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期望乃绝望之始

曹刘两家,终于还是罢兵了。

死伤了数万兵卒及强壮的战争,让无数百姓背井离乡的战果,是双方都是输家。

对于曹老大而言,此战简直是一无是处。

不光失去了夺取陇右的机会,还扔了无数兵卒的命、消耗了无数钱粮,换回来的却是几座空城。

该死的大耳贼,将黔首百姓都迁走了!

曹老大心里愤愤,却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任命曹休为并州的督军,引兵驻守在上党郡,将荒无人烟的太原郡和新兴郡废弃,变成双方的缓冲带。

嗯,功不抵过的于禁,被降连降五级,挂了个偏将军的职位,成了曹休的麾下。

而刘备,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曹军缓缓退去,也有些黯然。

他本来就不雄厚的实力,损耗了一半,结果只换来数万户的战果。无论从战略意义上,还是从钱粮消耗上,都是得不偿失。

但是呢,他脸上的黯然,就持续一会儿,又变得神采奕奕。眼神中,还隐隐的透露出,一丝被称之为期待的神采。

他这些日子和诸葛亮,对以后的发展与谋划,都探讨了好多。

也得出了答案。

他决定从代郡、雁门郡等地,大举迁移户籍进去太行山脉。效仿当年的张燕,屯田以供军队就食,好让关羽部如同一把利刃,始终悬在冀州的头顶上。

而荒无人烟的太原郡和新兴郡,他也有了打算。

是的,他已经派人去传信给匈奴左贤王刘豹,让他带匈奴五部来此地耕种及放牧!

明面上的说法,是他刘备既然和匈奴结盟了,那就是一家人,有利益就也应该共享。

实际上呢,却是想让匈奴来给他充当,抵御曹军的肉盾。好给他时间休养生息,恢复此次大战损失的元气。

而且他觉得,刘豹是不会拒绝的。

他也拒绝不了!

刘豹是靠夺了去卑的权,才掌控匈奴五部的。

为了让所有人信服,为了树立威望巩固地位,他必须给匈奴五部带来利益!或者是让人觉得跟着他,要比去卑更有未来。

但是呢,刘备与诸葛亮,没办法预料得到的是,他的盟友刘豹,就算是想来,都来不了了。

话说刘豹与刘备合流起兵后,便迅速将西河郡的朝廷官吏都拿下,稳稳控制后方后,便浩浩荡荡杀入了司州的平阳郡。

一路堪称势如破竹,直到和河东郡接壤的临汾县,才被闻讯而来的曹军给堵住了攻势。

再后来,当时在关中的曹老大,让曹真督徐晃等将领引前军来防御,双方就陷入了胶状。颇有点互不打扰的怪异。

曹军这边,是因为曹老大率领大军去攻打刘备了,给曹真与徐晃的命令是防御为主。而刘豹的匈奴呢,一方面是不善于攻城;另一方面是打着保存实力的小心思。

他和刘备结盟,是各取所需,相互利用罢了!

如今曹军主攻刘备军,他若是蹦跶得太狠,难免会引来曹军的重点关照。如此一来,岂不是变成了他损耗自己的实力,为刘备军做嫁衣?

无利可图的损耗兵马,但凡有点脑子的统帅,都不能这么干不是?

更何况,他自称为单于,还没有彻底让匈奴五部的首领承认呢!这个时候,应该抓紧时间排除异己,安插亲信巩固权力地位才是!

怎么可能让部下去无谓的死伤!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豹还拒绝了刘备派来请求出兵牵制曹军的意图。

所以呢,他也错过了,和刘备军一起瓜分并州的机会。

由于他的坐山观虎斗,让曹老大心无旁鹫的进攻刘备,最终变成了导致刘备军撤回雁门郡,让他品尝了唇亡齿寒的苦果。

魏公曹孟德,亲率大军返回河东,兵锋直指他驻扎的临汾县!

