩做一个中兴的君王。

袁崇焕见崇祯皇帝如此重视又这么好说话自然是狮子大张口了憋屈了这么多年也穷了这么多年毫不容易换了一个大财主自然是要最要好的了于是他又请器械说道:“建州准备充分器械犀利马匹壮健久经训练。今后凡是压解到边疆去的弓甲等项也须精利。否则无法和敌军对抗!”

“这是自然爱卿说的有道理告诉理工部尚书左侍郎张维枢:今后凡是解去关辽的器械必须铸明监造司官和工匠的姓名如有脆薄不堪使用的就可追究查办。”崇祯一口答应到他说一句话简单可却不知道这又要耗费多少钱粮和人力。

见新皇帝如此好说话袁崇焕胆子大了起来胃口也跟着大了又奏道:“皇上这五年之中变化很大。必须吏部与兵部与臣充分合作。应当选用的人员便即任命不应当任用的不可随便派下来。以臣的力量制全辽是有余的但要平息众人的纷纷议论那就不足了。臣一出京城与皇上就隔得很远忌功妒能的人一定会有的。这些人即使敬惧皇上的法度不敢乱用权力来捣乱臣的事务但不免会大议论扰乱臣的方略。”

听了这话崇祯站起身来想了很久才说道:“你提出的方略井井有条不必谦逊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做不要有顾忌一切有我做主朕绝不会偏听偏信就是了!至于从前赐予王之臣与满桂的尚方剑则应撤回以统一事权你看可好啊!”

“谢主隆恩臣誓死效忠皇上一定会将辽东夺回还皇上一个朗朗乾坤!”袁崇焕没想到崇祯如此的信赖重用他一时感激涕零只想将自己的心都掏给这个新皇帝看。

“哈哈爱卿的心意我了解爱卿这就下去准备吧辽东不可一日无主军中不可一日无帅你早日回去今天你提出的这些我一定会给你办到的!”崇祯很满意这样的效果恩威并施让袁崇焕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命。

袁崇焕辞出之后上了一道奏章提出了关辽军务基本战略的三个原则: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明代兵制一方有事从各方调兵前往。因此守辽的部队来自四面八方四川、湖广、浙江均有。这些士卒先对守御关辽不大关心战斗力既不强又怕冷在关外驻守一段短时期便遣回家乡另调新兵前来。袁崇焕认为必须用辽兵他们为了保护家乡抗敌勇敢又习于寒冷气候。训练一支精兵必须兵将相习非长期熏陶不为功不能今天调来明天又另调一批新兵来替换。他主张在关外筑城屯田逐步扩大防守地域既省粮饷又可不断的收复失地。

“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明兵打野战的战斗力不及习于骑射的八旗兵这是先天的限制不易短期内扭转过来但大炮的威力却非八旗所及。所以要舍己之短用己所长守坚城而用大炮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需要奇兵突出、攻敌不意之时才和八旗打野战。为了争取时间来训练军队、加强城防有时还须在适当时机中与敌方议和这是辅助性的战略。

“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执行上述方策之时不可求急功近利必须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慢慢的推进。绝对不可冒险轻进以致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这三个基本战略是袁崇焕殚精竭虑总结了明朝和后金之间数次大战役而得出来的结论。明军三次大败都败于野战以致全军覆没;宁远大捷都在于守坚城、用大炮。

假如这基本战略持久的推行下去就可逐步扭转形势转守为攻。但袁崇焕担心两件事。一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对他不信任二是敌人挑拨离间散布谣言。因此在上任之初对此特别强调。他声明在先军队中希奇古怪之事多得很不可能事事都查究明白。他又自知有一股蛮劲干事不依常规要他一切都做得四平八稳面面俱圆那可不行。总而言之:“我不顾自己性命给皇上办成大事就是了小事情请皇上不必理会罢。”

崇祯接到这道奏章再加奖勉赐他蟒袍、玉带与银币。袁崇焕领了银币但以未立功勋不敢受蟒袍玉带之赐上疏辞谢了。

可以说这次魏忠贤的倒台获益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焕在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迅雷不及掩耳的扑灭了京城的阉患一时间口碑极好整个朝野都为之震动。远在朝鲜的我也听说了后悔不迭早知道袁崇焕的作战意图可是为什么没派人给魏忠贤通通风没想到显赫一时的魏忠贤这么快就倒台了。袁崇焕有了崇祯的这些允诺估计动手的时间就要近了而他的关宁铁骑估计也要大肆扩充小小的辽东聚集了当世这么多的精兵真是罕见他和皇太极也注定是要进行一场恶战了我是座山观虎斗呢还是帮助那一方实际上他们任何一方假如这么快就玩完都不是我所希望看见的最好皇太极把与袁崇焕拖得死死的又或是袁崇焕把皇太极弄得虚火上升才好。到时我就可以卖一些武器给弱势的一方保证他们势均力敌自己趁机大战争财当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不就是这样干的么。

