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艰难的开始(一)

“倒啦!”肖明礼大吼一声,用尽全力砍下了最后一斧。

随着“嗤啦啦”的声音响起,一棵十余米高的橡树轰然倒地,溅起了满地烟尘。

“第几棵啦?”刘大发递了一支烟过来。肖明礼也不客气,直接点上,深深吸了一口,满足地叹了口气:“第三棵。”

刘大发穿越前在某公司内做销售,交际能力一般的他混得很不如意。这一阵子他和肖明礼两个人住在一起,性格相合的两人一来二去倒也建立起了一些关系。

“你说……”刘大发吞吞吐吐,犹豫了半天道:“你说我们是不是真的穿越了。我到现在都没法相信,不过昨天遇到的那波印第安人看着也不像是假的。”

“那还能假?!尸体你也看了,这年头还有印第安人穿成这样的?”肖明礼抬头看了看天,“我们出事时还航行在长江上,可一眨眼功夫,我们就到这了。这里是哪儿?海边!南半球!”

肖明礼很是有些无语,这人倒霉就是这样,喝凉水都塞牙缝。自己好不容易请了个假,乘坐一艘轮船慢悠悠地回老家探亲。本来觉得这段旅途是个难得的享受呢,可谁知道老天安排你演了这么一出。

刘大发也有些无语,看了看挂在北方天空的太阳,又想了想昨天那伙印第安人的木箭朝他们射过来的情形,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别想太多了!”肖明礼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不如且安心安顿下来。他拍了拍刘大发的肩膀,安慰道:“船上装载了不少粮食,够我们568人吃很久了。先干活吧,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叮铃铃!”一名身着蓝色军装,袖口绣着龙纹,戴着墨镜的“北洋军”骑着自行车慢慢掠过,他的身上背了具高精度狩猎弩,车篮中还放着弩箭和钢珠。这是昨天晚上才正式成立的部门——警备小队。

警备小队经过彭志成的力争,员额最终定在了62人。彭志成担任队长,王启年临时担任副队长。小队分为4个班,每班15人,全部配发高精度狩猎弩。其中一个班是配备山地自行车的快速机动部队,负责外围巡弋。剩余的三个“步兵班”中两个围绕着伐木队一左一右布置,严密护卫着伐木队的安全,另一个班部署在河北岸的建筑工地上。每个班另配发两个望远镜,由正副班长保管。

船舱中只找出了几把拉锯、十几把斧头,伐木队两人一组,使用着这些落后工具伐木。再加上大多是生手,又怕受伤或损坏器械,所以进度不是很快。一上午,河岸边的堆场里才堆了六七十棵树。这些树在堆场去除树枝和树皮后,再设法运过河到对岸垒放,河对岸有几组人专门将这些新鲜木材处理成板材。

按照道理新鲜木材必须自然阴干或者烘干后才能使用,否则将来木材会出现变形、弯曲,但目前仅仅是为了建造简易木屋临时居住,倒也没多大问题。在委员会的计划中,将来大家的住房将会是砖房。烧砖又不是什么高技术活儿,立座土窑,再找些粘土,制成砖坯,阴干后直接烧就是,方便的很。

乌拉圭这地方,据“专家”高摩说,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岩石多得很,比如石灰石、大理石什么的。正好河南岸就有一座以石灰石为岩体的小山,早上邵树德发现的时候很是激动了一把。有了石灰石,那么就可以土法烧制水泥。这种被称作“人工火山灰水泥”的物质比起普通硅酸盐水泥来说抗腐蚀效果好,掺入消石灰后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特别适用于潮湿或地下环境。

也许是人品爆发,中午的时候他又找到了一块粘土地,这下就全齐了。邵树德激动之下,决定立马去找其余几名委员,商议调配人手,争取把这砖窑和石灰窑先立起来。

河北岸。货轮上的厨子老郑和一帮年纪大的大叔大妈们,正在给大伙开饭。上午的时候拖船船主老张带着一帮亲戚在河里捞了些鱼,数量不是很多,就一起熬了几大锅汤,每人分了那么一小碗。主食是白米饭,配菜是午餐肉罐头。白米饭管够,罐头则一人一个。

邵树德打完饭,找到其余几名委员,一边扒饭一边说:“你们得给我调配人手,简易住房这块就让小钱负责,反正他也是学建筑设计的。我准备把砖窑先立起来,眼下四处搞建设,哪儿都要砖头。石灰窑和水泥窑也要尽快搞,有了这几样,很多建设就可以大干快上了。”

“立窑需要什么材料?”马甲问道。

“主要是砖,这砌窑墙、烟囱、火塘都要用,嗯,还有耐火粉料。讲究点的话最好还有点耐火保温材料。”

“砖倒是有点,很多还是耐火砖呢。不过肯定不能全给你,将来炼铁炼钢都要耐火砖。炼钢的重要性你懂么,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什么其他东西都得靠一边。”马甲是个技术宅,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他的钢铁工业。

