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二)

今天已经是清军猛攻伯力城的第四天了。四天以来,清军的战斗总体来说很不利——八旗舍不得死伤,部落民又不堪用——起码在城下撂下了近千具尸体(大部分是部落民充当的辅兵),却没能取得任何进展。他们甚至连不过区区四米高的城头都没登上,在陆军将士与山丹猎人的精准打击下、在大炮的杀伤性射击下,这些战阵经验匮乏的部落民仅仅凭着一股血勇,自然是没法跨过双方之间那条看不见的鸿沟的。

而战斗到了今天,再充盈的血勇之气也该消散了!即便是最野蛮、脑子里全是肌肉的山丹部落民,此时差不多也该明白这座城市不是他们能够对付的。战争进化到了这个时代,杀人已经成了一种艺术,棱堡、火枪、大炮的出现,使得攻城战成了一种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对军事技术落后的一方来说,安装了大量火炮、守军训练有素的小型棱堡,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堑一般,只能望而兴叹。

清军总计六千人马,在城下打到今日,不但无有寸进,反而损兵折将一千二三百人,这仗眼看着就要打不下去。如今清廷所期待的,就是罗刹人哈巴罗夫能够信守承诺,携带数门大炮前来伯力城下,帮助清军攻下这座城池。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俄罗斯人的火炮如果不考虑机动性,单论威力的话还不如他们千辛万苦从南方运来的大口径铁炮呢。更何况火炮再多又有什么用,难不成和东岸人拼大炮的数量、口径、射程还有精准度?这不开玩笑嘛!

“清军其势已堕,攻势必不能持久。”常开胜站在城头,看着三三两两退去的清军,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袭上心头。当年在南非,可不就是如此么?科萨黑人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冲击着用大车、铁丝网临时搭起的防线,同样忠勇的东岸陆军在后面放炮打枪,黑八旗武士用长矛戳刺抵近的敌人,每次只需付出少许伤亡就能击破一个科萨部落。除非你在野外行军的时候遭到科萨人突袭,不然很难被敌人造成多大的伤亡,更别提今天他们还是站在城墙上,就凭那些野蛮的部落民,根本撼动不了他们丝毫!

“黑龙江保安团的马队随时待命,一旦清军露出撤军迹象,就是他们出场的时候了。沙尔虎达纠集了这么多人齐集伯力城下,就凭他那点粮草储备和惨不忍睹的后勤运输条件,除了速战速决别无他法,这就是清军的死穴!反观我军,清军始终不能阻拦我们接收由海军炮艇运来的物资,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这仗没有悬念了,清军撤军是时间问题,这次要抓住机会,给他们长长记性!”常开胜高兴地朝跟在自己身后得保安团临时团长王世传说道。

“末将遵命。”王世传立刻大声答道。他是流贼出身,担任过山东大顺政权的县令,后来在烟台的抗清军政大学学习了一阵子,便被调到了阿穆尔河羁縻地担任地方管理工作,也算是能文能武了。这些年东岸在阿穆尔河流域的经营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稳健无比,王世传本人及其家族,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兴权贵,他们代表着东岸的意志,经营地方、归化土人、抗清拒俄,总得来说是相当可靠的一群人。

此番出征,王世传在庙街及附近地区大举征兵,各部落慑于东岸人的威望,也都派出了一些出色子弟前来参军,几天之间竟然就募集到了数百精锐。而当他汇集了恒衮寨、江东寨、共和寨以及伯力寨等地的丁壮后,黑龙江保安团已经历史性地达到了一千三百人的编制。

这些人骑术出色,部分人(主要是生活在庙街港附近的部族)在经过多次训练后,个人战技也相当不错,对东岸配发的武器也很熟悉,因此形成战斗力那是相当地快。他们一路走一路训练,当九月份抵达伯力寨的时候,虽然磨合尚有些问题,但基本的战斗力还是形成了,与清军正蓝旗的旗丁们(主要是余丁,有少许甲兵)交起手来丝毫不落下风。甚至于,一些野蛮的赫哲人打得兴起,拿出平日里猎熊的本事,下马步战都能击退那些略显孱弱的八旗余丁。只是在遇到清军利用人数优势的猛攻时,他们才不得不撤入城内防守,以暂避清军锐气。

常开胜所说的时机在三天后终于来到了,此时清军在连番猛攻之后伤亡不轻,全军都有些疲敝。且营内粮草极为缺乏,已不能支持很长时间,依靠后方转运又遥遥无期,因此沙尔虎达萌生了撤军的念头——虽然攻打黄衣贼的城池再度以失败而告终,回去之后免不了受到上级责罚,但总比全军覆没把自己交待在这里要强吧?

