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山间的战斗(一)

在第二舰队远去的时候,南非开拓队队长莫茗在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提前进行今年的扫荡行动。原本他是准备在5月中旬秋收结束后再调集民兵进行今年的扫荡行动的,不过考虑到执委会说不定何时就会开启马岛的开发计划,因此他也不再拖下去了,决定趁着秋收前这短短两个多月进行一次突击,摧毁至今仍盘踞在东山(赛德伯格山)附近区域的一些科萨黑人部落联盟势力。

在去年的大扫荡中,东山山区的很多科萨人消息较为灵通,提前一步逃到了山里躲了起来,有的更是越过山脉逃到了东面的大卡鲁高原地区。因此,这些科萨人在东岸人的大扫荡之中较好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东岸人走后,他们便从山区地带开始向西迁移,逐步吞食科伊桑人(主要是桑人)的地盘。在东岸人扫荡中实力大损的桑人无力抵御,步步退却,目前大盐池以南已经很难再见到桑人的身影了。

而且据说目前东山山脉以西地区的那些科萨黑人基本上都臣服于山东面的某个大科萨人部落酋长。那个科萨人大部落人丁众多、极为强盛,而且也很好战,目前据信已经通过收买、战争等手段兼并整合了大卡鲁高原西段不少小型科萨人部落。根据东岸人零星得到的消息,这个部落的人丁或许已经达到了五万人以上,其中随时可以征战的壮丁超过了一万人,算得上是附近难得的强大势力了。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这个部落据说还和开普敦地区的英国人做过几次交易。英国人用一些火枪与弹药向这些科萨人换取了牛羊作为食物,关于这一点,得到了最近逃亡过来的一些英国难民的证实。据他们回忆,这个部落的酋长极其有远见,他用数百头牛羊向英国人换了约两百枝火枪和部分弹药,作为他与别的部落征战的杀手锏。

不过这些传闻对于河中堡的东岸人来说都显得太过遥远。尤其还是一些关于野蛮人的传闻,那就更难以提起东岸人的兴趣了。他们如今吃喝不愁,唯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那些来自本土的各类商品了。不过那些商品的价格都不是很便宜,要想买得起那些东西还是得想办法多弄点钱才行。而如今,一个弄钱的机会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

“起来起来,都别******坐着了!连长来了!”一名身着黄色咔叽布军服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在他的催促下,原本坐在地上闲聊着的一帮原河中堡农夫们都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

张大牛掸了掸崭新的土黄色军服上草屑,然后拄着步枪站了起来。站在他身旁的是他的邻居张德发张老爷,如今他俩都是新动员起来的陆军预备役第104连的士兵。

说起这个第104连,乃是军部在去年新组建的四个陆军预备役部队之一,连队编制和正规军一样是180人。也许和正规军有所区别的地方就是他们土黄色的军服(正规军是深蓝色),以及只有正规均四分之一的训练量了。

“孙二蛋不过就是个排长,神气个什么东西啊!”张大牛嘴里喋喋不休着,动作却一点不慢,军官们早就用马鞭让他们明白了服从命令的重要性。

张德发瞥了一眼张大牛,冷冷一笑,低声道:“你现在说这些有个屁用。当初你要是把心思多用点在训练上,别整天在你那波斯婆娘身上使劲,你也不至于比不上他孙二蛋。说到底,人家这排长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本事,你也去争一个回来啊。”

张大牛被说得满脸通红,道:“呸,光说我,你自己不也和我一样是个什么狗屁上等兵,有本事也混个下士、中士什么的啊。”

“我和你不一样。”张德发斜睨了一眼张大牛,说道:“我今年都三十多了,按在村里那会儿的辈分,我还是你叔呢。你一个壮小伙子都没本事,让我这么个老头子去?”

