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书达理?

甭管皇帝是什么本意,按照张寿对朱莹说的话,他已经精辟总结出了自己给者山君当老师时要做的事,那就是……瞎扯淡!朱莹听到时,曾经笑得花枝乱颤,甚至还悄悄跑过去旁听了一次,结果差点想天天都去听个热闹。

毕竟,想当初她不就是被张寿那不拘一格的谈吐吸引的?

然而,她自己如今却也不是闲人一个,因为那六个高丽千金,直接被皇帝大手一划拉拨给了女学,于是,她少不得要好好熟悉这些女孩子,然后把人安排好。结果才刚刚一见面,她那熊熊的警惕之火,却立刻就被浇了一盆冰水。

她是把人当成自己这年纪来预先做计划和准备的,结果……两个最大的比她小一点,但另外四个顶多不会超过十四岁!最小的那个怯生生的样子,让她简直觉得人才刚过十岁!

而朱莹亲自问过之后,果然就发现自己的判断大致正确。六个高丽来的女孩子,最大的十六岁,比过年又大了一岁的她小两岁,最小的十一岁,那简直是稚嫩犹如幼童,就算她素来对高丽女没有任何好感,可被人那双委委屈屈的眼睛看着,她还是心软了。

外头人道是嚣张跋扈的朱大小姐,其实从来都是面上骄横心里温柔,这话是张寿说的,可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温柔,然而此时此刻,朱莹却终于体会到,明明是自己觉得应该讨厌反感……至少完全没关系的外人,她却没办法无视,这不是温柔是什么?

嗯,她的心真的是太软了,而且高丽那边也不知道是怎么选的,一个个女孩子都显得娇软畏怯,最小的那个甚至还有点憨憨的,可此时甭管是谁,深深俯首的姿态却都一模一样。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板着脸说道:“全都把头抬起来,这儿是大明京城,不是你们那儿。我不管之前别人教导你们礼仪的时候是怎么说的,但在女学这种地方,我们教的第一件事就是昂首挺胸,双目平视。身为女子,不卑不亢,别老是显得卑微委屈的样子!”

哪怕汉唐女子地位最高那会儿,都有班昭写什么《女诫》,更不要说自宋以后,理学盛行,女子桎梏越来越多,哪怕本朝太祖曾经厉斥裹足,并颁下祖训,民间却依旧有变态的人施行这一套。所以,女子低头垂目的姿态,在很多人家那更是天经地义。

至于在女子地位更低的李氏朝鲜,那就更不用说了,礼仪都是从宋明的礼仪更改而来,甚至再特意添加某些更符合民族传统的部分,而且早婚这两个字更是贯彻得比明朝更加淋漓尽致。朱莹嫌弃这会儿被送来的女孩子们实在是太小了,一团稚气,可放在那边……

这是王族乃至于贵族女子很正常的婚龄,十六岁的女孩子已经太大了,所以那两个还是因为家中有事耽搁了婚嫁,长相还算甜美,选人的内侍觉得能对大明天子的胃口,于是因为凑数才被塞进来的!

朱莹当然不知道,因为当初世宗和高宗喜欢软萌幼女的缘故,所以李氏朝鲜那边依旧按照当年那两位天子的喜好,选出了此时这些乍一看一个比一个小的大家闺秀。而正因为年纪小,也没经验,更不经吓,所以朱莹板起面孔这么一训,她们立刻人人点头如捣蒜。

可真正要抬头时,众人却又战战兢兢,直到朱莹再次呵斥了一回,这一只只受惊的小鹿方才慌慌张张站直身体,努力抬头和朱莹平视。可看到那张漂亮到无与伦比的脸,却又有人因为自惭形秽而低头又或者避开目光,最终,除却那个年纪最小的,却没一个敢继续看朱莹。

面对这样的情景,哪怕心中能够理解,毕竟女学招收的第一批女孩子当中,也有人看到她就心生惧意,但朱莹还是不禁气不打一处来。

好在大小姐一遍一遍告诫自己不能操之过急,最终按下了心头火气,但声音终究流露出了几分不满:“之前有人在诏书上动手脚,于是高丽王把你们送了过来,皇上本待把你们送回去,可你们那个正使却说什么,你们要是被送回去只会更惨。现在,我问你们……”

“你们到底是想回去,还是想留下?”几乎是话音刚落的一刹那,朱莹就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想回去!”

