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

果然不出高摩所料,奥斯曼人虽然对这个价格略有些异议,但也没有多做纠缠,然后他们提出了用实物抵消部分造舰费用。毕竟,如今的奥斯曼虽然是个大帝国,但是财政上却一直不是很宽裕,特别是在欧洲人开辟了绕过非洲好望角前往东方的航线后,奥斯曼帝国的财政收入更是直线下降。因此,他们提出用实物抵消部分货款的方式也就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对于用实物抵消部分货款的提议,东岸人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这个比例以及货物的选择就很有讲究了。打个比方,目前东岸比较缺乏挽马、骆驼(用于南非)等牲畜,而这些土耳其人手头很多。与其今后花钱向别人购买,那还不如和土耳其人以货易货呢。再者,工业上需要的羊毛、皮毛、铜、铅、锡、水银、石墨、硫磺等物资也是东岸能够接受的东西。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土耳其资源最丰富的“奴隶”,更是东岸所需要的“大宗商品”。截止1639年底,华夏东岸共和国全国人口经过这将近两年时间的大力扩充,目前已经达到了三万四千人的规模。但饶是如此,现有的这些人口仍然远远不够用。工业、农业、军事、商业部门处处要人口,而且各个部门的胃口一次比一次大,让执委会极为头疼。

今年以来,已经分几个批次从南非大量引进土著到本土,到目前已经以劳务派遣的形式累计引进了超过四千名科伊桑人或科萨人。这些南非土著被大量分派到铁矿、煤矿、石灰矿、水泥厂、砖窑厂、建筑队、农田等地,解放出了大量东岸自由民人口。而尝到使用南非土著甜头的各部门,逐渐开始无视一些穿越众反对引进黑人、红人的呼声,如同上瘾一般极力催促执委会加大引进南非土著的力度。

不过一下子引进太多南非土著终究会触动国内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对此执委会也不敢轻易开口子,况且按照协议这些土著三年以后都是要返回南非的,不能像终身奴隶一样长期使用。因此,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大量引进移民,而奥斯曼土耳其,显然是一个很好的“供货方”。

双方就细节足足商谈了三个多小时,最终才敲定了奥斯曼人的造舰费用一半用现金支付,另一半则用物资和人口来抵扣,并对每样抵扣物资的数量和单价都做了详细规定。这样一来,等于东岸将造船成本通过现金收了回来,然后剩下的物资和人口就是白得的了。

至此,双方海军方面的合作协议算是初步商谈完毕,那么接下来该要商谈的就是陆军方面的协议了。说实话,东岸人对于出售陆军装备不是很感冒,这里边没别的原因,主要还是挣不了几个钱。你看两家造船厂合力吃下了奥斯曼帝国六艘战舰的建造合同,36万元的总额,利润起码有一半,这要卖多少陆军装备才能换回来啊。

此时英国自产的一杆苏尔式火绳枪价格大约是18个先令多一些的样子,总之不到一英镑(4元)。燧发枪的价格稍微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去。现在东岸共和国出售的32-乙式燧发步枪最新优惠价是5元一枝,而成本则由于采用了蒸汽镗床钻枪管,降低到了2元以下,也就是说一枝枪能赚3元。看着利润率不错,可问题是你也卖不出去多少啊,一次卖个一两千枝步枪就是大生意了,也不过才赚了几千元。

步枪如此,大炮也差不多多少。即使“鞑坦大炮”经过了两次提价,目前12磅炮以下的火炮平均每门能赚30元,一年卖几十门炮也挣不了几个钱。这几年东岸出售的陆军火炮数量并不多,其中大多数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出售的。比如出售给法国政府的火炮,支援他们和西班牙人的战争;比如出售给英国王党的火炮,支援他们和苏格兰人的战争;比如出售给土耳其人的火炮,用做打开当地市场的敲门砖。除此之外,就只有早期零星出售到瑞典、波兰和俄罗斯等地的火炮了,其所占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