好嘛,他此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刘备军也不可能再次出兵牵制曹军。

然后呢,抱有侥幸心理的他,派了使者去找曹老大,求和。

说什么,只要朝廷愿意册封他为匈奴单于,他愿意引兵为前驱,兵分两路去攻打代郡和雁门郡。

甚至是去关中,协助夏侯渊抵御马超都行。

但是得到的回复呢,是曹老大让人将他使者,给割了鼻子和耳朵驱逐了回来。

刘豹对此,既是忿怒难当,又是恐惧有加。

咬了咬牙,率领麾下撤退到蒲子县一带,又让人将在平阳郡的兵马调过来,纠集了四万余步骑,以壮声势。

也再度让人给曹老大送去了一封书信,既是威胁,也是在求饶。

说什么,如今他麾下大军在此,实力足以与曹军一战,胜负两可之间!若是不想两败俱伤,那么就好好谈一谈。

他刘豹不要单于的地位了,但求曹老大让他接替去卑,管理匈奴五部就好!

这次呢,曹老大的回复,是在五日后才送过来的。

书信上就写了一句话,“待孤数日,孤亲自与汝商谈细节之事。”

额......

刘豹看完了以后,当即就松了口气。

因为他如今是外强中干!匈奴五部的兵马,还没有彻底臣服他呢!双方如果真的要大战,万一有个临阵投敌什么的,那玩笑就开大发了。

而曹老大的回复,让他看到了止戈的意思。

商谈细节,无非就是提出更多条件而已!而匈奴五部,能拿得出来的,也就是随征的骑兵了。

刚好,他可以借此机会,将一些对他不满的小部落,都扔出去。

哈,一举两得!

大善!

只是很可惜,他开心得太早了。

在他满怀期待的,连篝火宴席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曹老大的车驾来到蒲子县的时候,噩耗就先来了。

在绣着“曹”字的大旗,出现在他的视野中的时候,十几骑就被人带到了他的面前。这些匈奴骑兵,都是他的心腹,都是一脸憔悴和惊恐,身上也带着或多或少的伤。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留在兹氏县,囚禁右贤王去卑的!

所以呢,他的心里就有了不详的预兆。

而在这些心腹开口了以后,他就面若死灰。

因为,在十日前,有一支精锐无比的曹军骑兵,忽然袭击了兹氏县!

不光将他留下的兵卒都击溃,还救出了去卑。

然后,去卑这位在匈奴威望很高的右贤王,就召集各个部落和曹军合兵,正往他的后方杀来!

