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推测(为运营官明月加更)

“就怎么?”苏平追问道。

“死了。我慌急了,只好把他剁碎,想扔进海里头。”他说:“但越想越害怕,整夜整夜的失眠。他是我女婿呀,就这么失踪了,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我家,这……明摆着跟我脱不了干系。

苦恼了好久,没有办法,想想还是自首吧,好歹争取个坦白从宽。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苏平轻轻点头:“作案过程,再详细说说。”

“刚说完了啊,”邱藏海道:“我推了他一把,他撞死了,我把他砍碎,本来想扔海里喂鱼,一了百了,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

苏平手轻轻一拍,站起身来:“这么拙劣的谎言,骗不过我的眼睛。我怕不管你是撒谎还好,有所保留也罢,到了这会儿还不愿意详说,不愿意跟我们讲实话,那我基本可以断定,本案另有隐情。

我也不想和你多掰扯,自己考虑考虑吧,你想打草稿也好,还是决定跟我讲实话也罢,都由你,但,那是你最后的机会了,奉劝你,自首就要有自首的样子,别自作聪明让自首变成自投罗网。”

邱藏海张了张嘴。

祁渊轻叹口气,这个邱藏海,所言与他们通过尸块上发现的线索有着极大的出入,所以很显然他撒了谎,至少也是有所隐瞒。

至于到了这会儿仍旧有所保留的原因,无外乎两种,要么他是替人顶罪所以不知道具体细节,故而语焉不详,要么妄图改变案件性质,避重就轻。

不过目前祁渊也无法分辨具体是哪一种可能,也不知苏平猜到了没有。

过几分钟之后,邱藏海终于开口,用略显心虚的语气说道:“警官,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什么叫生活反应么?”苏平淡淡的说道:“简单来说,通过尸块看,受害人被分尸的时候并没有死亡。”

“怎……怎么可能?”邱藏海身子一僵,咽了口唾沫。

苏平盯着他。

过了一小会儿,他忽然摆出恍然大悟状:“我想起来了,当时我砍的时候他好像确实动了一下,不过我没在意……杀鱼的时候也这样啊,有时把鱼脑袋砍了半天了它还能动弹不是。”

苏平冷笑,接着问:“你什么时候杀的人?”

邱藏海脸色纠结。

苏平轻叹口气:“行了,到了这时候,伪装没什么意义,说吧,凶手到底是谁?”

“我……”邱藏海张大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苏平摇摇头站起身:“不说就算。但奉劝你一句,你刚刚自己也都说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你真的为她好,最好奉劝她乖乖过来自首,毕竟想要查到她头上,真的不难。

别以为自己抵死不认就没事了,其实答案显而易见,死者是你女婿,而你又这么心甘情愿的来自首……想必凶手不是你女儿就是你老婆吧?”

邱藏海张了张嘴。

“最后给你一个机会。”苏平说:“打电话让凶手过来投案,只要她如实供述罪行,仍旧算是自首,对你……我也可以为你争取立功表现,适当争取减刑——对了,提醒你一句,你的行为已经构成包庇罪了。”

说到这儿,他转过头看向中队长,说:“把他手机还给他。当然,也没必要强迫他,打不打电话随他便。”

“好。”中队长点点头,抽出对讲机,吩咐人把他的手机送回来。

与此同时,苏平便带着祁渊转身离开了。

“苏队,”走出一小段距离之后,祁渊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确定他是顶罪,而不是避重就轻的呢?”

“两方面。”苏平也没卖关子,说:“一个是,你没发现他对案件细节了解非常有限么?连受害者死亡时间都给不出个确切的数,显然准备不够充分。

另一方面嘛,如果是避重就轻,那么我们提出他碎尸之时他的反应不应该是这模样。而且从他诧异的表情看他也很惊讶受害者被碎尸时竟然未死,而且找的理由也很生硬……

换句话说,当时受害者死没死,甚至受害者究竟是怎么死的他都不在乎,对他而言不打紧,他只想要认下这个罪。这意味着什么,你应该很清楚吧?”

祁渊轻轻点头,表示明白。

不一会儿,凃仲鑫等人也抵达了派出所,而且此时凃仲鑫已经在勘验着尸体了。

“苏队。”瞧见苏平进来,几人打了声招呼,然后各自工作。

走到荀牧身边,苏平问道:“怎么说?老凃这边有没有什么发现?”

“才刚刚开始呢,等一会儿吧。”荀牧轻轻摇头,想了想,又说:“不过老凃讲了一点——尸块确实经过冷冻,而且冷冻时间在一个月以上。

但具体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他得回去测算测算尸块中的水分量、胞质各离子浓度等指标来计算出被冰冻的时间,再结合尸体现象等才能给出了。”

祁渊插嘴问道:“被冰冻过的话,恐怕很难得出确切的时间吧?”

“嗯,”凃仲鑫听到了这话,嗯一声说道:“确实很难,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冷冻时间、冷冻温度等。

一般来说,温度越低,时间越长,误差就越大。不过从这些尸块的性质上看冷冻尸检应该超过一个月,但不足三个月,冷冻温度不会低于零下二十度,所以误差大不到哪去。”

祁渊了然点点头。

苏平侧目问道:“那死因呢?能得出不?”

