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国仇私恨

第1720章 国仇私恨

“若有执教祖张临川头颅东赴者,武安侯姜望愿偿以元石两万颗,并给予在不违本心公义前提下全力出手一次的承诺!”

这绝对是近些年来天下列国最具分量的一次悬赏。

倒不是说张临川的分量有多重。

而是天下强者,没几个人能被悬赏影响到。

就如同姜梦熊,若是能将他杀死,景国再多的元石也肯出。可是谁敢挂这个悬赏?谁又敢接?

唯独是张临川这样的左道妖人,一旦被定性,本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而他的成长方式,注定要广纳信徒,必须要扩张教义,哪怕有无生世界作为间隔,也难免会有一些痕迹留下。

因为一贯的谨慎,和无生世界的隐秘,他自己倒是还能藏身。但各地分坛纷纷被捣毁,传教的地煞使者纷纷弃业逃亡,跑得稍慢,就是被斩首领赏的下场。

如当初地幽使者在成国丰台城域疯狂扩张,与灵空殿这等正道宗门公开竞争的事情,在东域南域都不会再发生。

一旦被定性为邪教,就再无在阳光下生长的资格。

在对付张临川这件事情上,姜望早就有过思考。认真地思考过很多次。

对付行走在黑暗里的一切,无论他有多强、多恶、多狡猾,直接以煌煌大势碾压便是,大日横空,自然照破山河。

魑魅魍魉,何所遁形?

只是在林有邪出事之前,他没有看到彻底消灭无生教的可能,不想打草惊蛇。对付张临川这样的敌人,小打小闹根本无济于事。要的是不动则已,动则一举荡灭。

但没有想到,张临川竟然潜入了齐国,并且凭借诡异的命理神通,替换了雷占干的身份……他们早就近在咫尺,而他并不知晓!

就像当初在枫林城道院,他也从来都不知道,那个雷法精湛生性好洁的张临川师兄,竟然是白骨道的人。

这世上绝没有等着你成长的生死大敌。

若非林有邪,这一局其实胜负难料。

……

野人林中,立起了一座孤坟。

坟墓修得并不如何富丽堂皇,但方方面面都很精致,显是用了心的。

天才青牌林有邪,就在这里安歇。

没有尸体,没有魂灵,是以衣冠为冢……

就连这衣冠,也是自封存的林氏老宅中取来。

冢中还埋葬着她多年来破获的案件卷宗原本,或算是她在人世不多的痕迹。还留在北衙里的卷宗,已都是副本了——这些卷宗都是郑商鸣亲自整理好送来。

林有邪的丧事,是姜望亲手操持。

里里外外每一个部分,皆亲力亲为。

他本想将林有邪葬于天刑崖,因为三刑宫是这姑娘最后想去的地方。

但她还没有真正离开齐土,也没能真正加入三刑宫。而且作为青牌世家的唯一传人,她的身份特殊。自齐武帝时期开始发源的青牌世家,到她这里,已然绝嗣,彻底成为了历史。

虽说生前没有多少人在意她,失踪数月无人晓得。但她死后的归葬地,仍需考虑齐人的观感,仍需考虑对这个国家的影响……

这似乎是一种宿命,从她生下来就已经注定。

重玄胜认真地劝说过。且剿灭无生教的声势,也要以齐人林有邪为源起,自齐国鹿霜郡起势,而席卷天下……

姜望综合考虑之下,便决定在当初两人分开的地方,为林有邪立坟。

也算是告知她,她等到了故人来寻。

今日是坟墓落成之日,丧葬礼乐之仪,都已散去。

林有邪喜静不喜闹,所以他谁都没有请。

便是有那想要攀附关系的,也没谁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也就是重玄胜、十四、李龙川、晏抚等几个好友,特地赶过来,上了几炷香。