“也不用多少。我现在就建个小土窑,将就用用。这种小土窑毕竟是落后事物,能耗较高,将来咱们还是得考虑上轮窑甚至隧道窑。”邵树德自动过滤掉了马甲后半部分的话,他知道此人是个技术宅,业务素质相当不错,就是为人处世差了点。

“现在哪里还能调配出人手来?”马乾祖“重重”叹了口气,眼角却悄悄瞟向了刘为民。

刘为民岂能不明白马乾祖的小心思,不过现在正是需要大家通力合作的时候,他也懒得去计较,要自己做这个恶人就做吧,至少也是为了大家。“我们青壮年男性劳动力总计352人。去掉警备小队62人,货轮留守10人,剩余可调用劳动力280人。目前分配到伐木队50人,木材处理12人;建筑队60人,主要在打地基、挖蓄水池和厕所;卫生防疫消毒10人;捕鱼队10人;建设简易木屋20人,这个主要是板材供应不足;剩下的都在农业队烧荒、平整土地、开挖沟渠。”刘为民盘点了下,觉得农业队的人手实在是太多了一点,“要不就从农业队调人吧?”

“烧荒可以交给女人去干,不是很急的活也可以先放一放。”马乾祖目的达到,立即跟进道,“农业队里调80个人出来,老邵,立这么座小窑给你十个人足够了,剩下的人我带去开采石灰岩,怎么样?”马乾祖早就对他什么都管又什么都不管的工作产生了危机感,现在有了机会,自然想多做些事,以加强自己的话语权。

这个提议正中邵树德下怀,石灰石的重要性无可比拟,早一天开采出来以后的工作也好展开。

王启年、萧百浪无可无不可,刘为民有些忧心农业队队长金科拉的反应。马甲考虑到以后上高炉需要这些材料,自然表示同意。彭志成则举双手赞成,因为水泥砖石结构的房子和围墙能极大地提高防御能力。

决议立刻通过。吃完饭邵树德和马乾祖就去农业队要人,金科拉虽然万分不情愿,但也知道轻重,只好放人。

邵树德挑了三个有过泥瓦匠经验的人,外加七个小工,就去给窑场选址了。窑场位置定在河南岸,因为取土方便。马乾祖的采矿队将建窑需要的砖头、耐火粉料、水泥都搬了过来,然后留下一批人帮着邵树德平整窑底,剩下的继续往西南采矿去。这支采矿队将分两班运作,一班采矿,一班手持狩猎弩休息兼警戒。

有了采矿队的人帮忙,窑底平整得很快。接下来邵树德指挥小工们开始调配耐火粉浆,然后亲自和几名泥瓦匠一起铺窑底、砌窑墙。这些活不是很繁重,到了傍晚,窑底和火塘已经铺好,窑墙也完成了小一半。接下来的工程还有窑门、窑门隧道、烟囱、烟道、斜坡投料口、吊顶等等,此外还要制作粘土砖坯,造砖坯阴干棚,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得慢慢来。

简易木屋的进度很缓慢,半天时间才修建了五六间。钱浩急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板材的供应跟不上啊。目前伐木队拉锯和斧子加起来也就二十几把,再加上生手又多,这伐木速度就始终起步来,相应的这板材处理速度也就受到了制约。

砍下来的树枝、树皮和边角木料由女人们统一收集起来,作为燃料储存。毕竟,接下来烧砖是要用到大量燃料的,用煤的话估计大伙都心疼,不会同意。目前就那几千吨煤,以后要用煤的地方很多,在没有新的煤炭来源之前能省一点是一点。此外,女人也组织了采集队,割草队等等,做些采集食材、柴草等力所能及的活计。

当10月8日最后几缕阳光即将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分散在河两岸的数百人也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东西。由于简易木屋建造进度的缓慢,目前大多数人还只能住在船上。河南岸伐木场和石灰石矿场将不留人看守,劳动工具集中存放在砖窑场里,明天开工的时候再来领取。砖窑场边用木板搭了两个棚子,一个班的警备队留守在这里,防止有人破坏砖场。老张的儿子小张领了一只叫“小虎”的狼青犬也在这边加强守卫。至于河北岸,同样驻扎了一个班的警备队,住处就是白天建好的几座简易木屋,老张领着狼青犬“花花”亲自坐镇。

“白天伐木队损坏了两把拉锯。”在晚上的工作总结会上,马甲颇为肉痛地向大家介绍着。“不光如此,伐木队还出现两人手臂拉伤,怕是要修养一阵子。很多人手上都起了泡,明天的伐木进展多半会更缓慢了。”伐木队是马甲分管的,马甲在钢厂干惯了重活,这点工作对他本人而言其实真不算什么,可惜他手下都是一帮生手,很多都是办公室宅男,乍一干起这些体力活,表现自然好不到哪去。