“目前也无法确定,不过逻辑上说是损伤失血引发的休克致死。”凃仲鑫道:“你们也看出来了,许多尸块上都有明显的生活反应,也即受害人是在或者的情况下被肢解的。

可大致看上去,尸块应该是完整的,但没有发现受害者身上有明显的约束伤,换句话说受害者死亡时并未受到束缚,但那种情况下,除非失去意识,否则受害人没可能不挣扎抵抗的。”

说着他端起一颗脑袋,将后脑勺朝向苏平和荀牧,说:“但是,你们看,这儿有一块很明显的伤创,从伤口形态上看,估计是撞到茶几、桌面的棱角造成的,伤的很重,肉眼可见枕骨且枕骨凹陷性骨折……

这样严重的伤创,很可能伤到颅脑组织,产生严重的颅脑损伤,进而造成受害人昏迷等。

这种情况下,作案人要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肢解死者然后将其放入冷库中冰冻,又或者可能误以为受害者死亡,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将其肢解,这两种动机都符合逻辑。”

顿了顿,他问:“不说作案人自首了吗?人呢?”

“留置室,”苏平说道:“那家伙是个顶雷的,没用,我给他施加了点心理压力,看看他能不能想通然后给凶手打电话吧。

不过方向也有,因为死者是他女婿,所以我寻思着,凶手恐怕不是他女儿就是他女婿。稳妥起见,我已经派人去盯着了,他们跑不了,尽管放心。”

“这样啊。”凃仲鑫思忖片刻,摇头说:“没法子,这条线索不足以给我多少参考价值……算了,我还是从尸体本身入手吧,把结论告诉你们,到时候你们自己去分析就是。”

说着他问:“这些尸块我可以带回去了吧?”

“嗯,带吧。”

“好,”凃仲鑫便招呼着手下帮他把行李箱合起来。

刚合好拉上拉链,他忽然又想到件事儿,说:“哦对了,从断离面的伤创性状看,凶手用的锐器非常锋利,但存在轻微豁口、卷刃,所以创壁非常平整的同时还存在有少量皮瓣。

但另一方面,凶手力量并不小,可是也不算大,在用的砍刀非常不错的情况下,腿骨等相对坚硬的长骨依旧砍了两三下。

不过嫌疑人技术不错,每一刀基本都砍在了一个位置,且并没有伤到肉,这份刀工,有一说一,很棒了。”

“噢?”祁渊若有所思:“凃主任,您的意思是说,嫌疑人先用利刃将受害者的血肉分开,再用砍刀剁碎骨头,而不是连肉带骨直接剁的?而且嫌疑人刀工方面还相当不错,所用凶器非常锋利?”

“嗯没错。”凃仲鑫点点头:“怎么你想到啥了?”

祁渊没直接回答,反而又问道:“切肉与砍骨的凶器,是同一件吗?”

“明显不是。”凃仲鑫说:“从尸块上看,切肉用的凶器应当接近片刀、料理刀这类刃部弧度不大且刀背较薄的刀具;而砍骨用的则是拥有相当重量的厚背砍刀,且砍刀刃部弧度较大,整体形态甚至接近斧子。”

“这种法子有点特殊。”祁渊说道:“一般而言这种情况下应该直接上砍刀了吧?就算是先切再砍,那也是以砍刀完成切、砍的操作。

毕竟砍刀也不能说不锋利,只是刀背厚了些,不适合完成片肉的工作,但单纯切割还是绝对可以胜任的才是。

包括杀猪其实也是这样,我看过我老家人杀猪,都是放血后一把砍刀就把整头猪都给分了。

而凶手偏偏用了两把刀……可否理解为,这是一种职业习惯,或者说强迫症?再干脆点说,因职业习惯而产生的强迫症呢?”

“这道不是什么强迫症,”凃仲鑫轻笑道:“你所理解的砍刀跟我刚刚说的肯定不一样,我说了,凶手用的砍器形态上接近斧子,适合砍削却并不适合切割。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凶手的工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相对专业了。而且如果有类似斧子一样的大砍刀的话,直接砍就是,没必要先切再砍,这可能确实是中职业习惯。不过什么样的职业能养成这种习惯?

你别跟我说医务工作者还有法医啊,很明显嫌疑人切割用的刀具不是解剖刀,而且解剖刀刀片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用到出现卷刃甚至产生豁口。”

“呃,”祁渊挠挠头说:“没有啦,我还是倾向于认为犯罪人应该从事的是与屠宰切割有关的肉制品行业的工作才对……

而通过凃主任你刚刚的描述看,分离血肉,然后几刀下去都只伤骨而不伤肉……从这方面看他们的工作对于“刀工”的要求,应该体现在肉上吧?保证肉完整平整?

但也不对啊,您刚也说了刀具卷刃,如果真在这方面有要求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容忍刀具卷刃呢?”