不过现在土耳其人要求购买大量的火炮和盔甲用于改善陆军装备,以更好地和奥地利人、波兰人、俄罗斯人作战,东岸人对于他们的要求肯定不能不闻不问。好在他们将武器买过去也威胁不到东岸人,犯不着为此惹他们不愉快,卖就卖呗,反正多少也能挣一点钱。

哈桑提出苏丹禁卫军以及埃及地方新军需要购买总计六十门各型火炮、五百领盔甲以及少量军刀、工兵铲等物品,总价值1.4万杜卡特(约2.5万元)。这么点钱跟海军巨额造舰费用比起来完全就不值一提,因此双方也没有在价格上再多做纠缠,基本上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通过这两份海陆军事合作协议,奥斯曼帝国将从明年开始一跃成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大出口国和贸易合作伙伴。毕竟,这两份协议的总额实在太过惊人了,加上一些备用帆布、火炮、船材,此次和奥斯曼帝国达成的军事合作协议总额突破40万元是没有悬念的。

40万元的军购订单,再加上双边贸易,东岸共和国明年出口奥斯曼帝国一百余万元不成问题。要知道,今年东岸在法兰西销售了33万匹棉布,再加上一些军火、皮具,总额才不过75万元,即使明年再有些增长,估计也很难突破百万元大关。这样一来,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头衔势必要易主了。

协议达成后,双方一起共进晚餐。第二天,即12月6日,应奥斯曼人的请求,外交部的官员们带领他们参观了位于东岸港南城外海边的大鱼河海军造船厂。

别看大鱼河海军造船厂名字里带“海军”二字,实则是不折不扣的合资企业:东岸公司占股60%,工商部占股30%,剩下10%为员工持股,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你别小看这种方式,很多欧洲造船工匠可就是被这员工持股、分红所吸引而来的呢,这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先进的管理制度了。

海军造船厂内有两座船台,上个月“昆仑”号运输船交付给南海运输公司后船台便空了下来,如今正好可以为奥斯曼人开工建造战舰。这座船厂拥有技术员、工匠以及学徒五百余人,实力还算是雄厚。虽然比不上政务院的心头肉——镇海造船厂,可也是远近闻名的大船厂了,远不是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在新大陆的那些修船厂所能比拟的。

由于目前没有造船任务,船厂的技术员们正在给工匠和学徒进行职业培训。他们请来了自然科学研究院数学所和船舶设计所的双料研究员维维安尼来给大家讲解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的数学原理。给工匠和学徒们培训完数学知识后,维维安尼还要给船厂的技术员们讲解一些粗浅的流体力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建造船舶。

维琴佐.维维安尼,这位来自佛罗伦萨的小伙子,自从几年前和托里拆利一起来到东岸后,就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数学天赋。在自然科学研究院跟随几名穿越众中学数学老师学习了一阵数学知识后,维维安尼又跟一些物理老师开始学习力学。在这两个学科中都取得了不错成绩的他还学以致用,不但给国内建造的一些桥梁、建筑提供设计方面的指导,还亲自到两家船厂参与新型军舰的论证、设计,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如今,这个还不满18岁的意大利小伙子已经成了数学所和船舶设计所的双料研究员,前途远大。为此,国家情报总局已经暗地里将他上调成了一级保护与监视对象,确保将他牢牢掌控在东岸共和国的手里。

看到数百人坐在礼堂里一起学习、培训的场面,哈桑很受震动。他想起了奥斯曼帝国造船厂里那些薪酬微薄的造船匠以及奴隶苦工,再看看眼前这些充满了蓬勃朝气的船厂产业工人,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

造船厂里大量使用的设计独特的滑轮吊杆、水力锻锤,先进的木工器械,裁剪整齐的船材以及船用焦油,都使得他有耳目一新之感。看得越多,他叹气的次数就越多,也就越发地感受到奥斯曼帝国的落后与深沉的暮气。

