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养

自从王大头离任,顺天府衙从上至下,都觉得松快了许多。新任顺天府尹居然是秦国公张川,没人想到,但这位秦国公上任之后,那种温煦文雅的态度,饱受王大头荼毒的官吏们也没想到,那简直是如沐春风,让人乐于被其驱使。

再加上这段时日那层出不穷的案子少了许多,人们自然是在背后议论纷纷。王大头这一走,敢情是把顺天府衙的霉运也全都带走了!

然而,总算是空闲了几个月,成天也就是处理一下大兴宛平两县衙无法解决那种案子的顺天府衙,这一天终于再次迎来了一场巨大的骚动。

当张寿让阿六直接拎着一个软瘫如烂泥的汉子来到顺天府衙,紧跟着告发人潜入国子监号舍,试图栽赃前兵部尚书现大明公学祭酒陆绾之子陆筑,却被当场人赃俱获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众多官吏无不在背地里捶胸顿足。

敢情这位张博士是灾星吗?人才刚回京多久,居然就出了这种事!都是国子监和顺天府衙相隔太近,否则人肯定首先想的是县衙,不会什么人什么案子都找到顺天府衙来!

而最感头痛的,不是别人,正是前任顺天府尹王杰器重信任,而今秦国公张川也同样倚为腹心的宋推官。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硬着头皮收下了那个家伙,然后就召集精干人手在理刑厅中开审。至于张寿和阿六,却被秦国公张川请到二堂去说话了。

相比陆绾,张寿和秦国公张川总共也没见过几次,这一回见面的情形尤为微妙,但张川却依旧谈笑自若,言行举止都透着一股书香世家熏陶出来的温雅,以至于张寿不得不怀疑,张琛是不是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难以捉摸的父亲,于是才养就了那样截然不同的个性。

见张川绝口不问他和阿六扭送来的那个犯人到底拿什么东西栽赃陆三郎,更不问陆三郎本人怎么不过来,而是他和阿六代劳,张寿就干脆主动拿出了怀中那个小巧玲珑的木人。果然,他拿出东西的那一刻,就看到秦国公张川那张温和的脸瞬间破功,嘴角也抽搐了一下。

然而,张寿却当成没看见这一幕变化似的,笑容可掬地把东西双手递了过去:“张大尹,那人试图偷偷放到九章堂斋长陆筑号舍中的,就是此物。”

张川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一抖袖子伸出双手接过,只端详了片刻,他就抬起头瞅了张寿一眼,随即复又低头细看,那眉头已经是越皱越紧,直到最终翻到底部,他好不容易看清楚那些字,刚刚那僵硬的表情方才微微舒展开来,但却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狐疑。

“此物……应是皇上身边的东西吧?”那骂人的神情真是和少年时的皇帝一模一样!

“我也这么猜。”张寿呵呵一笑,若无其事地说,“而且看着应该是皇上更年轻时候的东西,指不定是什么生辰贺礼之类的,而且是极其亲近的人才会敬呈的。当然,也不排除是皇上自己觉得有趣,这才使人雕刻了之后把玩。总而言之,我已经请陆筑去通知赵国公府了。”

这种事为什么要通知赵国公府,秦国公张川当然不会问这个愚蠢的问题——毫无疑问,张寿肯定是请了未婚妻朱莹立刻进宫禀告此事,也就是这位能够随时进宫的大小姐,在这种时候才能不至于延误时机。

因此,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就将木人原物送还。这种烫手山芋,就算是他也不愿意沾手太久。当然,该有的态度,他却是不至于推脱的。

“此案宋推官已经在审,我也会严密关注。”顿了一顿后,张川就沉声说道,“但为免闹出更大的风波,在宫中有消息之前,张博士你们二人可以在这顺天府衙休憩片刻。当然,这只是建议,并不是强制。我只是担心,这是连环套,这东西还会被人拿来做文章。”

张寿之所以自己带着阿六过来顺天府衙,让陆三郎去赵国公府报信,就是觉得去给朱莹捎话的人未必有什么风险,但带着这来历不明的木人去顺天府衙的路上,指不定会遇到什么意外状况,他和阿六一块来才更稳妥。至于凭通籍宫中亲自进宫告状,他却觉得太过孟浪。

因而,听了张川这话,他就不假思索地说:“多谢好意,那我就叨扰了。”

张川见张寿答应得爽快,心情不禁一松,随即和张寿谈天说地了一会,听到人渐渐就把话题引到了沧州之事上,说起了他那儿子张琛,他不知不觉就卸下了刚刚那张严肃的脸,换上了一副轻松的表情,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听张寿说,间或发问几句,最后就笑了起来。

“张琛是我独子,从小就是他母亲娇惯长大的,我却一直都没怎么管他。张博士之前也责备过我这个当父亲的不负责任,我也无可辩解,因为我确实在为父之道上有所欠缺。天幸张琛虽说最初性情顽劣,可至少本性不错,跟着张博士这一年更是颇有长进。”

“他的祖父若是泉下有知,想来一定会欣慰。”

张寿忍了又忍,可听到这里,他终究忍不住质问道:“若想要儿子光宗耀祖,秦国公难道不该从小就言传身教,让张琛耳濡目染,如此方才能够把儿子教成栋梁之材吗?”

