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

“呵,久闻楚国文化之乡,有盛世之相,现在看来……何止言过其实!楚国之士,何其鄙陋!”刘琰嘲笑了一句。

当然,这是在“私下”里,周围只有“自己人”,没有楚国的生员在。

对于楚国这些无礼之人,显然刘琰是看不上的……

刘琰,出身豫州鲁县人——虽是挂在豫州之下的一个县,不过实际上距离徐州更近,也从陶谦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徐州集团的控制下,刘琰也正是齐侯刘备的人。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刘琰也正是在刘备流连于徐州、豫州的时候,就开始追随刘备,故而虽然刘琰很年轻,但对于季汉来说,绝对是“元老”级的人物。

刘备病死白帝,托孤的时候,以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而李严被弹劾时,弹劾的奏疏是诸葛亮发起,而后面跟着署名第一的就是刘琰。

并且刘琰当时贵为季汉的车骑将军,可以说……他的资历不算白费!

功利些说的话,虽然前期跟着刘备,危险性很高,但即使是个废物,也能在后面捞到好处的。

毕竟以能力而论的话,刘琰并没有自己带过兵,也没有什么政绩,主要人设和简雍重合度很高——都是很容易获得他人好感、长于辩才的类型。

刘琰的资历逊于简雍,年纪也更小,功劳也略逊,总之……就是削弱版的简雍!

之所以一度成为蜀汉政权的Top5,除了资历之外,也是因为他姓刘——和刘备一样,远得不能再远的宗亲,所以多受一分重用与信任。

不过相比于简雍,刘琰不仅仅是缺在能力上,更多的是性格缺陷……

和现在楚国的魏延、李严一样,都是被《三国志》的撰写者陈寿大加批判的“蜀汉六坑”之一,甚至……白图觉得他才应该是六坑之首!

只是因为能力有限,造成的影响才小些,不像魏延、杨仪,闹到蜀国军队要内讧的程度。

历史上刘琰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在前线与魏延闹矛盾,结果直接被诸葛亮斥责——魏延虽然性格也有缺陷,但是能力在那摆着,别看明面上地位不如刘琰,但是论作用……刘琰还不如魏延的腿毛。

有李严的前车之鉴,刘琰倒是也认怂,直接给诸葛亮写了检讨,保住了自己的官位,不过被从前线赶回了城都。

当时的蜀汉,核心是跟着诸葛亮转的,被从前线赶回城都,基本就是远离蜀国核心的信号,自然刘琰也面上无光,并且受人耻笑,渐渐……心理更加出现问题,变得恍恍惚惚、疯疯癫癫了起来。

结果一年后,年节正月的时候,刘琰搞出了一件大事情……

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陪太后过年——按说臣子妻女,年节时候进宫陪太后,这在汉代算是习俗。

怎料因为胡氏在宫中停留了一个月,刘琰坚持认为,他妻子和刘禅私通,不仅大肆宣扬,还当街让手下的士卒用鞋子殴打妻子,并且一纸休书将胡氏休掉……

不过刘琰将刘禅与他妻子私通的事情,吵得城都满城风雨,事情显然不会以他休妻为最终结果。

胡氏也在事后,向有司状告刘琰,当时蜀汉有司也反应极快,不知是刘禅直接授意、还是诸葛亮幕后指挥,总之是快刀斩乱麻的,直接擒下刘琰,并且以“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的现编罪名,将这位名义上的蜀汉top5斩首弃市。

从此蜀汉也断绝了这流传自汉室的规矩——自己媳妇儿过年都留自己家里,别进宫了!

见于史书中的评价,包括魏晋时编修的,无论哪一版,对刘琰都是斥责讥讽的态度,白图……大抵也是如此。

毕竟以胡氏的年纪来说,比阿斗大了十几岁,何况即使信不过刘禅,难道还信不过费祎、董允?

刘禅想要宫中多些宫女嫔妃,都被费祎、董允制止,而且当时负责宫中宿卫的,正是董允本人!

