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为

“楚国乃是上邦,楚王更是诸侯之望,怎能如此轻毁契约?”郑度在宴席招待过邓芝后,对其“质问”道。

质问的自然是楚国的军队,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撤离的事情。

只是……这都已经先宴请过,这“质问”显得很没有力度。

对邓芝震慑更强的,其实是跪坐——在楚国坐椅子好几年,无论正式场合还是私下里,基本已经看不到跪坐,早就已经习惯,忽然又跪坐起来,还真有些腿麻!

邓芝一边隐晦的挪了挪姿势之后,一边从容的说道:“非是我大楚毁约,而是我方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是蜀国雇佣海寇掠奴,期间对楚国的海外疆域屡屡侵犯,甚至攻击我大楚海军。”

邓芝说话之间,连眼睛都不眨,一如当初楚国人信誓旦旦的说,刘璋要先平汉中、再灭荆楚一样。

“绝无此事!我主亦是仁义之人,岂会如此行事?何况海寇皆是魏人,与我益州山川相隔,如何能交易奴隶过来?此事显然是魏国所谓!”郑度全然拒绝承认,并且指向魏国。

而一旁的刘璋,早就被嘱咐,先交给郑度来应对,此时也不开口,只是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坐在首位,偶尔看看另一边的张松。

“哦?这么说蜀侯是终于决定,要废除奴役卖身制度?”邓芝惊喜的说道。

郑度闻言一愣,暗道:你也太会顺杆爬,我只是说我家主公,没道理要指使别人去“捕奴”而已,怎么转身就成了要废除奴役卖身了?

西川那么多士族,哪个家里不是数不清的卖身契?

虽说……

不能算是“奴隶”,甚至大部分农户,可能终其一生,也见不到主家用契约展现獠牙的一面,但奴役制度、或者说是广饲匿户的习惯,是深嵌在士族血脉中的。

本质上这不仅是为了盘剥,也是为了与“朝廷”争人。

毕竟士族家里多一户匿户,城姬的户籍那就少一户人,之后他们只需要对士族奉先,不需要对朝廷缴纳税赋,甚至久而久之,只知有主家、不知有朝廷。

楚国当初要废除终身契,都历经了多少坎坷、做了多少准备?

最好还是循序渐进,加之足够大的利益盘,将这陋习“冲”了出去。

楚国的十年契,与之前的匿户的最大区别,对个人来说,是减少了奴役,而对朝廷来说,却是真正将每位楚民,都落到了户籍中。

并不是被雇佣之后,对朝廷来说,就相当于没有这个人……

不过如今突然在蜀侯这儿提出来,是怕蜀侯亡得还不够快?

楚国也只是顺势用利益去“冲”,而不是生产力彻底发展到了这步,楚国的制度一向是略微领先于生产力的。

比如现在魏国在技术上,处处想学楚国,但依旧卖身契横行,不仅奴役异族,在工坊中的工匠,也多是士族的“匿户”——楚国的工坊制、技术,是朝廷推广的,自然借机将匿户之利置换了出来,并且彻底用《楚律》封死,而魏国的工坊和技术,是和楚国学的,他们可不会白白拿出“匿户”。

至于蜀国……

魏王曹操好歹有压制士族的手腕,蜀侯刘璋如果敢这么做,分分钟益州就要内乱。

什么?楚国来了,也不能再有匿户?

那也是跟着楚王,比跟着刘璋有前途啊!

如果白图真的放开了、愿意给予益州士族,不下于现在的特权,怕是迫不及待要请楚军进来的,不是一家两家……

郑度刚刚动了动嘴,还不等出声,邓芝便接着说道:“若是蜀侯真有此大义,楚王和一众楚国同仁,定欢欣鼓舞,今后蜀国便是大楚的兄弟之国,哪怕是战舰也愿意交易……甚至赠送的!”邓芝一副我大楚很敞亮的样子。

理论上这些赐九锡的封侯,也都可以视作有自己的侯国,比如燕国。

只是其他辅汉诸侯,并不会彪炳自己的“侯国”,但说蜀国也不算有问题。

而郑度听了邓芝的话,则是脸都已经气歪——我们要战舰做什么?在山涧里开?

