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客临门

小厮应声去了,李氏忙吩咐陈姨娘给沈箴更衣,让田妈妈抱了大舍回去:“老爷有客。”

大舍怯怯地望向沈箴。

可沈箴已转身离去。

陈姨娘的神色一沉,急步跟着沈箴去了。

田妈妈见了,忙抱了泫泣欲坠的大舍退了下去。

沈月溶的失望就更是无法掩饰了。这还是她第二次见到沈箴。第一次,只来得及行了个礼,这一次,她还准备找个机会好好的说说自己的事。

只有李氏,嘴角有了淡淡的笑意,问沈穆清:“你可是认识来访的人?”

沈穆清笑道:“叶素叶大人,就是那天给我们家送信的人。”

李氏点头:“那倒是要好好谢谢才是。”

沈穆清口里应着,心里却想着等会怎么找个借口去花厅偷偷看看。

结果沈箴前脚刚走,后脚就有小丫鬟进来通禀:“太太,定远侯夫人拜访。”

李氏和沈穆清都微微吃了一惊。

定远侯梁渊的长子梁伯恭娶了王盛云的六女王温惠,而王盛云和沈箴又一向有些不对盘,因此梁、沈关系虽然不错,但也称不上亲密。定远侯的夫人冯氏,乃德庆侯冯颉的嫡长女,是京都的贵妇圈里有名的贤良淑德,她的德容言工都曾被太后娘娘在后宫的嫔妃和公主面前胜赞过的。她一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天又不是过年又不是过节的,她怎么会到家里来做客?

李氏心里纳闷着,却丝毫也不敢怠慢。

同朝为官,也是有个三六九等的。这梁家是有爵位在身的,属于超品了,相比起沈箴的从一品,身份地位上说起来总是要高一些。

李氏忙吩咐汪妈妈把人请到朝熙堂的敞厅奉茶,自己则在陈姨娘和橙香的服侍下梳头更衣,迎了出去。

沈穆清目光流转,和沈月溶略略应酬了两句,就带着落梅回了安园。

她脱了大红色刻丝百蝶穿花褙子,在白绫袄外面套了件蓝绿色绫棉比甲,不让落梅和珠玑跟着,一个人从角门出了安园。

沈穆清准备到外院的花厅去看看萧飒在沈箴面前会是一副怎样的嘴脸——不管怎么说,沈箴好歹也是“政治局常委”,她就不相信萧飒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遇到没有一丝的胆怯……

落梅和珠玑看见沈穆清脸上那雀跃的表情,与平常的淡然大不相同,都在心里暗暗称奇。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轻手轻脚地远远跟着沈穆清。

谁知沈穆清刚走到二门,戚妈妈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姑娘,姑娘,太太让你快去敞厅奉茶!”仔细一看,又看见沈穆清穿着件丫鬟穿的比甲,口气不由急了起来:“定远侯夫人要见见您!”

京都也就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来来去去也就这几家豪门权臣,抬头不见低头见,她可不想因为一杯茶让李氏被人误会教女无方丢颜面。

沈穆清忙折了回去,重新换了上那大红色的褙子,戴了簪钗环佩去给冯氏奉茶。

冯氏今年夏天刚过的三十九岁的生辰。她身材高佻,相貌秀丽,举止温柔,神色端庄,一看就是那种出生名门嫁入豪门的贵妇。

她看沈穆清的目光极其温柔,笑着接过了沈穆清奉的茶,象征性地喝了一口,然后就放到了一旁的茶几上,从手上褪了一只手串递给沈穆清:“见姑娘也是临时起意——东西虽然平常,却是敬惠大师开过光的。”

李氏听着动容。

这敬惠大师,是当今屈指可数的得道高僧,连太后娘娘都自称是他座下的弟子,身份贵不可言。他开过光的东西,哪里可能是平常之物。

“夫人太客气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可不敢收!”李氏连忙推辞。

冯氏笑道:“姑娘今年十二岁了吧,和我们家幼惠同年……这俏生生的模样,看了就让人欢喜,夫人可别再说什么客气话了,那样可就太见外了。”

富贵人家见面,本来就有这送小字辈见面礼的礼节,两人这番话,也都是场面上的客气语。

李氏就朝着沈穆清微微扬颌,沈穆清上前给冯屈膝行礼道谢,然后接过了那手串。

因说是敬惠大师开过光的,沈穆清接过来的时候不由仔细地打量了一眼。

手串全由莲子米般大小一致碧玺玉石串成,每隔十二颗就镶了朵指拇大小粉色玉石莲花,那莲花做工极其精致,不说那用黄色玉石做成的花蕊,就是那莲瓣上淡淡的脉络都雕了出来。决不象冯氏说的那样,是临时起意拿出来的见面礼。

