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组建空军

西北已经拥有了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行员也在培训当中,政府就有人提出是否应该组建空军部队了呢?对于这个问题,赵汉青召集政府高层和国防军高级军官召开高层会议,商讨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国防军军官当然希望可以组建空军部队了,那可是华夏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呀,但以柳清颜为主的西北军政府财政部部长钱昌盛则隐晦的表示目前西北的财政不适合采购大量的飞机。

但柳清颜也知道不让军队里那帮子家伙组建空军恐怕不现实,最后只好明确的告诉赵汉青,目前西北的财政很紧张,就算是制造飞机,暂时也不宜造太多,制造少部分飞机作为训练用倒是可以。

这小子国防军那帮子家伙可不答应,这好不容易盼着自己有了飞机了,哪能不装备部队,他们强烈的向赵汉青表示抗议,认为空军应该组建。

其实赵汉青的态度也是倾向于现在组建自己的空军部队的,但赵汉青也知道目前西北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太好责怪柳清颜他们。

最后赵汉青拍板,先制造18架“撕裂者”轰炸机,其中6架改造成教练机训练飞行员使用,另外12架飞机先组建一支空军飞行中队,作为作战部队,还有就是正式组建国防军空军司令指挥部,司令一职暂由赵汉青担任,副司令暂由钱峰担任,主要负责这段时间的空军组建和飞行员培训等问题。

国防军空军目前主要以空军司令指挥部为主,下辖作战、防空炮兵、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后勤等指挥部、空军官校,暂定人员额约为10000人左右,后期扩编则另行安排。

赵汉青在国防军空军组建策划书中明确指出,国防军空军的任务是:平时负责辖区侦巡、维护辖区空域安全,坚实战备整备及部队训练任务,充实战力完成战备,适切支援各项重大灾害防救工作;战时全力争取制空,并协同陆、海军遂行各类型联合作战,以有效发挥空军作战之效能,歼灭进犯敌军,确保所辖区域安全。

同时赵汉青还在兰州成立西北空军飞行学院,赵汉青担任首任校长,由德国退役上校雅尼克主教官,聘请几十位原德国飞行员到学院担任教官,训练西北自己的飞行员。

这时候,赵汉青急缺空军指挥人才,虽然赵汉青近年来从华夏各地搜刮了不少人才,甚至还有一些历史上出名的人物,但是懂空军指挥的人才还真不多,主要是目前华夏没有多少飞机,像历史上民国时期的空军牛人高志航,这会儿还在国外求学呢,没办法赵汉青只有一边组建空军部队,一边培养空军飞行和指挥人才吧!

时间进入到了1920年后,赵汉青一直再等一名重要人物的到来,这一天,一辆黑色的吉普车开进了兰州城,到了兰州国防军军营停下,此时的赵汉青已经率领国防军高层等候在军营门口了。

从吉普车了缓缓走出一名中年男子,男子三十多岁的样子,身段高而修长,有一管笔直挺起的鼻子,唇上蓄胡,留着一头短发,一身西服,体型匀称。

赵汉青看到来人后,就迎了上去,伸出手与来人握手,客气的说道:“百里兄,一路颠簸,辛苦了。”

“那里,承蒙赵督军看得起蒋某,这一路上可是让在下打开眼界呀,这西北苦寒之地在赵督军手下,竟然发展的如此繁华,堪比南京、杭州富庶之地了,而且怎敢劳烦赵督军亲自出迎,惶恐呀!”

“哈哈,百里兄,我们就不要客气了,老兄的大名,赵某也是早有耳闻呀,这次有幸请得蒋兄出山,实乃在下之福,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这里的将军们。”

接着赵汉青便把国防军的一众大佬跟来人一一介绍了一遍,互相寒暄了一下,双方才进入到军营里。

赵汉青迎接的不是别人,这就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军事理论学家——蒋百里,这时候的赵汉青急缺人才,对于南边的革命党那里人才倒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被洗了脑的,这样的人赵汉青不敢用,也不打算挖人墙角。

历史上蒋百里出身贫寒,但却从没有放弃求学之路,如饥似渴的吸允着知识,中日甲午之战,深深地刺激了蒋百里,后于1905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班毕业,后留学德国。

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只是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

他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这无疑很很可惜的,赵汉青就是不想让这位爱国将军在这个时空里还留下这样的遗憾。

二战当中,蒋百里将军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夏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

在这部让蒋百里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而蒋百里此时也是刚刚从欧洲回国,赵汉青便派人找到了他,明确向他表示的招揽之意,希望他可以来西北看一看,本来蒋百里真不愿来西北这里,但碍于赵汉青的名气,蒋百里也打算见识一下这个年轻的西北军阀,加上此时他也没事可干,就同意来西北看看,但并没有打算加入到国防军里。

