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年的展望

虽然使用公元纪年时间已久,但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来看,还是对旧历新年的重视程度要高一些,作为辞旧迎新的春节,自然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曰,这个也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虽然历经了多少时代的变迁,依然不曾变化过。

春节古称正旦、岁首、三元、三朔等,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斧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斧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春节的临近,也就意味着政斧方面的各个部门需要为去年一年的工作做总结,并且做出政斧工作报告,提交人大审议了,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朱老板那里是比较忙碌的。

不过一号首长在接见了范无病,听取了他的建议之后,还是吩咐他去跟朱老板碰碰头,毕竟谈判的事情一直都是国务院在主办,而且领头的还有国务委员,级别相当高。

范无病对于国务委员的定位一直搞不太明白,后来跟朱老板谈起来的时候,曾经问过他,才算是有所了解。国务委员是协助总理工作,受总理或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专项任务,因此也可以认为是总理助理,而国务委员的行政待遇与副总理同级,但权位和排名都列在副总理之后。

“国务委员的产生时间并不长,那个时候刚刚开始复兴的国家从表面上来看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是在内部一些势力的斗争还是很激烈的,虽然说不上是阶级斗争那么急风暴雨,但是在各个派系争夺权利的问题上也绝对不亚于其他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国家最激烈的时期。”朱老板接待范无病的时候给他谈起了这件事情,“邓公为了医治百孔千疮的国民经济,快速的使国家富强起来动了不少脑筋。不过在当时,他在党内的威信还达不到现在这种高度,改革开放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不得不在国家机构上做了些变通,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和在国务院设置了国务委员这样的职务。”

顾问委员会其实就是让那些已经超龄的老同志还保留一定的权利,从正面讲是把年轻的领导者扶上马送一程,从负面讲就是要制约激进的改革派不要走得太远,以免出了较大的偏差不好收拾。

而国务委员的设立则是因为,在原来出现众多副总理的情况下,几乎每个副总理都有可能登上总理位置的可能,容易给人一种类似清朝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的印象,在新一代领导人接班后,为了澄清这样的现象,国务院不再设立过多的副总理,而代之以国务委员的设置。

“这样一来,担任国务委员的人就基本上没有可能去竞争下届总理的机会了,而副总理则是下届总理的当然候选人之一。因为这样的设置,历届担任国务委员的同志都是年龄偏大、但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极强的人。”朱老板对范无病说道。

当然了,虽然说国务委员不大可能角逐总理职位了,但是也有可能成为副总理,然后以副总理的级别退休,这个倒是有过先例的。

“哦,这个我就明白了,其实总理和国务委员的关系,也就相当于局长跟局长助理的关系。”范无病笑着说道。

“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儿。”朱老板摆了摆手,然后问道,“你这一次过来,不单是为了挑明BSA的底细吧?我觉得肯定还是有点儿其他方面的事情的,否则一纸电传过来就解决了问题,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还不是因为上海那边儿的事情,肯定惹到许多人不高兴了,所以没事儿过来献献殷勤,缓和一下上层关系嘛。”范无病倒是没有跟朱老板绕弯子,笑着回答道。

“那个事情倒是无所谓的,反正错的人不是你,你理直气壮怕什么?”朱老板对此倒是毫不在意,虽然说对方也有一定的势力基础,但是在升势正隆的范氏家族面前,确实也算不得什么,而且更有一点,范无病在军方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可资利用,而对方则只是单纯地政坛人物而已,一旦失势了,就全无依仗了。

范无病笑着回答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嘛,要是我一个人倒也无所谓,这拖家带口的,自然有点儿忐忑,如果谁给我暗地里制造点儿障碍,也是很麻烦的事情。至少得在上层中统一了思想,形成不是我没事儿找事儿的共识才好。”

“高层里面没有关系,只是陈副市长的问题此时还没有尘埃落定,对那个副区长的处理方案也没有拿出来,你暂时低调一点儿算了,至少是不要跟上海本地的干部们走得太近了,其他的方面就没有什么需要注意得了。”朱老板想了一下之后,对范无病说道,不过很快他就补充了一句,“只要你行得正坐得直,谁也奈何不了你,不需要有什么顾虑。反过来说,你要是胡搞瞎搞的话,我也帮不到你。”

范无病连连点头,直说要是连我都作歼犯科了的话,那世上也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好人了。

不过范无病也发觉一个问题,以前的时候,自己行事可以说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就敢把一个级别不低的干部给掀下马来,而没有丝毫的惧色,但是此时家大业大了,反而顾忌就多了起来,变得有点儿束手束脚了。

两个人不知不觉又聊回到中美知识产权的问题上,朱老板对范无病说道,“美国政斧要起诉中国政斧,主要就是从微软、美国联合汽车工业公司以及辉瑞公司这三个企业出发的。”

美国联合汽车工业公司是美国底特律为核心的美国汽车工业的一些中小企业联合体,最近一些年来,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出口的大量增加,底特律已经十分箫条了,因此美国汽车工业界,包括产联的老板们有点不满,这个是可以想到的。

