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君臣

皇宫钟楼,锦衣卫南镇抚司堂上指挥李若琏奋力击鼓,雄浑鼓声传遍皇宫内外,在空中回荡不绝。

九门守卫兵士听见鼓声,只是朝紫禁城方向投去懒散目光,兵士欠薪数月,京师物价腾高,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食不果腹,快要沦为乞丐了。

此时此刻,便是皇极殿起火,崇祯皇帝被大火烧死,众人怕也只会袖手旁观。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空空荡荡的皇极殿大殿中,崇祯皇帝朱由检高高坐在龙椅上,等待着他的臣子,等待着眼前大殿里缺失的那些“国之栋梁”,等待着他们来给皇帝做新年朝贺。

陪在皇帝身边的,只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朱由检木然望向大殿门口,他昨夜一宿未眠,早上又没用膳,体力不支,神志恍惚。

恍惚之间,朱由检看到自己最后吊死煤山,景山那颗歪脖子槐树枝丫上,勒紧大明天子的绳索发出吱呀声响,惊起一片昏鸦。

等了半个时辰,仍旧没有文官武将赶来大殿朝贺。朱由检从怀中掏出块军用压缩饼干,面无表情咀嚼着。

“这些个挨千刀的!真是越来越混账了!”

王承恩双手从炭炉上面移开,瞪着面前那堆若隐若现的炭火,咬牙切齿。

崇祯没有太监表现的那般愤怒,他只是微微叹息,从意识到自己穿越明思宗的那一刻起,他便很清楚,自己已然身处地狱,接下来的剧情也都是照地狱模式发展。

只是没有想到,明末皇权衰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如果连京师文臣武将都震慑不住,京畿之外那些羽翼渐丰的军阀如左良玉之流岂不更加猖狂。

见皇上阴脸色阴沉良久无语,王承恩试探问道:

“皇上千万不要和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置气,伤了龙体可不值当,要不,要不先去拜谒太庙,等拜了太庙再回来朝贺?”

作为皇上贴身太监,作为和信王一起长大的玩伴,王承恩对朱由检的脾气秉性了若指掌,知道皇帝生气是假,现在只要给他一个台阶下就好。

王承恩虽然说不出什么文官势大皇权衰落之类的政治学话语,然而京师态势各方力量对比,他却是十分了然的。

当今皇帝比不上明太祖,远不及明成祖,王承恩也不是魏忠贤王振之流。

李若琏年轻气盛,张口说要剥人皮,当然只是说说而已,眼下这态势,谁剥谁的皮还是个问题。

王承恩现在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和稀泥,平息皇帝的怨气。

原本以为皇上听自己这么说,会顺水推舟,答应先去拜谒太庙——实际上,原本历史位面上的朱由检可能会这么做。

然而今日,被穿越者附身的崇祯皇帝决意改变历史。

历史注定会将不同。

“群臣不来,今日就不去拜谒太庙!”

崇祯皇帝一字一句对王承恩道,平静之下,却让王承恩心惊胆寒。

“皇上,莫怪奴婢多言,大臣缺朝也不是一两天了,去年今日不也是。。。。。。”

王承恩所言不假,自万历年间起,大明朝会次数逐渐减少,原本旬日一次的早朝开始荒废,到朱由检继位,经常发生皇帝坐等大臣早朝的情景。

比如崇祯十六年元旦也就是去年今日,前来皇极殿给皇帝朝贺的只有两名勋贵!

王承恩还要说话,忽然瞥见皇上眼角闪过一抹凶狠之色,那是他从不曾见过的神色。

“你说的那是从前,现在不同了!”

说话之间,大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抬头看时,李若琏拽着碎步进来了。

“皇上,凤阳守陵官,千户谷国珍现在殿外,说是有事求见!”