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孙计第四九零章、固辞不受第三零七章、离间当环环相扣第三九三章、汉中战云卷天来7第四零零章、不见狡狐避祸乎2第四一一章、荆楚再迎狡狐归第四八九章、欲灭吴,先得蜀第二四五章、议封侯第四五零章、庞统的獠牙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第四九五章、以正合,以奇胜第四二六章、凤雏与狡狐之战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九十八章、伏击之兵第四四四章、人去风波留第四六九章、荆北有变第三三八章、人贵有自知之明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三一九章、何惧无心腹邪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第二一九章、阴狠者说第四十四章、在下书佐第六章、出来说话第三七八章、狡狐别致教子法第六十章、计中计(求收藏)第一六一章、为何坏他人谋第三零七章、离间当环环相扣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环形奔射第四零三章、驭下乃制衡之道第三八七章、汉中战云卷天来1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第一七七章、万马奔腾踏敌阵3第一九一章、从代郡燎原的野望第三八四章、鼙鼓远去桑松近1第三四九章、天下刀兵不得止第一六七章、老天爷的眷顾第四九四章、计将安出?第八十二章、命运轨迹第七十七章、你奸我诈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六十一章、骚扰敌后第一九二章、论刚戾之程昱第一八二章、桌底下的沆瀣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第四二一章、南中万事俱备第一七六章、万马奔腾踏敌阵2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六十四章、贪功弄险第四四四章、人去风波留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一九四章、军有司马名郝昭第二零八章、百战余生为悍卒第二五一章、马良的举荐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一九四章、军有司马名郝昭第一一五章、黄雀在后第三十一章、缉拿孝子第四三五章、近忧远虑第一三一章、既寿永昌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三一五章、老卒不死兮无人敌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二七二章、某只好先“死”第一三七章、私德有亏第一一四章、再临当涂第四四零章、司马懿也配?第一三九章、人情练达第一五零章、汝遗言可信否第九十九章、绝杀之局第四九五章、以正合,以奇胜第五章、岁在甲子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四零九章、谋权师出有名矣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二一四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八十七章、谯县之行第四零七章、利益是决策源泉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第一七八章、河北文丑安在否1第二三三章、温曼基入某彀中第二十七章、情义抉择第十六章、五斗米折腰第一九八章、代郡设伏破鲜卑第一四三章、只许战败第一八六章、程昱与汝同为兖州人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九五章、劝君莫贪身外物第八十一章、淯水之殇第三二五章、凤雏有所思矣第一三一章、既寿永昌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四四二章、贾诩后事之忧第八章、 信经书得永生
第二五零章、孤任司空久矣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孙计第四九零章、固辞不受第三零七章、离间当环环相扣第三九三章、汉中战云卷天来7第四零零章、不见狡狐避祸乎2第四一一章、荆楚再迎狡狐归第四八九章、欲灭吴,先得蜀第二四五章、议封侯第四五零章、庞统的獠牙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第四九五章、以正合,以奇胜第四二六章、凤雏与狡狐之战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九十八章、伏击之兵第四四四章、人去风波留第四六九章、荆北有变第三三八章、人贵有自知之明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三一九章、何惧无心腹邪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第二一九章、阴狠者说第四十四章、在下书佐第六章、出来说话第三七八章、狡狐别致教子法第六十章、计中计(求收藏)第一六一章、为何坏他人谋第三零七章、离间当环环相扣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第一七三章、文丑的环形奔射第四零三章、驭下乃制衡之道第三八七章、汉中战云卷天来1第三五七章、生而卑微的祈盼第四三六章、曹魏代汉第一七七章、万马奔腾踏敌阵3第一九一章、从代郡燎原的野望第三八四章、鼙鼓远去桑松近1第三四九章、天下刀兵不得止第一六七章、老天爷的眷顾第四九四章、计将安出?第八十二章、命运轨迹第七十七章、你奸我诈第一六三章、此子行事奸诈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六十一章、骚扰敌后第一九二章、论刚戾之程昱第一八二章、桌底下的沆瀣第九十四章、三征张绣第四二一章、南中万事俱备第一七六章、万马奔腾踏敌阵2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三六七章、孤许久未见汝了第六十四章、贪功弄险第四四四章、人去风波留第四四七章、挖坑待君自跳第一九四章、军有司马名郝昭第二零八章、百战余生为悍卒第二五一章、马良的举荐第三二一章、君子藏器於身2第一九四章、军有司马名郝昭第一一五章、黄雀在后第三十一章、缉拿孝子第四三五章、近忧远虑第一三一章、既寿永昌第二六零章、望赤壁第三一五章、老卒不死兮无人敌第四三一章、何为知天文地理邪!第二二三章、引蛇出洞第二七二章、某只好先“死”第一三七章、私德有亏第一一四章、再临当涂第四四零章、司马懿也配?第一三九章、人情练达第一五零章、汝遗言可信否第九十九章、绝杀之局第四九五章、以正合,以奇胜第五章、岁在甲子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四零九章、谋权师出有名矣第二六四章、贤良观势于野第八十九章、知兵否第二一四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八十七章、谯县之行第四零七章、利益是决策源泉第二四八章、太原王文舒第一七八章、河北文丑安在否1第二三三章、温曼基入某彀中第二十七章、情义抉择第十六章、五斗米折腰第一九八章、代郡设伏破鲜卑第一四三章、只许战败第一八六章、程昱与汝同为兖州人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九五章、劝君莫贪身外物第八十一章、淯水之殇第三二五章、凤雏有所思矣第一三一章、既寿永昌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四四二章、贾诩后事之忧第八章、 信经书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