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日(三)

六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渐渐寒冷起来了。

农业部副部长郑斌匆匆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内,一屁股坐在装饰了一件熊皮褥子的靠背大椅上,秘书给他端来一杯刚刚泡好的清茶。茶叶是海军从远东运回来的,几乎没什么成本,而如果你问荷兰人或葡萄牙人购买的话,那价格就海了去了。盖因此时的欧洲人基本没有饮用茶水的习惯,比如在伦敦,茶叶是被归入药物来出售的,每磅的价格从6英镑到10英镑不等,这个价格在勤俭之风盛行的东岸,显然是太过奢侈了。

郑斌先是给自己点起了烟斗,产自弗吉尼亚的上好烟丝燃烧产生的气体很好地浸润了他的肺叶,让他昏昏沉沉的脑袋顿时为之一清。

“新华港北部种植茶叶失败、平安县引种茶叶失败、金鸡纳树试种效果不理想,都在请求继续追加农业项目专项资金补助。全他妈是要钱的,就不能争点气让我们省点心么……”郑斌翘起了二郎腿,一页页地翻看秘书呈上来的文件。他如今有四个专职秘书,除了一个负责农业技术方面的秘书是农民出身、后在县农业干部培训学校进修学习外,其余三人都来自农业部开办的首都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并且是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分别负责一个方面文件、资料的整理。

“大沼乡、河阳堡请求增拨三万头牛,以及十台马拉牧草收割机、二十台马拉小麦收割机?当我们农业部是提款机呢……”郑斌嘴里嘟囔了句,然后拿笔在文件上批了句:“宜拨从拉普拉塔缴获之安达卢西亚黑牛一万五千头,各型收割机械的数量亦当减半,收割时各村可协调时间、错开使用。如今大丰农机厂产量有限,望各地农委尽力克服困难。”

“新华夏开拓队请求在圣玛丽岛设立植物园,并与葡属东非、西非殖民地交流引进各热带经济作物。这看起来还比较像样,不就是物种培育基地么,啥,要三万块特别经费?”郑斌将烟斗里的烟灰在木制烟灰缸里使劲敲了敲,然后拿起笔骂骂咧咧地写道:“所请之三万经费不许。部里经费紧张,暂拨兴建植物园之特别经费银元二千元、银行承兑汇票八千元,其余不足之处请新华夏开拓队酌情拨付。”

和葡萄牙人交易自然是不能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因此农业部实际上只拨付给了新华夏地区两千元的购买植物的费用,至于另外八千元的汇票如何能够利用起来,这就要看新华夏殖民地的统筹消化能力了。

而所谓的兴建植物园,主要是指在风景秀丽、气候适宜的圣玛丽岛上开辟一片土地,然后引种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的很多植物——一般都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如:烟草(奥里诺科种、佛罗里达种)——弗吉尼亚引种的就是这类品种;辣椒、香子兰和甜辣椒(秘鲁种)——这三种都是调味料;胡椒(印度种)、丁香和肉豆蔻(摩鹿加种)——此时后两种香料都控制在荷兰人手里,想要取得种子比较困难。

此外还有甘蔗——这个需要派出探险队前往太平洋了,因为此时无论是葡萄牙人在马德拉、圣多美、巴西,还是西班牙人在西印度群岛、加那利群岛种植的甘蔗——克里奥尔种,都是低糖、低产品种。欧洲人拥有高糖、高产品种还需要等到1768年布甘维尔进行环球航行时,将塔希提甘蔗带到毛里求斯才行,后来这种甘蔗被迅速引种至波旁岛、马提尼克、牙买加,并最终风靡整个热带地区。

至于咖啡和可可,咖啡(罗布斯塔咖啡豆前身、西非种)目前已经在新华夏殖民地三个据点分别进行试种了快两年,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进行观察。至于可可,则还没有进行引种,和******世界对咖啡的巨大需求量不同的是,目前东岸国内和欧洲对可可这种东西的需求量比较有限,因此暂时只准备略略引种一些留种,并不准备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种植。

