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丘区(二)

邵元义的家在村西头,位于一棵极为粗壮的巴拉那松树的下方。每到夏天这个时节,树荫底下就是大家乘凉的好地方。话说去年刚来的时候这边的大树还是挺多的,这才过了不到一年时间,很多大树就被砍到,成了人们家里的屋梁、家具、门窗和农具等物品。

而由于人们经常到这里乘凉聊天,村公所的人就常常会在这棵树上面贴一些告示,有时候甚至就连会议也在树下面召开。邵元义随眼瞟了瞟,只见在他离家这段时间内树上又新增了几张告示。

第一份告示是村公所发的。内容是各家各户轮流出人巡视水渠,并做好每亩地的灌溉工作。每个轮到的人就要负责和提水站的人配合好,什么时候打水、什么时候停水、田里的水位多高都要控制好,不能出大的差错,告示的最后按门牌号详细写清楚了每家每户的轮值时间。

第二份告示是乡政府发的。大致意思是几天后有南方来的农业部畜牧局技术专家组,他们将为村里的农民们示范如何给牲畜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母畜的受孕率,快速增加牲畜的种群数量。告示里要求大家妥善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届时尽量前去观摩学习。

第三份是乡武装部发的。农忙结束后便又是例行的民兵集训期了,届时各村民兵主任将安排所有成年男子进行集中军事训练,包括队列训练、实弹射击、枪械保养、战场急救等等。而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各村的民兵还要集中到乡里进行会操。每年秋收过后,东岸人边境各堡的民兵都会在军部调集过来的正规军的带领下,对邻近的土著部落进行清剿,务必让他们无法对东岸人构成威胁。

最后一份告示是北方平安县警察局签发的通缉令。有一个马梅卢科人(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混血)犯罪团伙两个月前流窜到平安县煤河乡拐卖人口,被当地民兵发现后当场击毙两人,其余五人侥幸逃脱。目前可能已经流窜到了大丰堡、牧草岭一带,乡派出所为这几人开出了高额赏金,后面还画了几个人大致的面容。

默默记下告示上面的内容后,邵元义推开院门,走进了自己家里。家里的厨房内有人在走动着,屋顶的烟囱也正在往外冒着袅袅炊烟。他的新婚妻子娜塔西娅正坐在院内的水井旁边杀鱼,听到有人推门的声音后便抬头望去,然后满脸惊喜的喊道:“亲爱的,你回来了!”

邵元义也满脸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安娜在做饭?”安娜是娜塔西娅的堂妹,几个月前刚从俄罗斯辗转来到东岸,目前寄住在邵元义家。等语言学习结束拿到身份证后,她准备去北方平安县碰碰运气,那里的纺织厂一直在招工,她想去当一名高收入的纺织工人。不过邵元义倒劝过她最好还是去上个学,她的年龄虽然已经偏大,但去上个小学对她而言并没有任何坏处。小学毕业后回到乡里,以如今牧草岭这边对人才的渴求程度,在乡政府里当个文员还是没问题的。虽然收入没有纺织厂女工高,但胜在清闲。不过年轻姑娘总是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耐不得乡村的寂寞,安娜对去上学一事总是有些抵触。

邵元义和娜塔西娅刚刚结婚几个月。他们是在西湖堡结婚的,结婚当天的场景邵元义到现在还记得:当婚礼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几名身穿天蓝色海军服的海军士兵匆匆送来了一大堆市面上很难见到的礼物:丝绸衣服、鲸油肥皂、鲸油蜡烛、高级皮具以及累计起来接近六百元的红包,让邵元义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后来他询问他的妻子娜塔西娅和岳父彼得罗夫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彼得罗夫死去的儿子尤里的战友和同学送来的。其中最贵重的当属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陆铭少校送的一副手工打造的带龙凤呈祥图案的座钟,当这些礼物被送来后,在场的一些乡里、村里的干部眼神都变了,能攀上海军第一舰队司令这种令他们无法想象的大官的人,值得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