如今都已经离开了。

九月是高秋,兀枝将天空划得很凌乱,老鸦几声,渐飞渐远。

他独自一人立在坟墓前。

静静地呆了很长时间。

墓碑是他亲手刻的,以指为凿,刻入石中。想了很久,最后只刻了林有邪三个字,没有加任何前缀后缀。

那些所谓的荣誉、所谓的纪念,于林有邪都是牵累。

她这一生,被太重的尘网所困缚,理想、亲人、家族荣耀,每一样都很沉重,她没有一刻,是为自己而活。

没有轻松过。

现在留在姜望记忆里的,也只有捣药的声音、挥手远去的背影,和那碎在心雀眼眸中的黑猫。

立一块干干净净的墓碑,镌刻下林有邪这三个字。

人间没有多少人牵挂她,希望她走后,也不必牵挂人间。

……

枯枝碎裂的声音,将情绪轻轻地揉碎了。

这阵子一直在忙鹿霜郡诸事的青砖,忧心忡忡地走入了林间:“侯爷,刚收到临淄那边传来的消息,诏您回临淄参与朝议。”

近期围绕着鹿霜郡的诸多调查,是鹿霜郡驻军和巡检府联合展开的。北衙方面的负责人,是巡检副使祁怀昌,东莱祁家的人……这当然是一种控制事态的姿态,也很难说其中有没有别的意味存在。

青砖的忧心自有来由。

大齐武安侯一封公开信,引得天下轰然。

各地反应,不尽相同。

虽说有楚、牧发声,三刑宫、剑阁表态,但天下各地,也不是都卖他姜望的面子。

如景国镜世台,虽是独属于景国的组织,但因为景国的特殊地位,中央帝国的影响力,平日里也自行监察天下之责。常有援引上古诛魔盟约,清除外贼,诛杀邪祟。

但在无生教一事上,并未发声。

哪怕姜望的公开信,递到了门前。关于无生教奉行恶法的证据,都送到了手上。这个监察天下邪佞的组织,也依然保持着缄默。

说是镜世台不能轻率行事,对于无生教的性质,以及张临川的具体信息,需要时间来核实……

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情背后所体现的,更多是景国对齐国的不满,是镜世台对齐人的有意忽视。作为景国的镜世台,并不想给齐国武安侯以更大的声势。

若是你齐国军功侯爷一封信发过来,我镜世台就马上出面,当今竟是谁之天下?

镜世台不发声,景国影响力所覆盖的中域,乃至于天下道属国,自然也都缄默。

外部政治环境如此,便是在齐国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同声共调。

虽说邪教妖人,人人得而诛之。但要以齐国的力量来推动这件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政治有些时候,会超脱立场而存在。

镜世台不愿意让姜望主导的这件事情有更大声势。

齐国内部难道人人都盼着姜望好?

诚然以博望侯和武安侯如今的政治地位,要在齐国推行一项针对于某个具体邪教的政令,并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但在效率上,一定不会很快。

他们毕竟不是执掌千年世家的淮国公,也非是深受女帝宠爱的大牧皇女。

而要彻底剿灭无生教,最重要的就是速度。

以张临川的智慧,不会想不到他在齐国失败后的恶果。纵然对姜望的影响力有所错估,也一定做了很多准备。

若是给他足够的时间,很难说他有没有法子将无生教的信仰安全转移,再创一个不死教什么的组织。借尸还魂这一套,他本是炉火纯青的水准。

所以在追剿无生教这件事情上,姜望和重玄胜是分两步走。

姜望的公开信,是直接发给三刑宫,请法家圣地来公证。随信附带的诸多证据,足以让三刑宫看清此事。

因为林况、乌列过往对于刑名一道的贡献,矩地宫早就给林有邪留下了进学的名额,林有邪又是在追查邪教教宗的过程中遇害……以三刑宫的行事风格,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避此事。

当然,矩地宫执掌者大宗师吴病已的表态,是姜望所未料想的。

他本来觉得,对于无生教这等规模的邪教,三刑宫派出一位神临层次的真传发声便足矣,连真人也是不必出面的。更遑论吴病已亲自发声,号召天下法家修士共刑杀……只能归于林况和乌列的遗泽。