因此,9月23日,当驱使一波部落民辅兵及朝鲜鸟铳手攻城失败后,沙尔虎达果断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城头上早就注意着清军一举一动的常开胜立刻下令黑龙江保安团做好出击准备,轮休待命着的七百骑手全副武装,整装待发;而在伯力寨以西二十多里处,哈巴罗夫带着的三百余哥萨克也已经渡过了一条阿穆尔河的小支流,准备加速赶往伯力寨附近,进行军事投机。

9月23日夜,出击的黑龙江保安团骑兵在伯力寨以南十多里处咬住了朝鲜鸟铳手的部伍。因当时黑夜伸手不见五指,王世传等人误以为这是沙尔虎达的中军,因此立刻下马与其鏖战。李朝军士暗弱不堪战,很快就被打散,上千名鸟铳手当场死伤的并不多,但黑夜中逃散的却不少,另外还有三百余人被俘虏,这支部队基本上算是全军覆没了。

24日晨,发现沙尔虎达及正蓝旗主力抢先撤走的王世传等人大失所望,他们一面派人回报常开胜,一面沿着乌苏里江向南搜索追击。下午的时候,他们在一处河汊里发现了大量被清军抛弃的小船,看守船只的一些达斡尔人见东岸人追来便一哄而散。恰巧此时海军四艘浅水炮艇也从下游处逆水赶来,因此黑龙江保安团六七百骑兵便在炮艇的伴随下,沿着乌苏里江一路向南,追击清军。而在此时的伯力寨以西,哈巴罗夫等人也已初步打探到了这场战争的消息,哥萨克们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想跟着东岸人趁火打劫捞一把。

26日,黑龙江保安团截住一支清军后卫部队——这是一支由部落民组成的步骑混合部队——经激战后击败了这支战意不强、归心似箭的部队,斩首五十余级,俘百人,甲喇章京海塔阵殁。而此时的哈巴罗夫等人,也已经彻底搞清楚了这场战役的结果,于是他们立刻改变了主意,一边派人向东岸人“祝贺”并重申“友好和睦”,一边组织人手渡河南下,打算进入满洲腹地掳掠一番。

28日,黑龙江保安团击溃了一支据说参加过此次攻打伯力之役的达斡尔部落兵。这些人历经艰辛逃回了部落定居地,可没想到万恶的黄衣贼竟然沿途追了过来,仓促之下组织起来的人手被杀散,男女老幼五百余人也被尽数俘虏,好不凄惨。这个时候,伯力城方面也派来了快马信使,常开胜要求追击的部队见好就收,不要中敌人埋伏导致反胜为败。

因此,王世传等人在附近又掳掠了一番后,押着俘获的千余达斡尔部落民,在海军炮艇的护卫下,于30日那天沿着乌苏里江向北缓缓撤退。而这个时候的哈巴罗夫匪帮,也已经在阿穆尔河南岸一连洗劫了多个土人部落,所获颇丰。

而在接下来的整个10、11两个月份,东岸人又紧急在大泊、黑水、庙街三县(庙街县刚刚设立,人口六千余)征集了六百名兵员(一些退伍老兵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经船只紧急运送到了伯力寨。他们这支部队被临时编入了黑龙江保安团,随后,这支步骑混合的小两千人的部队就在阿穆尔河两岸,由海军炮艇配合,来回扫荡、迁移原本清军控制下的部落。

这些土人原本也是游牧、游耕性质,以前受满洲博格德汗影响,不但为八旗提供马匹、兵员,还负责为到阿穆尔河下游地带捕捉生女真的八旗兵提供粮食、箭矢,算是清廷在北方行动的兵站、粮库。如今趁着沙尔虎达进攻不利退兵,东岸人干脆杀出来,将这些清廷的统治基础通通强制迁移走,今后清军若组织人手反攻回来,必然更加难以为继。

