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靖康耻后,路在何方?

宋朝是个浮夸的社会。

在宋朝,真正受到重用的是那些浮夸之辈,而真正的能臣则被轻视。

岳飞不及秦桧重要,王安石不及苏东坡重要。

为何如此?

不是皇帝昏庸,而是时风如此。

岳飞抗击金军,守卫襄阳,功劳极大。可以说守住了襄阳就守住了大宋。即便是金军渡江南下,即便是临安北攻破,最后也得灰溜溜滚回来。后世在襄阳失守之后,南宋再也无力回天,即便是有文天祥拼死抗击,还是无用。

可是岳飞还是不如秦桧,因为秦桧的“宋体字“,闻名世间,在士大夫之间极为显赫。

其实,没有宋体字,中国还是中国;可是没有了岳飞,中国就失去了脊梁。可是宋人不这样认为,因为浮夸。

王安石的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即便是在后世也是有着借鉴意义。他失败了,可是曾经却尝试着努力挽救大宋的危局,虽败犹荣。世人可以指责王安石变法种种缺陷,却不能贬低王安石为国为民之心。

而苏东坡,则是没有出人的政绩,出色的也仅仅是写出诸多的好诗、好词而已。

没有了苏东坡,大宋依旧是大宋;可是失去了王安石,大宋却少却了几分激情。可是王安石不如苏东坡,世人记住赤壁怀古的,也远远大于记住青苗法。因为宋朝是个浮夸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实干的官员,被世人鄙视为不知情趣;拼死战斗的将军,被世人蔑视为莽夫。

而那些不会治理一方,贪墨不断的官员,整天厮混在**,写着一些诗词,被称为风雅;那些不懂军事,只会欣赏歌舞,或者是卖弄风骚一番的将军,却被成为儒将,

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很是奇葩。

可以不懂军事,但不能不懂作诗填词;可以不懂权术,不懂帝王之道,但不能不懂书法;可能不懂为官之道,不懂富裕一方,但是不能不懂绘画。

只要是精通琴棋书画,不懂军事不要紧,不懂为官之道不要紧,不懂天下大势也不要紧。

这是个浮夸的时代,浮夸的时代,重名不重实,重外不重内。

在这个浮夸的时代,世人的价值观普遍肤浅。

这注定了,说比做重要,骂人要比干实事强。只有有了好的名声,即便是这不行,那不行,也会拥有了一切。

赵朴深知,八字军砍了多少金军,灭了多少女真军,收复了多少失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宣扬出八字军的口号,让世人都是知道八字军,而借助着八字军,将抗金的口号宣传出去。只要有了好的名声,一切都会有的。

那幅檄文,与其说是讨伐金军的檄文,不如说是赵朴为八字军打广告,为自己赚取民心民心,收拢政治资本的伎俩。

…………

南下,这是不容置疑的战略。

太原失守之后,汴梁失守已经成为了定局,靖康之耻将会发生。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

靖康之变导致宋室南迁、北宋灭亡,深沉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押解至东北的赵宋宗室上千。后来后金满族第一大姓“伊尔根觉罗”据《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又作“宜尔根觉罗”、“民觉罗”或“伊尔根”,满语“民”的意思。其汉姓为“赵”(也有“佟”“顾”“伊”“萨”“公”“兆”“曹”“包”“哲”“席”等)。《黑龙江志稿·氏族》载:“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清代满文创始人噶盖之裔汉姓“赵”,尚书顾八代之裔汉姓“顾”,副都统萨哈岱之裔汉姓“萨”,大学士伊桑阿之裔汉姓“伊”。不排除有满州望族是宋皇室后裔。

所谓“靖康耻”之后,中国即耻于议和。明朝的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明崇祯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卢象升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明崇祯只能辨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明末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靖康之耻,很快要发生了。

靖康之耻后,他的路会在何方?