重玄胜这边,则是从鹿霜郡入手,把张临川替换雷占干之后在鹿霜郡所做的种种行为,全部归咎于无生教。从鹿霜郡那些“受害者”出发,引发大范围的剿灭邪教的浪潮。

这些“受害者”,很大一部分其实可以说是合理竞争下的失败者。因为张临川借雷占干之躯,是为了搭上齐国的大船,而不是为了一开始就搞什么破坏。所以在鹿霜郡的各种斗争里,他都算是很守规矩的。

不过这些人也确实是被无生教祖张临川所打压,用他们来为无生教敲响丧钟,却也没有什么不妥。

具体在姜望这封公开信,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反响上,齐国内部不同的声音,其实一直都有。

其中叫得最响的,仍然是名儒尔奉明。

此人连写三篇文章,曰《灵阳岂当大任》、曰《私用公器者何为》、曰《国家大事,焉为私恨》。

后两篇文章,一看名字便能大概知道是说什么。第一篇文章里的“灵阳”,则是齐武帝时期的国侯灵阳侯。因公器私用,而被武帝夺爵。

第一篇痛骂灵阳侯,算是试水。

以古谏今,文采飞扬。

紧接着第二篇、第三篇,措辞越来越严厉,也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姜望。

尔奉明所代表的,当然不止是他尔奉明。但要硬把他划个党派,却也难能。这一支生花妙笔,以及谁都敢骂的狂士姿态,就是他的生存哲学。

知道谁能骂谁不能骂的狡猾,以及一碰到硬茬就缩头闭户的厚实脸面,则是他比当年那个许放活得滋润的前提。

有人求美名,有人求恶名,龙蛇各有道,都能够风生水起。

这三篇文章着实写得精彩,引起朝野间议论纷纷。

政事堂、兵事堂倒是都没有大人物出来表态,但自此而下,却越吵越是激烈。

作为当今齐国风头最劲的大人物之一,武安侯调动国家资源,追剿一个不知名邪教的事情,也成为街头巷尾扪虱摇扇的热议话题。

与之相关的奏疏,更似雨点飞来。

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一直到今天,这场朝议,天子明旨让姜望参加。

大约便是要为这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物议,做一个盖棺定论。

青砖便是为此忧心。

姜望却很平静,听到这个消息,也只道了声:“知道了。”

有些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总架不住有些人的吹毛求疵,另一些人的推波助澜。

倘若一心寻衅,总能找到理由。站着挡我阳光,躺着拦我的路。

他早已习惯,也无非是面对。

只再看了一眼林有邪的墓碑,便拔身而起,踏空远遁……青云朵朵向临淄。

……

紫极殿乃大齐帝国文武百官议事之殿。

这个伟大帝国的地方性政事,在郡守府就能完成。朝廷通常只负责监察。

涉及全国的政事、以及地方上不能做主的一些政务,也常常在百官议事的阶段,就足够妥善解决。

再往上则是政事堂合议,最后才是天子披阅。

毕竟偌大帝国,万里疆土,亿兆子民,焉能事事劳心?

历史上皇帝半月一朝、一月一朝、甚至一年半载不视朝,都是常事。

唯独当今天子坐朝甚勤,只要没有出征在外,必然风雨无阻。常常高坐紫极殿中,沉默旁听百官争吵。非大事不参与讨论,但百官所议之事,皆要在他心里过一遍,故无人敢不用心。

在拥有已经可以比肩太祖、武帝的功绩后,亦然如此,未有一日懈怠。

他高坐至尊之位,平静的旒珠帘后,是谁也看不清的天子之心,也是他对整个天下的注视。

大凡伟大之帝王,必有伟大之所求。显然如今横跨东南,虎视天下的大齐帝国,也并未能填满他的野望。

自登基而至如今,他坐朝已经五十七年。

元凤年号已经足够冠以伟大之名,但关于这个年号的故事,还在继续。

与很多老百姓所想象的威严肃静、伟大高岸不同。

在大多数时候,紫极殿也和菜市场没有什么区别。争吵的双方各说各话,争得面红耳赤的,不在少数。

今日也不例外。

这个说农税不仅需要再削减,更应改粮为钱,以此规避收缴粮食过程中,所造成的损耗。

那个说三十税一已是皇恩浩荡,做什么决定都要考虑国情,收钱收钱,你娘快要饿死了吃钱行不行。

吵得不可开交。

直至殿外金瓜武士一道宣声——“武安侯觐见!”