一想到这里我又露出了招牌式的奸笑。“想什么呢这么入神看你这德行肯定是没好事!”原来是海兰珠走了进来。

“哈哈生我着父母知我者老婆也!”我招呼海兰珠坐在自己腿上给她看最新的情报。

“切这个我不感兴趣他们愿意谁打就谁打不管我的事我最关心的是银子。”海兰珠都快学的和我一样唯利是图了真是近朱者赤啊。

“怎么了好老婆你不是一直在忙地产的事么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啊!”别看我娶了四个老婆可是这时朝鲜到处都是事指望不上别人只好让自己的老婆轮番上阵。海兰珠最有经济头脑自然是挣钱的事都交给她了;阿巴亥最具有政治头脑一些往来的公文都要经过她审阅筛选后才能传送到我来;李顺姬温柔贤惠新建摄政王府的事都交给她和铭岚。所以除了阿巴亥我现在很少见到她们。

“没空就不能来看看你们看你有没有偷吃!”说完海兰珠抿嘴笑了。

“冤枉啊!老婆我已经若干天不知道肉味了怎么可能偷吃呢你老公我是天下第一大情圣用情专一绝不滥交一生一世只爱你们几个!”我连忙为自己辩护。

“什么大情圣我看你呀是天下第一大色狼还差不多当初我们在清河的时候你怎么和我说的现在不也弄出这么多姐妹来了么!你的话根本就不能信我是一时失足所以才要来看看别哪个无知少女上了你的当!”海兰珠点着我的头道。

“哪有啊后来娶她们几个不也是形势使然么再说我又没有对你不好我可是夜夜都让你做新娘的!”我老脸一红争辩道。

“呸还好意思说你那几根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就别在我这里卖弄了我呀这辈子是被你骗了将来咱们若是有了女儿我可不能再让她受像你这样的人骗了!”海兰珠开始憧憬起自己的女儿来了你说女儿就女儿么根据遗传学定论生男生女可是由我做主的。

“我看将来若是咱们有了女儿若是她能找到像我这样疼老婆的才算是她走运呢有些人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反驳道但是对于生一个孩子倒是有些向往据邓希晨写来的信说柳如是已经怀孕了这家伙还想和我做亲家呢。但众女当中可是音信皆无这让我有些着急了同时还有些害怕。看来是得仔细谋划一下子这事情了先算出众女的生理周期排定最佳的受孕期然后就是我自己的问题了要在这期间保持最好的状态这样才能孕育出最优秀的孩子来。只是一直以来我在这事情上太马虎了从来没有注意再说目前生活也刚刚安定下来我才有了生两个孩子玩玩的打算。

“想什么又呆呢?”海兰珠见我出神不禁问道。

“想葛玲呢!”我随口答道。从前广告看多了自然是条件反射海兰珠可不依了一把拽住我的耳朵恶狠狠的说道:

“我就说你不会消停怎么样让我说重了吧说葛玲是谁!”

一说完那话我就暗自后悔好模样的说这个干什么啊于是连忙解释:“老婆快放手我逗你玩呢哪有什么葛玲葛玲是我将来给咱们闺女起的名字!”

“真的!?”海兰珠将信将疑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不信你去问阿巴亥这些天我足不出户哪有找别的女人啊!”我连连叫屈揉着自己的耳朵海兰珠的掐耳神功是越来越厉害了不管我躲得多快她总是能一击必重!看来是应该好好的练练自己的身手了否则每次都被抓住真的是很郁闷啊!

海兰珠将信将疑嘴里不断叨咕道:“葛玲这个名字不错可是为什么姓葛呢你不是姓李的么!”

“这个这个其实姓什么不重要名字就是一个记号么我又没说她就叫葛玲我是说名字是葛玲自然还是要姓李的加起来叫李葛玲!”我顺嘴胡诌道。

“不好听李葛玲这个名字不好听还是叫葛玲既然是我的女儿那么就让她姓博尔吉吉特吧叫葛玲你说好么!老公?”海兰珠搂着我的脖子腻声道。

“好你说姓什么就姓什么都依你!”我连忙借坡下驴海兰珠听了大喜在我脸上亲了一口。“老公你真好!”于是我的未来的女儿的名字就这样定了叫博尔吉吉特.葛玲。

“哦我还没问你呢老婆你不在工地上怎么跑道这里来了?”我这才回过味来。

“哎呦!你看我差点把正事忘了。”海兰珠一拍脑袋才想起这次来要做什么!