他这话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有点冲动了。然而,他完全没想到的是,张川不但不恼,反而用一种一本正经的语气道:“我张家素来有祖训,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怎么长。想读书就读书,想练武就练武,如若游手好闲败家,那也随他们去。”

见张寿已然是瞠目结舌,他就认真地说:“如先父少时不好功名好奇谋,于是风虎云龙,因缘际会投了先帝睿宗;如我不好奇谋不好武略,唯独好编书,此番却出任顺天府尹,但好歹活了四十岁,知人善任却还是能做到的,更何况有王总宪这般前任,我只要萧规曹随就好。”

“如张琛,要是他就像从前那般顽劣下去,我虽失望,却也只能由着他。”

“我家族谱上,开始有完整记述的是七代之前那位老祖宗,他是一位考出举人,却无心做官,醉心商业的奇人;此后族谱上那一代代族人,有抛下家财入杏林的,有于边疆作军医,而后却因为举告走私而得官的;有贪赃的;有赌博败光家业妻离子散投井自尽的……”

“有直接由举人而出任县令,晚年安养花草,姬妾成群的;也有从一而终,一生一世一双人,结果夫妻子嗣艰难,只得一脉单传,最后儿子还养废了的……到先父的时候,不少支系族人都已经离散了,先父也没去找。总而言之,我张氏家训,便是顺其自然。”

这种听上去非常为儿孙着想,特别讲自由的祖训,很好……很强大!没绝嗣真奇迹!

张寿心里简直哭笑不得,此时就干脆直截了当地看着张川问道:“那我敢问秦国公,这条祖训,嗯,也就是张氏家训,张琛他知道吗?”

张川笑眯眯地看向张寿,轻描淡写地说:“张琛还没到二十,尚未在家庙加冠,这条祖训他自然是不知道的。从前家中是每到儿孙六岁启蒙时就告诉他,但到了先父时,他说儿孙太小,尚不懂何为顺其自然的时候说这些,说不定反而不美,所以就改成了加冠再告知。”

张寿顿时啼笑皆非。他该怎么吐槽好呢?六岁的时候告诉小孩子,你将来随便做什么都没关系,混吃等死也行,那当然不好。

但你二十岁的时候这么对儿孙说,儿孙三观已定,确实可以选定前路,可在之前那些年要是儿子已经长歪了呢?好歹你也先管管你儿子,把人三观培养好,不要这么不负责任吧?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嘀咕道:“就算顺其自然,可秦国公你从小不亲近自己的儿子,已经见人生出怨尤之心,却依旧听之任之,这总不至于也是祖训吧?”

这一次,张川终于有些尴尬了起来:“我儿时都在先父身边长大,当时英宗诸子夺嫡,诸藩或蠢蠢欲动,或居安思危,或局势动荡,我每日便是跟着先父和成年人相处,因而对小孩子应该如何,从来都没有什么认识。张琛出世之后,我看到那小小的婴儿,不免头皮发麻。”

“儿时既不曾抱过,更不曾教过,都是他母亲的功劳,等长大之后,我再拿出父亲的架子去教导训斥,那岂不是说不过去?既如此,家中他想要什么就随他去拿,他想要求娶谁,那也凭他高兴,凭他能力,再说有张博士你给他把关,我这个当父亲的就顺其自然了。”

这一次,张寿终于无话可说。

原来,这个看似高冷到管生不管养的父亲……是个不知道怎么和儿子相处的呆子!

张寿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满脸好笑地说:“秦国公相不相信,若是张琛知道一直以来耿耿于怀的事情竟然是这般真相,他绝对会气个半死,然后找你这当爹的大吵一架?”

“那也随他了。”张川依旧说得很轻松,仿佛张寿所言不是父子反目的大事,而是一桩无足轻重的小事,“反正我只有他这一个儿子,日后张家上下都是他的,他若是恨我,日后养出一个更胜过他的儿子到我面前耀武扬威,鄙视我这个当父亲的就行了。”

此话一出,发窘的人就换成了张寿。果然,接下来,他就只听张川慢条斯理地说:“你儿不如我儿,他爹胜过我爹。这不是张博士你在皇上面前说的原话吗?”

那天他陪着皇帝在乾清宫见了无数贵介官宦子弟,可皇帝早就下了封口令,不许传言吧?是楚宽没管好那些内侍宫人,于是以至于风声外露,还是干脆就是皇帝本人大嘴巴?

就在他尴尬到心情异常郁闷的时候,外间突然传来了一个清脆的笑声:“阿六,这是顺天府衙,怎么又是你亲自在外头望风,是秦国公和阿寿在说什么悄悄话不能让人听?能放我和表叔进去吗?”

朱莹这脆生生的一声表叔,张寿在最初的狐疑过后,立刻就跳了起来。而秦国公张川的反应同样不小,比张寿年纪大一倍有余的他几乎是一个箭步就往门前冲去。然而,当他隔着斑竹帘影影绰绰看到外头那几个人时,就只见门帘被一只纤纤玉手高高打起。

但是,顾不得去看打帘子的朱莹那亦笑亦嗔的表情,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朱莹身后那位“表叔”脸上——那不是当今天子还有谁?

