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罪魁祸首

还有一个送了贺礼来的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一脸英气,神采飞扬,悍勇无敌的孙坚,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

此刻的孙坚在袁府高朋满座之下,根本算不了什么,就是对本少爷,他也要恭恭敬敬的施礼,可是我却不敢托大,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物。

饮宴的时候,大家论及了天下形势,谈到了黄巾贼寇大乱,于是又有两个人被提了起来,一个就是公孙瓒,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大英雄刘备。曹操首先对刘备赞不绝口,认为此人前途不可限量。可是幽州刺史丁原,却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诸位只怕还忘了一个人吧,我倒是想起来了,黄巾贼还成就了一个人物就是董卓。”

董卓,厉害的董卓。不要小看他。至少我认为他很不简单。就凭他西凉兵中的谋臣武将他就注定不会再这个时代里安分下去。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还有李儒。

宴会结束了,所有人都各自回家,可是我的心却悸动起来,八年了,我已经八岁了,距离天下大乱越来越近了。果然,过了这个冬天,刚刚雨雪初容,就传来了惊人的消息,皇帝驾崩了,尽管在这之前,我已经知道了他死后的谥号灵帝汉灵帝。可是仍不由自主的随着大家的震惊而震惊。

大乱即将开始,我的年纪太小了,根本不可能阻止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事情一件一件的发生。

十常侍,是到了该清算的时候了,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死有余辜。

不过这几个嘴上无毛,半男不女的家伙,的确是有一手,只是折损了一个蹙硕就安然过关了。真他妈的把我气死。这几天少爷也不背书了。只等着看他们怎么死。不过我也隐隐的有些担心,董卓要进城了。

又过了两个月,何太后命何进毒死了董太后,然后逼迫骠骑将军董重自尽。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曹操一大清早的就跑来砸门,门房的袁四,拉开门,看到是他,急忙拱手说;“原来是校尉大人,这么早不知道有什么要事。”曹操一脑门子官司,只淡淡的说了一句;“通报袁校尉,就说曹操来访。有要事相商。”

袁四看他表情凝重,又知道他和父亲的交情不浅,当然不敢怠慢,慌忙的跑进内院,在窗外通报说;“少爷,典军校尉曹操来访,说有大事要和您商量。”

父亲慌忙从我和母亲身边坐起来,披上衣服,走出门去,我的心砰砰直跳,知道是何进这个千古第一笨蛋,要倒霉了。

不对,馊主意似乎是老爹出的。

算了既然是他出的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反正何进死不足惜,我也懒得理他,不过引董卓进洛阳,似乎大可不必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曹操和父亲的争吵声,清楚地传入我和母亲的耳内。

曹操愤怒的指责父亲说;“本来天下并不乱,只是愚蠢的人把他给搅乱了,汝竖子不足与谋。”老爹也急了,大声拍着桌子说;“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袁家可是你撒野的地方。”曹操冷笑着说;“区区的几个宦官,只需要你我带上禁卫军百名,就可全部诛杀,何苦让大将军下诏,招董卓引外兵入京,董卓的为人我素来知道,此人野心极大,我只怕你请神容易送神难呢。”

老爹也冷笑着说;“我看是孟德你多虑了吧。”曹操连连冷笑,指着父亲说;“好好,我敢断言,乱天下着,必是何进和你袁绍二人。不信我们拭目以待。”两人本来是儿时的玩伴,相濡以沫的知己,可是我知道,从今日这一战开始,两人会反目成仇,势如水火。

我没有办法,只能叹息,我还需要在长大一点。必需长大,哪怕有十岁也好。

曹操的脚步,还没有冲出门,就被一串脚步声迎了回来。我已经由仆人服侍着穿上了衣服和鞋子,迅速的跑到前厅,从门缝向内看,这几位是家里的常客。吴匡、郑泰、何进之弟何苗还有一个叫荀攸的书生。还有骑都尉鲍信。

这几个人平素都是老爹的好友,经常凑在一起纵论国家大事。那个叫荀攸的书生,平素不爱说话,但只要开口往往就可以驳倒四座、独占鳌头,从曹操的眼神里可以看的出来他很喜欢这个人。

老爹,不是我说你,你的胸怀和曹操比起来,的确是差了一点。

何苗首先开口,担心的说;“太后下诏,传家兄夜晚入宫见驾。”我总觉得心神不安,恐怕是十常侍的阴谋。”

这一次父亲倒是和曹操不谋而合,两人几乎同时站起来说;“不能去,这一定是十常侍知道了大将军要招外兵入京诛杀比类,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谋害将军。”

荀攸不开口。

曹操看了看他。嘴唇动了动,但还是忍住了。

吴匡眼中射出冷电,沉声说;“我们不如给他来个先下手为强,立即发兵,斩杀这群狗贼。

曹操摆手说;“不可以,没有天子明诏这种举动就是逼宫。不如劝大将军不要出门。”何苗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这只怕是办不到的,在下的嘴皮子已经磨破了,只是说不动兄长。父亲说;“我们带兵,保护大将军入宫。”郑泰说;“这也是个办法。”荀攸突然冷笑了一声,却没有说话,冷笑声很刺耳,所有人都望着他。

