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意识形态

1647年9月1日,麦哲伦情报站。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笼罩在麦哲伦情报站上空多日的阴云终于散去了不少,温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盖满了积雪的原野上。范例穿着好友黄仪从库页岛寄回来的熊皮大衣,手里提着个装着重要文件的公文包,在几名随从的搀扶下踩着一条被特意清扫出来的石子路朝前走去。

自从穿越以来从未出过一次海的他这次乘坐海军战舰过来时可谓了是受足了罪,冬季南大西洋上狂暴的海风几乎将他的苦胆都吹了出来,在航程的最后几天,他几乎整日都躺在“八月十日”号战列舰船长室内的吊床上。

而在抵达风平浪静的奥特韦湾后,深知重任在肩的范例便在随从们的搀扶下立刻前往麦哲伦情报站内歇息。他此番被国家情报总局任命为新一任智利情报区主任兼麦哲伦情报站站长,至于原本的毕拉斯站长,则因为工作“认真且卓有成效”而被调到巴西圣维森特这个花花世界,担任东岸商站(同时也是秘密情报站)的负责人,负责搜罗巴西的各类情报、同时谨慎地发展线人,为以后布局。

跟随范例一同来到麦哲伦情报站的还有三十多名国家情报总局的分析员、情报员、探员之类的业务骨干,他们中的少部分将继续留在本土,一边渗透、影响周围的巴塔哥尼人部落,一边培训阿劳坎抵抗分子,以支持他们正在进行中的“正义的解放事业”。

但大部分情报人员将以东岸顾问团的名义前往阿劳坎城(纳塔莱斯港),前往那座据说是整个智利“最自由的城市”内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为阿劳坎人的经济、军事、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建议,同时帮他们培养出大批的政务官和事务官。

阿劳坎人现在已经认识到与西班牙人的民族解放战争是长期的事业,因此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壮大自己,而阿劳坎城地处智利南部的偏远山区,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离此还远,正是发展为自己大后方的天选之地。目前这座城市和附近的郊区一共居住着超过六千名阿劳坎人,他们有的是本地的居民,但更多的是从北方拖家带口逃过来的难民,他们无法忍受西班牙人越来越沉重的剥削以及矿山上越来越繁重的劳动,因此决定离开白人统治的核心地区,到南部的寒冷山区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没有西班牙人的地方就是天堂。

情报站内多了不少砖石砌成的建筑,计有办公楼房一座、粮库一座、物资库一座、道观一座、炮楼两座,而在粮库和物资库外还圈了两圈围墙:一圈木质的、一圈砖砌的,可见用心之良苦。两道围墙之间间隔不远,上面搭了一层用附近砍来的木头连接起来的过道,过道上不时有一些穿着皮甲、手举火枪的两米巨汉走过。

这些都是被情报站的东岸人收买、拉拢过来的本地土著——巴塔哥尼人。其实附近居住的巴塔哥尼人、阿拉卡卢夫人的部落很多,东岸人也懒得具体分辨,统一将其称为巴塔哥尼人。目前整个情报站内已经雇佣了超过一百五十名巴塔哥尼人,其中五十人担任着杂役的工作(养猪、放牧、打杂),另外一百人则加入了本地的守备队,并被配发了长矛、军刀和火枪。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现在都已经入了教,成了赵琰赵真人在此地发展的道教信徒。他们平时白天要么在教会的组织下种地、干活,要么前往情报站接受军事训练,而晚上则经常前往本地的道观参与宗教活动。在赵琰看来,入了教的巴塔哥尼人才是好巴塔哥尼人,其他的都是野蛮人,都是不可信任的对象,都是需要改造的对象。

目前本地信了道教的巴塔哥尼人已经增加到了数百人,这得益于赵真人手下的道长、道士们不辞辛劳的工作以及阿司匹林等药品的巨大功效,这使得大量的原始巴塔哥尼人从心底里相信了天尊的无上威能。甚至于,某个被药品缓解了多年风湿痛楚的巴塔哥尼部落酋长举族来投,并且全部落一百余人集体入教,成了东岸人忠实的帮手。