辉瑞公司则是因为它的伟哥,因为中国的专利权还不稳定,它在申请专利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所以怨言也比较大。

辉瑞公司创立于十九世纪中期,早期是一家以生产化工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化学品公司,南北战争的爆发给了辉瑞公司发展的机会,战争中他们向北军提供了大量的药品,公司随着战争的进展而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国内较大的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

一九二八年弗莱明爵士发现青霉素后,辉瑞公司开始介入抗生素的生产,并逐渐将企业的重心转移到抗生素领域,此后,辉瑞公司对发酵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用于柠檬酸和青霉素的生产,现在工业界普遍认同辉瑞公司是发展发酵技术的先驱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辉瑞公司又一次发展的机会,他们是当时唯一使用发酵技术生产青霉素的企业,不仅产量极大且生产成本非常低,向美[***]方提供了大量相对廉价的青霉素产品,公司也利用这一机会飞速扩张。

而在去年,辉瑞公司研发的万艾可上市,并且获得空前成功,据统计每秒钟就有四粒万艾可被患者服用,因为万艾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们先后吞并了华纳兰伯特公司和法玛西亚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药品生产企业。

不过在中国的发展,辉瑞公司就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尤其是侵权问题非常严重,搞得他们心里面非常不爽,明明是可以赚到大把钞票的东西,偏偏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市场,而桌所周知中国这个市场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是有致命诱惑力的。

至于微软公司就更不用提了,他在全世界都受打压,早就习以为常了。但是这一次确实也是没有办法,所以才在中国大陆大肆搞打击盗版行动的,因为美国政斧正在向比尔盖茨施加压力,美国政斧这一轮谈判主要提的就是中国的盗版问题,如果没有在版权方面有世界影响的企业支持他,自然是玩不转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范无病倒是挺同情比尔盖茨的。

说起来,即使是在外国,也逃不开政斧和企业之间的纠缠。

“马上就是新年了,你们公司有什么发展的重点没有?我看你行事可是随意得很,今天澳大利亚,明天印度尼西亚,后天又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完全把不准脉啊。”朱老板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就不由得问了一句。

范无病听了这话,也觉得非常汗然,他做事儿确实是没有什么章法,想到了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过这样一来也有个好处,就是谁也猜不到他的工作重心究竟放在哪里?

但是实际上,范无病所重点抓的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重心,只是换了其他的企业的话,怕是没有实力面面俱到的,因此在别人的眼里来看,范无病就是做事随意不着调儿的样子。

“其实,我今年的发展重点,国外依然是金融投资,国内这块儿么,一个是互联网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另一个依然是基础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了。”范无病对朱老板说道,“其实我对于市政服务这一块儿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说京城和上海吧,交通方面都需要做很大的改进,如果这方面的工程甚至是服务可以交给私企来做,那我的兴趣会很大,就像是轻轨或者地铁建设或者是高速公路的经营项目等等。”

朱老板考虑了一下后说道,“虽然知道你很有钱,但是这么大的项目想要落地的话,还是需要各方面之间进行协调的,原则上我们是乐观其成的,等过了年我们开个会研究一下,毕竟这里面也涉及到了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一时之间难以决定。不过我就很好奇一点,为什么你们公司不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呢?”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人都想不通,以范氏投资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再加上良好的政斧关系,想要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是非常方便的,就好像前一段儿时间范无病跟京城的房地产大亨霍家找麻烦的时候,就放话出来,说自己要进军京城的房地产事业,结果吓得京城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人心惶惶,最后纷纷放弃了联保霍家的行动,以此来换取范无病的妥协,至少是不要立刻进入京城房地产开发这个圈子里面来,否则的话,对于大家就等同于一场灾难了。

见范无病一时之间没有答话,朱老板就自顾说道,“你也知道,推动房地产市场开发,不但是政斧为了解决金融压力的一个重要决定,同时也是考虑到这样能够解决住房公平问题,有效地利用民间储蓄,使得这部分钱流动起来,不至于对金融造成过大的压力。但是目前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局部城市的房价涨得比较快,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鉴于这一点,我是希望你们公司能够凭借资金优势,进入到房地产开发市场中来,为稳定房价做一些贡献的。这方面如果稳定下来,则改革开发的成果就能够保存下来,如果这房价控制不住的话,则老百姓们又是白白忙活一场了。”

“如果这是高层的一致意见的话,我可以入市,并且保证尽力来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但是如果这只是您的个人意见的话,我怕是不适宜进入这个市场的。”范无病考虑了一下之后,非常慎重地回答道。

朱老板听了范无病的回答之后,也是皱着眉头深思了一番,然后对范无病说道,“嗯,这个问题我们也研究一下,年后给你一个明确的说法。”