连董允都并不觉得,胡氏留宿宫中有什么问题,那想来……此事就是的太后多留胡氏些时日,毕竟满城都知道,刘琰已经远离核心、还疯疯癫癫的,太后多安抚一下胡氏也在情理之中。

甚至这本来就是彰显与皇家亲近的举动,而刘琰非要脑洞大开,把这一个月脑补成伦理大片儿,认定是他看着长大的刘禅,当着董允的面,和他妻子私通,还是太后拉的皮条……

这是刘备的儿子,又不是曹操的儿子!

此事写给那些野戏班当剧本,抓住都得判几年。

当然,白图也相信,刘琰当时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被赶出核心决策层后,已经疯疯癫癫的。

蜀汉六坑,大抵都是性格有严重缺陷,只是……刘琰还多了一重原罪——菜!

其他人再怎么坑,好歹能力也都是摆着的,所以白图觉得他是最坑的。

刘琰此时以楚外考生的身份,来到金陵,一向自命不凡的他,对这些土里土气的楚国考生,已经心生鄙夷!

不过一旁与他年纪差不多的杨仪,此时眼中隐含鄙夷的看了刘琰一眼,之后意有所指的说道:“不是楚国的士人如何鄙陋,而是如此‘鄙陋’,也是楚国的士人。”

杨仪不用说,也是蜀汉六坑之一,只是他和刘琰不同,虽然性格有缺陷,但能力也是有的。

甚至……

如果他和魏延,只有一个在蜀汉的话,或许两人都不会是坑,正是两人的矛盾太深,又在诸葛亮死后激化,才令两者都成为“巨坑”,或者说是……“巨婴”。

蜀汉的擎天柱诸葛亮倒了之后,两人作为蜀国的重臣重将,而且又是身怀统领边军之责,居然不想着怎么在诸葛亮死后,平稳蜀国局势,而是各自拥兵在前线掐了一架!

所以杨仪即使当时赢了魏延,将魏延打成反派、树立自己是丞相传人的形象,但是……依旧在回城都之后,就立刻被下了兵权并封了个虚高的官职。

后来杨仪的状态,也糟糕了起来,整天嚷嚷自己为季汉立过功、为刘氏流过血,甚至扬言自己如果投靠魏国则如何如何……被贬谪发配之后,还要上书继续骂,最后以自尽收场。

杨仪是襄阳人,不过历史上杨仪就是先做了傅干——曹魏的“荆州刺史”——的主簿,之后却毅然投靠季汉。

如今城姬世界的杨仪,显然也对刘备很有相性,同样在荆州投楚之后,北上去投靠刘备。

白图在建国西巡的时候,得知杨仪离开了荆州时,也没有过于惋惜。

杨仪虽有能力,但与魏延相性极低这一点不得不防,没了也就没了……

此时杨仪正是和刘琰一道,一同来到金陵参加学考——对于只是资历高些,并且是宗室出身,就一直卖弄的刘琰,杨仪是心中鄙夷的。

听了杨仪的话,刘琰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半晌才明白杨仪的意思……

之前几次拜访与交谈中,刘琰也已经发现,这些楚国的考生,很多都是“真·普通家庭”!

有些甚至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户,只是农闲时在工坊打工,多赚了些钱,竟然就令他们能读书写字……

仔细想想,他们遇到了这么多楚国的考生,其中真正士族出身的……十之一二?

这也正是很多楚外生员,心里渐渐从鄙夷到郑重的原因——不是楚国的士族鄙陋,而是人家渐渐在超出“士族才能读书、才有前途”的阶段!

换成是在自己家乡……

这些普通农户,在如今的乱世之中,为了保全自己,只能依附于当地的士族,要么被朝廷盘剥、要么被“罩得住”的士族盘剥,子子孙孙都是如此。

读书?

想什么呢?

而楚国能做到这一步,至少说明了两点……

一是在楚国中,衣食无忧的“富户”,比例十分惊人,二是在楚国中,蒙学、甚至进阶教育的成本,很低!