这么一一算下来,光是购置种子、树苗,开垦完毕土地恐怕都需要很多的金钱了,更别提后期所进行的种植、养护、培育新种等等,总之是一项极为耗钱、耗时、耗力的工作。农业部所拨的两千银元,恐怕还真的就只够前期购买一些植物种子了,至于后期所需要的海量费用,那就只能等下一年再说了,毕竟现在国家财政困难嘛。

不过植物园这种事情事关重大,马虎不得,以后年年投入巨额经费是必然的事情。比如本土目前唯一一个植物园——兴建于定西堡河对岸的北方植物园(后世巴西圣热罗尼莫),现在里面就引种了木薯、高粱、玉米、豇豆、西红柿、班巴拉花生(西非种)、红稻等多个品种植物,技术人员们一边在里面研究植物习性、一边进行良种培育。这个植物园现在有两百多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占地三千余亩,农业部平均每月要往里面投入超过五千元的资金以维持各种生产、科研活动。

而在这两个植物园外,远东的黑水地区据说也想修建一个植物园,主要用于培育耐寒作物,如:燕麦、黑麦、马铃薯等食物。特别是马铃薯,由于在高寒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有着低毒无毒的特性,同时品种也不易退化、不易染病,因此特别适合专门用来培育马铃薯良种,培育好的良种可以出售给农民们进行大规模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批完这些文件,郑斌给自己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然后抓起另一叠文件看了起来。这叠文件主要讲的是今年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产以及总产,郑斌大概扫了扫,南方区域(伊河地区、首都地区、西岭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在去年进一步扩大,上个月秋播的时候小麦播种面积达到了二十万亩,其中首都东方县独占鳌头,全县共秋播小麦十万亩,占到了一半,此外还有五万亩杂粮田。

而北方区域的粮食播种面积就有些吓人了,光湖西四乡镇(西湖镇、大丰乡、牧草岭乡、低地堡)就播种了三十多万亩麦田,相较于平安县、镇海县才各区区五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已经确定将在明年正式整合为西湖县的湖西四乡镇不愧为东岸共和国的大粮仓,几乎以一县之力养活了整个北方十七个乡级定居点(平安县、镇海县粮食均不能自给),堪称逆天。

目前该县约有六万头牛、三千只山羊、一千五百头猪以及三百多匹马,人均拥有耕地面积达23亩。政务院和农业部每年冬天都会组织大量人手在西湖县辖境内修建大量水库、提水站和灌溉水渠,大丰农机厂生产的农业机械也是优先供应这里,甚至就连从拉普拉塔抢回来的牛都是优先廉价出售给这里的百姓——这次农业部就准备将新近搜罗到的三万头安达卢西亚黑牛分配到这里——差不多能够弥补该县三分之一的牲畜缺口,这将使得西湖县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完成三茬轮作制度改革的县份。

“还是湖西农业区的数据看得人舒心啊。”郑斌在关于湖西地区的报告上久久停留,然后才满足地低声道:“秋收就收了一万吨大豆,真真是一块宝地,也不枉国家连年投入巨资建设了。而且下任县长多半是我们农业部的人,嗯,值得多拨一些款项下去。得,眼看现在已经是冬日了,估计那边又在开挖河道、兴修水利,我得去看看。只可惜现在全国各地抽调了不少人去拉普拉塔打仗,本就紧缺的劳动力是进一步紧张了,今年这立冬开河行动估计不会太顺利啊。”

现在拉普拉塔方面的战事正进入到中盘决胜阶段,西班牙人的颓势虽然一如既往,但东岸人也远没有到可以得胜收兵回朝的地步。这样一来,大量兵力和人力便被拖在了这个泥潭之中,不但每日里耗费大量的物资和金钱——这些都会导致民怨上升,而且国内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也在下降——因为大量农民和工人被抽调上了前线。

可用的人力资源减少了,为了维持原来的生产力,那么提高生产效率就成了必然。而就农业方面来说,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多多培育动植物良种、改善土壤肥力就成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由之路。

如今正是冬季枯水期,按照惯例,全国各县都要组织大量人力兴修水利——这个做法在东岸已经持续了十几年。这些农民们上河挖沟是没有收入可言的,算是一种徭役,但兴修好的水利系统也是给他们自己使用,因此大家也没太多怨言。不过农业部每年冬天依然要拨出大量资金用于采购如挖河工具、御寒棉衣、雨衣雨鞋、牲畜豆料、河工口粮之类的物资,而郑斌作为分管这方面的农业部副部长,当然有责任到现场看看农业部的资金使用情况了。