家里养的一条狼青狗招财欢天喜地地扑了上来,围着邵元义直摇尾巴。邵元义抱住它挠了挠它脖子下方,招财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安娜从厨房里走出来,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低低喊了声“姐夫”,然后便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贴着墙边走到了院外,在墙边的柴堆里抽了一捆柴,然后又再次贴着墙边溜进了厨房,让邵元义看得直好笑。

厨房门口的煤球炉子上炖着一锅汤,扑鼻的香味让招财留连在旁边不愿离开。邵元义掀开锅盖,发现炖的是黄豆肚肺汤,这是他最爱的食物,也是这个村很多明人喜爱的食物。其实刚开始村里一些来自法国的移民不知道因为宗教还是别的原因是不吃这些东西的,不过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看到村里的明人和爱沙尼亚人都吃得很欢而且价格确实便宜之后,这些法国人渐渐也吃了起来,将自己原本的习俗逐渐抛到了脑后。同化,或者说移风易俗,本就是在这些细节之间一点一滴得来的。

午饭还要一会儿才能烧完。邵元义先走到猪圈前给圈里的猪添了些猪食,然后便穿过堂屋来到屋后,屋后直到小河边还有一大片的草地,邵元义在这里用木头搭了个牛舍,养了四五头牛。事实上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大家还在村子前面的丘陵山坡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苜蓿。苜蓿生长极快,加上有村里从西北垦殖银行信贷员那里贷款购买的马拉牧草收割机,收割苜蓿也很方便。因此村里每户人家或多或少都养了两头牛、十几只羊,邵元义家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他没有养羊,全部养的是牛。

牛舍旁边是草料间,里面储存着收割回来的苜蓿。附近有些农户在屋前屋后还种了许多红薯,每当红薯藤长出来的时候便割取一部分,然后拿来喂猪喂牛羊,也很实用。人工养殖的牛比大牧场放牧的牛长得快、肯出肉,一年便可长300多公斤,两到三年便可出栏。上头发下来的牛种类有很多,有肉牛、也有奶牛。邵元义领养的牛是荷斯坦牛,这种牛是一种肉奶牛,除了长肉外定期还能挤牛奶,牛奶除自己食用外大部分出售给了乡里的奶制品厂,加工成奶酪、奶粉等多种食品,然后外销到全国各处。

去年牛栏里的一头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如今才几个月大。邵元义抓了一把青贮发酵过的玉米秸秆和红薯藤,然后用铡刀将其铡碎,再混合了一些苜蓿和豆粕,将其作为小牛的专用饲料。这些饲料易消化,营养价值也高,非常适合正处于生长期的小牛食用。

看着栏里正低头吃草的几头牛,邵元义稍稍有些郁闷。年初刚领回来没多久的那头母牛就算了,但去年养的一头公牛和两头母牛居然只生了一头小牛犊下来,运气如此不佳令邵元义很是不爽。不过他并不孤单,村里很多人家也并不是每头母牛都生育了的。如此看来,上头讲的那个牲畜的人工授精法却也有可取之处,能够加大母畜的受孕率,增加牲畜的数量,确是良法也。

邵元义并不是孤陋寡闻的人,他也隐约听人提起过配种站早就在使用的这种方法。以前主要是在军马场给母马配种用,这次湖西的丘陵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后,上头终于决定将这种方法也引入这里,以快速繁衍国内的牲畜种群。为此,听说农业部还在罗洽皮具厂组织人手特地赶制了很多套子(作用大家懂的),套子用鲸鱼肠制作,结实耐用,大小也差不多,非常适合配种站的需求。

听说军马场那边使用了这种方法后,母马的受孕率直接提升了30%以上,使得东岸马群的数量增长速度大幅提高,有力保障了国防和工农业用马需求。如今这边一个村子里就养了几百头牛,增长30%一年就是一到两百头牛。如果放到整个乡甚至整个湖西农业区的话,那么一年增加两千多头牛根本不是问题。这个数字是巨大的,以从拉普拉塔进口的肉牛优惠价算,两千多头牛就是三万元,就这还没算那些牛奶产量呢,如果算上这些的话那么经济效益还会更高。