荀攸发出了这一声冷笑,一言不发,转身走出门外。

曹操也冷哼了一声跟着追出去。两人的背影片刻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这些人里吴匡对父亲是衷心景仰,外加敬服的,他不高兴的说;“荀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将军不要和他一般见识,我们还是商量正经事要紧。

何苗站起来,冷冷的说;“没什么好说的,我们不如各自回府,整顿兵马,以策万全。”老爹点了点头说;“好吧,你们回去准备一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十常侍这些阉宦牵着鼻子走。”

何苗、吴匡、郑泰转身离去。老爹看着他们的背影,只是冷笑,眼中闪过狡黠的光。

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15章 以身相许第55章 妙舞清歌第25章 日夜奋战第25章 外交政策第23章 披荆斩棘第18章 洞房花烛第8章 文丑战关羽第43章 真的假的第25章 望风归降第18章 洞房花烛第36章 重修内政第31章 孙权被谋杀第9章 鲸吞汉中第32章 曹军溃败第40章 官渡之败第43章 缘定三生,前生的嘱托第28章 蹋顿逃亡第18章 艳若桃李第18章 战略撤退第13章 调兵遣将第32章 黑贼张燕第37章 柔情蜜意第13章 大凶之兆第6章 伏牛隘口第5章 捉了一批人质第18章 诸葛出山第33章 得意忘形第25章 外交政策第13章 调兵遣将第1章 益州不归路第5章 司马先生第11章 西凉劲旅第52章 西凉铁骑第35章 火烧陷阵营第39章 献帝守城第39章 生擒司马懿第41章 整人计划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52章 玩物丧志第9章 金字招牌第42章 曹女布子第24章 铁浮屠、拐子马第2章 细说原委第32章 视财如命第36章 制造冤案第7章 阳平天堑第34章 阴谋败露第7章 得偿所愿第1章 收降徐晃第32章 黑贼张燕第1章 益州不归路第17章 垂死挣扎第10章 犹豫不决第4章 诈死诱敌第32章 视财如命第7章 形势危急第5章 连斩三将第31章 孙权被谋杀第3章 西部混战第19章 灭曹战略第21章 代理皇帝第4章 氐人部落第28章 天府之国入囊中第16章 得寸进尺第18章 艳若桃李第20章 罄竹难书第14章 两军对垒第41章 整人计划第28章 天府之国入囊中第22章 刘备做大第41章 兵逼吴郡第13章 调兵遣将第25章 过渡章节第11章 西凉劲旅第47章 张晟其人第7章 粮食问题第19章 流血不止第22章 刘备做大第8章 袁氏天下第50章 特种部队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3章 锒铛入狱第13章 并州郝昭第51章 顺势入长安第17章 乐进之死第36章 重修内政第8章 舅甥之争第40章 官渡之败第28章 天府之国入囊中第38章 燃烧的大江第47章 败退潼关第20章 张绣贾诩第4章 高朋满座第12章 司马懿的反噬第3章 悍将周泰第15章 虎豹骑兵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3章 密谋行刺第30章 士兵哗变
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15章 以身相许第55章 妙舞清歌第25章 日夜奋战第25章 外交政策第23章 披荆斩棘第18章 洞房花烛第8章 文丑战关羽第43章 真的假的第25章 望风归降第18章 洞房花烛第36章 重修内政第31章 孙权被谋杀第9章 鲸吞汉中第32章 曹军溃败第40章 官渡之败第43章 缘定三生,前生的嘱托第28章 蹋顿逃亡第18章 艳若桃李第18章 战略撤退第13章 调兵遣将第32章 黑贼张燕第37章 柔情蜜意第13章 大凶之兆第6章 伏牛隘口第5章 捉了一批人质第18章 诸葛出山第33章 得意忘形第25章 外交政策第13章 调兵遣将第1章 益州不归路第5章 司马先生第11章 西凉劲旅第52章 西凉铁骑第35章 火烧陷阵营第39章 献帝守城第39章 生擒司马懿第41章 整人计划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52章 玩物丧志第9章 金字招牌第42章 曹女布子第24章 铁浮屠、拐子马第2章 细说原委第32章 视财如命第36章 制造冤案第7章 阳平天堑第34章 阴谋败露第7章 得偿所愿第1章 收降徐晃第32章 黑贼张燕第1章 益州不归路第17章 垂死挣扎第10章 犹豫不决第4章 诈死诱敌第32章 视财如命第7章 形势危急第5章 连斩三将第31章 孙权被谋杀第3章 西部混战第19章 灭曹战略第21章 代理皇帝第4章 氐人部落第28章 天府之国入囊中第16章 得寸进尺第18章 艳若桃李第20章 罄竹难书第14章 两军对垒第41章 整人计划第28章 天府之国入囊中第22章 刘备做大第41章 兵逼吴郡第13章 调兵遣将第25章 过渡章节第11章 西凉劲旅第47章 张晟其人第7章 粮食问题第19章 流血不止第22章 刘备做大第8章 袁氏天下第50章 特种部队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3章 锒铛入狱第13章 并州郝昭第51章 顺势入长安第17章 乐进之死第36章 重修内政第8章 舅甥之争第40章 官渡之败第28章 天府之国入囊中第38章 燃烧的大江第47章 败退潼关第20章 张绣贾诩第4章 高朋满座第12章 司马懿的反噬第3章 悍将周泰第15章 虎豹骑兵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3章 密谋行刺第30章 士兵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