“鱼肉加工制作。”荀牧忽然开口说道:“鱼肉不同于许多其他肉用的牲畜,单就宰杀而言其解剖结构非常简单,许多种鱼除去鳃和内脏——甚至可以直接不取出——两刀就能将它两侧的肉给完整的取下来,制成鱼柳等……

而且受限于运输难度或者成本,许多海鱼,尤其是深海鱼,在捕捞后都会立即处理,取净肉后直接急冻,到了陆地在转卖给经销商。

其中某些相对名贵些的鱼类,则对鱼肉也有要求,需要尽量保证完整,所以他们用的刀大多都非常锋利,且技术娴熟的渔夫能很轻松的将鱼肉直接切割下来,然后再单独拔除鱼刺。”

顿了顿,他指了指行李箱说:“结合这上边附带着的不轻不重的鱼腥味判断,我想凶手很可能就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当然,如果没有鱼腥味作为方向,没有小祁忽然提醒,我也想不到这些。”

“荀队谦虚了。”凃仲鑫笑笑,随后又皱眉:

“但如果像你说的,他们对肉有特别要求的话对刀具理应特别保护,卷刃这种事不应该出现在正在使用的刀上。”

“不用管这刀为什么卷刃,为什么有豁口。”苏平摇摇头说:“到时候逮到人,谜题自然解开。

而且,卷刃部位之类的还能作为同一性鉴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这方面来说,它应该是条重要线索,而不是咱们的苦恼来源。”

至于为什么更换刀具的事儿,苏平其实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干脆不提。

“说的也是。”凃仲鑫点头颔首,说:“我还是先把尸块带回去做个系统的检查吧,早点查完也好早点给你们个结果。”

第26章 未婚夫第323章 灵光第58章 结案第288章 调查第5章 案子第93章 在逃犯第27章 目标第109章 矛盾第26章 未婚夫第187章 排查第63章 垂钓第46章 控诉第258章 误会第29章 把柄第15章 顾虑第54章 硬盘第125章 破译第29章 行动(中)第126章 钢索第346章 转折第15章 歇斯底里第224章 绕过第149章 线索?第168章 搜查第255章 性质第282章 搜山第17章 里应外合第287章 多此一举第183章 前因后果第19章 嫌疑人第78章 反转第32章 锁定第111章 异同第149章 线索?第58章 审讯第176章 矛盾(下)第56章 侵犯第71章 因果循环第83章 栽赃第212章 中毒第328章 真相第135章 辅导员第51章 昏厥第133章 迷惑第21章 中毒第157章 态度第262章 暗示第6章 登门第22章 问询第97章 所有人第53章 谜团第50章 遭遇第4章 借据第22章 意外第159章 坠楼第290章 定性第12章 疑点第159章 坠楼第61章 配合第131章 见白头第100章 轮廓第106章 猜测第38章 身份第18章 排查范围第212章 中毒第6章 动机第148章 激进第181章 同伙第164章 憧憬第34章 果断第3章 推测第208章 诱饵第113章 前往第119章 排除第112章 小心第256章 登门第300章 追逐第57章 赃物去向第28章 温水煮青蛙第107章 指骨第170章 转正第205章 击破第46章 控诉第13章 嫌疑车辆第314章 女孩第175章 行李箱第10章 各执一词第131章 烂尾楼第199章 谈话第138章 身份第81章 方向第34章 警情第119章 勘察第96章 审讯第104章 情报第98章 大户第90章 关系第28章 行动(上)第42章 理由第281章 不构成
第26章 未婚夫第323章 灵光第58章 结案第288章 调查第5章 案子第93章 在逃犯第27章 目标第109章 矛盾第26章 未婚夫第187章 排查第63章 垂钓第46章 控诉第258章 误会第29章 把柄第15章 顾虑第54章 硬盘第125章 破译第29章 行动(中)第126章 钢索第346章 转折第15章 歇斯底里第224章 绕过第149章 线索?第168章 搜查第255章 性质第282章 搜山第17章 里应外合第287章 多此一举第183章 前因后果第19章 嫌疑人第78章 反转第32章 锁定第111章 异同第149章 线索?第58章 审讯第176章 矛盾(下)第56章 侵犯第71章 因果循环第83章 栽赃第212章 中毒第328章 真相第135章 辅导员第51章 昏厥第133章 迷惑第21章 中毒第157章 态度第262章 暗示第6章 登门第22章 问询第97章 所有人第53章 谜团第50章 遭遇第4章 借据第22章 意外第159章 坠楼第290章 定性第12章 疑点第159章 坠楼第61章 配合第131章 见白头第100章 轮廓第106章 猜测第38章 身份第18章 排查范围第212章 中毒第6章 动机第148章 激进第181章 同伙第164章 憧憬第34章 果断第3章 推测第208章 诱饵第113章 前往第119章 排除第112章 小心第256章 登门第300章 追逐第57章 赃物去向第28章 温水煮青蛙第107章 指骨第170章 转正第205章 击破第46章 控诉第13章 嫌疑车辆第314章 女孩第175章 行李箱第10章 各执一词第131章 烂尾楼第199章 谈话第138章 身份第81章 方向第34章 警情第119章 勘察第96章 审讯第104章 情报第98章 大户第90章 关系第28章 行动(上)第42章 理由第281章 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