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印应雷

“学生印应雷参见皇上,草民印应雷见过各位大人。”

“学生。”我一时沒有反应过來,

印应雷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陛下,学生乃是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先帝宝祐二年(1254年)任和州守,目前沒有官职在身,所以草民自称学生也。”

昨曰朝会时,我并沒有仔细观看三位候选人的容貌,这时我才仔细端详起此人,不知为何,我的大脑中突然闪现出一位古人的名字,三国时期人称凤雏的庞统庞士元,

所有的读书人,只要取得功名后,对上都可以自称学生,印应雷这般自称也无可非议,

我淡然道:“印应雷,坐下吧,开始。”

“是,陛下。”印应雷坐下后道,“陛下,各位大人,印某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因此,如果让印某出任临安战区制置使一职,则印某只会以计临敌。”

从印应雷的出场來看,似乎比起前面两人都要精彩,或许这就是他的姓格所致吧,

“计将安出。”

“陛下,倘若三年后我朝大军北伐,陛下准备让临安战区的将士从何地进发呢。”

我听罢心中一乐,这印应雷,难怪宋理宗不喜,这是面试,应当是我在问他,他倒好,反而问起我來了,看來与传闻颇为相符,此人思维异于常人,而且胆大,甚至比那吕信的胆子更大,我笑笑道:“印应雷,这有何讲究吗。”

“陛下,选择进攻路线当然是有说法的。”

对于北伐,我的初步打算是多路进攻,齐头并进,而通过海军协助,直扑京津一带也在构思中,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而已,

“既然陛下不愿明示,那学生便自行猜测了。”印应雷见我不说话,继续道,“学生猜测陛下是想让临安战区的将士们走水路,从京东东路(今山东青州)以北的某地直接北上。”

我心里一愣,眼睛瞪着印应雷道:“京东东路。”

“正是,陛下,我朝水师优势明显,从京东东路上岸,直接攻击蒙古人的腹地,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印应雷,仅凭一个临安战区的几万人马,你就不怕孤军深入,被蒙古人歼灭吗。”

“陛下,学生继续來猜测下。”印应雷笑道,“以陛下之神,自是不会只出动一个临安战区的,四川,襄樊,两淮,有可能陛下会四箭齐发,况且学生带领临安战区的将士当然不会和蒙古军队硬拼。”

我是有走水路的打算,但至于是否就会派遣临安战区,我却根本沒有考虑过,我的潜意识中是想打造一支类似后世的海军陆战队,

“那你意欲如何。”

“陛下,学生当然怕,不过怕也沒用啊,陛下如果将重任交给学生,那学生也只能去啊,学生想过,不要不去硬拼,采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的方法,还是有一线机会的。”

“听上去怎么像游击战。”我暗自惊道,莫非这印应雷和四大制置使有过接触,

“走,走向何处。”

“陛下,京东东路地势平坦,适合蒙古骑军的规模开展,学生自然不会留在那里,西进,再西进,学生其实也沒有完全想好,只是有一种直觉,一路西进,千里转战太行山。”

“太行山。”

“是,陛下,太行之地势突兀,明显可以牵制住蒙古骑军的长处,我临安战区以步军为主,可以依托太行之险,占山为王,蒙古人如果想要剿灭我军,非得以数倍之兵力围之,依照目前敌我双方的兵力來看,基本上是旗鼓相当,学生率领临安战区的数万将士至少可以拖住敌人的十万军队,这就减轻了其他几路北伐军的压力,学生只需要坚持到我朝诸路大军破敌,然后再从山中杀出,里应外合,一举消灭蒙古军队的有生力量,如此,大事可成也。”

不论印应雷的方案是否可行,单就是这份计划的豪气就足以让在座之人震惊,就连军事经验丰富的史岩之也觉得印应雷之胆大,不免暗自赞道,有气魄,

要知道,四万大军深入敌后,极有可能被全歼,印应雷的计划有些类似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壮举,但是一旦站稳脚跟,的确就像是在敌人的心脏上插上了一把尖刀,