就在沈穆清打量那手串的时候,李氏已语带歉意地道:“劳烦夫人给我送来了天山雪莲,现在又送姑娘这么贵重的见面礼……”

冯氏笑容温柔:“上次听侯爷说夫人身体有恙,我就想来看看夫人。可巧正撞到我们家幼惠供奉麻娘娘,怕过了病气来,所以才拖到了今天。”

李氏忙关切地道:“如今可好了……我们家姑娘七岁那年供奉的麻娘娘,可把我们全家吓坏了。”

冯氏点头笑道:“她是好了。可家里又出了一桩事。”

李氏就露出侧耳倾听的样子。

冯氏低声道:“我家二房媳妇,有了。”

“哎呀!”李氏满脸欢喜,“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冯氏也笑逐颜开:“可不是,我盼了五年,才盼来……因是头几个月,哪里也不敢走动,就在家里看着她。出了三月,才敢出门。先就来了府上。”

关于梁家二少爷梁叔信的事,沈穆清也有所耳闻。

定远侯梁渊有三儿两女,梁伯恭和王温惠结婚后,三年生了两儿子,喜得梁渊合不上嘴;而二儿子梁叔信却结婚五年,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冯氏过寿辰的时候,还听说梁叔信为这吵着要休妻,没想到,到了秋季情况就来了一个大逆转。

李氏忙道恭喜。

冯氏就叹了一口气,颇有感慨地道:“这要不是我压着,早就散了。我说出来也不怕您笑话。我年轻的时候是遭了这个罪的,决不准我的儿媳也遭这个罪。别人家的儿子,我管不着。可我们家的儿子,那是决不准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压到正妻头上去的。”

她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

梁渊在冯氏进门没多久,就纳了身边一位姓刘的通房丫头做妾室,长子梁伯恭、长女梁仲宽都是这位刘姨娘所生。而且梁伯恭在娶了王温蕙没多久,纳了富阳公秦玮连袂的一个庶女为妾,梁伯恭的次子就是这位妾室所生,而且长子和次生相差不到一岁。这事,有段时间在京都上层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不过,她不是一向有贤名的吗?!大家又不是很熟,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沈穆清暗暗称奇。

李氏也颇感意外,但她不动声色,只管顺着冯氏的话说。

“常言说的好,男人无子是真无子。关我们女子什么事。寻常人见三五年不出,就吵着纳妾,做女子的就更是没有机会。”

“正是这个道理!”冯氏看李氏的目光简直相逢恨晚,“当时就我就是死活不同意让叔信抬身边的通房做妾室,那就更别提休妻了……”

两个人围着这话题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直到李氏脸上有了倦意,冯氏才告辞。

李氏和沈穆清一直送冯氏到了二门,然后又由沈穆清代母亲把冯氏送到了角门。

冯氏上马车拉着沈穆清的手:“你母亲只得你一个,怪清冷的。你要是闲着,就去我们家窜门子去。”

沈穆清笑着应了,冯氏这才上了马车。

回到朝熙堂,李氏已歪在了西次间临窗的炕上,炕几上还放着个黑漆描金退光匣子。

李氏见沈穆清打量那匣了,就笑道:“说是侯爷让她送来的。”

沈穆清打开匣子,就看见几朵象残败了的栀子花似白花,她不禁道:“这就是天山雪莲啊!”原来她在书里看到的,那可是什么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东西。

李氏笑着让汪妈妈把匣子收到库房里。

汪妈妈就笑道:“算算日子,刘先生也应该来了,不如拿出来给他看看,用在药里。”

李氏笑道:“让你收着,你就收着——何必浪费。”

汪妈妈自然是不敢仵逆的,沈穆清听着却心头一跳,正想劝李氏几句,沈箴折了回来。

沈穆清大吃一惊:“客人这么快就走了吗?”

陈姨娘上前给沈箴更衣,沈箴轻描淡写地道:“我陪着喝了两盅茶。”

沈穆清哂笑。

沈箴是什么人,能让他陪着喝两盅茶,已是极给面子了。

李氏就关心地道:“不管怎地,说起来也是帮了我们家姑娘的,可不能让姑娘失了面子。”

沈箴就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答非所问地道:“我没有想到,那个萧飒竟然是山西临城萧家的嫡系子弟。”

沈穆清就想到了汪总管提起叶素和萧家做生意时的表情,不由道:“山西临城的萧家,很有名吗?”

“嗯!”沈箴沉吟,“四大商贾,萧家排在最末,是山西的首富。可我瞧着,倒是未必……他既在国子监读书,那就应该是萧家老四萧谦的儿子了,他们这一辈,只有萧谦出仕……想不到,萧家竟然出了这样一个风光霁月的子弟……”

难怪那家伙腰杆挺得那么直,敢情是银子在作祟啊!