“咳咳,邓大人误会了,仆户存在于西川,自有其道理……”

“这么说蜀侯也的确很希望有更多的奴隶?”邓芝闻言,立刻做出怀疑的样子。

郑度也看出邓芝,完全是在胡搅蛮缠,于是也不再被动讨饶,而是竖目道:“我蜀侯府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若是楚国当真要以此欲加之罪,攻伐汉室宗亲,则我蜀侯府也绝不坐以待毙,以我西川地势之险、山水之恶,若是下定决心,徙民入城、坚壁清野,楚国又准备用几年、用多少粮草攻略益州?

如今魏国与贵国在海上屡屡爆发冲突,齐侯、郑侯也都枕戈待战,若是益州这能拖住楚国十万兵马,也算是死得其所!”郑度看似很激动的样子。

郑度敢破罐子破摔,也是因为此时张松和刘璋在场……

如果邓芝真的不吃这套,张松会给刘璋打眼色,之后刘璋只要轻斥郑度一番,让他先退出去,便可以转移话题。

至于训斥的理由?

就说是自己不愿意百姓受苦就可以,还体现了蜀侯的仁义,今后传出去对蜀侯的名声也更加有利。

当然,真实原因,其实是蜀侯对益州,根本没有那么大约束力,毕竟……是军阀都没有彻底转型成功的诸侯!

真的在整个西川,搞军民一体、一切以拖住楚国为目标,甚至不惜将益州百姓和士族作为“代价”……怕是当场就有人要弃蜀投楚。

即使暂时控制住的一部分,之后也会不断有“异心”产生。

刘璋如果投降楚国,至少还有一世清闲,但如果是亡于内乱,那就只能给蜀侯府殉葬……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汇合,到了攻略西川的最后阶段时,郑度就曾建议刘璋,大规模迁徙百姓到易守难攻的地方,将外面控制不了的粮仓全都烧掉,拖到刘备撑不住、自然退去……

这招当时听得刘备和诸葛亮也是一身冷汗。

毕竟刘璋能不能做到且不说,一旦要赌的话,的确荆州军可能先撑不住!

不过刘璋根本没敢赌,而是直接投降。

邓芝也看出了郑度的色厉内荏,丝毫不像郑度想象中好糊弄的年轻人那样,做出惊讶、或是忌惮的神色,而是淡然对蜀侯说道:“蜀侯仁义之诸侯,岂会如此行事?若是真有此等不义之举,我大楚天兵,又岂惜粮草……”

郑度一拳打在空处,而刘璋则是频频看向张松,似乎是想要知道,自己要不要开口。

不过这时张松先一步开口道:“楚国如今之敌,在北而不在西,楚王贸然再次出兵西川,究竟意欲何为?邓先生可否示下?”

张松也是看出了楚国仍无灭蜀的准备,否则……但凡刘璋刚烈一些,楚国都要陷在这里至少三成兵力,届时楚国定成天下诸侯之所望——不怀好意的那种。

只是张松在缺少重要信息的情况下,也猜不出楚国是要做什么……

毕竟……

楚国只是想再拖两三年,等时机成熟,就在海上“毕其功于一役”,并且一举令魏国萎靡、同时震惊北地,现在……只是为了令人看起来不那么怀疑,拿蜀国出出气而已——这种事情张松怎么可能猜得到?

在张松、在天下人的视角里,渤海上原本完全在楚国一面的天平,正在渐渐倒向魏国好的吧?

甚至整个天下的形势,如今都在渐渐倒向魏国好的吧?

张松怀疑现在汉室中的几位“高人”,应该都在想要诱使楚国与魏国直接交战了……

毕竟现在“谁都看得出”,楚国之所以有些颓势,更多是因为和魏国之间隔着汉室诸侯,而直接与魏国冲突的地方,又都是在魏国更近的海域。

魏国表现出的侵略性,甚至令汉室有些不想再被动的为其藩障……

因为对楚国的不了解,尤其是对楚国在夷州、亶州的布置的不了解,对楚国的国力,他们还是有太多的小觑。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楚国哪怕没有火炮真气船、真的双方使用相同的战舰,也不可能败给魏国……

毕竟魏国海军沉没一艘主舰,算是伤筋动骨,世家沉没一艘主舰,基本意味着要退出海上利益的竞争,而楚国沉没一艘主舰……将士的伤亡令人悲恸,但仅从战舰角度来说,这都算是拉动了内需!