“嗯,过阵子真该去听听课了,看看农业部的专家们是怎么弄的。如果真有用的话,那么一年给我多增加一头牛我就满足了。”邵元义心里琢磨着。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院响起了喊他去吃饭的声音。邵元义高声应了一下,然后将牛舍关上,又在河边洗了洗手,接着便朝前院慢慢走了过去。

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场(一)第三百零六章 第勒尼安海(三)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区(一)第七十五章 经济圈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四章 决战:主题(二)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五章 鸭子湖(一)第一百零五章 新华夏、新危机(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三)第八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十二)第十九章 进击的舰队(一)第八章 大建设(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调(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南太平洋(五)第六十六章 海军与海盗(一)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四章 艰难的开始(二)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第一百二十章 打草谷(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与生意人的外交(一)第三十七章 河中堡的困境(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十七章 混乱与秩序(三)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五章 鸭子湖(一)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补给船第一百五十章 乱局(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五十五章 讹诈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一百零四章 打草谷(一)第四十八章 波尔多风云(五)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场(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稳固的后方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第八十二章 伟大的航行(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八章 安齐拉纳纳(八)第五章 波罗的海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方战区(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凛冬(一)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三十六章 东岸见闻录(续)第二百二十三章 经济工作(三)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五)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场(一)第二十五章 荷兰人的未雨绸缪(一)第七十三章 目标:苏伊士港(一)第八十三章 伟大的航行(八)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战斗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与突破(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垦殖局(二)第五十六章 南方的英国人(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谈判指导方针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五十章 战备之轨道(三)第五十七章 东岸主义(一)第三百零三章 战争岁月(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十三章 粮食问题第十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二百四十章 东岸人在长江上(一)第三十五章 战争机器(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方(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争催化(三)第六十章 南方的英国人(八)第四十章 杭州湾(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十三章 新发展(二)第二章 还是政治任务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
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场(一)第三百零六章 第勒尼安海(三)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丘区(一)第七十五章 经济圈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路向西第六十四章 决战:主题(二)第二百十八章 热带沃土(四)第五十七章 决战:前奏第八十六章 新欧洲贸易秩序(一)第五章 鸭子湖(一)第一百零五章 新华夏、新危机(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三)第八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十二)第十九章 进击的舰队(一)第八章 大建设(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调(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南太平洋(五)第六十六章 海军与海盗(一)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四章 艰难的开始(二)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第一百二十章 打草谷(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与生意人的外交(一)第三十七章 河中堡的困境(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梅统地三百五十一章 撤退(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冬日(七)第四百四十三章 漂洋过海(六)第三十四章 南铁速度第十七章 混乱与秩序(三)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五章 鸭子湖(一)第四十五章 西班牙补给船第一百五十章 乱局(十二)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五十五章 讹诈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一百零四章 打草谷(一)第四十八章 波尔多风云(五)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市场(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稳固的后方第二十九章 新华堡(二)第八十二章 伟大的航行(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第三百十一章 新的拓殖(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卡法(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八章 安齐拉纳纳(八)第五章 波罗的海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方战区(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班牙的凛冬(一)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三十六章 东岸见闻录(续)第二百二十三章 经济工作(三)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艰难的谈判(五)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场(一)第二十五章 荷兰人的未雨绸缪(一)第七十三章 目标:苏伊士港(一)第八十三章 伟大的航行(八)第九十章 表兄(三)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大荒(二)第三十八章 意料之外的战斗第二百三十三章 僵持与突破(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垦殖局(二)第五十六章 南方的英国人(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谈判指导方针第六十章 东岸主义(四)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五十章 战备之轨道(三)第五十七章 东岸主义(一)第三百零三章 战争岁月(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十三章 粮食问题第十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第三百七十章 智利南部的老朋友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二百四十章 东岸人在长江上(一)第三十五章 战争机器(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后方(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争催化(三)第六十章 南方的英国人(八)第四十章 杭州湾(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一)第十三章 新发展(二)第二章 还是政治任务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