但在来西北的这一路上的见闻,让蒋百里对赵汉青更感兴趣了,因为他看到越靠近西北,大路上的车辆就越多,公路就越平坦,商人也越多,到了甘肃境内后,他竟然看到了成片冒着黑烟的大烟囱,那是一家家化工厂的烟囱,还有几座几十米高的大楼,那是目前西北振汉集团的总部。

这让蒋百里很感兴趣,这样繁忙的场景以前他只有在各国列强那里才能看得到,现在他突然在华夏西北内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得不让他惊奇。

等他到了国防军兰州军营里待了几天以后,他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支部队,它给他带来一种生机盎然的全新感受,不像此时的北洋军给他带来那种落日迟暮的感觉。

最后赵汉青在邀请他出任国防军参谋长,蒋百里便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让赵汉青欣喜不已。

······················

世界局势还是乱的要命,在得到赵汉青的资金支持后,德国阿道夫和历史上一样,于2月24日组成了德国纳粹党,由于有了赵汉青的资金支持,这次阿道夫组建纳粹党要比原历史上顺利的多。

日本方面,对北洋政府就山东问题发出最后通牒,另外日本趁着俄国内战在远东占领的大片土地此时也已被日本加紧建设起来,不仅加派驻扎十几万的军队,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还对远东的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大有一副赖着不走的意思。

日本这个国家对于土地的争夺还不是一般的狂热,也就是现在这头红色北极熊被赵汉青坑的虚弱了太多,内战还没有结束,俄红军没时间理日本,但俄国苏维埃政府还是发出对日宣言,要求他们离开从远东撤离,要不然后果自负。

但日本还是一副“管你呀”不理睬俄国政府的警告,继续他们的开发大业,远东地下的资源可是让日本馋的直流口水呀!

而这时候的俄国苏维埃政府正在莫斯科商讨中开春进攻高尔察克的战略部署,但是到了四月份,波俄战争爆发,波兰和乌克兰的军队进攻俄国,占领了乌克兰,使得俄国红军对南线的邓妮金和西边的高尔察克的春季攻势被迫推迟,专心应对波兰和乌克兰联军的进攻。

但邓妮金和高尔察克并没有打算让俄红军安心出战对付波兰和乌克兰的军队,有句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也在四月份同时出兵进攻莫斯科,使得俄红军不得不留下防守部队,应对他们的进攻。

经过一个冬季近半年的修整,俄红军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人,武器物资也得到了极大的补给,实力恢复的比去年最鼎盛时期还要强大。

但邓妮金和高尔察克也没有闲着,邓妮金有着协约国的支援,现在手下也有着近40万兵力,而高尔察克经过一个冬天的招兵也凑齐了60万军队,更重要的是俄国白军在得到德国退役军官的训练之后,战斗技巧和素质明显提升了不少,等到俄国红军解决完波兰和乌克兰的战争后,俄国白、红军双方注定要来一场大决战。

在观华夏国内状况,更是乱的一塌糊涂,北洋内部的派系之争愈演愈烈,全国各地的大小军阀混战不已,都在不断的通过战争拓展自己的地盘,弄得民不聊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

到了6月份,也西南方向的川、黔、滇三省在滇省军阀头子唐继尧的操纵下爆发战争,唐继尧一心想占领西南这三省,只不过实力一直不够而已,目前他也只占领了云南一省。

其余两个省里盘踞着大大小小几十股军阀,实力小的兵马不过千人,实力强大的拥兵过万,总兵力加起来都超过20多万人,他要想肃清这些军阀谈何容易,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互相征伐,最后他再出手坐收渔利。

但是唐继尧不知道的是,此时在西北大地上也有一个人对于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垂涎已久,四川沃土千里,自古以来就是粮仓,加上矿产资源丰富,赵汉青早就有心夺取了,只不过一直没动手,现在他看到四川战乱将起,也许是时候趁机拿下四川了。

此时西北的发展早就引起了日本和欧美各国列强的关注,由于西北商业的发展,使得他们早就注意到了这股新兴起的军阀势力,只不过还没有哪个列强和西北国防军接触而已,显然他们还在观望。

尤其是日本,他在华夏的战略就是平衡,平衡各方力量,使得没有那个军阀势力可以具有一统华夏的实力,这样他就可以让挑起各个军阀的战争,从中捞取利益,而一旦有那个军阀实力太强,日本就会出手打压他。

而赵汉青就是担心一旦他真的打下了四川,会不会遭到列强的联手封杀,到时候就要做好打大战的准备,但此时西北军队不过10万,其中6万人是经过数次战争洗礼的老兵,另外4万人是刚刚组建的国防军陆军第二军,全都是新兵。