第五十一章 大动脉的贯通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三百二十章 策应(一)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钱荒与票据(二)第七章 风起云涌(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铜钱(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印度公司(一)第七十章 海军与海盗(五)第五十二章 追逐战(一)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五十一章 大动脉的贯通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费站(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浑水(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铁路(一)第十二章 大建设(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浑水(二)第六十六章 决战:主题(四)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乌江之畔(七)第二百十五章 热带沃土(一)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三十四章 战争机器(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四)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八十章 收割及预备役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费站(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谈判指导方针第三百二十八章 混乱的巴黎第一百六十八章 制革第二十八章 新华堡(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铁路(二)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策应(四)第八十五章 伟大的航行(十)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业与外交(五)第四十九章 恢复性发展(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会第七十七章 参谋旅行(三)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国人(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应(三)第一百十三章 物资准备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二十一章 帕斯奎尔家族第二十二章 私掠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矿(三)第一百零九章 烟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浑水(五)第二十四章 本土:教育第三十章 新华堡(三)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六十三章 决战:主题(一)第六十九章 农业问题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场(三)第五十四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炮击事件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东新形势第八十三章 财富与销赃(一)第一百十七章 乌江之畔(六)第七十七章 决战:尾声(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来(一)第三十二章 西进与铁矿(二)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太平洋(三)第五十九章 东岸主义(三)第八十三章 伟大的航行(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线不容侵犯第四十八章 火地岛之行(上)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矿(二)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与突破(四)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三十九章 善后会议第十五章 善后处置(一)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太平洋(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调查(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微调(三)第十七章 混乱与秩序(三)第三十一章 西进与铁矿(一)
第五十一章 大动脉的贯通第六十七章 新定居点第三百二十章 策应(一)第八十九章 返回(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钱荒与票据(二)第七章 风起云涌(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铜钱(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东印度公司(一)第七十章 海军与海盗(五)第五十二章 追逐战(一)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第四十三章 平安堡(五)第三百零九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三)第五十一章 大动脉的贯通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费站(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浑水(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拉普拉塔暗流第一百章 西大荒(六)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铁路(一)第十二章 大建设(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集中护航(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浑水(二)第六十六章 决战:主题(四)第五十一章 波尔多风云(八)第一百三十九章 乌江之畔(七)第二百十五章 热带沃土(一)第一百十四章 河间奴(一)第七十三章 海军与海盗(八)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三十四章 战争机器(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逐渐复苏的经济(四)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八十章 收割及预备役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费站(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谈判指导方针第三百二十八章 混乱的巴黎第一百六十八章 制革第二十八章 新华堡(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西北铁路(二)第八十一章 伟大的航行(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策应(四)第八十五章 伟大的航行(十)第三十八章 济南(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业与外交(六)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业与外交(五)第四十九章 恢复性发展(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教会第七十七章 参谋旅行(三)第五十八章 南方的英国人(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应(三)第一百十三章 物资准备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二十一章 帕斯奎尔家族第二十二章 私掠第六十二章 塔城煤矿(三)第一百零九章 烟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浑水(五)第二十四章 本土:教育第三十章 新华堡(三)第九十章 返回(二)第六十三章 决战:主题(一)第六十九章 农业问题第一百六十章 伊河(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漂洋过海(七)第十八章 南方共同市场(三)第五十四章 布宜诺斯艾利斯炮击事件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东新形势第八十三章 财富与销赃(一)第一百十七章 乌江之畔(六)第七十七章 决战:尾声(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山雨欲来(一)第三十二章 西进与铁矿(二)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太平洋(三)第五十九章 东岸主义(三)第八十三章 伟大的航行(八)第一百四十三章 底线不容侵犯第四十八章 火地岛之行(上)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六十一章 塔城煤矿(二)第二百零五章 血肉磨坊(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果阿(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僵持与突破(四)第八十章 大河以西(三)第三十九章 善后会议第十五章 善后处置(一)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太平洋(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经济调查(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微调(三)第十七章 混乱与秩序(三)第三十一章 西进与铁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