“那又如何?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刘琰也意识到了,这背后的问题,不过还是不服气的讥讽了一句。

这话是孔子说的,后世对这话的“解释”,各有不同。

不过可以确信的是,这话的“夷狄之君”正是讥讽当时的楚国和吴国的君主,而汉代的主流解释,也是孔子哀叹楚国这种“夷狄”都有称职的君王,然而“诸夏”的各国却没有称职的君主。

刘琰现在提起来,则是想讥讽——一群夷狄,学了些文化,也改不了他们夷狄的本性!

刚好白楚也是以“楚”为号,更有嘲讽的效果。

杨仪听到之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很想问问他……

刚才是谁没有解出那个几何计算的问题,结果被家里是瓦匠的那位楚国考生,三两下就解好的?

刘琰被杨仪看得有些要恼羞成怒,而杨仪终究也不想和主公更信赖的刘琰过不去,只是提醒了一句……

“按照孔王新学对《论语》的解释,这句是‘没有规矩与正确理念的国家,即使有贤明的君主,也还不如有规矩和正确理念的国家,没有贤明君主的时候’,楚国在科举和学考中,对儒学的解释,是以新学为基准的,虽然不会特地去考,但小心不要乱引用导致扣分。”杨仪轻飘飘的说道。

第五百六十六章 兴顺七年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四十九章 斗阵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九十二章 “溢价”收购第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十五章 硬盘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十七章 两份大礼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六百一十章 襄阳第五百六十三章 阳平关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五百九十三章 长安惊变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与摩忽肯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宝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异闻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阳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气驱动弩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二百一十六章 杠精东来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四百章 给孩子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八十四章 礼物第二百零二章 吕蒙急智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战第五百四十六章 钢针铁网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来降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国的底气第一百七十四章 渔获第四百七十七章 阳光太刺眼第五百四十五章 对策第六章 睿智的吕玲绮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三百五十七章 辅汉七……六侯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气计划第八十八章 袁术的回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还是要匡扶汉室的第五十七章 荆淮议和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国海船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马之殇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三百七十章 张松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内张氏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终将不眠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胁第三百九十六章 诸葛第五十二章 伏宾入场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九十三章 鲁肃:谶纬之事不可信!第三章 开会第三百章 发展缓慢将军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乱纪第四百九十七章 当头一棒第二百三十九章 换帅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十九章 紫气东来,大贤出世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四百七十七章 阳光太刺眼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阁之议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为父身上!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后的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划第六十八章 鲁肃之谋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哒!(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章 信息战场第五百八十三章 团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战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四百二十三章 礼物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孙氏第四百四十四章 汉水计划第五百四十九章 汉中之危
第五百六十六章 兴顺七年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四十九章 斗阵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九十二章 “溢价”收购第四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十五章 硬盘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十七章 两份大礼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六百一十章 襄阳第五百六十三章 阳平关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五百九十三章 长安惊变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与摩忽肯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宝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异闻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阳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气驱动弩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二百一十六章 杠精东来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战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四百章 给孩子的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八十四章 礼物第二百零二章 吕蒙急智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战第五百四十六章 钢针铁网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五百七十三章 燕侯来降第五百零三章 波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国的底气第一百七十四章 渔获第四百七十七章 阳光太刺眼第五百四十五章 对策第六章 睿智的吕玲绮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督人选第三百五十七章 辅汉七……六侯第四百零七章 板甲第五百四十二章 郭淮第三百零二章 行者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气计划第八十八章 袁术的回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还是要匡扶汉室的第五十七章 荆淮议和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国海船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马之殇第三百一十三章 有病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三百七十章 张松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内张氏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条件第四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门之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五百四十四章 时代变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终将不眠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胁第三百九十六章 诸葛第五十二章 伏宾入场第四百四十九章 袁氏流亡第九十三章 鲁肃:谶纬之事不可信!第三章 开会第三百章 发展缓慢将军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乱纪第四百九十七章 当头一棒第二百三十九章 换帅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十九章 紫气东来,大贤出世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硌得慌第四百七十七章 阳光太刺眼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阁之议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为父身上!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后的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划第六十八章 鲁肃之谋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哒!(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章 信息战场第五百八十三章 团聚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战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使第四百二十三章 礼物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孙氏第四百四十四章 汉水计划第五百四十九章 汉中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