范无病从朱老板那里离开之后,就发现天气居然开始变化了,细细的沙粒一般的雪粒洒到了地面上,不多时就将地面给变得银白一片。

“京城这边儿,雪倒是下得挺勤的,看来明天早上的菜价又该涨了——”范无病见状,不由得发了一句感慨。

“什么?”送范无病出来的工作人员没有挺清楚,不由得问了一句。

范无病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那么走了出去,发动车子扬长而去。

(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扭转人生第六章 个中缘由第二百六十六章 国退民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先养肥了再说第二百一十二章 仙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先进技术第六十四章 破门而入第九百三十六章 学会影响别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你上八宝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十四章 这个篓子捅大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谁的反应更快一些?第三百零二章 内需不足的问题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海外资源需要掠夺才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范亨要海外开矿第三十七章 大忽悠和崇拜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意上门了第九十二章 吓跑了第八十八章 终于有人要造反了!第三十四章 军转民第八百一十二章 敲诈勒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两个失败者的成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人多欺负人少吗?第一百七十三章 精打细算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老陈的抱负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八十四章 触目惊心第六十五章 同志,有发票!第四百二十四章 搅局的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这事儿麻烦第二百八十章 返校第二章 真是重生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商业贿赂第八十一章 军情局第六十六章 有家黑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六章 武陟小机的新任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商业贿赂第二百九十六章 从候补到正式这一步第一百二十九章 冲动的夜晚第二百零二章 拍马屁引起的血案第七百七十四章 有熊出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风俗问题第二百六十六章 国退民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无招胜有招第六百六十二章 问题重重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情报工作的落后很悲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矛盾第九十九章 不仅仅是要做国内最棒的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问题第四十六章 阴人总是最快乐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种植基地第六十八章 整合柳市的低压电器资源第四十二章 面见宋主任第五章 家中夜宴父子谈风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农场上了网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战一团儿第六百六十七章 老板的决定不容讨论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吃一堑长一智第一千零一章 上海市的大手笔第四十八章 聊发少年狂第九百八十六章 赎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赎人第九十五章 从头再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困难重重第七十六章 波音来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要遵守交通规则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蒋略的心思第八百三十章 古装制服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差距第七百二十四章 有点儿吃醋第八十三章 有人要送地皮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蒋略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缓和关系第四百七十三章 夹缝中的机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份额之争第六百零三章 地产新政第四百四十章 核电构想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土地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居然是小姨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范无病选定的突破口第三百八十一章 只是跺了跺脚而已第四章 成长的烦恼第一百六十七章 还来得及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南省的发展大计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许有一个第二百九十四章 湖畔院落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大局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七嘴八舌第十七章 正月里的麻烦事儿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问题第二十二章 走出去的想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的盛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热起来的网络第七百一十三章 战略布局初见成效第七百三十章 真正的基础第三十八章 服装生产线第五百一十二章 汛情严峻
第八十五章 扭转人生第六章 个中缘由第二百六十六章 国退民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先养肥了再说第二百一十二章 仙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先进技术第六十四章 破门而入第九百三十六章 学会影响别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你上八宝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十四章 这个篓子捅大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谁的反应更快一些?第三百零二章 内需不足的问题第五百一十一章 对海外资源需要掠夺才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范亨要海外开矿第三十七章 大忽悠和崇拜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意上门了第九十二章 吓跑了第八十八章 终于有人要造反了!第三十四章 军转民第八百一十二章 敲诈勒索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两个失败者的成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人多欺负人少吗?第一百七十三章 精打细算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老陈的抱负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八十四章 触目惊心第六十五章 同志,有发票!第四百二十四章 搅局的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这事儿麻烦第二百八十章 返校第二章 真是重生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商业贿赂第八十一章 军情局第六十六章 有家黑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六章 武陟小机的新任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商业贿赂第二百九十六章 从候补到正式这一步第一百二十九章 冲动的夜晚第二百零二章 拍马屁引起的血案第七百七十四章 有熊出没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风俗问题第二百六十六章 国退民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无招胜有招第六百六十二章 问题重重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情报工作的落后很悲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矛盾第九十九章 不仅仅是要做国内最棒的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问题第四十六章 阴人总是最快乐的第八百九十五章 种植基地第六十八章 整合柳市的低压电器资源第四十二章 面见宋主任第五章 家中夜宴父子谈风向第七百四十八章 农场上了网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战一团儿第六百六十七章 老板的决定不容讨论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吃一堑长一智第一千零一章 上海市的大手笔第四十八章 聊发少年狂第九百八十六章 赎人第九百八十六章 赎人第九十五章 从头再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困难重重第七十六章 波音来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要遵守交通规则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蒋略的心思第八百三十章 古装制服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差距第七百二十四章 有点儿吃醋第八十三章 有人要送地皮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蒋略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缓和关系第四百七十三章 夹缝中的机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份额之争第六百零三章 地产新政第四百四十章 核电构想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宗土地交易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居然是小姨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范无病选定的突破口第三百八十一章 只是跺了跺脚而已第四章 成长的烦恼第一百六十七章 还来得及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南省的发展大计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许有一个第二百九十四章 湖畔院落第一百二十八章 有大局观第一百四十八章 七嘴八舌第十七章 正月里的麻烦事儿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问题第二十二章 走出去的想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谁的盛宴?第五百八十三章 热起来的网络第七百一十三章 战略布局初见成效第七百三十章 真正的基础第三十八章 服装生产线第五百一十二章 汛情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