如果真的全面开战,楚国在并不破坏任何国内工坊生态的情况下,就可以时时刻刻的有新战舰下水——比战斗中被击沉的速度更快的那种。

哪怕舰队二换一,一年后也是魏国先压榨得国内民众大把的家破人亡,而楚国……还欢欣鼓舞的正完成新订单。

这也是工业化后潜在好处——战争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不会脱离自身的“舒适区”,不像农业文明一样,只要动刀、基本就离开了舒适区……

除非魏国能一口气攻上楚国,否则怎么可能是生产效率最高、并且还额外有“全天下”养着的楚国能拖?

甚至很难将楚国,逼出“战争损耗尚在拉动内需区间内”的舒适区,进入战争损害国力的阶段……

除非正如张松所想,楚国真的三成国力被拖在益州,到时肯定各方诸侯都看准时机,令楚国陷入透支国力的苦战状态!1

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结义第五百三十六章 阳平关第五百八十八章 占据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三百九十六章 诸葛第一百七十二章 盐的魔术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五百七十九章 这是嘉最后的奇佐鬼谋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七十一章 夺城白帝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兴未艾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十章 劝谏鬼才主簿阎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节下的将军府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动武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标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国的制胜点第三百九十八章 体面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锤第一百九十九章 质子与检阅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渐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征西大将军第二百一十六章 杠精东来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桥车与吕公车第三百三十五章 汇合第十九章 紫气东来,大贤出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奋的楚王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坏人第四百章 给孩子的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第八十二章 过江东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袭第五百四十五章 对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盐引出世第七十九章 项羽.冷漠.jpg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袭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异闻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谜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场第四百五十五章?争端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写诗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一百九十章 误会第一百二十一章 使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换帅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实的楚学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胁第二十章 开蒙宗师,万世书香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动武第一百七十四章 渔获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国第四百二十八章 学考宣传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一百八十章 七胜七败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辟南疆(大章)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师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第二十章 开蒙宗师,万世书香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务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四十二章 势大气壮第三百五十七章 辅汉七……六侯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导工作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十五章 硬盘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诸吕第六百一十四章 陇右之盟第五百八十章 战术第三百九十二章 单福第四百一十章 忧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安局势(二合一)第二十九章 陈家的生意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五百五十八章 缘木求鱼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图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锡第三百二十章 强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百六十五章 汉中大捷第五百零九章 楚历五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规矩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术指导第二十八章 辞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征西大将军
第五百八十九章 镇魏大将军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结义第五百三十六章 阳平关第五百八十八章 占据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三百九十六章 诸葛第一百七十二章 盐的魔术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莱对峙第五百七十九章 这是嘉最后的奇佐鬼谋第四百七十四章 拒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四百七十一章 夺城白帝第三百六十七章 方兴未艾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三十章 劝谏鬼才主簿阎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节下的将军府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动武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标第六百一十五章 魏国的制胜点第三百九十八章 体面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爆锤第一百九十九章 质子与检阅第五百零五章 交州渐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征西大将军第二百一十六章 杠精东来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桥车与吕公车第三百三十五章 汇合第十九章 紫气东来,大贤出世第三百七十二章 勤奋的楚王第四百二十七章 好人坏人第四百章 给孩子的第四百六十一章?通过几炮的了解,我已经掌握了“炮”的精髓!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选第八十二章 过江东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袭第五百四十五章 对策第一百七十五章 盐引出世第七十九章 项羽.冷漠.jpg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袭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异闻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谜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场第四百五十五章?争端第五百零二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写诗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一百九十章 误会第一百二十一章 使者第二百三十九章 换帅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实的楚学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胁第二十章 开蒙宗师,万世书香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动武第一百七十四章 渔获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国第四百二十八章 学考宣传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一百八十章 七胜七败第五百二十四章 开辟南疆(大章)第三百四十章 两军阵前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师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选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过节不收礼第二十章 开蒙宗师,万世书香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务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四十二章 势大气壮第三百五十七章 辅汉七……六侯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导工作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十五章 硬盘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第三百六十章 正月十五平诸吕第六百一十四章 陇右之盟第五百八十章 战术第三百九十二章 单福第四百一十章 忧第五百九十四章 长安局势(二合一)第二十九章 陈家的生意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五百五十八章 缘木求鱼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图第七章 鬼神之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闯关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锡第三百二十章 强攻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百六十五章 汉中大捷第五百零九章 楚历五年第五百三十二章 规矩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术指导第二十八章 辞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征西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