两人在村里是邻居,干活、训练的时候也多半分在一起,交情还不错,就是没事的时候爱互相损两句。

此时第104连代理连长肖白图、副连长孙胜军已经一前一后来到了队伍面前,士兵们在军官口令之下迅速列队立正。骑兵军官出身的肖白图在队列前稍稍巡视了一番,随即便一挥手,副连长孙胜军立刻会意地上前大声吼道:“陆军第104连全体都有,枪上肩、向右转、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而在与他们相隔不过几十米的操场另一处,南非地区最高长官莫茗正在给谢汉三等人送行。此次扫荡作战河中堡方面共调集了南非驻屯军第四连全部、陆军预备役第104连全部、南非骑兵连(地方部队,共90骑)、南非野战炮兵连(地方部队,4门火炮)共485人;外加征调的土著八旗长矛手400人、英国逃亡者壮丁100人;再加上一些充当夫役的八旗奴隶,总兵力约1300人。

可以说,河中堡地区的陆军菁华全在这里了。至于他们走后的地方防务,则照例由民兵和剩余的八旗士兵负责。

在第104连出发后,紧随其后的是大军辎重部队,以及那些长矛手部队,在最后压阵的则是精锐的陆军第四连。至于骑兵部队,则早于主力部队半天出发,目前恐怕早就已经走出去几十里地了。

3月10日,经过将近半个月时间的艰苦行军,整支部队先是向北、然后转向朝东,沿着东山山脉间的一些小河谷进入了象河流域。其实他们本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路上的,只不过南非驻屯军司令部的一些实习军官们需要绘制沿路地图,考察当地的植被、河流、地质等环境,因此很是耽搁了一些时间。

不过自从一天前先头出发的骑兵部队传回发现敌人的消息后,整支部队就陡然加快了行军速度,目前他们离后世著名的克兰威廉大坝地区只有区区几公里了。而根据骑兵们传回的消息,三个小型科萨人部落就在这附近放牧、耕种。

山路越来越难走,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苍凉的景色。连绵不绝的丘陵矮山上植被覆盖还算不错,不过还是以低矮灌木丛居多,大树很少,看得出来此地降水不是很足。不过只要翻过这座山,进入象河谷地,沿途的绿意应该多少会更盎然一些。

谢汉三站在一片崎岖的山坡上,举起望远镜朝前方望去。走在最前边的第104连已经进入到了一片崎岖难行的峡谷地带,而原本跟在他们后面的炮兵及辎重部队因为道路的崎岖难行已经落到了最后面,不得已之下谢汉三只能命令那些英国逃亡者壮丁们留下来护卫他们前进。

谢汉三从腰间拿起一个牛皮水囊,轻轻灌了几口凉开水,稍稍缓解了嗓子的干渴。连续行了几天路,士兵们都已经很疲累了。平时训练严格的第四连还好,而训练不足的第104连就有些不成样了,出发不过几天,一些士兵就叫嚷着脚磨破了,让军官们好一顿上火;又过了两天,大部分士兵发现他们的水囊都被自己喝空了,无奈之下谢汉三只好暂停前进,并让人去附近的河边打水、烧水。

“这帮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还是不行,得多加操练。”谢汉三望着前方104连有些歪歪扭扭的队形,心里暗叹了一声。作为一个隐藏着的皇汉分子,他对104连这支以汉人为主的部队还是寄予了一定希望的,只是如今看来这支部队还远没有到成型的时候。每年只有农闲时间才有空集中训练的他们无论从纪律、体能还是军事技能方面来说,都比不上近在咫尺的陆军第四连,他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次大扫荡前,第104连的军官们才刚刚就位,而在这之前,他们甚至都没有进行过哪怕一次长途拉练。士兵没有经过充分训练就把他们送上战场,这在谢汉三看来简直就是一种犯罪。东岸不比其他国家,由于人口稀少,因此每一个士兵都是宝贵的。他们不是战争牲口,而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职业军人,容不得随意挥霍。

