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长,一呼百应

皇帝这私底下的话话,当然不至于被三皇子贸贸然传出去,即便是张寿这个老师也不知道——但是,从三皇子之前那纠结的态度,他就能看出这位东宫太子对于那数量实在是太庞大的老师团是什么感受了。

虽说后世的学生们从小到大,教过他们的老师数量,少的二三十,多的百八十——这真的不是夸张,因为主课副课的数量实在是很不少,再加上什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老师团就庞大了。但在如今这年头,一个士人在同一时期的老师数量,绝不会超过一巴掌。

可三皇子作为堂堂太子,那老师团却与众不同。除却张寿和岳山长等人教授的内容没有什么重叠,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其他的如众多朝廷重臣举荐的讲读官,虽说每个人讲授一门经义,但在经义的释读以及理解上,却不可避免地有重合,甚至有冲突。

在后世,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的讲课内容,也许在很小一部分上存在重合,但释读的时候有冲突,那可能性却很小。而且,一个学生也不可能有五个语文老师兼政治老师,再加上三个历史老师兼地理老师这么夸张。但是,现在三皇子的文科老师就是有这么多!

“照皇上这看着个顺眼的就要给太子留着的心思,今后恐怕是真的要轮换上岗吧!”

这一天在给九章堂上课时,张寿写完板书顺利布置了随堂考核下去之后,心里就忍不住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可就算是轮换上岗,他也不觉得自己和岳山长等人的地位会受到什么冲击。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人挑战岳山长等人的杂学,也不可能挑战他的算学。

比方说他现在教的现代数学这一套,换个人来教教试试?就算是传教士,他也自信没他教得好!这是现代教材和现代教学体系的优势,和个人素质无关。当然,等到将来,他相信九章堂的学生们肯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他们不能胜过他,那才是咄咄怪事!

真当陆三郎那种天赋是假的不成?真当有陆三郎天赋的就这么一个不成?

然而,三皇子这个太子其他的那些文科老师,就算竞争上岗,也估计有人争。大多数人会因此摩拳擦掌,他那位葛老师也会乐见其成。毕竟,死水一潭,那怎么行?

要知道,本朝百年以降,像当今皇帝这样,在未成年受业时期,居然就葛雍一个老师这种情况,向来是很少见的,皇帝也好,太子也好,老师一大堆轮换,竞争激烈,那才是常理。

所以,瞅见下头学生正在冥思苦想面对这随堂考,哪怕陆三郎这个月大半时间都在慈庆宫当他的东宫侍读,纪九也在大讲堂那边作为第二次讲学日的督察官,齐良则是被秦国公张川请去顺天府衙敲山震虎了,这会儿九章堂中没个揽总的,张寿依旧优哉游哉地悄然出去了。

什么,这种随堂考也许有人会作弊?

呵呵,如果这些家伙记不住教训,隔壁还有比他们大一级的学长前辈在自习呢,说不定就会偷偷杀过来请教,请教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人作弊,那就有的是乐子好看了。

而且,数学题这种玩意,解题思路很重要,如果真的有人不是抄,而是被人提点一个解题思路就顺理成章做下来,那他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张寿施施然出了九章堂,来到公学那座大讲堂的门口,见门前垂着厚厚的棉帘子,四个看守的学生冻得缩手缩脚,眼神却很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仿佛随时随地揪出擅闯者,他不禁轻声称赞了四人几句。

这些学生都出身贫寒,家中长辈整日里忙着做工务农忙生计还来不及,谁会没事去夸奖称赞自家孩子?没有因为在外头受了气,就在儿女小辈身上发火出气,那就已经是很体贴的长辈了。这年头大多数父母和儿女的相处之道,温情居次,生存第一。

而在公学当中,这些基础本来就太差的学生们哪怕刻苦攻读,用心读书,得到老师的夸奖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就算是高级班中,为了举业而拼命读书,甚至目标只是一个秀才的学生们,也很难得到他们那些饱学夫子们的褒奖。

诸如在场的四个学生,他们当然见过,公学中这个长得如同年画中天上仙人似的,而且还是太子老师的张学士,往往会走着走着却在半道上突然招手叫停某个人,仿佛漫不经心似的问几句功课之后,如果答得上来,往往就会点点头称赞一番。

这种待遇,他们往日偶尔有看到自己的同学经历过,那时候就非常羡慕,而今天却轮到他们了。一时间,四个人恰是喜不自胜,都站得更加笔直。

张寿做事素来很随性,就算是陆三郎,该做对的题目做错了,他也会张口骂两句,而如果是九章堂里一贯驽钝的人,却突然开窍做出了某道难题,他也不吝惜夸奖。曾经当过优等生,也曾经沉沦中游,更曾经放荡不羁荒废了一阵子的他很清楚,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记下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把关注分到每个学生身上去,而不是仅仅关注优等生又或者差生,这才是好老师。

虽然单单九章堂和半山堂就占去了他绝大多数的精力,但在公学中常常见到这些带着憧憬和希望来读书的贫家子,他别的忙帮不上,但至少能够多鼓励他们几句。

因为相对于那些被无数赞美宠坏的大家子弟,这些穷人家的孩子需要夸奖。就他所知,讲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半个时辰了。就比如在这种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守着大讲堂的门户,那些养尊处优的公子有几个能做到?