他简直无法想象,人在得知这么一个消息的时候,竟然第一时刻出宫了,还白龙鱼服直接跑到了这顺天府衙来!

张川差点没惊呼出声来,可看到皇帝很随便地摇了摇食指,他就只能无奈地请了人进来,等到眼看张寿过来躬身行礼,他连忙也同样见了礼,随即就打算把人请到主位落座。

然而,四下里一打量,发觉没有外人,皇帝却是二话不说,直接伸出手道:“莹莹说的那木人在哪?拿来给朕瞅瞅,看看是不是朕找不到的那个?”

看到朱莹正在皇帝身后朝自己打眼色,张寿就不再迟疑,直接呈上了那木人。而皇帝信手接过,只瞅了一眼就笑呵呵地说:“应该没错,这东西朕就是让人照着雕第二个,都未必是这股精气神,让朕看看这下头的字。唔,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直到这时候,随侍皇帝进来的楚宽方才开口说道:“那就应该没错了,就是不久之前乾清宫中失窃的东西,当初皇上生辰,一时兴起命巧匠雕了的那件巧物。太后极其不喜,还是皇上坚持方才没有毁弃,只是令人下头刻了这太祖皇帝留下的十六个字,作为镇压。”

我就说么,肯定是皇帝的随身之物,只是这来由还真是让人不知道怎么吐槽是好!

皇帝斜睨了楚宽一眼,仿佛是在责他多事,随即就似笑非笑地说:“当初朕是得人敬献了一条精巧的核舟,惊为天人,可想想这样的奇人未免乖僻,再加上进宫之后战战兢兢,也许雕不出好东西,朕就趁着生辰便装找上门,可出重金人也不肯,朕一气之下,就拔了剑。”

此话一出,别说张川目瞪口呆,张寿亦然,敢情这尊小小的木人那拔剑骂娘的姿态是这么来的?而皇帝顿了一顿,脸上露出了几分肃杀:“这么多年了,也有不少人给朕雕刻画像,但唯有这一尊最为神似,不想竟然被奸人盗出宫栽赃。”

直到这时候,楚宽方才低声说道:“奴婢这一年多悄然追查,已经查得,是御膳房周掌御与乾清宫郭尚宫勾结,郭尚宫窃出了这尊木人,而周掌御曾和临海大营叛贼有书信往来。”

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头今成才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请”来的客人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第二十四章 颜值即正义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夺食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一百章 二进制?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临阵换将第一百八十八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七百零三章 愿者上钩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儿女亲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声惊堂木第六百三十五章 册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尾声1 兄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实验和妖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三百一十六章 确实有问题!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二十七章 厉鬼过境第四百零一章 逞强就灌安息汤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礼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带刺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挟持者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礼监的底子,纷争的源头第九十七章 求救讯号110第十九章 要想富……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一百五十一章 夹道看张郎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四百七十九章 务实的教育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欢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九十一章 太祖题匾藏密卷?第二十三章 拿钱砸懵你第七百二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烦的天子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后急求援第六百五十章 嫁妆,土木第三百三十三章 陷阱?都杀了!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一百八十二章 赐给你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学少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柜做不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三百二十七章 观刑漫话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恶地?第两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状?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轻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托“理财”?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听你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讲理,看张郎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七百三十章 虚惊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三百八十三章 从公式到建港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阔斧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逊引祸来第七百三十四章 鸡犬不宁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
第八百五十七章 动若雷霆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联璧合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两百二十七章 说来就来第七百九十七章 求知若渴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头今成才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请”来的客人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宽和后患第二十四章 颜值即正义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夺食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一百章 二进制?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临阵换将第一百八十八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七百零三章 愿者上钩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二百七十一章 儿女亲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从人参果到芋圆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一百四十三章 声声惊堂木第六百三十五章 册命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恶有报,陆三难人尾声1 兄弟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实验和妖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三百一十六章 确实有问题!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二十七章 厉鬼过境第四百零一章 逞强就灌安息汤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礼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趋利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缘天注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带刺第六百二十章 教训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挟持者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礼监的底子,纷争的源头第九十七章 求救讯号110第十九章 要想富……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气第二百六十二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一百五十一章 夹道看张郎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四百七十九章 务实的教育第二十章 竹君子和宰肥羊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欢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九十一章 太祖题匾藏密卷?第二十三章 拿钱砸懵你第七百二十三章 软硬兼施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烦的天子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后急求援第六百五十章 嫁妆,土木第三百三十三章 陷阱?都杀了!第两百三十章 冬至第一百八十二章 赐给你吧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学少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柜做不成?第八百七十三章 纷纷乱乱第三百二十七章 观刑漫话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恶地?第两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状?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轻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托“理财”?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听你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讲理,看张郎第六百二十四章 卖好,将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七百三十章 虚惊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胜古第三百八十三章 从公式到建港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阔斧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逊引祸来第七百三十四章 鸡犬不宁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