紫极殿立时像是落下了静音结界,所有人都闭了嘴。

有些人的目光,便若有似无地落向大殿右侧队列中,那位袖手而立、神态自若的名儒……并无一官半职在身的尔奉明。

便在这个时候,披着一身紫色九蟒吞云侯服的武安侯,手按长剑,未脱鞋履,大步踏进殿来。

靴子在大殿踏出清脆的回响,今日他一改往日温和,眉眼锐利,气如云蒸,似是他腰间那柄天下名剑已出鞘!

他行走在满朝公卿分开的通道里,目不斜视。在高阔的紫极殿内,有撑起穹顶的风姿。一步一步,走到了丹陛之前。

“免礼。”端坐在龙椅上的大齐天子,只抬了抬手。

政事堂队列中的宋遥面无表情,余光瞥见旁边拎着奏章的易星辰,也是定得一根头发丝都没漾起。

心知大家都是有些茫然。

无论是支持武安侯的,还是支持尔奉明的,都无法把握天子的态度。

还未拜呢,就免礼?

天子这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高高捧起了,是不是要重重打下来?

有心人去看与武安侯并称帝国双骄的冠军侯,但见勋贵队列里的这位白衣侯爷,双眸微阖,仍是沉浸在自己的修行世界里——在朝议上“站岗”,的确是这两位年轻军功侯的特权。

姜望却全不管那些,也不去揣测什么,只往那里一站,直脊似剑,立地撑天。

天子的目光垂落下来,声音将大殿笼罩:“武安侯的信,写得极好,可见近来读书是用了功。”

姜望回道:“臣只是情难自禁,信笔而就,也不懂什么文辞好坏。”

天子瞧着他,语气并无波澜:“最近有几篇文章,引经据典,华辞章句,读之如品香茗,武安侯可读过?”

“若是近来的文章,臣应该没有读过。”

“为何?”

“没有时间。”

“爱卿都在忙些什么?”

姜望平静地回答道:“忙朋友的丧事。”

天子本来还有些话要说,但这会突然不想说了。

便摆了摆手:“尔先生,朕把武安侯给伱请过来了,有什么问题,你不妨当面来问。”

紫极殿中的气氛有些紧张。

尔奉明显然早有准备,大袖飘飘,坦然走出队列,走到姜望旁边来。

他手无寸铁,脚上只着白袜,气势天然就输了好几筹。

但面色从容,先对天子行了一礼,又对姜望一躬,很是恳切地道:“草民素来敬重侯爷的武勋,今日试言之,若有谬论,也请不必谅解,尽管面斥。若是不够解气,血溅三步,草民亦无怨言。”

对着这位屡次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的名儒,姜望微微挑眉:“请讲。”

尔奉明直起身来,大袖两边拂开,倒也很有一股名士风流的气韵在:“敢问侯爷,国恨私仇,孰轻孰重?”

“何为国恨?何为私仇?”姜望反问:“尔先生不妨明言好了,伐夏算什么?剿无生教算什么?”

尔奉明道:“自然伐夏是为国恨,剿无生教是为私仇。”

姜望平静地看着他:“剿无生教影响本侯伐夏了吗?”

尔奉明愣了一下,知道自己掉进了语言陷阱,有一种荒谬的错愕感……不是说武安侯只会动辄饱以老拳么?

但很快反应过来:“话不是如此说。无生教若是邪教,的确该剿。我亦对邪教深恶痛绝。但应该如何剿?耗力几何?”

“区区一个无生教,好比蝼蚁之于雄山,值得我大齐消耗如许国力吗?”

他来了状态,愈发激动:“一个小小教派,张榜悬赏于巡检府足矣!侯爷却以仇恨之心,掀起偌大声势。如今举国皆言无生教,人人欲斩那张临川头颅。满朝为国侯私恨而用,侯爷难道真的没有一丝不安?”