最后赵汉青想通了,像他这样畏手畏脚,何时结束混战局面,一统华夏呢,管他列强干不干预,反正四川早晚要拿下,如果列强要来,那赵汉青就接着,反正早晚要面对。

而且赵汉青也知道,到了7月份,北洋会因为直系和皖系的派系之争而爆发直皖大战,那时候才是最混乱的时候,趁此机会拿下四川是最好的时机。

最终,赵汉青在六月中旬,向国防军各部队下达了入川作战的命令,得到可以参加入川作战命令的国防军各部跟吃了兴奋药似得,高兴的不得了,那些被命令留下来驻守的部队,一个个那叫一个不平呀,但也只好接受命令。

第377章 畑俊六真的急了第263章 ‘毒蛇’第449章 北方战火欲起第194章 空袭日本航母舰队(二)第452章 兽.性再现第552章 第一战队第490章 结束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224章 访问美国第203章 新宪法第115章 日军疯了第232章简介一下中华武术之内家拳第117章 不妥协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128章 三年计划第483章 强攻第560章 战斗升级第148章 东征(五)第229章 赵汉青的计划第290章 势如破竹第308章 德意志的蜕变第90章 一触即发第459章 国防军海军崛起之战(1)第77章 帮助俄国白军第489章 诡雷第282章 不识时务的法国佬第234章 攻略台湾第566章 惨烈搏杀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17章 日、泰“结盟”第5章 进山支援土匪第182章 济南攻防战(一)第138章 南线作战(七)第347章 偷袭珍珠港(3)第124章 救国之道第77章 帮助俄国白军第177章 日本出兵第504章 日本新谋划第41章 夜间偷袭第15章 智取县城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261章 活动在敌人的心脏第470章 美国出兵第212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64章 打发革命党第59章 历史的小小改变第51章 夜间进攻第515章 世界第三强军第48章 阻击战前第166章 和谈破裂第35章 争取时间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221章 移民第62章 震撼第417章 危局第190章 定计第234章 攻略台湾第294章 斩首行动第79章 视察军工厂第396章 中日特战兵的再度交锋第279章 强硬回应第499章 朝鲜战役(1)第353章 偷袭珍珠港(9)第268章 收复台湾(四)第298章 日本人急了第549章 雷达预警机第494章 出击第444章 各怀鬼胎第79章 视察军工厂第121章 俄国来人第421章 将计就计第523章 轰炸机出动第253章 决战(五)第505章 以夷制夷第225章 军舰采购第376章 反击开始第119章 英魂不朽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328章 敦刻尔克大围歼第566章 惨烈搏杀第246章 全歼第385章 残酷厮杀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49章 战斗开始第543章 陷入绝境的鬼子舰队第316章 世界真乱了第138章 南线作战(七)第244章 日本的特战队第105章 狙击手第580章 注定的结果第552章 第一战队第574章 元气大伤第90章 一触即发第346章 偷袭珍珠港(2)第462章 惨烈海战
第377章 畑俊六真的急了第263章 ‘毒蛇’第449章 北方战火欲起第194章 空袭日本航母舰队(二)第452章 兽.性再现第552章 第一战队第490章 结束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224章 访问美国第203章 新宪法第115章 日军疯了第232章简介一下中华武术之内家拳第117章 不妥协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128章 三年计划第483章 强攻第560章 战斗升级第148章 东征(五)第229章 赵汉青的计划第290章 势如破竹第308章 德意志的蜕变第90章 一触即发第459章 国防军海军崛起之战(1)第77章 帮助俄国白军第489章 诡雷第282章 不识时务的法国佬第234章 攻略台湾第566章 惨烈搏杀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17章 日、泰“结盟”第5章 进山支援土匪第182章 济南攻防战(一)第138章 南线作战(七)第347章 偷袭珍珠港(3)第124章 救国之道第77章 帮助俄国白军第177章 日本出兵第504章 日本新谋划第41章 夜间偷袭第15章 智取县城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261章 活动在敌人的心脏第470章 美国出兵第212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64章 打发革命党第59章 历史的小小改变第51章 夜间进攻第515章 世界第三强军第48章 阻击战前第166章 和谈破裂第35章 争取时间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221章 移民第62章 震撼第417章 危局第190章 定计第234章 攻略台湾第294章 斩首行动第79章 视察军工厂第396章 中日特战兵的再度交锋第279章 强硬回应第499章 朝鲜战役(1)第353章 偷袭珍珠港(9)第268章 收复台湾(四)第298章 日本人急了第549章 雷达预警机第494章 出击第444章 各怀鬼胎第79章 视察军工厂第121章 俄国来人第421章 将计就计第523章 轰炸机出动第253章 决战(五)第505章 以夷制夷第225章 军舰采购第376章 反击开始第119章 英魂不朽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328章 敦刻尔克大围歼第566章 惨烈搏杀第246章 全歼第385章 残酷厮杀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49章 战斗开始第543章 陷入绝境的鬼子舰队第316章 世界真乱了第138章 南线作战(七)第244章 日本的特战队第105章 狙击手第580章 注定的结果第552章 第一战队第574章 元气大伤第90章 一触即发第346章 偷袭珍珠港(2)第462章 惨烈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