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的奋斗三十二

丁一的奋斗(三十二)

简单的说就是盲目效忠的体现。~容城书院各个分院的学生,纷纷以他们各自就读的分院为团体,开始集会,宣誓效忠于丁一。以前也不是没有这种情况,但一般都是私底下的聚会,不至于这么明目张胆,直接在士麦那、雅典、开罗、苏伊士、罗德岛等等诸地,直接订下酒楼,公然的宣誓。

秘密集会和集会是两个概念。正如敦伦和光天化日野战,向来不是一个概念。

私底下喝两杯,说某位长者、上司对自己是有大恩,今后必要报答,和现时这样弄,那不是一回事了。这些人敢这么做,是因为丁一本就是他们的皇帝,效忠君上,天经地义,一点也不用担心触犯律法。

在收到情报之后,丁一是极为震惊和愤怒的,但面对他要求彻查的命令,谭风却站了出来,直接向丁一说道:“此事根源,实在先生身上。若非先生为前总理大臣服孝,便无这等事生出来。”

“我为于先生服孝,引起这样的风潮?”丁一皱眉望着谭风,也只有后者,才敢于在丁一面前,这么直言不讳了。不过丁一真的有点搞不太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和逻辑?怎么可能把这种表况归结到我头上?要说他们对学院的老师好点,归结到我头上也罢了,谭风,你可别卖直。”

谭风尽管铁面无私,但现在面对着丁一,他也得很努力,才能扛住丁某人给予的心理压力:“先生。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您已经做出了对于师生传道这种关系的尊重的姿态。那么书院的同学,自然也就认为。这是您所提倡的。但书院的学生,我们并不认为授课老师是传统意义上的先生,对于我们来说,您,才是我们的先生。”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刚开始进入书院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小孩,或是阵亡军士的孩子。书院不单不收学费,还给予他们食宿和以前从来不敢想像过的新衣新鞋。粗糙地讲。那是一群孤儿对孤儿院长的感情。而且容城书院可不是孤儿院那种状态,而是让学生吃鱼吃肉保证营养的,也就是说生活是优于普通百姓的。这些书院出来的学生,对于丁一的感情,其实并不难理解。

不用谈信仰,不用谈理念,就是条件良好优于社会大多数的私人福利院,而且长大后还包揽了就业问题!只要是个人,心理正常的人。对于这个福利院的院长,必是感激和崇拜的。何况于,他们在成长的少年时期,一直被灌输的理念和接受到的宣传。以及丁一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那你说怎么办吧!”丁一听着谭风的话,也是头痛。他不要当一个独裁者啊,也没有想过要弄一个王朝出来。他所希望的。是一个稳定发展的国家,就算元首或某一届的上层官员出了问题。这个国家的制度,也能慢慢地恢复过来。

高度集权当然发展起来快,如果方向走对的话。但伴随着风险也大,而丁一完全不必要去冒这种风险,他有这资本,让后继者犯错,就算这个国家几年都停滞,因为先天优势,也不至于垮掉。正如原本历史上的英国,再不堪,毕竟原来是日不落帝国,就是出了败家子,要败光家业,也得好一阵子吧?

“这样弄效忠,书院的资历就成了一种工具,带来的很可能就是整个官僚体系的腐化!”丁一是经历过“文凭风潮”的,他知道这其中的祸害。

谭风回答也很直接:“不用管,或者对他们提起公诉。”

不用管当然没问题,民众效忠皇帝有错吗?放在哪一个国家都绝对没错吧?管来干什么?

所以谭风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并不是每个忠诚和正直的人,在具备了这些美德之后,他们也同样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

至少对于谭风来讲,就是这样。他的回答明显让丁一感觉哭笑不得。

因为这不是一件可以不用管的事,更不可能莫名其妙用清洗的办法,来把忠于丁一的官员或军中将领提出公诉啊 !丁一是有毛病么?他是要制止这种可能因此存在的“终南捷径”,又不是要自杀!

丁一挥了挥手,示意谭风先行退下。

他走出了书房,漫步在外面的走道,但走到侍从室的公事房时,丁一听到了争吵的声音:“祐之兄,小弟以为,这还是呈给父皇为好。”却是李东阳的声音,明显他和刘吉对于某些事情起了争执。而刘吉的声音 也随之响起,“此不过败军之将临死的悲鸣罢了,何必有污圣听?”