因此,笑着又勉励了四人两句,嘱咐他们别忘了喝姜汤御寒,张寿这才悄然闪进了大讲堂。今天讲学的是一个慷慨激昂的中年人,哪怕是他站在最后,他仍然觉得此人那中气十足的声音好像在耳边回荡。

“仁义何物?仁,乃是……”

而张寿从门口进去之后,没有继续站在那个最显眼的位置,而是悄然闪到了角落里,略站了一站,他就发现底下赫然坐了不少官员,却没见孔大学士,他就不禁在肚子里呵呵一笑,心想孔大学士果然不至于闲得每一次讲学都过来。

可即便如此,有这么些官员来助阵,也怪不得台上那位如此精神十足。也许,一个督学御史大概还不足以成为那么大的激励,但恐怕很有些人希望成为东宫太子的老师。

只不过,听到人从仁义延伸到物质,开始用这个年代朴素而玄乎的物质观开始探讨宇宙洪荒,对于这种把道德和认知统一在一起,形而上学的古代哲学,他实在是听得云里雾里,因此悄悄来,悄悄走,只不过是旁听了一小会儿,他就继续回九章堂上自己的课。

而大讲堂中,除了那几百个座位之外,所有站位也都被公学的孩子们占满了,在维持秩序的同时,他们也静静地在那儿旁听,但绝大多数人都听得懵懵懂懂。

当讲学结束之后,陆绾和刘志沅亲自出面,一个个询问听讲的学生有何观后感,结果,十个学生里头,八个的回答是干巴巴的两个字,很好,还有一个讪讪地说没怎没听懂。

至于剩下的一个,那也绝对不会朗声说先生讲得很好,而是犹犹豫豫地说,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可这最后一个,也往往会引来陆绾和刘志沅的继续追问,却是怎么个好法,听懂了什么,没听懂什么。

虽说张寿心里觉得这实在是有点揠苗助长,毕竟,这就好比让小学生去听哲学,还要人写读后感,可陆绾和刘志沅那种急切地想要做出一点真实成绩来证明公学存在意义的做法,他没办法去质疑,更没有任何资格去鄙薄,因为最初的星星之火是他点的。

虽说张寿觉得公学至少现在还没有神童和天才,但陆绾和刘志沅还是在听完两次课后的学生中,筛选出了七八个少许有所得的学生,打算进一步观察。

要知道,往日他们面对的至少都是生员甚至举人,要不就是地方上的才子,如今为了几个贫家子这么费心,他们自己都想不到有朝一日会这么做。

很快,公学中就迎来了第三位讲学的名士,广东陈白沙。对于葛雍亲自定下的这个次序,陆绾和刘志沅之前觉得有些诡异,但两天下来,两人已经相当佩服这排兵布阵。

第一日河东学派的第二代弟子阎禹锡出马,孔大学士亲自带了几个官员助阵;第二日南阳学派的名士,有几位给事中和几位六部主事助阵;第三日方才轮到了陈白沙。相较之下,阎禹锡有个当过阁老的老师,作为先锋也确实比陈献章更合适。

只是,听说过葛雍对于陈白沙师生的赏识,也听说过外头闹出的风声,两人却很担心,陈白沙的那位师长比起阎禹锡的老师,官场经历几乎就没有,虽说几百张入场券倒是和其他人一样被一抢而空,可如果助阵的官员却一个都没,那声势上就要差得多了。

到了第三天讲学的一大早,听讲的举子们照例是天光大亮就堵住了公学的大门。

这是这两天来常常发生的事,担心出岔子,干脆就双双宿在公学的陆刘二人还觉得不太奇怪。然而,当陈献章带着弟子梁储竟然也早早赶到了之后,却不见什么朝中官员前来助阵,两人就不禁意识到了其中的猫腻。

看来,是葛雍的过分赏识,让某些人同仇敌忾了吗?