然而,她都甚至还来不及赞赏这个年纪最小的丫头,就只见旁边一只手猛然把人拉了过来,随即又有一个姑娘慌慌张张一手捂住了小丫头的嘴。紧跟着,那位年纪最大的女孩子,却是勇敢地张开双臂挡在了其他人前头。

“她还小,不懂事,还请您恕罪。我们是不可能回去的。我们的家族都是国中一等一的大族,我们的姐妹不是联姻王族,就是嫁给其他门当户对的大族子弟。就算天朝的诏书真的被人动了手脚,但我们如果被送回去,没有人会说那是之前弄错了……”

“而是只会说,天朝看不上我们!为了家族的声誉,就算我们的父母从前再怎么疼爱我们,也不会接受我们这些女儿。而我们的兄弟姊妹,也会因为仕途和婚姻不顺利而痛恨我们。所以,虽然我也很想回去,但却没办法回去。”

朱莹并不觉得,同乡又或者同族就一定会天然地同仇敌忾,更不会因为落到相同的境地就能够有一致对外的心思。她固然读史不多,可大哥喜欢读书,张寿又是乱七八糟故事一大堆的人,所以她也听说过不少曾经亲近的姊妹朋友反目的故事。

所以,此时此刻看到这一幕,又看到那个最年长的姑娘努力直视自己,她却是不怒反喜:“能大大方方抗辩,不错,总算还有点胆色。还有那个说自己想回去的小丫头也不错。捂嘴拉人的这两个也还行。”

说到这里,她有些嫌弃地扫了一眼那边剩下两个仍在目瞪口呆的姑娘,却是淡淡地说道:“既然你们那位正使这么说,你们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你们就安心留在这里好了。宫中不缺人,而且让你们这些在家里被人伺候的姑娘去伺候别人,想来你们也不太会。”

“而像分菜分肉那样,让朝中那些老大人们把你们领回去当成暖床的,想来你们也绝不希望如此。”

见几个女孩子面色发白,那个年纪最大的紧咬嘴唇,轻轻点头,朱莹这才继续说道:“所以,皇上宅心仁厚,思前想后,就把你们送到了这里来。这里是新建的女学,主事的是当朝永平公主,然后是我,还有在慈庆宫教导画艺的才女洪娘子。”

一大早被人送到了这里,连带所有行李,作为正使的礼曹参议却没有多吩咐半个字,更没有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六个女孩子原本都是惴惴不安。

自从天朝二皇子的死讯传来之后,她们就觉得所谓的进宫做嫔御这条路完全不可能,只怕会被随便丢给那些官员去做小妾。

而身为嫡女的她们从小就看着家中那些侍妾卑微的姿态,把庶出的兄弟姊妹当成下人那样使唤,谁能甘心落得这样的结局?因此,听到朱莹这最后半截话,年纪最大的两个长舒一口气,这才觉得腿有些软。

然而,这一个没看好,刚刚那个一团稚气的年幼小丫头就突破了别人的捂嘴攻势,一张嘴就嚷嚷道:“那我们将来是要在女学念书吗?”

朱莹一向不喜欢太循规蹈矩的人——毕竟,大小姐自己就不大喜欢那种规矩,再加上此时觉得这六个高丽女总算有那么一丁点意思,她就笑吟吟地走上前去,突然伸手在那犹带婴儿肥的右颊上轻轻掐了一下,随即才展颜一笑。

“女学的第一批学生都招了。其中既有名门千金,也有小家碧玉,还有几个特别遴选的女孩子,你们一来没有经过考核,二来很多人也读过书,就在这里给女夫子们打个下手,做一做女史吧。”

虽然对于女史这个名头非常陌生,而打下手也明显不会是什么值得重视的活计,但几个高丽女你眼望我眼,却都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结果下一刻,从刚刚开始就一直很让人头疼的小丫头,却再次开口说道:“我是读过书,但总共也没认识几个字,为什么不能读书?姐姐们,你们读过很多书吗?”

朱莹见一个个女孩子恨不得把头垂到最低,一副恨不得钻到地缝的架势,她不由得微微一愣,随即却突然大笑了起来。

她被人笑话不学无术,所以从来都和永平公主这样的才女合不来,之前还真的担心过,此次高丽贡女中,若是真的有什么才女,那会不会恃才傲物之类的,结果,又是这个实在是太口无遮拦的小丫头一嗓子戳破了高丽使节的谎言!

她忍不住再次亲昵地揪了揪对方的面颊,口气非常随便地问道:“那你读过什么书,认识多少字?”

“我读过《千字文》!认识里头大概四五百个字,但不太会写。”

小丫头的回答很爽快,却也充分暴露出她的学识。然而,她却没看见其他人那惨不忍睹的表情,继续兴致勃勃地说,“我很想读书的,但我父亲说,女孩子不用读书也没关系,我兄长和弟弟读书就行了。”

见朱莹并没有呵斥,其他几个高丽女你眼望我眼,索性也老老实实一个个说出了自己的所学。于是,那位礼曹参议口中知书达理,精挑细选出来的名门千金,也就本性毕露了。

能读却不太会写的占了一半,至于另一半……也就是整整三个人,却是连汉字都不认得!