两个人都不是那种会脸红脖子粗的角色,连腔调也是四平八稳,但其中交锋的味道,丁一听着却是了然的。所以丁一挥手让吉达过去,让两人都出来说话。

李东阳出来拱手行礼:“父皇。”

刘吉出得来,见着丁一便是长揖及地:“弟子叩请先生……”

不过他没说完就被丁一扯了起来:“学什么不好?学老曹当磕头虫?好好说话。”

别看刘吉被丁一削了一句,可这亲疏的分别,连吉达这种粗豪男儿都看得分明,明显刘吉在丁一面前,可要比义子李东阳更为得宠和亲近一些。

刘吉跟在丁一身边这么些年,地位不是仅仅有义子名份的李东阳可以相比的。

“吵什么?”丁一开口问道。

这两位都是有城府的,马上就开始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因为在丁一面前互相攻击的话,那段数也太低的。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才能显出自己才是侍从室的主心骨啊。

丁一再不擅权谋,这么些年下来,这种戏路却是一眼就看穿了,倒也没有训斥他们,只是伸出手,向他们两人说道:“行了 ,消停吧。什么败军之将?拿来给我看看。”

引起争吵的是一封信,一封来自华夏的信,正如刘吉所说的,败军之将所写的信。

写信的人,丁一并不陌生,石亨,曾经的大明军头,在要谋害丁一事败之后,和也先一起,被扔到京师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当老师去了。

石亨病得很重,按刘吉的说法,也许是病糊涂了,他的家人要去看望他,但他和也先一样,都是被监控的教师,自然要通过安全局衙门的检查。结果石亨气得不行,不知道发什么癫,就写了这么一封给丁一。上面大多就是谩骂,当然没有一句脏话粗口,要不信也送不到丁一这里来了。

他的意思,是觉得丁一是偷天之幸:“陛下之才,于小旗论当是精锐莫名,然所能胜任之职不过总旗,难委之以百户!奈何天意弄人,竟教陛下成事!”

他比于谦更不客气,于谦还说丁一能领千人之军,石亨说丁一只是一个强悍牛逼的小旗,了不起就是总旗,百户都没资格当。然后他又列举了不少实例,就是历数丁一从到京师之后的一连串军事行动。

主要是从土木堡开始,到猫儿庄救出英宗,到京师保卫战雪夜踏营,包括在关外救下也先的妹妹巴达玛,创立都音部落——大约是从跟他一起在学院任教的也先口中打听出来的,毕竟十年左右,他们有太多的空闲,可以去琢磨丁一了。

总而言之,石亨认为,这些战例的胜利,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就是丁一当一个小旗,管个十人,那是精锐无比;当一个总旗,带领个几十人,也是能胜任的;但要当百户,领上百人左右去作战,是没那水平!

甚至他还把丁一俘虏也先的战例也拆分开来,然后在大量的数落和嘲讽里,分析出丁一于其中真正得力,不过是“持数十精锐,行荆轲之事罢了!”荆轲就是刺客嘛,他认为丁一与荆轲的区别,不过是“胆色壮于荆轲,武勇胜于专诸,眼力强于博浪沙负大铁椎之士罢了!”

至于在京师保卫战里,丁一率领被解救俘虏,以数百人破数千骑,石亨认为:“不过仗火器之利!”其后的战迹,石亨也是认为,“夫枪炮者,若以百炼钢刃对铜剑,安有不胜之理?非陛下之谋略致胜哉!”

丁一看着却是点起头来,这个世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石亨是有水平的,历史上能留下名号的人物,真的没有一个是善茬。丁某人是兵王,没错,但的确当个班长他一点问题也没有,而领一个排,基本上,至少在营救英宗那时节,就是他的真实水平了,手下人马上百,他就很吃力了。

“这段很好。”丁一指着石亨骂他的信里,仔细拆出丁一俘虏也先那一节,其实数千都音部落的人马都是造势,真正行动的不过数十人。丁一对边上警卫伸手要过铅笔,在那一节上打了圈,对刘吉和李东阳说道,“派人过去,请石总镇再把这次行动拆细一点,我需要两份文件,一份是当时致使那次行动的每个细节;一份是身为统帅者,为什么不应亲身历险,也请石总镇说说。派人告诉他,如果他同意,会刊印成书,前者作为特种作战的教材,后者作为团以上指挥官培训时反面案例。五十年内,每印一批书,都会支付给他稿费。”

“对了。”丁一交代完了之后本想离开,又想起来,对刘吉说道,“让小张子不要为难他,他喜欢骂我,只要不是粗口脏话,象这样骂的话,让他骂,没关系。”