陆秀夫问道:“印先生,如果蒙古大军不來包围呢。”

“那我等便四处出击,遇到无人驻守的城池便夺之,如有大军,则避之,总而言之,我临安战区以山贼或流寇的形式出现在蒙古人的腹地,犹如一把尖刀随时会在其中搅个天翻地覆。”

陆秀夫脱口而道:“山贼,流寇,这不就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游击战吗。”

“游击战。”印应雷也露出惊讶之色,“什么是游击战。”

我笑笑言道:“印应雷,朕來问你,从海边登陆,要到达太行山一带遥遥千里,且不说部队辎重甚多,就只是数万大军也不是轻易可以转战的,你对此有何打算。”

“陛下,因时间匆促,学生并未有全面详细的计划,但是若要转战千里,就只能化整为零,尽量穿行于人烟罕至的羊肠小道,遇弱则灭之,遇强则绕之,最终集合于太行山下,再化零为整。”

我继续问道:“即使可行,沿途补给如何做到。”

“陛下,学生刚才讲过,进入北方后,我战区以流寇形式存在,那么每一处蒙古官府,每一户蒙古富户,还有原金国富裕之家,都是我等之粮仓。”

“抢劫啊。”

“沒错,陛下,这和蒙古军队早期的做法一样,以战养军。”

这个印应雷,倒真是块打游击的料,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沒有枪沒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范文焕惊呼道:“这就与强盗行径无异啊。”

我点点头道:“范爱卿,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是朕需要的,强盗也好,正规军也好,只要能完成任务就是对的,印应雷,你的计划中,有两大难点,一是如何到达太行,一是到达后怎样在太行山内生存下去,针对这两点,你给朕一份详细方案,不管最后任命谁为临安战区制置使,也不管朕是否会派临安战区从水路进发,朕都会好好研究下你的计划。”

“是,陛下。”

“好了,印应雷,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当然还有,刚刚学生说了战区未來的任务,一旦确定了目标和任务,那就要在事先进行针对训练了,学生虽然沒有正式在军中服役,但也知道我朝以步军为主,在北伐之前,这点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在战斗中,必须要让我朝的将领们清醒地认识到,审时度势,善用环境,扬长避短,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如此一來,才可能做到此消彼长,慢慢就此改变双方将士的数量,最终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如果学生担任战区统帅之职,则学生的主要精力会放在练将之上而非练兵,因为练兵非学生之长。”

陆秀夫问道:“印先生,依你之见,如何才能集中优势兵力。”

“陆大人,印某所言是集中优势力量,这并非单指兵力,一旦临安战区深入敌人内部后,则只有在运动战中才能找到这样的机会,创造出优势,一战定胜负,战完便撤。”

我赞道:“撤离一个战场后再次寻找下一次战机,如此循环反复,不拘于一点一面。”

“陛下圣明,学生正是此意。”

陆秀夫心念一动,突然说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恩。”印应雷思索片刻后看向陆秀夫,半响后才叹道,“陆大人,精辟,精辟啊,印某不及也,曰后印某定当登门求教,还望陆大人不惜赐教。”

陆秀夫笑笑,也不言语,

印应雷见陆秀夫不回答,有些着急道:“莫非陆大人瞧不起印某。”

“非也,非也。”

“那是何故。”

“印先生,因为说出这句话的并非陆某,曰后若有机会,陆某定会给你引见。”

印应雷抱拳道:“我朝还有如此高人,陆大人费心惦记,印某感激不尽。”

我见有些偏題,便道:“印应雷,还有补充的吗。”

“有,有的,陛下,还有一点就是学生会训练一支细作营,虽说北方之地乃是我朝旧地,然毕竟失去了一百多年,当地的百姓大都是在金国或蒙古的统治下成长起來的,因此学生会派出这支细作营,先期返回,摸清当地环境,以图接应,这点十分重要,更需要得到朝中细作部门的帮助。”

“恩,这点自然沒有问題,印应雷,如果沒有了就先退出吧。”

“等等,陛下,还有最后一点。”

“说吧。”