在文明的碾压加成下,对野蛮人的传教效率果然是极为惊人的!现在这些信了道教的巴塔哥尼人已经全部搬到了东岸麦哲伦情报站周围聚居,开始接受道观的管制。在东岸这种全新道教的思想洗礼下,淳朴的巴塔哥尼人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他们接受了道士们提出的节制纵欲、享乐、浪费的行为,开始精细地打理自己的生活。牲畜不再被随意宰杀,而是在东岸人的引导下开始成规模地饲养;他们同时还从东岸人手里领到了黑麦、燕麦种子,并开始在情报站周围开辟荒地、种植谷物;他们同样还学会了制造小木船,然后到海湾内进行捕鱼,这样全方位地搞了一圈下来后,这些巴塔哥尼人顿时从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进入到了定居农耕社会,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人是天尊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我们有责任将财富增值。”“天尊号召大家从事工商业,并且在工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一名真正的道教教徒应对一切都充满了信心,并且无论从事工商业还是生产耕种,都要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

以上这些话都是道教的传教人员们不断挂在嘴边的话语,而这些巴塔哥尼人也确实是把这些当做金玉良言在践行的,其虔诚程度比那一百名作为建筑工而被移居此地东岸人强多了。而他们平日里也很自豪地认为,自己过着比那些东岸人更正统的生活,经受住了更多的考验、战胜了更多的诱惑,那么自己就是天尊所选定的少数被拯救者,离天尊也就更加地近——而这显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虽然我很不愿意,但我不得不说,很多巴塔哥尼人信教甚至才几个月,但他们的精神面貌确实比这些从本土新来的移民们要强上不少。特别是在这个荒凉清贫而又孤寂寒冷的地方,他们比任何人都更耐得住清贫、枯燥的生活,内心的幸福感和使命感也更强。显而易见的是,天尊超强的精神感召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着这些淳朴的巴塔哥尼人努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军事训练之中,成绩斐然。”作为新任的智利南部情报中心主任,范例第一时间便翻看起了麦哲伦情报站原站长——一个天尊的伪信徒、宗教投机分子毕拉斯的报告,而这份报告的阐述重点显然是在********方面,更确切地说,是在宗教信仰方面。

麦哲伦情报站内现阶段一共有约一百名东岸农民(移居至此的建筑工、已定居分地),同时还有归附的约五百多名巴塔哥尼人。巴塔哥尼人基本上全部入了教,东岸农民则只有约四分之一入了教,而没有入教和入了教的人在生活态度、生活细节方面差别是不小的。特别是在这个精神世界无比空虚的天涯海角之地,内心有寄托的教徒们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要超过非教徒们不少。而这才只是刚开始呢,相信随着传教活动的深入以及信徒们虔信程度的加深,这种差别还会越来越大。

“来此地休养和接受训练的阿劳坎人中目前已有48人被登记为道教信徒,他们全部都是阿劳坎游击队的普通队员或底层军官。我们已经为这里面的每个人都立了一份档案,赵真人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应当去阿劳坎城建设道观、设立传教组织,以光大天尊的荣耀,相信这势必会对我们的事业产生更多积极方面的影响。”毕拉斯的报告还在继续被研读着,“在此我建议,国家情报总局应给予麦哲伦情报站更多的援助和更大的自主权,我们应当为这48名阿劳坎游击队员设立长期更新的个人档案,追踪他们在阿劳坎人城市和社会中的地位变迁,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对他们给予有限度的帮助,以使他们的前途变得更加光明。我们只需要付出一点点本钱,然后借助我们的影响力和天尊的感召力,便可以在阿劳坎人中间轻而易举地培养起一批亲东岸派……”

“智利南部山区的阿劳坎人人数不多,但几乎全部都处在游击队的影响之下,他们要么无信仰、要么信仰的是原始自然宗教,而且他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极为松散、生产力水平也极为低下,这样的群体是无法抵抗道教的传播的。无论是宗教事务处还是国家情报总局,都应该加大对这里的投入,因为从信仰角度来说,这里真的是一块肥沃的处女地,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看完毕拉斯写的报告后,范例久久沉默不语。

毕拉斯的报告内提出了一个加大东岸影响力的全新思路,那就是利用宗教武器,在********方面逐步渗透、演变、控制周边的土著并为我所用。而关于这一点,范例其实是有些倾向于认同的,不过兹事体大,还是先汇报给本土再说吧。如果本土批准了,那么就请求他们多派一些神棍过来大力传教,以逐步扩大东岸人的影响力。