丁一的心情变得好了起来,因为他对于谭风提出的问题,那些公开宣誓效忠于他的学生们,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第2章 定埃及(一)第3章 永镇广西(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9章 风*流*眼(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84章 虎脱柙(十五)第4章 新君(六)第17章 洗剑血成川(六)第47章 寻人(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6章 欧洲(十九)第29章 江山万里烟(十九)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7章 风萧萧(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第2章 远航(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29章 或言尧幽囚(二)第1章 督广西(九)第29章 或言尧幽囚(二)第1章 督广西(二十五)第3章 立储(八)第23章 种田(二)第4章 新君(二十)第74章 闲游独木桥(四)第3章 立储(十五)第3章 爪哇(十八)第9章 风*流*眼(二)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丁一的奋斗二十七第1章 督广西(十九)第96章 天子赐颜色(八)第14章 洗剑血成川(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5章 夺门(九)第74章 把吴钩看了(七)第9章 风*流*眼(十六)第3章 飞地(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84章 虎脱柙(七)第2章 远航(十五)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三)第5章 忠义无双(十五)丁一的奋斗二十第73章 闲游独木桥(三)第111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三)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8章 转进(十三)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三)第66章 更有强中手(十一)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九)第4章 新君(六)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五)第4章 新君(十八)第4章 万山在握(四)第9章 风*流*眼(十六)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三)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七)第4章 万山在握(四)第2章 远航(六)第17章 洗剑血成川(六)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第70章 翻云覆雨(一)第84章 虎脱柙(三)第1章 督广西(二十六)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四)第66章 更有强中手(十一)第6章 欧洲(六)第36章 幽怀恨无句(六)第3章 立储(十八)第7章 风萧萧(九)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3章 飞地(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三)前情回顾已阅第一卷的读者请略过第6章 伤别离(二十一)第6章 欧洲(十七)第73章 闲游独木桥(三)第1章 督广西(三十)第2章 筚路蓝缕(十三)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二)第3章 永镇广西(十八)第8章 决斗(十四)第4章 万事开头难(四)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6章 伤别离(二十)第47章 教看风云手(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79章 闲游独木桥(九)第8章 决斗(二十一)第25章 视死忽如归(三)丁一的奋斗十七第2章 远航(十六)第36章 刺杀(二)第6章 伤别离(七)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一)第84章 虎脱柙(三)
第2章 定埃及(一)第3章 永镇广西(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9章 风*流*眼(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84章 虎脱柙(十五)第4章 新君(六)第17章 洗剑血成川(六)第47章 寻人(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五)第6章 欧洲(十九)第29章 江山万里烟(十九)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7章 风萧萧(十二)第4章 出印度洋(十六)第2章 远航(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29章 或言尧幽囚(二)第1章 督广西(九)第29章 或言尧幽囚(二)第1章 督广西(二十五)第3章 立储(八)第23章 种田(二)第4章 新君(二十)第74章 闲游独木桥(四)第3章 立储(十五)第3章 爪哇(十八)第9章 风*流*眼(二)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丁一的奋斗二十七第1章 督广西(十九)第96章 天子赐颜色(八)第14章 洗剑血成川(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七)第1章 伴君如虎(七)第5章 夺门(九)第74章 把吴钩看了(七)第9章 风*流*眼(十六)第3章 飞地(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四)第84章 虎脱柙(七)第2章 远航(十五)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三)第5章 忠义无双(十五)丁一的奋斗二十第73章 闲游独木桥(三)第111章 矢交坠兮士争先(三)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8章 转进(十三)第5章 忠义无双(二十三)第66章 更有强中手(十一)第80章 闲游独木桥(十九)第4章 新君(六)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五)第4章 新君(十八)第4章 万山在握(四)第9章 风*流*眼(十六)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1章 风吹海不平(十三)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七)第4章 万山在握(四)第2章 远航(六)第17章 洗剑血成川(六)第10章 依红傍粉怜香玉(十)第70章 翻云覆雨(一)第84章 虎脱柙(三)第1章 督广西(二十六)第11章 日久见人心(四)第66章 更有强中手(十一)第6章 欧洲(六)第36章 幽怀恨无句(六)第3章 立储(十八)第7章 风萧萧(九)第118章 血腥序幕(十五)第3章 飞地(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三)前情回顾已阅第一卷的读者请略过第6章 伤别离(二十一)第6章 欧洲(十七)第73章 闲游独木桥(三)第1章 督广西(三十)第2章 筚路蓝缕(十三)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七)第83章 其血玄黄(十二)第3章 永镇广西(十八)第8章 决斗(十四)第4章 万事开头难(四)第4章 云远承宣布政使司(十六)第6章 伤别离(二十)第47章 教看风云手(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79章 闲游独木桥(九)第8章 决斗(二十一)第25章 视死忽如归(三)丁一的奋斗十七第2章 远航(十六)第36章 刺杀(二)第6章 伤别离(七)第2章 拯救两广总督(十一)第84章 虎脱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