南非地区唯一有点意思的恐怕就是如今正在列昂尼德率领下的那支骑兵部队了。这支部队里有不少军官、士官是出身流贼的陕西人,在他们的带领下,骑兵部队也是平日里训练最勤快、最严格的部队,士兵们的军事素质普遍较高,战斗力自然也就强了不少。

正遐想间,只见前方的第104连阵型突然有些混乱,士兵们大面积倒在了地上。谢汉三一惊,急忙拿望远镜望去,只见正在前进中的104连似乎遭到了突然袭击,很多士兵们就地卧倒在地。而军官们则一边紧张地判明敌人来袭方向,一边走过去踢着那些趴在地上的士兵们的屁股,让他们赶紧起来整队、装弹。

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东南太平洋(一)第二十二章 漂洋过海(十二)第五十一章 战备之船舶(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钱荒与票据(二)第四十八章 战备之轨道(一)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锥(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七十七章 参谋旅行(三)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七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第二百十三章 福尔摩沙来客(一)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策应(五)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国离乡(三)第七十六章 目标:苏伊士港(四)第九章 稳定增长的经济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六十四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烧营房事件(三)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八十八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碱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十三章 十二字方针第一百九十一章 微调(一)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一)第三十四章 燧发枪第八十三章 财富与销赃(一)第五十四章 漂洋过海(十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后方(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四百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二)第二百四十章 东岸人在长江上(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十五章 新发展(四)第五十三章 追逐战(二)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军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二十三章 本土:财税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四章 安齐拉纳纳(四)第五章 护航分舰队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经济工作(二)第八十二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四)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补给船第三百七十九章 秘鲁舰队的绝唱(二)第四十五章 战争结束的曙光(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三百二十章 策应(一)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过海(一)第四十九章 恢复性发展(三)第四百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一)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变幻的风云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策应(五)第五十六章 齐洛埃岛第三百九十七章 挖掘根基(三)第二十章 济南(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热的经济(三)第八十章 收割及预备役第八十一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一)第九十七章 山间的战斗(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览会(一)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第三百零二章 战争岁月(三)第五十四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炮击事件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七十四章 海军与海盗(九)第一百十二章 渔汛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五十一章 大动脉的贯通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二十章 人代会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二百六十章 误判?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
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东南太平洋(一)第二十二章 漂洋过海(十二)第五十一章 战备之船舶(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钱荒与票据(二)第四十八章 战备之轨道(一)第八十五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锥(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航段第七十七章 参谋旅行(三)第四十四章 血河(七)第七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二)第二百十三章 福尔摩沙来客(一)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策应(五)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国离乡(三)第七十六章 目标:苏伊士港(四)第九章 稳定增长的经济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六十四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烧营房事件(三)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八十八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制碱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湖西(三)第十三章 十二字方针第一百九十一章 微调(一)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一)第三十四章 燧发枪第八十三章 财富与销赃(一)第五十四章 漂洋过海(十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后方(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四百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二)第二百四十章 东岸人在长江上(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十五章 新发展(四)第五十三章 追逐战(二)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军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澳洲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二十三章 本土:财税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四章 安齐拉纳纳(四)第五章 护航分舰队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经济工作(二)第八十二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四)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补给船第三百七十九章 秘鲁舰队的绝唱(二)第四十五章 战争结束的曙光(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三百二十章 策应(一)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过海(一)第四十九章 恢复性发展(三)第四百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一)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变幻的风云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策应(五)第五十六章 齐洛埃岛第三百九十七章 挖掘根基(三)第二十章 济南(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热的经济(三)第八十章 收割及预备役第八十一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一)第九十七章 山间的战斗(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览会(一)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第三百零二章 战争岁月(三)第五十四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炮击事件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七十四章 海军与海盗(九)第一百十二章 渔汛第三百八十五章 东线无战事(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五十一章 大动脉的贯通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二十章 人代会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二百六十章 误判?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