第五十三章 波尔多风云(十)第三章 荷兰纪行(一)第四十章 “东岸之鹰”号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三百章 战争岁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洛尼亚的关闭第一百十五章 河间奴(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乱局(四)第十四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二)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四十九章 战备之轨道(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一百十九章 见闻(二)第五十六章 “破浪”号的首航(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乱象(二)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费站(一)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锥(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浑水(十)第三十六章 战争机器(五)第五十八章 眼花缭乱的局势第七十二章 大扫荡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九十七章 山间的战斗(三)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第四百九十一章 筚路蓝缕(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第二十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第二十二章 进击的舰队(四)第六十八章 决战:间奏(一)第八十章 收割及预备役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方战区(十)第二百六十八章 网(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东新形势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六十九章 海军与海盗(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奥斯曼之行(一)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十六章 执委会的体面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争催化(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二)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五十三章 战备之物资(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第三十九章 善后会议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六十三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浑水(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漂洋过海(四)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三百十二章 新的拓殖(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一百零二章 开拓总局(二)第九十七章 附属地建设(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后方(三)第十二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第七十七章 决战:尾声(四)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七十五章 参谋旅行(一)第十五章 军部的独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十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二)第十九章 济南(二)第四百八十章 南铁公司(三)第五十七章 “破浪”号的首航(二)第四百五十章 社会变迁(二)第八十五章 伟大的航行(十)第二百八十二章 炮台,三日而下!(一)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二)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七十八章 伟大的航行(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将军的报告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六章 狼群(一)第八十四章 财富与销赃(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战区(七)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第八十九章 表兄(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与生意人的外交(二)第九十八章 附属地建设(五)第七章 安齐拉纳纳(七)第三十二章 东岸见闻录(一)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一百十八章 见闻(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亚(一)
第五十三章 波尔多风云(十)第三章 荷兰纪行(一)第四十章 “东岸之鹰”号第三百零八章 热那亚人的目光(二)第三百章 战争岁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科洛尼亚的关闭第一百十五章 河间奴(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乱局(四)第十四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二)第四十三章 河中堡的困境(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影响(三)第四十九章 战备之轨道(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四百零二章 新青岛,新生活(三)第三百零五章 第勒尼安海(二)第一百十九章 见闻(二)第五十六章 “破浪”号的首航(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黑海乱象(二)第五十九章 海上收费站(一)第二百零九章 血肉磨坊(八)第四百五十五章 南锥(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浑水(十)第三十六章 战争机器(五)第五十八章 眼花缭乱的局势第七十二章 大扫荡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九十七章 山间的战斗(三)第十八章 深固根本(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一百零三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第四百九十一章 筚路蓝缕(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第二十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第二十二章 进击的舰队(四)第六十八章 决战:间奏(一)第八十章 收割及预备役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方战区(十)第二百六十八章 网(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东新形势第二百五十五章 “访问”(二)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战争,也要发展(二)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六十九章 海军与海盗(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奥斯曼之行(一)第二十五章 贸易摩擦(一)第十一章 新移民(四)第十六章 执委会的体面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争催化(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二)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第五十三章 战备之物资(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浑水(一)第三十九章 善后会议第三百五十四章 西地中海的盛夏(三)第六十三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浑水(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漂洋过海(四)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三百十二章 新的拓殖(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三)第四百六十一章 纷扰的欧洲局势(一)第一百零二章 开拓总局(二)第九十七章 附属地建设(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岸人在黑龙江上(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后方(三)第十二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四)第七十七章 决战:尾声(四)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七十五章 参谋旅行(一)第十五章 军部的独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经济调查(三)第十章 贝齐米萨拉卡人的噩梦(二)第十九章 济南(二)第四百八十章 南铁公司(三)第五十七章 “破浪”号的首航(二)第四百五十章 社会变迁(二)第八十五章 伟大的航行(十)第二百八十二章 炮台,三日而下!(一)第四十二章 血河(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加勒比海的新客人(二)第四十二章 波尔多来信第七十八章 伟大的航行(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将军的报告第三百七十七章 困境第四百四十六章 东岸日本公司第六章 狼群(一)第八十四章 财富与销赃(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方战区(七)第一百六十章 西印度洋(十四)第八十九章 表兄(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与生意人的外交(二)第九十八章 附属地建设(五)第七章 安齐拉纳纳(七)第三十二章 东岸见闻录(一)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一百十八章 见闻(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巴塔哥尼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