陈献章却并没有想那么多,或者说,自从一心求学之后,某些事情他就不那么在意了。相较于那些讲学之外的争斗,他不愿意去想,更不想将这个放在第一位。故而虽说按照素来讲学的习惯早早到了,但他只是闭目养神,并没有刻意准备,也没有去和那些举子深谈。

如若真的有志同道合的,听完之后自然会有人发问,攀谈,乃至于相交,而在讲学之前,他必须把足够的精力留给这一次难得的讲学。

虽说他当日在张园喝喜酒的时候,并不在那些附和的名士贤达当中,可被葛雍请去当了葛府的座上客,葛老太师亲自相邀,又有国子监的拒绝在前,他实在是找不出再婉拒的理由。

“老师,你说今天会有谁来给你助阵?第一天那位阎先生好大的排场,当朝首辅大人都来了。”梁储心直口快地说了这么一句,见自家老师投来了责备的一睹,他顿时想起孔大学士其实不是首辅,顿时讪讪地咳嗽了两声,但很快又恢复了活跃。

“照那天葛老太师对老师你的敬重,今天至少他肯定会来的吧?只要他来,那就比孔大学士分量大多了。只要再来那么一个或者两个,今天就是一场盛事了。”

梁储满脸雀跃地说到这里,却不想陈献章只是笑了笑:“一场讲学是否是盛事,不是因为都有何方贵人来听讲,而是要看讲学者是否名副其实,所讲的内容是否能打动人心,听讲的人有没有所得,怎可纯粹以功利之心来评判?”

见梁储吐了吐舌头,却依旧是那副跃跃欲试的表情,陈献章很不忍心告诉他,今天葛雍绝对不会来。

毕竟,据说阎禹锡也是受邀去过葛府的,如果是葛雍真的助阵,那么,也会不偏不倚,从第一个开始,就笑眯眯地前来旁听。而既然阎禹锡的讲学都没来,那么葛雍很显然就不会来了。这位当朝帝师固然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老者,却不会露出那么大的破绽给人指摘。

果然,直到讲学的时辰一点一滴接近,梁储也没有等到葛老太师的大驾光临。少年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昨晚一宿没睡以及早起之后依旧精神十足的兴头全都没了。

他替老师觉得委屈和不甘心,甚至于隐隐替那位连葛雍都称一声儒林宗师的祖师爷不甘心。就是因为人一辈子都在精研学问没有出仕,于是就不像河东学派曾经当过阁老的那位薛河东似的,在官场一呼百应吗?

然而,当他打叠精神跟随神态如常的陈献章从休息的小屋中出去时,他突然就听到外头传来了一阵不小的动静,继而就有人嚷嚷:“赵国公和秦国公来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礼如戏第三百七十六章 丝和布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三十二章 打击一大片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为了买绸缎?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一百零二章 礼遇和麻袋第三百六十九章 闲人不闲第两百零九章 劳烦张博士多多费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六百五十二章 职责所在第六十三章 千字文和密码第两百零九章 劳烦张博士多多费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暂消第九十六章 表决心和不知道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够分!第八百四十八章 请君出马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图第三百零七章 鸡毛飞上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肃然起敬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七章 三个人,两张床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七百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两百二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七百一十二章 墙倒众人推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无忌第五百一十四章 为女须强第一百六十七章 临阵换将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经筵开场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两百二十章 驸马和仪宾第一百一十章 十万火急第一章 田头偶遇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将不如激将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五百五十九章 铿锵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头通达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六十五章 进府之前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发第八百一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度尽生辰到第四十六章 跑还是打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却不同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诱,连消带打第两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书房第二百五十三章 别苗头第六百五十六章 视察公学的大宗正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独行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货和意外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咸鱼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咸鱼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轻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限风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一百零三章 闲极无聊的出题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劳任怨老黄牛第十八章 最是难负美人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后算总账?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七百零七章 夜无澜而晨惊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风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环密钥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强求生欲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
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礼如戏第三百七十六章 丝和布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夸,乡音第三十二章 打击一大片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第七百八十五章 关心则乱,天子挑刺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为了买绸缎?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一百零二章 礼遇和麻袋第三百六十九章 闲人不闲第两百零九章 劳烦张博士多多费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第六百五十二章 职责所在第六十三章 千字文和密码第两百零九章 劳烦张博士多多费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暂消第九十六章 表决心和不知道第二百九十章 举一反三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够分!第八百四十八章 请君出马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图第三百零七章 鸡毛飞上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肃然起敬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七章 三个人,两张床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无情第七百八十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两百二十五章 狮子大开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九十三章 别多一分钱第七百一十二章 墙倒众人推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无忌第五百一十四章 为女须强第一百六十七章 临阵换将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诱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七十三章 经筵开场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两百二十章 驸马和仪宾第一百一十章 十万火急第一章 田头偶遇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将不如激将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五百五十九章 铿锵第五百零六章 闻名不如见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头通达第六百一十六章 决裂,负荆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六十五章 进府之前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发第八百一十一章 兴师问罪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波度尽生辰到第四十六章 跑还是打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却不同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语的境界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诱,连消带打第两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书房第二百五十三章 别苗头第六百五十六章 视察公学的大宗正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独行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四百零三章 小……师娘?第七百五十三章 赏赐和贺礼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死亦可从容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货和意外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咸鱼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咸鱼第四百零二章 祖制就是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三百七十章 避重就轻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限风光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一百零三章 闲极无聊的出题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劳任怨老黄牛第十八章 最是难负美人心第五百八十八章 秋后算总账?第八百一十三章 轻松和紧张第七百零七章 夜无澜而晨惊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风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环密钥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强求生欲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