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雄才伟略

咸淳元年三月下旬,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儿汗国大汗旭烈兀(忽必烈之弟)遇刺身亡。

在蒙古西部四大汗国中,钦察汗别儿哥、察合台汗阿鲁忽和伊利汗旭烈兀一致同意东赴蒙古草原,参加忽必烈召开的忽里台大会,唯有一直站在阿里不哥一边的窝阔台汗海都坚决反对这次大会,拒不承认忽必烈的大汗之位,并扬言其它三国如果东去,就会成为窝阔台汗国的敌人。旭烈兀的意外身亡,导致了各大汗国之间反目为仇,随即爆发了战争。

忽必烈迁都后,采纳印天涯之建议,令刘秉忠在原燕京城东北方向十里处筑建新城及大型宫殿(即后世的紫禁城),以长生天名义聚天地之灵气,压制汉人之北方龙穴。

四大汗国间的战争爆发后,忽必烈于四月初派出使者前往西部,要求各汗国停战,使令不见成效。

五月,忽必烈在燕京(中都)的临时宫殿内,召开了蒙古最高层文武官员参与的大会。

在与神尊印天涯商议后,忽必烈定出了“文仿汉制,武承蒙古”的国策。大会上,此国策刚一宣布,就遭到了大多数蒙古官员们的强烈反对。

“我蒙古男儿怎么能够效仿汉制?”

“臣等坚决反对。”

蒙古人大都姓格外露,有啥说啥,阿术,阿里海牙,桑哥等纷纷上奏,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

会议的前夜,忽必烈在一处僻静的小屋内拜会了印天涯,就关于蒙古未来的发展国策同印天涯进行了整夜的详谈。

印天涯最后问道:“大汗,如今我蒙古已占据半壁江山,数年内便会和南人决战,从目前情形看,双方各有长处,但我们有长生天保佑,必定能一统天下。大汗,我问你一句,你是想做蒙古成吉思汗的传承者,还是想做中国第十九个朝代的统治者?”

“两者兼之。”

忽必烈静静地看着这些情绪激动的反对者,直到声音完全消失才缓缓道:“本汗所说的国策任何人无需置疑,我蒙古男儿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在治国方式上还是不如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汉制。”

“大汗。”冷静下来的阿里海牙奏道:“臣随同阿术将军征战过南朝,那里的官府大都[***]无能,依臣所见,其治理能力还不如我蒙古。”

阿里海牙,四十来岁,聪敏善辩,文武全才,时任中书省参议,深得忽必烈喜爱,是蒙古人中不可多得的治国人才。

“阿里海牙,你终究没有明白南朝症状之根本,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汉人的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宋人的衰败不是其制度不好,而是其人自身的原因。”

说到这里,忽必烈突然抽出腰中宝刀,说道:“这柄宝刀名唤飞龙,乃是父汗拖雷当年南游时所得,其工艺制程均是冠绝天下,在我十二岁成年时,父汗将此刀作为成年证物赐予了本汗,从此随我东征西讨,立下不世功勋。你们设想,此刀要是放在阿里不哥身上,难道本汗就会不是其敌吗?”

阿里海牙本就聪明,乃是蒙古人中少有的智者,其领悟力比起那些只会打仗的将军们强了许多,“大汗之意臣明白了,只是。。。。。。”

“阿里海牙,本汗知道你一直看不起汉人及其他人种,其实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长有短,治国者当取长补短才不会失之偏颇。国师,史先生,你们二人出列。”

被忽必烈称为国师者,正是蒙古首位国师八思巴,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吐蕃年轻僧人,史先生名叫史天泽,是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汉族老人,官至中书左相。

忽必烈指着这二人,笑道:“阿里海牙,这二位一位是西域色目人,一位是汉人,你自诩文武双全,和他们比比,你能有几分胜算?”

“臣。。。。。。”

“阿里海牙,汉人有句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本汗治下,尽是我蒙古子民,况且本汗仅是效仿汉制,此乃大有为于天下,你明白吗?”

阿里海牙见忽必烈难得如此温和,反倒心中忐忑不安起来。

忽必烈凌厉的眼神扫过在场之人,突然语气严厉起来,继续说道:“阿里海牙,本汗再问你,你穿件汉人的衣服,说句汉人的语言,就会变成汉人了吗?”

阿里海牙本就有些惧怕忽必烈,这下顿时冷汗直冒,急忙道:“臣知错了。”

忽必烈“哼”了一声说道:“本汗推行的是一种二元政策,在原则上必须始终如一地维护我蒙古的统一,保持在精神上的传承,但更要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点,以实现大一统的蒙古帝国,这个既定国策不用再议,不管你们是否明白,只需执行即可。”

“臣等遵旨。”蒙古官员,汉人官员,色目人官员齐声言道。

“军事上依照原有策略不变,继续强化我蒙古铁骑。枢密院枢密使阿术,枢密副使张柔,张文谦,怯薛军指挥使伯颜,副指挥使张弘范听令。”

“臣等恭听大汗圣旨。”

忽必烈满意地看着这几员军中战将,道:“征南计划由枢密院具体实施,二年内组建二十万征南大军,兵发南朝。阿术将军,数曰前川中刘整奏折朕已批示,令其重组水师,枢密院当无条件支持,使我蒙古水师在两年内务必要能够同南宋水师抗衡,另外,征讨南朝的突破口需在一年内选定,关于这一点本汗建议你们多于南朝降将商议。伯颜,张弘范,本汗允许你们在两年内将怯薛军扩充至两万,到时随阿术元帅南征。”

