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从军中挑选出的骑兵,换马不换人,一路兼程飞驰而去,终于在郑成功拜师之前赶到南京,接到陈子强书信的吴梅村满上展开行动。
当天就约见在南京的郑鸿逵,这位崇祯十三年的武进士,因为是郑芝龙的四弟,很快被册封为锦衣卫都指挥使,可这是一个虚衔,故而他一直在南京城逗留,也是郑家在南京的代言人。
郑鸿逵见是大才子的应天府同知请他,急忙赶到约定地点,意外地见到,除了吴梅村外,还有两个雄赳赳的武夫。
他开始还以为吴梅村要对他不利,正戒备着,却听吴梅村笑道:“日渐兄勿要生疑,这两位是虎卫的骑士,千里赶来只为了令侄之事,请上座吧。”
郑鸿逵大吃一惊,竟是名扬天下的虎卫骑兵,难怪身上的气势如此骇人,一股肃杀之气,正是只有百战余生的人身上才能发出来的。
不过他也纳闷,郑家和自己从未跟虎卫有过交集,为何今日会找上门来,谁不知道虎卫身后那位是谁,用权倾朝野来说都不为过,自己和郑家恐怕还没那份量让那位青睐啊。
因而问道:“吴大人召见,说是小人侄儿的事,不知是那位侄儿能让虎卫千里奔波,实在是幸甚啊。”
吴梅村笑道:“平江侯听说令侄郑森要入国子监,让人送信给我,书信在这,日渐兄请看。”
吴梅村也不拖泥带水,直接把信递给郑鸿逵,他迟疑一下,还是接过书信,展开仔细观看,良久后长叹道:“平江侯真乃神人啊,从未见过我郑家之人,却能一语中的,说出各人的性情。”
原来此信是写给吴梅村的,里面详细分析了郑家兄弟的心性,对郑鸿逵是赞赏的,却对郑芝龙怀有疑虑,说其心性不定,极容易被利益诱惑,故而让吴梅村找郑鸿逵好好谈谈。
历史上郑芝龙投降满清,正是郑鸿逵坚决反对,帮助郑成功开创了抗清大业,这其中应该也是郑鸿逵年纪不大,如今才三十出头。
他是在福建出生长大的,到他略大时郑芝龙已经接受招安,等于他从小接受儒家的忠君思想,故而心向朝廷是正常的。
吴梅村微笑着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日渐兄在南京也呆了几年了,应该知道钱谦益学问虽高人品却不怎样,平江侯爱惜郑森是人才,故而为他寻找这位宗师,兄觉得如何?”
郑鸿逵抬头展颜一笑,大声说道:“这天下有几人能得到平江侯的青眼,小侄愚钝,竟有此造化,鸿逵岂敢辜负拳拳之意,这就回去让他退出国子监去湖南。”
“好,难怪绣虎每说武将痛快,情愿跟军将们嬉闹,也不愿跟文人士子交往。”
吴梅村这是借陈子强的名声,抬高武将的地位,这种惠而不费的做法是文人惯用的,他也不能免俗,其实这已经是商人的手段了。
郑鸿逵却是听着顺耳,舒心地笑道:“下官也是久闻平江侯大名啊,听说他还擅长武技,不知何时能见识一番啊。”
武人一般都见猎心喜,见到两位虎卫的精兵,自然想起传言中陈子强善战之名,故而感叹一番罢了,可听在虎卫士卒的耳朵里就是想要试试了。
只见那两人同时踏上一步,抱拳道:“我等乃是虎卫老卒,将军若是想见识主将的功夫,不妨咱们来试试,像我等这样的主将可以同时对付二十人而不败。”
郑鸿逵倒吸一口冷气,眼前这精兵一看就是高手,绝不是普通军将能胜得过,可他们却说陈子强一次能对抗二十个,虽是不信,却也明白,陈子强若是没本事,恐怕这些骄兵悍将也不会服气的。
心中也是意动,起身抱拳道:“咱们都是武人,就不以军中地位来论,就当是武士之间的切磋如何?”
吴梅村暗自叫苦,他知道虎卫骄傲,不是谁都可以压服的,可郑家目前是拉拢的对象啊,这打斗若是出了意外,他哭到没地哭去。
可郑鸿逵应战了,这是武人的尊严,自己还不能阻止,只好焦急地叫道:“三位点到为止啊....都是自家人,别伤了和气....”
三人答应了一声,摆开架势比划起来,军中武技没有花哨的招式,往往是一击毙命的杀招,那都是千百次磨炼一招练出来的,加上血战余生后的经验总结起来的杀人术。
只见三人凝神注视着对方,神情看似紧张,其实肌肉是最放松的时候,谁也没主动动手,就那样互相凝视着对方,慢慢的豆大的汗珠开始滚落,他们三根本感觉不到。
突然三人动了,一触即分,吐气开声“哈”“哼”随后就是砰砰的响声,只是身体接触后发出的沉闷声音。
三人站定,两位虎卫士卒拱手道:“郑将军赢了。”
郑鸿逵苦笑道:“不错,这在战场上你两死了,我的一条臂膀也没了,恐怕还要加上半条腿,虎卫名震天下,果然名不虚传啊。”
说完郑鸿逵还是不甘心地问了一句:“以两位看来,我这功夫能在平江侯手底下走过几招?”
两人毫不犹豫地齐声道:“一招你就死了。”
“这么厉害!”
郑鸿逵有点不信,两位中的一人答道:“我们出来前的两天,主将要试试前两年在辽东收的将士,跟我两一个档次的士卒,上去了二十三个,才打败了主将。”
郑鸿逵这回相信了,这两位士卒说话的时候,那神情不是在吹嘘的模样,完全是一种骄傲的样子,仿佛打败了陈子强是莫大的荣光。
而且这两人一看就是铁血沙场的人,一般是不屑于说谎的,这让郑鸿逵难以置信,陈子强年纪并不大啊,今年也才二十四岁才对。
吴梅村这时笑着出来打哈哈道:“郑将军可是福建人啊,不知道绣虎的功夫正是你们福建嫡传的吗?”
郑鸿逵一愣,马上反应过来,哈哈笑道:“我都忘了,那可是俞武骧的传人,说起来还是半个老乡啊。”
郑家是南安人,俞大猷是晋江人,确实算半个老乡,明朝南少林名扬天下,福建的武士确实是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