“老公我们在平壤的房子已经盖好了同时按照你的计划新的议政大楼也基本建成了正等着你去验收呢看什么时候搬进去。”

原来是这事啊为了将朝鲜变成一个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我特意怂恿李顺姬将王室在平壤的土地弄来仿照平壤大学主楼在上面兴建新的办公大楼并且在周围兴建一些高档的住宅作为够级别官员的府邸这也算是一种福利吧最主要的是将将政治系统整合在一起都处于我的监督之下这样会让命令下达的很快不会导致拖沓。同时也起了样板房的作用随后我准备在官员住宅区周围再兴建一些商业住宅区肯定能吸引商人和当朝的高官比邻这本身就是一大卖点。何况我还准备兴建茶楼酒肆等一些列配套行业将朝鲜的官和商都集中起来这样管理起来也就方便很多了。

第2章 医狗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2章 开学第7章 疫苗(上)第11章 西学人才第16章 泊船金陵第4章 洪承畴第6章 进军第18章 审问第16章 攻城第4章 地缘政治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18章 粮食和土地第35章 讨价还价第27章 债卷(上)第19章 心计第16章 毒药第25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二)第2章 逼宫第15章 密谋第10章 平壤大学第22章 强毒攻击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2章 医狗第5章 阿巴亥第22章 巨额财产第28章 拔丝地瓜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12章 兵临城下(下)第20章 罢课第10章 三件事第11章 诱惑第24章 射马擒王第25章 一触即发第2章 赌注(下)第23章 大海战(二)第14章 噩耗第16章 风云突变第24章 刺杀第28章 三个女人第8章 冰封第16章 风云突变第31章 反叛(下)第14章 自卖自夸第13章 鼓动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巨额财产第14章 自卖自夸第6章 争论不休第13章 惊人之举第28章 较量第12章 兵临城下(下)第9章 绞杀第23章 历史舞台第19章 变故第28章 吃瘪第10章 平壤大学第30章 大儒第21章 政体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7章 议战第3章 遭遇第22章 巨额财产第21章 洞林惊魂(下)第21章 政体第27章 蜜月第25章 生意伙伴第2章 地第11章 对马海战(三)第27章 债卷(上)第33章 解困(上)第4章 洪承畴第27章 牛顿的发现第14章 噩耗第12章 重操旧业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1章 次品第30章 百废待兴第8章 血战第17章 和解第14章 瘟疫(一)第13章 讨论(中)第32章 归途第3章 暗流第20章 洞林惊魂(上)第5章 阿巴亥第31章 反叛(上)第33章 解困(上)第12章 嬉闹第4张 雄踞天草第19章 囤积(下)第38章 断壁残垣(上)第35章 龙归大海第35章 讨价还价第12章 开学第17章 重逢第4章 地缘政治第26章 赋税第13章 大获全胜
第2章 医狗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2章 开学第7章 疫苗(上)第11章 西学人才第16章 泊船金陵第4章 洪承畴第6章 进军第18章 审问第16章 攻城第4章 地缘政治第6章 城下之盟(一)第18章 粮食和土地第35章 讨价还价第27章 债卷(上)第19章 心计第16章 毒药第25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二)第2章 逼宫第15章 密谋第10章 平壤大学第22章 强毒攻击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2章 医狗第5章 阿巴亥第22章 巨额财产第28章 拔丝地瓜第9章 对马海战(一)第12章 兵临城下(下)第20章 罢课第10章 三件事第11章 诱惑第24章 射马擒王第25章 一触即发第2章 赌注(下)第23章 大海战(二)第14章 噩耗第16章 风云突变第24章 刺杀第28章 三个女人第8章 冰封第16章 风云突变第31章 反叛(下)第14章 自卖自夸第13章 鼓动第12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巨额财产第14章 自卖自夸第6章 争论不休第13章 惊人之举第28章 较量第12章 兵临城下(下)第9章 绞杀第23章 历史舞台第19章 变故第28章 吃瘪第10章 平壤大学第30章 大儒第21章 政体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7章 议战第3章 遭遇第22章 巨额财产第21章 洞林惊魂(下)第21章 政体第27章 蜜月第25章 生意伙伴第2章 地第11章 对马海战(三)第27章 债卷(上)第33章 解困(上)第4章 洪承畴第27章 牛顿的发现第14章 噩耗第12章 重操旧业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1章 次品第30章 百废待兴第8章 血战第17章 和解第14章 瘟疫(一)第13章 讨论(中)第32章 归途第3章 暗流第20章 洞林惊魂(上)第5章 阿巴亥第31章 反叛(上)第33章 解困(上)第12章 嬉闹第4张 雄踞天草第19章 囤积(下)第38章 断壁残垣(上)第35章 龙归大海第35章 讨价还价第12章 开学第17章 重逢第4章 地缘政治第26章 赋税第13章 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