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为要,注重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壮大自身实力,这在常开胜看来,才是兵法精髓——而争取这些原本受清廷控制的部落,也正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东岸人的工作重点。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敲打敲打那帮哥萨克们,让他们适可而止,捞够了就速速滚回阿尔巴津以西,这里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相信哈巴罗夫这个聪明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四百十章 漂洋过海(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漂洋过海(九)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二百九十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网(五)第七章 鸭子湖(三)第六十章 决战:插曲(二)第五章 护航分舰队第八十六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贸易第五章 无意中的闯入者第二十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日(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网(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铁路(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车辆厂第二百七十七章 将军的报告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嬗变的局势第十六章 执委会的体面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一百十二章 渔汛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铁公司(二)第十四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华夏、新危机(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筚路蓝缕(四)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七十一章 换血计划第三百十五章 海上“托儿所”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十八章 济南(一)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第九十七章 附属地建设(四)第十六章 混乱与秩序(二)第十章 南巴塔哥尼亚(三)第四百十九章 艰难的谈判(三)第三十六章 波尔多的王党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场(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二百六十四章 网(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过海(八)第一百二十章 见闻(三)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铜钱(二)第四百七十章 冷冻和麻醉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钱荒与票据(二)第五十六章 “破浪”号的首航(一)第二十八章 新华堡(一)第六十三章 非洲航线(续三)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六十一章 决战:插曲(三)第二百二十章 热带沃土(六)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七十五章 经济圈第十四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河(四)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四百七十四章 从南到北(三)第五十五章 目标:太平洋!第二十七章 大开发:“剿匪”第七十章 海军与海盗(五)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网(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车辆厂第一百三十七章 湖西(五)第十九章 深固根本(五)第八十三章 财富与销赃(一)第八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十二)第八十八章 伟大的航行(十三)第五十一章 缴公粮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二百十九章 热带沃土(五)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六十二章 非洲航线(续二)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太平洋(三)第一章 必须是穿越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
第三十二章 大河以西(一)第四百十章 漂洋过海(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漂洋过海(九)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一百十一章 移民首航第一百九十章 丘区(六)第二百九十章 东地中海的盛夏(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网(五)第七章 鸭子湖(三)第六十章 决战:插曲(二)第五章 护航分舰队第八十六章 东方港的西班牙人(二)第一百零三章 火爆的贸易第五章 无意中的闯入者第二十六章 圣奥古斯丁(四)第二十八章 乌江之畔(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日(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网(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西北铁路(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车辆厂第二百七十七章 将军的报告第四百八十六章 漂洋过海(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嬗变的局势第十六章 执委会的体面第二十一章 深固根本(七)第一百十二章 渔汛第四百七十九章 南铁公司(二)第十四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二章 民族(二)第五十章 南非驻屯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华夏、新危机(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筚路蓝缕(四)第一百零八章 殖民统治与朝鲜人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七十一章 换血计划第三百十五章 海上“托儿所”第二十四章 卡玛部落第十八章 济南(一)第四十四章 波尔多风云(一)第四百三十章 新政(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日(五)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第九十七章 附属地建设(四)第十六章 混乱与秩序(二)第十章 南巴塔哥尼亚(三)第四百十九章 艰难的谈判(三)第三十六章 波尔多的王党第三十七章 棉布市场(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贸易与消息第二百六十四章 网(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漂洋过海(八)第一百二十章 见闻(三)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铜钱(二)第四百七十章 冷冻和麻醉第八十四章 东方港的奥斯曼人(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钱荒与票据(二)第五十六章 “破浪”号的首航(一)第二十八章 新华堡(一)第六十三章 非洲航线(续三)第五十九章 南方的英国人(七)第六十一章 决战:插曲(三)第二百二十章 热带沃土(六)第八十九章 漂洋过海(十七)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漂洋过海(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七十五章 经济圈第十四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河(四)第一百十章 烟台(五)第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四百七十四章 从南到北(三)第五十五章 目标:太平洋!第二十七章 大开发:“剿匪”第七十章 海军与海盗(五)第三十三章 大河以西(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网(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浑水(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方车辆厂第一百三十七章 湖西(五)第十九章 深固根本(五)第八十三章 财富与销赃(一)第八十七章 伟大的航行(十二)第八十八章 伟大的航行(十三)第五十一章 缴公粮第二百四十二章 船舶与航运(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创业与发展(二)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二百十九章 热带沃土(五)第一百十六章 新的援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市面(二)第六十二章 非洲航线(续二)第一百三十章 东南太平洋(三)第一章 必须是穿越第二百零六章 血肉磨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