“臣等遵旨。”

“国师。”

“臣在。”

“本汗会在京中设置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国师兼管总制院事,我蒙古治下以佛教萨满教为国教,但对于其它宗教信仰不必过分压制,任其发展。国师及下属吐蕃语文学者,重新创制蒙古新文字,并与汉语互通互译。”

“臣遵旨。”

八思巴不同于印天涯,八思巴受封为国师,自然就成为蒙古的大臣之一,而印天涯不曾在朝中任职,也就不用称臣了。

蒙古中书省是忽必烈于一六六零年设立,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分掌政、军二权,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复置,也不像宋朝时有六部之说,故蒙古中书省较前代更为重要。

“中书右相札鲁忽赤,中书左相史天泽,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耶律铸,中书参政知事赛夷阿札儿听令。”

“臣等恭听大汗圣旨。”

“中书省除统领百官政务,健全各地分支,为行省制奠定基础外,这几年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以满足征南大军的粮草需求,同时准备着手建立御史台,负责百官监察职责。另外,本汗打算在明年试行科举制度,多一条选拔人才之路,此事由耶律铸负责,赛夷阿札儿,你继续贯彻纸币制度,以保证大军兵器所需的金属供给,但必须把纸币的发行维持在合理的限度内,严禁似南朝般,随意贬值。”

“遵旨。”

忽必烈的军政指令有条不紊的颁发下去,众人一一接旨。

“各位,你们均是我蒙古好男儿,按照本汗之令尽心做事,一统天下,指曰可待。”

“大汗雄才伟略,万岁外岁万万岁。”

“哈哈。”忽必烈爽朗的笑声传遍中都,也传遍了整个蒙古。

第6章 初会贾似道第537章 强悍的投掷弹第61章 开源节流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75章 琼林宴第140章 术武双修第263章 显文阁学士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66章 最后的报名者第205章 虎将夏贵第299章 许愿第426章 风云雷电第398章 改组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80章 是他杀非猝死第368章 再出临安第401章 襄阳模拟战第522章 炮轰邓州城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7章 沈括后人第551章 领路人第324章 逆天换脉第404章 恭喜发财第378章 襄阳城第258章 奸相之后第499章 偷袭火药监第490章 第三类火器第173章 监察公署第10章 可恨可叹第513章 再进襄阳第307章 视察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167章 宋无心第5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43章 郝经北回第327章 武当武馆第304章 锦衣卫第141章 多维空间第319章 大师王致远第159章 重开南衙第126章 激情演讲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42章 名臣赵顺孙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67章 前敌会议第42章 咸淳元年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458章 火攻第489章 神力军第36章 商业奇才第260章 面试第81章 新品发布会第404章 恭喜发财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31章 数学天才第75章 琼林宴第52章 萧天加盟第45章 劫数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265章 国家债劵第489章 神力军第185章 狙击手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35章 军改会议第348章 女中豪杰第209章 虽远必诛第59章 鲜味第488章 强攻灌子滩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103章 大宋银庄第533章 药方戒酒第184章 公和私的诠释第236章 三会贾似道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563章 海战第555章 谈心第392章 帝王学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获第10章 可恨可叹第220章 军务院第243章 襄阳之论第312章 急脚递第559章 太子第258章 奸相之后第280章 雄鹰折翅第52章 萧天加盟第52章 萧天加盟第13章 千秋霸业第543章 血锋短匕第19章 老臣江万里第279章 当世高手第24章 和谐家宴第290章 时钟问世第389章 老大的决定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89章 教育为本
第6章 初会贾似道第537章 强悍的投掷弹第61章 开源节流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75章 琼林宴第140章 术武双修第263章 显文阁学士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66章 最后的报名者第205章 虎将夏贵第299章 许愿第426章 风云雷电第398章 改组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80章 是他杀非猝死第368章 再出临安第401章 襄阳模拟战第522章 炮轰邓州城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7章 沈括后人第551章 领路人第324章 逆天换脉第404章 恭喜发财第378章 襄阳城第258章 奸相之后第499章 偷袭火药监第490章 第三类火器第173章 监察公署第10章 可恨可叹第513章 再进襄阳第307章 视察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167章 宋无心第57章 巾帼不让须眉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43章 郝经北回第327章 武当武馆第304章 锦衣卫第141章 多维空间第319章 大师王致远第159章 重开南衙第126章 激情演讲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42章 名臣赵顺孙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67章 前敌会议第42章 咸淳元年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458章 火攻第489章 神力军第36章 商业奇才第260章 面试第81章 新品发布会第404章 恭喜发财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31章 数学天才第75章 琼林宴第52章 萧天加盟第45章 劫数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265章 国家债劵第489章 神力军第185章 狙击手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35章 军改会议第348章 女中豪杰第209章 虽远必诛第59章 鲜味第488章 强攻灌子滩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103章 大宋银庄第533章 药方戒酒第184章 公和私的诠释第236章 三会贾似道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563章 海战第555章 谈心第392章 帝王学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获第10章 可恨可叹第220章 军务院第243章 襄阳之论第312章 急脚递第559章 太子第258章 奸相之后第280章 雄鹰折翅第52章 萧天加盟第52章 萧天加盟第13章 千秋霸业第543章 血锋短匕第19章 老臣江万里第279章 当世高手第24章 和谐家宴第290章 时钟问世第389章 老大的决定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89章 教育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