姜望定定地看了他一阵。

看得尔奉明有些茫然,那种殚精竭虑为国的激扬,不自觉地弱了下去。

但他还是直着脊梁,很有文人风骨地道:“草民哪里说错了,侯爷尽管直言。”

姜望道:“本侯若要说无生教的害处,可以说很多。无生教祖张临川的危险,也足能列个一二三四。你也许懂,也许不懂,也许装作不懂。但今日这些……都不紧要。”

他叹了一口气:“你说私恨,没错。”

“无生教于本侯有切齿之恨,必杀之而后能解……当着陛下,当着诸位同僚的面,本侯不能否认。”

他转过身,不再看尔奉明一眼,只对那龙椅上的大齐天子拜道:“昔日宫中奏对,陛下有问,臣未能尽答。今日试言——”

他虽然躬着身,但是昂声道:“臣已知霸国之尊,王侯之贵!四年功名,情愿为私恨尽用!望陛下恩准!”

他不解释,不辩驳,他承认对付无生教对付张临川,更多是在与他个人的仇恨。他承认他不是那种大公无私、心中只有国家的人。他承认他作为他自己的爱恨情仇。

如今,他愿意用他这四年来殊死拼杀所赢得的一切,来做这个交换!

现世太过广博,天下尚有白骨道容身之处,他要请齐天子,发一封国书!

满殿缄默。

重玄胜亦是沉默的,这与他事先的建议不相符,也让他后续的准备无法尽用。今日朝议的结果,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是福是祸?是对是错?

尔奉明张口欲言,最后却还是闭上了。

姜望承认自己剿杀无生教是为私恨,承认自己就是一个不懂大局的人。那他还能说些什么?

只能是看天子的态度罢了。

当今天子,恩罚皆无加。

可以有极致的恩宠,也可以有极致的冷酷。

那么对于一个并不以国事为最先考量的军功侯爷,他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无论王侯将相,老臣名爵。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就连沉默“站岗”的重玄遵,也睁开了眼睛。

但听得天子的声音抬了起来:“岂曰私恨?”

又略重地落了下去:“尔是国侯!”

“你说你已经懂得王侯之贵,朕看你并不明白。”

他在龙椅上看着姜望,慢慢地说道:“你乃大齐王侯,与国同荣之尊。你的私事,就是大齐国事!”

今天六千字,其中一章,为阿甚加更债主委员会加更。(1/10)