如果张寿在这儿,面对此时这微妙的情景,他一定会哂然一笑,觉得非常正常。读书认字这种最基础的教育,也就是在他来的那个世界方才真正做到了普及,而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哪怕宋明,都没好到哪去。就算是所谓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也不是女人都识字的。

至于高丽半岛上那个贫穷的国家……所谓大族也不能让所有女孩子都能书善文?

可朱莹虽说再一次调低了对这些高丽女的评价,但倒是觉得那最小的丫头毫无矫饰,颇有点意思,当下就口气闲淡地说道:“那这样吧,我先带你们去书斋,回头能认清楚那些书名的,就做整理书斋的女史,其他人……我再想想你们能做什么。”

对于这样的安排,众人谁也不敢有异议。事实上,被那个最小的丫头揭破了大家所谓知书达理的真面目,她们就已经够无地自容了。

只不过从前贡女都是进入宫中,识不识字都是次要,能否讨皇帝喜欢才是最要紧的,故而就算被揭破也没什么大不了,可这一次连番事变之下,她们却都害怕因为这一点被追究。

如今放下了心头那块巨石,跟着朱莹往外走时,那个年纪最大的高丽女就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们今后在女学执役,自然是唯上命是从,却不知道贵人您是……”

朱莹如今已婚,自然梳起了妇人的发髻,所以此时听到这贵人两个字,她先是愣了好一会儿,随即却笑了起来。见除了那个最小的丫头,其他人都一时噤若寒蝉,她就停了下来,继而气定神闲地说:“贵人两个字可以收起来,我可不是宫里的人。”

“皇上对我来说,就和半个父亲差不多,我是东宫讲读张九章的妻子,赵国公的女儿朱莹,所以日后见着我,可以叫我朱督学,也可以尊称一声宜人,当然不加敬称也无所谓,刚刚你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最年长的女子慌忙应是,虽说她只是粗粗认字,但来大明之前,还是有人紧急教过她们一些最最必要的东西,比如国公是什么样的爵位,比如内外命妇有哪些级别——所以,出身国公府的朱莹竟然把明明官阶不高的丈夫排在前面,她实在有些意外。

可这毕竟是人家的事,她也就是牢牢记在心中而已。等跟着朱莹到了那座所谓的书斋,一进门看到那四面靠墙几乎可以称得上顶天立地的高大书架,以及中间整整齐齐排列的低矮书架,她在叹为观止的同时,却也不免有些自惭形秽了起来。

朱莹看一眼她们,随即就笑吟吟地说:“好了,自己去挑十本书,然后念书名!”

第八百零八章 回宫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题发挥和算经馆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鸡用牛刀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三百三十一章 咸鱼发威,赏钱开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从天上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六百五十章 嫁妆,土木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别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学生”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十六章 留宿庆安堂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书和多事之秋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头壳问配方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与不服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二百三十六章 字付张卿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锅和背锅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二百五十章 众星捧月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四十二章 装睡原是装糊涂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恶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践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三十一章 既见君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间安有两全法?第三十八章 最美丽的误会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五十二章 职责所在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决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五百七十三章 经筵开场第六百九十八章 穷追猛打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贤妻夫省事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娇,群贤荟萃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六百九十九章 丧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五十三章 规则是用来歪的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惊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游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内强国第二百九十六章 闲居轶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坚钢意如铁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六十七章 婚约由来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八十七章 当卤煮开始掉书袋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气新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两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钱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
第八百零八章 回宫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婵娟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无情也动人第六百二十七章 熊孩子同盟第二百八十章 师生反目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题发挥和算经馆第一百三十五章 杀鸡用牛刀第四百八十九章 办学办报,出人出钱第三百三十一章 咸鱼发威,赏钱开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农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从天上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群臭皮匠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六百五十章 嫁妆,土木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别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学生”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十六章 留宿庆安堂第八百二十章 学习使人进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识就是力量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书和多事之秋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头壳问配方第六百六十五章 紧急任务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与不服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二百三十六章 字付张卿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锅和背锅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六百七十章 纷至沓来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八百四十章 张生借书说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二百五十章 众星捧月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家千金慕贤郎第四十二章 装睡原是装糊涂第八百六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地?恶地?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八百二十五章 践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祖制和讲学第三十一章 既见君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间安有两全法?第三十八章 最美丽的误会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五十二章 职责所在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决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钓鱼第五百七十三章 经筵开场第六百九十八章 穷追猛打第八百一十二章 家有贤妻夫省事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变老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娇,群贤荟萃第四百七十二章 录取和升留级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错,救急?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六百九十九章 丧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会审,著书立说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锁第四百五十三章 规则是用来歪的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惊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游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风报信,意外之喜第七百九十一章 谁善解人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内强国第二百九十六章 闲居轶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养废物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坚钢意如铁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六十七章 婚约由来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辟蹊径第八十七章 当卤煮开始掉书袋第六百九十四章 动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气新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贯你拿走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跌了一地眼珠子第两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钱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三十六章 废后大赢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