赵朴曾经尝试过,努力过,想要避免靖康之耻发生,避免这一悲剧出现,可是最后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只是一个王爷,在汴梁城内一个闲散的王爷,位尊而无权,在朝堂之上,没有话语权。

在汴梁,他可以说一没有兵权,二没有人脉,三没有财力,四没有名分。呆在汴梁只能是无所事事,然后在靖康之耻时,被死狗一般的擒拿而走,最后不是被饿死,就是虐待死。

为了摆脱这个苦逼的命运,他选择了挑战皇兄,也就是当今皇上宋钦宗的威严。选择离开汴梁,离开必死之地,到外面求得一丝生机,甚至不惜放弃王爷尊贵的身份,总算是成功了,加入了救援太原的部队中。

总算是,凭借着各种机遇,掌握了一只军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而想要活着,想要活得好,仅仅是有军队是不行的,还需要根据地,钱粮,人才,以及士大夫支持等等。

根据地很重要,有了根据地,八字军才不是无根之浮萍。

…………

秦国是以关中、蜀中为根据地,最后席卷天下;

汉朝的刘邦也是走得这一条道路;

而汉光武帝刘秀,走得是河北为根据地,席卷天下,也是唯一一个河北之地,却得天下的皇帝;

隋朝走得是关中为根据地,夺取天下;唐朝李渊走得是以河东、关中为根据地,夺取天下;

而北周、宋朝走得则是中原为根据地,夺取中原。

后来的朱元璋,则是以江南为根据地席卷天下,也是唯一一个以江南之地,夺取天下;

而清朝,则是以辽东为根据地,夺取天下。

那他的根据地,在何方?

赵朴很是纠结。

河东不行,这是一处必死之地。这里有金军重兵,这里建立根据地,必须面对完颜粘罕,完颜斡不离等名将,面对二十多万金军精锐。赵朴可没有自大到,靠着八字军一万多人,再加上那些散乱的义军,能够抗衡二十万金军精锐。若是留在河东,绝对是死翘翘。

河北也不行,除了光武帝刘秀成功之外,谁以河北为根据地,谁就是死。

而以河南,也就是中原为根据地,那也是必死无疑,大战后经济破坏严重,在金军的几次洗劫之后,中原赤地千里,人口锐减,也不行。

关中,也不是最好的根据地,而是一处死地。在唐代之前,关中是最好的定都地区;可是在唐朝之后,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大量流失,经济萧条,已经不适合了。在关中建立根据地,只会被活活困死。打战就是打钱,靠着贫瘠的关中,无力支撑起抗金的大局。此外一旦以关中为根据地,那就容易对江南失去掌控,失去了江南,钱袋子没了,除了困死,再无第二条路。

想来想去,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江南,一个是襄樊。

前者是吴越旧地,后者是荆楚之国。

前者是“苏湖熟,天下足”,说得是唐朝中期以后的江南,江南几乎是历代王朝的钱袋子。

后者是“两湖熟,天下足”,说得是明清以后的湖南湖北等地。而此时的两湖地区还属于未开化,或是半开化地区。

这两个经济基础够好,都可以作为根据地。

而在地理位置上,襄樊地区控制着长江河道,向北可以威胁中原,向东可以掌控江南,两淮;向西可以掌控四川,陕西一带,可以说整个华夏的枢纽位置。谁占据了襄樊地区,谁就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不过缺点,就是太靠前了,距离河南太近,可以说是在战争的前线,时时刻刻受着金军威胁。

而江南之地,缺点是太容易让人安逸,以江南为根据地,除了朱元璋在外,再也无一人能够一统天下。

而不论是以江南为根据地,还是以襄樊为根据地,都不可避免的要南下。留在河东是没有出路的,无法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没有充足的财力,几乎是必死无疑。