按照宫里规矩,但凡外地官员入宫,要先通知内阁,再呈报司礼太监,由司礼太监接头后才可觐见皇帝本人。

不过眼下内阁恐怕还在被窝里和小妾调情。

“凤阳。”

崇祯忐忑不安。

凤阳乃大明龙兴之地,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可以说是朱家的福地。然而这几年凤阳却是祸事连连,让朱家子孙寝食难安。

崇祯八年,张献忠突袭凤阳,击毙凤阳守将朱国正,俘获凤阳知府颜容暄,并当着百姓的面,历数知府罪行,将其处死。

崇祯十二年,凤阳乡民民变,杀虐无数,千户谷国珍险些丧命。

崇祯吞了口唾沫,来回搓手,神色有些慌乱。

未知总是最恐怖的,尽管他现在已不是那个犹柔偏执的朱由检,血液中融入了龙啸特种兵的强悍果敢,可是听到凤阳这两个字,便像触电似的,全身一阵痉挛。

那么,这次又有什么坏消息呢?

“快宣谷千户进殿!”

“遵旨!”

很快,一个蓬头垢面的武将被带上大殿,此人就是千户谷国珍,他身材消瘦,面容憔悴,与其说是千户,更像是个江湖郎中。

谷国珍抬头望向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身体摇摇晃晃,差点摔倒在地。

“皇上!皇上!凤阳!凤阳地龙翻身了!”

“什么!“

朱由检眼前一黑,头晕目眩,地龙翻身即为地震。

跪在面前凤阳千户谷国珍,算是皇上为数不多的心腹之一。崇祯八年,张献忠洗劫凤阳挖掘朱家祖坟的消息传到紫禁城,崇祯立刻穿上丧服,跑到太庙,跪在祖宗的牌位之下放声大哭。

朱由检在悲恸之余,选派亲信谷国珍前往凤阳善后。

当年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谷国珍便是信王护卫,始终不离不弃。

崇祯八年,谷国珍临危受命,赴凤阳看守皇陵。谷千户亲率三百家丁赶到时,皇陵已被张献忠刨的干干净净,四周行宫也被流贼放火焚烧。

也就是说,这位千户大人八年时间一直在看守一座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坟墓。

大概是久在崇祯身边耳濡目染,谷国珍在凤阳官场是出了名的清廉。在做千户八年,穷的叮当响,老母去世向朋友借钱买棺材下葬。在贪腐成风的明末,也算是一朵奇葩。

“死了多少百姓?”

朱由检强忍住晕眩。

不啻晴天霹雳。龙脉之地发生地震,不管是从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角度上解释,这都不是好事。

死了多少人,对帝王来说,不过是个数字。如果历史轨迹不能改变,大明不能中兴,当下所有死亡都是没有意义的。

谷国珍满脸诧异站在原地,他本以为皇帝会先问皇陵有没有受损,有无盗贼浑水摸鱼,没想到崇祯直接问百姓。

这种属于知府或者户部回答的问题,对专职守陵的千户来说,显然太难了。

旁边王承恩见谷国珍吞吞吐吐,便催促道:

“回话!皇上问你话呢!回话!”

谷国珍脸色憋得通红,跪倒在地支支吾吾。

朱由检缓缓从龙椅上坐起,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扶起谷国珍。

“你在凤阳费心了,朕会重赏你,”

谷国珍听罢,连忙双手抱拳道。

“谢皇上厚爱,眼下凤阳混乱不堪,末将担心有人会浑水摸鱼,盗取皇陵······”

朱由检微微一笑,和颜悦色道。

“朕的祖坟早在八年前就被张献忠刨了,此事天下皆知,没必要隐瞒,凤阳皇陵早就是座空坟了。“

大殿之上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惊愕望向崇祯皇帝。

“只要心中有先人,就不用讲究这些虚礼,朕不愿掩耳盗铃,从今往后,你也不用再守陵了。”

周围几人还没反应过来,却见崇祯脸上表情忽然严肃起来,对跪在地上的谷国珍道:

“凤阳千户谷国珍接旨!”

谷国珍叩拜道:“臣接旨!”

“朕口谕,今大明内忧外患,自古忠孝难两全,为大明计,朕决意从即日起,废黜凤阳守陵一职,千户谷国珍率领所属护陵兵士以及守陵太监,即刻返京,官职不变,留候他用!不得有误!”

王承恩,李若琏,谷国珍三人全部张大嘴巴,目瞪口呆望向崇祯皇帝。

尤其是是千户谷国珍,更是呆若木鸡跪在原地,他愣了很久,起初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转身看了看王承恩。

这位千户大人完全是个武人,大字不识几个,只会写自己名字,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末将守陵不力,甘愿受罚!皇上息怒!”