当然,一些重要的位置和最新式的机器是没有让哈桑等人参观的。比如隔壁车间内的蒸汽切割机、蒸汽起重机等刚刚研制出来没多久的机械,是东岸共和国绝对保密的对象。无论奥斯曼人出多少钱、订购多少战舰,他们都不会有机会被领到里面去参观。

参观在中午就匆匆结束了,来自奥斯曼的哈桑等人大受震动,同时也对东岸人能给他们造出优秀的战舰抱以了充分的信心。接下来几天,他们将被安排在东方宾馆内休息,然后等待搭乘下半月出发的东岸舰队返回苏伊士港。毕竟,他们也要赶紧将取得的成果向国内做一个详细的汇报。

第四百四十一章 棉河(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方(一)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国人(三)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第八十四章 伟大的航行(九)第五十七章 东岸主义(一)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一百零九章 远东根基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十八章 铸炮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会变迁(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冬日(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四十九章 火地岛之行(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筚路蓝缕(四)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十七章 港口炮台建设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家坡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贸易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十五章 军部的独走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岛,新生活(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东岸人在长江上(二)第四十六章 巴西局势(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燃烧的瓦尔迪维亚第一百零八章 烟台(三)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一百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七章 第一件工业制成品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一百十章 南方战区(六)第五十九章 决战:插曲(一)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二十三章 深固根本(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第四百三十三章 资本(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乱局(四)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二百十七章 热带沃土(三)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一百零七章 烟台(二)第一百零七章 哥萨克与满洲人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五章 无意中的闯入者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场(一)第四十八章 战备之轨道(一)第三十三章 战争机器(二)第十二章 大建设(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罗洽(一)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势(一)第三百五十章 撤退(一)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战区(八)第一百十四章 迟来的接触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七十六章 决战:尾声(三)第四十六章 马岛上的生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铜钱(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第六十八章 新产业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三百十八章 军队与财政(三)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区(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调查(一)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六十六章 决战:主题(四)第三百十六章 军队与财政(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八十一章 大河以西(四)第三百三十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经济学(三)第三十七章 为王前驱(二)第三十四章 战争机器(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从南到北(二)第十二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三十六章 战争机器(五)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五十二章 战备之船舶(二)第八十三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三)
第四百四十一章 棉河(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方(一)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五十五章 南方的英国人(三)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第八十四章 伟大的航行(九)第五十七章 东岸主义(一)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一百零九章 远东根基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十八章 铸炮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社会变迁(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冬日(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四十九章 火地岛之行(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筚路蓝缕(四)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日(二)第十七章 港口炮台建设第二百零二章 血肉磨坊(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家坡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贸易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十五章 军部的独走第四百零一章 新青岛,新生活(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东岸人在长江上(二)第四十六章 巴西局势(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燃烧的瓦尔迪维亚第一百零八章 烟台(三)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一百十七章 粮食问题第七章 第一件工业制成品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一百十章 南方战区(六)第五十九章 决战:插曲(一)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二十三章 深固根本(九)第三百七十四章 二打奇洛埃岛第一百三十三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第四百三十三章 资本(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乱局(四)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二百十七章 热带沃土(三)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一百零七章 烟台(二)第一百零七章 哥萨克与满洲人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五章 无意中的闯入者第十六章 南方共同市场(一)第四十八章 战备之轨道(一)第三十三章 战争机器(二)第十二章 大建设(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罗洽(一)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势(一)第三百五十章 撤退(一)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南方战区(八)第一百十四章 迟来的接触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七十六章 决战:尾声(三)第四十六章 马岛上的生活第三百八十六章 铜钱(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第六十八章 新产业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三百十八章 军队与财政(三)第三十九章 平安堡(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区(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调查(一)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六十六章 决战:主题(四)第三百十六章 军队与财政(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网(七)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八十一章 大河以西(四)第三百三十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经济学(三)第三十七章 为王前驱(二)第三十四章 战争机器(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从南到北(二)第十二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三十六章 战争机器(五)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五十二章 战备之船舶(二)第八十三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