但是能得到沈箴的称赞,年轻一辈中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沈穆清就想到了那本《论语》上的题字。

这样看来,萧飒的亲生父亲肯定是个商贾,为了儿子的前途,所以把他过续到了已经出仕的四叔名下,要不然,他怎么能考生员……

(下午十九时左右正常更新一章!姊妹们可别忘了给点票票O(∩_∩)O哈哈~)

第171章 返回京都第250章 女儿周岁第184章 说一句话第27章 常氏六娘第116章 曙光渐现第19章 小鸦小雀第93章 事出有因第146章 父女分歧第8章 非礼之举第197章 世界很小第22章 费尽心机第285章 急流勇退第151章 一文茶铺第264章 做客戴府第154章 乱七八糟第140章 统一战线第146章 父女分歧第169章 计划变化第279章 心中怨气第207章 两只大雁第178章 值得信赖第170章 半路折回第248章 小有风波第186章 众人之力第153章 啼笑皆非第277章 四太太到第74章 穷则思变第143章 已成定局第212章 明争暗斗第99章 善意之举第81章 正月初十第126章 何去何从第100章 私下授予第242章 嫡亲姑姑第12章 遇到无赖第64章 柏树胡同第95章 二伯叔信第280章 京都轶事第71章 双朝贺红第43章 宁死不愿第44章 初识戴贵第77章 莫名其妙第132章 谁又是谁第260章 局势稳定第215章 远去岩州第39章 柳园锦绣第214章 回到娘家第163章 坦诚以告第125章 夫妻分离第240章 初为人母第203章 流放千里第5章 月溶来意第286章 远方音讯第133章 各有所得第248章 小有风波第288章 一些琐事第15章 虚张声势第237章 西府海棠第190章 最大阻力第95章 二伯叔信第58章 母女之间第275章 事出有因第301章 转念成空第178章 值得信赖第289章 计划变化第51章 沈箴之念第57章 奔波之苦第196章 百花酒楼第20章 如何收场第122章 多方谋划第274章 三丰山上第47章 高树古墙第7章 陈年旧事第177章 真真假假第7章 陈年旧事第222章 缠绵悱恻第16章 各怀心事第101章 摇摆不定第236章 暂时住下第280章 京都轶事第12章 遇到无赖第42章 月溶婚事第15章 虚张声势第242章 嫡亲姑姑第17章 寺庙惊变第47章 高树古墙第141章 你来我往第222章 缠绵悱恻第181章 方式不同第197章 世界很小第276章 有老有小第208章 珠联璧合第290章 令人婉惜第192章 有惊无险第105章 惺惺相惜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216章 初次待客第219章 两人约定第183章 因势利导
第171章 返回京都第250章 女儿周岁第184章 说一句话第27章 常氏六娘第116章 曙光渐现第19章 小鸦小雀第93章 事出有因第146章 父女分歧第8章 非礼之举第197章 世界很小第22章 费尽心机第285章 急流勇退第151章 一文茶铺第264章 做客戴府第154章 乱七八糟第140章 统一战线第146章 父女分歧第169章 计划变化第279章 心中怨气第207章 两只大雁第178章 值得信赖第170章 半路折回第248章 小有风波第186章 众人之力第153章 啼笑皆非第277章 四太太到第74章 穷则思变第143章 已成定局第212章 明争暗斗第99章 善意之举第81章 正月初十第126章 何去何从第100章 私下授予第242章 嫡亲姑姑第12章 遇到无赖第64章 柏树胡同第95章 二伯叔信第280章 京都轶事第71章 双朝贺红第43章 宁死不愿第44章 初识戴贵第77章 莫名其妙第132章 谁又是谁第260章 局势稳定第215章 远去岩州第39章 柳园锦绣第214章 回到娘家第163章 坦诚以告第125章 夫妻分离第240章 初为人母第203章 流放千里第5章 月溶来意第286章 远方音讯第133章 各有所得第248章 小有风波第288章 一些琐事第15章 虚张声势第237章 西府海棠第190章 最大阻力第95章 二伯叔信第58章 母女之间第275章 事出有因第301章 转念成空第178章 值得信赖第289章 计划变化第51章 沈箴之念第57章 奔波之苦第196章 百花酒楼第20章 如何收场第122章 多方谋划第274章 三丰山上第47章 高树古墙第7章 陈年旧事第177章 真真假假第7章 陈年旧事第222章 缠绵悱恻第16章 各怀心事第101章 摇摆不定第236章 暂时住下第280章 京都轶事第12章 遇到无赖第42章 月溶婚事第15章 虚张声势第242章 嫡亲姑姑第17章 寺庙惊变第47章 高树古墙第141章 你来我往第222章 缠绵悱恻第181章 方式不同第197章 世界很小第276章 有老有小第208章 珠联璧合第290章 令人婉惜第192章 有惊无险第105章 惺惺相惜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216章 初次待客第219章 两人约定第183章 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