朱由检勃然大怒:“怎么,你想抗旨不遵吗?”

“不,末将不敢!!”

王承恩扯了扯冕服衣袖,拼命使眼色,压低声音道:

“皇上,凤阳那边有三百口子人呢,只怕盘缠都不够给,”

朱由检微微一愣,大声道:

“王承恩,大点声,朕听不见!”

王承恩一脸尴尬,在皇上锐利的目光逼视下,把刚才说的那句话吞吞吐吐又说一遍。

崇祯皇帝忽又咆哮:“大点声,朕听不见!”

王承恩见皇帝龙颜大怒,吓得匍匐在地,旁边李若琏也赶忙跪下。

朱由检缓缓走下龙椅,目光扫视三人,最后落在空无一人的皇极殿外:

“你们三人,皆是朕的肱骨之臣,是朕的心腹!便是大厦将倾,国之将亡,朕也不能做那亡国之君,诸位也不要做那亡国之臣!“

王承恩匍匐在地,低声抽泣,谷国珍神情悲怆,再看李若琏,这位南镇抚司硬汉眼眶竟也有些许红润。

“今日之事,诸位都看见了!早朝已过去半个时辰,我大明文武群臣,两三百人,竟无一人来上朝!来给朕朝贺!来给大明朝贺!“

”为何!只因朕现在手中无兵无粮!京师已成孤城,鼠疫横生,外援不进!当然,现在也没有外援了!”

朱由检说到这里,转身望向谷国珍:”所以,朕现在必须要有自己的兵!谷国珍!凤阳守陵的兵丁,就是朕的兵!””

崇祯皇帝声音越发悲怆,朔风呜呜穿过大殿门口吹进屋内,诉说着大明王朝无尽凄苦哀怨。

王承恩哭声越来越大,由呜咽变为抽泣,直到最后哭号起来,司礼监秉笔太监双手捶地,披头散发。

“皇上继位以来,殚精竭虑,流民猖獗,东虏肆掠,为凑足辽东军饷,内府值钱的宝贝都典当了!皇上现在一日只食一餐,冕服只有两套!春夏秋冬换着穿!宫外那些挨千刀的,个个富得流油,哪个府上不是豢养戏班,广购小妾,周府上的周家班,几个唱曲儿的,一夜花销比皇上半年还多!就是他们在吸大明的血!臣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啊!”

王承恩悲愤交加,哭声越发悲切,咚咚磕起头来。

谷国珍干裂的嘴唇轻微颤抖,眼眶红润,他久在京城之外,不知皇上已拮据到这种地步。

朱由检上前一步,拉起地上嚎啕大哭的太监。

“不要哭了!“

”起来!”

王承恩站起身,鼻涕四流,揉着眼圈,连连对皇上说失礼。

谷国珍掏出身上几块零碎银子,这是他的全部家当,双手捧到皇帝身前,低声呜咽,说不出话来。

李若琏摸遍飞鱼服,也没找到一个铜钱,事实上,他已经三个月没发饷银了。

“王公公,末将这把绣春刀,乃倭人打造,削铁如泥,随我十多年了,公公拿到西市,或许能换几两银子,”

王承恩正要伸手接刀,被崇祯踹了一脚。朱由检抬头望向谷国珍,大声道。

“朕不要你的钱,谷国珍,你到京城是要问朕要钱的,朕要给你钱!”

朱由检从王承恩手里夺过那把破旧绣春刀,双手捧过头顶,递还给李若琏,锦衣卫诚惶诚恐接过刀,神色哀伤。

“大明有你们这样的忠义之士,朕甚是欣慰,哪怕举国沦丧,只要有一人心系大明,大明就不会亡!“

王承恩听了这话,又要大声痛哭,却听崇祯皇帝大声道:

”太祖昨夜给朕带来万两黄金,朕不缺钱了!“

朱由检说罢,像变戏法似的从袖中取出两个沉甸甸的袋子。

在三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下,一堆黄橙橙的金块在晨曦微光中发出希望的光芒。

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六十七章 应对(京师篇)第三百十二章 武当仙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捕鲸第三百零一章 海盗陌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动员第九十五章 豺狼第七章 孤胆第一百八十六章 富庶第七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荒野生存第六十七章 应对(京师篇)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兽犹斗第八十四章 尘土第三百章 挽歌第三百十三章 倾国倾城第二十一章 白鼠第六章 缇骑第一百四十五章 动员第三百十一章 开疆拓土第二十四章 圣旨第三百章 英雄第二百二十八章 炼狱第三百章 关墙第四十七章 初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下第八十八章 拥立第二十三章 唐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沦陷第六十九章 破城(山西篇)第三百章 安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复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捕鲸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煎第一百零五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章 炮击第七十六章 赐婚第四十章 赔本第二百二十三章 联盟第十四章 立威第三百零五章 清洗第四十章 赔本第七十一章 皇田第一百五十章 光复第三百章 樱花第六十六章 放血(京师篇)第六十四章 票友(京师篇)第六章 缇骑第一百九十四章 灭绝第三百二十五章 登陆之日第一百七十章 拥立第一百九十章 贸易第三十一章 打狗第五十三章 幽思(山西篇)第三百十一章 开疆拓土第四十九章 刺杀(京师篇)第三百章 樱花第三百十三章 彼得大帝第八十五章 两手第二百七十章 炮击第三百章 挽歌第三十一章 打狗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盗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兽犹斗第一百四十六章 真章第二百零四章 出征第三百零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十六章 射击第二百二十八章 孝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狱第三百四十五章 西伯利亚邪灵第四十九章 刺杀(京师篇)第九十章 使者第七十三章 注射第三百章 武士第三百零九章 登陆第一百五十章 迁都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占莫卧儿帝国(四)第二十七章 红颜第三百章 妇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兵败第六十八章 切腹(日本篇)第三百零三章 神兵第二百二十章 谎言第九章 抄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分裂第二百二十章 谎言第三百零五章 清洗第二十六章 韩城第六十二章 激战(京师篇)第一百二十章 幻灭第九十三章 近战第三百章 安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攻第二百零三章 复仇(收服李定国)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一百七十八章 禽兽第三百章 妇人第三十三章 兵饷
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六十七章 应对(京师篇)第三百十二章 武当仙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捕鲸第三百零一章 海盗陌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动员第九十五章 豺狼第七章 孤胆第一百八十六章 富庶第七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荒野生存第六十七章 应对(京师篇)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兽犹斗第八十四章 尘土第三百章 挽歌第三百十三章 倾国倾城第二十一章 白鼠第六章 缇骑第一百四十五章 动员第三百十一章 开疆拓土第二十四章 圣旨第三百章 英雄第二百二十八章 炼狱第三百章 关墙第四十七章 初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下第八十八章 拥立第二十三章 唐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沦陷第六十九章 破城(山西篇)第三百章 安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复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捕鲸第二百六十一章 相煎第一百零五章 撤兵第二百七十章 炮击第七十六章 赐婚第四十章 赔本第二百二十三章 联盟第十四章 立威第三百零五章 清洗第四十章 赔本第七十一章 皇田第一百五十章 光复第三百章 樱花第六十六章 放血(京师篇)第六十四章 票友(京师篇)第六章 缇骑第一百九十四章 灭绝第三百二十五章 登陆之日第一百七十章 拥立第一百九十章 贸易第三十一章 打狗第五十三章 幽思(山西篇)第三百十一章 开疆拓土第四十九章 刺杀(京师篇)第三百章 樱花第三百十三章 彼得大帝第八十五章 两手第二百七十章 炮击第三百章 挽歌第三十一章 打狗第二百六十二章 海盗第三百一十五章 困兽犹斗第一百四十六章 真章第二百零四章 出征第三百零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十六章 射击第二百二十八章 孝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狱第三百四十五章 西伯利亚邪灵第四十九章 刺杀(京师篇)第九十章 使者第七十三章 注射第三百章 武士第三百零九章 登陆第一百五十章 迁都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占莫卧儿帝国(四)第二十七章 红颜第三百章 妇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兵败第六十八章 切腹(日本篇)第三百零三章 神兵第二百二十章 谎言第九章 抄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分裂第二百二十章 谎言第三百零五章 清洗第二十六章 韩城第六十二章 激战(京师篇)第一百二十章 幻灭第九十三章 近战第三百章 安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进攻第二百零三章 复仇(收服李定国)第三百十八章 日落第一百七十八章 禽兽第三百章 妇人第三十三章 兵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