于是,赵朴发表了声势浩大,气壮山河的檄文,并喊出了要救援汴梁的口号;其实这一切只是为南下作准备,至于最后,如何救援汴梁,具体如何大战,一切只是随机变化,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PS:感谢烟雨长河打赏了100起点币,理智在线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255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第461章 夕阳满幽云第250章 逼着贰臣当忠臣(上)第463章 弹劾王彦第294章 重型弩炮来了!第41章 完颜斡不离的算计第421章 贤妃第431章 谁当皇帝?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77章 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第177章 初战第196章 连破三道营寨第64章 忻口伏击第195章 血战第129章 国乱思良相第177章 初战第47章 再回汴梁第279章 血战南阳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171章 金军过河第254章 武备学堂大捷第193章 奇袭扬州第22章 援军来了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205章 军户制度第469章 灭国次之,诛心为上第76章 金军来袭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434章 秦桧之死第126章 再见张邦昌第360章 娄室论战第305章 江陵之战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188章 内阁第160章 昂贵的火器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261章 谋战第85章 愤而出战第386章 局势逆转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394章 富平之战(六)第44章 昔之秦锐士,今之西军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267章 夜战八方第329章 野蛮其身体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439章 大殖民开始第381章 猫追老鼠第98章 讨贼檄文第218章 泉州,海军第170章 再见张所第175章 诱入毂中第21章 金营为质第341章 花魁第139章 衙内闹事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232章 武备学堂开业第254章 武备学堂大捷第466章 天书传说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34章 金军退去第394章 富平之战(六)第272章 宗泽病逝第273章 纪念宗泽老大人第49章 援救太原第262章 成立军部第177章 初战第125章 帝王之术第263章 难克的汴梁第48章 “护送”金军出境第7章 六胜六败论第260章 苏武牧羊!!第202章 扬州下雪第276章 初见秦桧第389章 富平之战(一)第354章 铸犁为剑第308章 迁都杭州第110章 靖康耻,犹未雪第180章 没良心炮第113章 璇儿的幸福第101章 义军联盟大会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袭第308章 迁都杭州第202章 扬州下雪第209章 王师来了第206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418章 诏狱开始了!第357章 宁可被打死,也不愿被吓死第212章 一个人的改革(三)第224章 秦桧的蜕变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312章 赵鼎请罪第341章 花魁第100章 再见鲁智深第153章 亲宋的金太祖第85章 愤而出战第312章 赵鼎请罪第136章 惩治张邦昌第132章 普及军事常识
第255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第461章 夕阳满幽云第250章 逼着贰臣当忠臣(上)第463章 弹劾王彦第294章 重型弩炮来了!第41章 完颜斡不离的算计第421章 贤妃第431章 谁当皇帝?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77章 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第177章 初战第196章 连破三道营寨第64章 忻口伏击第195章 血战第129章 国乱思良相第177章 初战第47章 再回汴梁第279章 血战南阳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171章 金军过河第254章 武备学堂大捷第193章 奇袭扬州第22章 援军来了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205章 军户制度第469章 灭国次之,诛心为上第76章 金军来袭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434章 秦桧之死第126章 再见张邦昌第360章 娄室论战第305章 江陵之战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188章 内阁第160章 昂贵的火器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261章 谋战第85章 愤而出战第386章 局势逆转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394章 富平之战(六)第44章 昔之秦锐士,今之西军第150章 政治智慧第267章 夜战八方第329章 野蛮其身体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439章 大殖民开始第381章 猫追老鼠第98章 讨贼檄文第218章 泉州,海军第170章 再见张所第175章 诱入毂中第21章 金营为质第341章 花魁第139章 衙内闹事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232章 武备学堂开业第254章 武备学堂大捷第466章 天书传说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34章 金军退去第394章 富平之战(六)第272章 宗泽病逝第273章 纪念宗泽老大人第49章 援救太原第262章 成立军部第177章 初战第125章 帝王之术第263章 难克的汴梁第48章 “护送”金军出境第7章 六胜六败论第260章 苏武牧羊!!第202章 扬州下雪第276章 初见秦桧第389章 富平之战(一)第354章 铸犁为剑第308章 迁都杭州第110章 靖康耻,犹未雪第180章 没良心炮第113章 璇儿的幸福第101章 义军联盟大会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袭第308章 迁都杭州第202章 扬州下雪第209章 王师来了第206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418章 诏狱开始了!第357章 宁可被打死,也不愿被吓死第212章 一个人的改革(三)第224章 秦桧的蜕变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312章 赵鼎请罪第341章 花魁第100章 再见鲁智深第153章 亲宋的金太祖第85章 愤而出战第312章 赵鼎请罪第136章 惩治张邦昌第132章 普及军事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