“陛下,学生对于战区的士兵,除了按照我朝的正常训练方式外,还会增加一项野外求生技能的训练,不然到了太行山后,不被蒙古兵打死,也会被恶劣的环境折磨而死。”

这印应雷就像挤牙膏似地,一会冒出一点,我知道,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只有昨天晚上,印应雷的很多想法可能都是在面试时才临时想出來的,

“好了,还有什么想法一并在奏折里吧,印应雷,退下。”我不再给他机会,直接道,“下一位,范文虎。”

第115章 线索第508章 大会战(三)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381章 帝王谷第359章 极刑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436章 祭拜岳王庙第535章 出兵许昌第387章 劫持第115章 线索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234章 九九重阳第397章 索无极第12章 双星辉耀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79章 灭寇第481章 喜事第373章 崩溃第220章 军务院第136章 出发前的指示第70章 不拘一格第225章 钟表进行时第274章 御林军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298章 神医真金第114章 打草惊蛇第382章 公孙堂主第487章 云南军区第477章 行云流水第166章 寻人第175章 受教第86章 疯狂之夜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18章 公田法之争第365章 安南朝贺第59章 鲜味第460章 饯行第383章 守护者第64章 你若来了 ,便是春天第191章 阵破第6章 初会贾似道第530章 入城第295章 吕氏兄弟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156章 太守碑第63章 定调第254章 新任统制第220章 军务院第357章 无罪推定法第372章 对弈第377章 植物人第76章 初出茅庐第25章 星星之火第231章 数学天才第153章 剑痕第495章 风扬阵第144章 南下温州第454章 樊城第330章 万万不可第16章 雪中情第444章 战略布局第419章 有则改之第20章 火药司第166章 寻人第236章 三会贾似道第533章 药方戒酒第16章 雪中情第378章 襄阳城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71章 火枪火炮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39章 使者乌力罕第241章 破虏军第438章 定计困襄阳第38章 三生石之愿第424章 点将第228章 国营商行第364章 第七军区第91章 混乱的水军编制第420章 战争债券第58章 火枪雏形第402章 论战第350章 震天雷第479章 兵临城下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40章 帝师之虑第315章 竞拍第137章 政务院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58章 火攻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285章 临安府第12章 双星辉耀第174章 人选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460章 饯行
第115章 线索第508章 大会战(三)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381章 帝王谷第359章 极刑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436章 祭拜岳王庙第535章 出兵许昌第387章 劫持第115章 线索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234章 九九重阳第397章 索无极第12章 双星辉耀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79章 灭寇第481章 喜事第373章 崩溃第220章 军务院第136章 出发前的指示第70章 不拘一格第225章 钟表进行时第274章 御林军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298章 神医真金第114章 打草惊蛇第382章 公孙堂主第487章 云南军区第477章 行云流水第166章 寻人第175章 受教第86章 疯狂之夜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18章 公田法之争第365章 安南朝贺第59章 鲜味第460章 饯行第383章 守护者第64章 你若来了 ,便是春天第191章 阵破第6章 初会贾似道第530章 入城第295章 吕氏兄弟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156章 太守碑第63章 定调第254章 新任统制第220章 军务院第357章 无罪推定法第372章 对弈第377章 植物人第76章 初出茅庐第25章 星星之火第231章 数学天才第153章 剑痕第495章 风扬阵第144章 南下温州第454章 樊城第330章 万万不可第16章 雪中情第444章 战略布局第419章 有则改之第20章 火药司第166章 寻人第236章 三会贾似道第533章 药方戒酒第16章 雪中情第378章 襄阳城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71章 火枪火炮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39章 使者乌力罕第241章 破虏军第438章 定计困襄阳第38章 三生石之愿第424章 点将第228章 国营商行第364章 第七军区第91章 混乱的水军编制第420章 战争债券第58章 火枪雏形第402章 论战第350章 震天雷第479章 兵临城下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40章 帝师之虑第315章 竞拍第137章 政务院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58章 火攻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285章 临安府第12章 双星辉耀第174章 人选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460章 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