第1263章 她从何处来第568章 独孤小的小周天第2529章 容易惹尘埃第四十六章 贴身短打第1150章 ?非凤而受朝者第2347章 贼可来,我亦可往!第688章 魔?魇?第665章 等它来,看它如何第1057章 齐天子遥在东国第909章 半个时辰第一百零三章 此路不通第1591章 霜雪明第1718章 星月皆冷第1597章 日出第1770章 天下皆幻,永生一真无咎第282章 碎玉(为盟主陈泽青加更!)第536章 保护第十八章 又见高山,又向高山去第2361章 以无情刑有情第481章 王权之契第1178章 ?你在彼处第697章 哀荣第2250章 阴阳隔世,三途之桥第1753章 覆军杀将第268章 百姓是汪洋大海第1802章 如梦幻泡影第2176章 桃花源第1044章 十年落魄,一笔勾仇(求月票!)第2169章 使人秋思如乱絮(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肩承万钧者第1456章 谁曾见我五神通第301章 敢夸大言第七十六章 我曾见南箕北斗一场空第732章 覆面第1321章 ?看来你意已决第1718章 星月皆冷第350章 礼深情意重第557章 泰山王第三卷总结与感言第1048章 在北衙第1024章 ?五行禁锥(为盟主李独山加更!)第1871章 我未早生十五年第2402章 此门中第309章 祸源化身第451章 源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的心跳第225章 牛鬼蛇神第1125章 如此计昭南第791章 久疏问候第482章 点青第八章 囊括寰宇,岂无险壑第1232章 ?可惜第1214章 观尸(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四灵炼体第602章 传信第466章 这里的夜晚没有明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才圆满小周天第三十二章 逢于星河第1013章 鸿蒙空间第2277章 愿为诸君砥砺之第1770章 天下皆幻,永生一真第1796章 血月落在群山里第190章 拔剑第七十章 一箭凤凰鸣第1100章 ?乘风第1088章 只为问剑第1023章 见信展颜第1763章 天有绝人之路第1356章 ?握如星沙第1330章 知则易苦第一章 云朝节第2160章 放吾心猿第1622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224章 好汉饶命第1905章 夜游神第2219章 人生遂意能几何第1287章 ?北出竹林第2176章 桃花源第1631章 天下不独为齐谋第1880章 一剑卸甲第1128章 待明日第1250章 ?靖天第1699章 九万里风波平第2586章 青史不言第655章 云顶仙宫第1838章 到此一游第758章 掌控第539章 谁是第一腾龙!第一百章 会于长河第653章 斗战金身第1568章 有援自远方来第1701章 他很寂寞第379章 云雾山第233章 宝物出世,各凭手段第一百三十七章 故人心第九十五章 缠星灵蛇第1610章 三日凋第2499章 真龙同代,天下不幸第241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1263章 她从何处来第568章 独孤小的小周天第2529章 容易惹尘埃第四十六章 贴身短打第1150章 ?非凤而受朝者第2347章 贼可来,我亦可往!第688章 魔?魇?第665章 等它来,看它如何第1057章 齐天子遥在东国第909章 半个时辰第一百零三章 此路不通第1591章 霜雪明第1718章 星月皆冷第1597章 日出第1770章 天下皆幻,永生一真无咎第282章 碎玉(为盟主陈泽青加更!)第536章 保护第十八章 又见高山,又向高山去第2361章 以无情刑有情第481章 王权之契第1178章 ?你在彼处第697章 哀荣第2250章 阴阳隔世,三途之桥第1753章 覆军杀将第268章 百姓是汪洋大海第1802章 如梦幻泡影第2176章 桃花源第1044章 十年落魄,一笔勾仇(求月票!)第2169章 使人秋思如乱絮(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肩承万钧者第1456章 谁曾见我五神通第301章 敢夸大言第七十六章 我曾见南箕北斗一场空第732章 覆面第1321章 ?看来你意已决第1718章 星月皆冷第350章 礼深情意重第557章 泰山王第三卷总结与感言第1048章 在北衙第1024章 ?五行禁锥(为盟主李独山加更!)第1871章 我未早生十五年第2402章 此门中第309章 祸源化身第451章 源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的心跳第225章 牛鬼蛇神第1125章 如此计昭南第791章 久疏问候第482章 点青第八章 囊括寰宇,岂无险壑第1232章 ?可惜第1214章 观尸(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四灵炼体第602章 传信第466章 这里的夜晚没有明月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才圆满小周天第三十二章 逢于星河第1013章 鸿蒙空间第2277章 愿为诸君砥砺之第1770章 天下皆幻,永生一真第1796章 血月落在群山里第190章 拔剑第七十章 一箭凤凰鸣第1100章 ?乘风第1088章 只为问剑第1023章 见信展颜第1763章 天有绝人之路第1356章 ?握如星沙第1330章 知则易苦第一章 云朝节第2160章 放吾心猿第1622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224章 好汉饶命第1905章 夜游神第2219章 人生遂意能几何第1287章 ?北出竹林第2176章 桃花源第1631章 天下不独为齐谋第1880章 一剑卸甲第1128章 待明日第1250章 ?靖天第1699章 九万里风波平第2586章 青史不言第655章 云顶仙宫第1838章 到此一游第758章 掌控第539章 谁是第一腾龙!第一百章 会于长河第653章 斗战金身第1568章 有援自远方来第1701章 他很寂寞第379章 云雾山第233章 宝物出世,各凭手段第一百三十七章 故人心第九十五章 缠星灵蛇第1610章 三日凋第2499章 真龙同代,天下不幸第241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