接下来几名委员都谈了谈自己分管的工作,并互相协调交流了一下意见。彭志成、王启年负责安全工作,自然没什么太多的好讲。

萧百浪今天当了一天的渔夫,可惜渔获有限,他准备明天往河流更上游的地方去捕鱼,可惜其余几名委员担忧安全问题,只得作罢。

马乾祖谈了谈今天开采石灰石的事情,他手下同样是一帮新手,经验严重缺乏,目前也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开采。谈到最后,又被邵树德要求借去了一批人。

因为从明天开始,邵树德他就要为烧砖准备砖坯了。砖坯制作完成后需要在阴干棚里阴干,按乌拉圭现在的天气,邵树德估算怎么着也要阴干半个月的才能码进窑里去烧,这就需要提前做准备了。

刘为民分管后勤及农业工作,农业目前主要由农业队队长金科拉负责,用不着他操心。他近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着一帮娘子军们收集柴草。因为是据邵树德计算,目前在建的小砖窑烧一次砖,以900-1000℃烧3-4天算的话,差不多需要数万斤柴草。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目前每天收集回来的荒草、树枝、树皮什么的,总数还不到一千斤。小砖窑差不多还有几天就要完工了,完工后再等个十来天左右差不多就可以烧第一批砖了,时间还是蛮紧的。

众人又闲聊了会,然后纷纷作鸟兽散,毕竟工作了一天,很劳累了,明天还有一堆事要忙呢。

第四章 安齐拉纳纳(四)第六十九章 农业问题第七十章 突然恶化的局势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三百三十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海军的意志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第一章 安齐拉纳纳(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草谷(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一)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浑水(十)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二十八章 大开发:垦殖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七十章 决战:间奏(三)第三十一章 西进与铁矿(一)第三十二章 战争机器(一)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八十六章 伟大的航行(十一)第十九章 进击的舰队(一)第二十四章 圣奥古斯丁(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览会(一)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亚(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十六章 混乱与秩序(二)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六十章 海上收费站(二)第一百十八章 松前藩第一百零六章 烟台(一)第九十五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五)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四百零八章 风吹麦浪(二)第五十章 战备之轨道(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三)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九十五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五)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战斗第三十五章 繁荣的走私贸易第四十一章 血河(四)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场(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鸟第四十二章 平安堡(四)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垦殖局(二)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铁路时代(二)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开发(三)第五十四章 南方的英国人(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经济学(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秘鲁舰队的绝唱(二)第一百十九章 见闻(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后方(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乱局(三)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三百八十章 战争与和平(一)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调查(一)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六十五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三)第九十六章 山间的战斗(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二)第一百零五章 新华夏、新危机(一)第六十八章 决战:间奏(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烧营房事件(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于柙第六十九章 决战:间奏(二)第一百十一章 有线电报第七十章 决战:间奏(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四百九十三章 筚路蓝缕(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局(十一)第四十七章 恢复性发展(一)第三十章 航海学校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第十六章 深固根本(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乱局(十三)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一百七十章 奥斯曼之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乱局(八)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四)
第四章 安齐拉纳纳(四)第六十九章 农业问题第七十章 突然恶化的局势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五十章 金融市场(二)第三百三十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海军的意志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第一章 安齐拉纳纳(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草谷(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一)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浑水(十)第七十四章 决战:尾声(一)第二十八章 大开发:垦殖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三百二十六章 策应(七)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七十章 决战:间奏(三)第三十一章 西进与铁矿(一)第三十二章 战争机器(一)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八十六章 伟大的航行(十一)第十九章 进击的舰队(一)第二十四章 圣奥古斯丁(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博览会(一)第六十八章 南巴塔哥尼亚(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十六章 混乱与秩序(二)第四百六十章 北方新变化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六十章 海上收费站(二)第一百十八章 松前藩第一百零六章 烟台(一)第九十五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五)第三百零四章 第勒尼安海(一)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二百零八章 血肉磨坊(七)第四百零八章 风吹麦浪(二)第五十章 战备之轨道(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三)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九十五章 再次出航前的准备(五)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战斗第三十五章 繁荣的走私贸易第四十一章 血河(四)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场(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候鸟第四十二章 平安堡(四)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垦殖局(二)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四百零六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铁路时代(二)第五十七章 黑水大开发(三)第五十四章 南方的英国人(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经济学(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秘鲁舰队的绝唱(二)第一百十九章 见闻(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后方(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乱局(三)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三百八十章 战争与和平(一)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调查(一)第十三章 西大荒(三)第六十五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三)第九十六章 山间的战斗(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巴塔哥尼亚(十二)第一百零五章 新华夏、新危机(一)第六十八章 决战:间奏(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火烧营房事件(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虎兕出于柙第六十九章 决战:间奏(二)第一百十一章 有线电报第七十章 决战:间奏(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四百九十三章 筚路蓝缕(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局(十一)第四十七章 恢复性发展(一)第三十章 航海学校第七十一章 南巴塔哥尼亚(九)第十六章 深固根本(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乱局(十三)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一百七十章 奥斯曼之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乱局(八)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艰难的谈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