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有因

050 有因

刘氏沉默的坐在炕上,手中一方纸片早已经被她撕的粉碎,悉悉索索的落在脚边,四个大丫头静若寒蝉的守在左右两边,大气不敢喘。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听到了院子里此起彼伏的行礼声。

是二老爷回来了。

四个丫头暗暗松了一口气,等着救星似的朝门口望去。

丛雪打了帘子,随即就看到薛镇世摇摇晃晃的进了门,满身酒气,冲天的打着嗝儿,她推开丛雪的搀扶不满的望着刘氏,问道:“又是什么事,急着喊我回来作甚?”

说完摇晃着望炕边走。

秋翠朝其它三个人打了眼色,飞快的对刘氏道:“太太,奴婢去给二老爷端碗醒酒汤来。”说着就出了门,其它三个人立刻各自找了理由退了出去。

房里就只剩下薛镇世和刘氏。

刘氏猛地抬起头来,愤恨的看着薛镇世。

薛镇世步子一顿,疑惑的望着她:“怎……怎么了?”

砰!

刘氏将手里的茶盅摔在薛镇世的脚边,一把揪住薛镇世的衣领咬牙切齿的喊道:“整天就只知道喝酒,我在家里被人欺负了,也没个人出头,你说,你算不算男人!”说完不解气使出浑身力气将薛镇世推倒在地上,“我告诉你薛冬荣,你就是孬种!”

“你发什么疯。”薛镇世被她这么一摔酒也醒了五六分,皱着眉头望着刘氏,“谁欺负你了,这家里除了你欺负别人,还有人能欺负到你?!他说着晃晃悠悠的爬起来。

刘氏一把扫了炕几上的茶碗瓷碟,压着喉咙一字一句道:“谁欺负我,还不是你的好大哥,好大嫂。”她指着长房的方向,“他们……他们把王妈妈……”说着把王妈妈的事情告诉了薛镇扬。

薛镇扬越听越惊讶:“这……这么说钟大的死真的是王妈妈做的手脚?!”

“我在和你说长房的事,你扯到哪里去了。”刘氏脸冷的能滴水成冰,“你脑子里是不是也装的都是酒,钟大是不是我们动的手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太阴险了,竟然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薛镇世被刘氏弄糊涂了,问道:“他们用手段归用手段,可王妈妈真的做了,也赖不着别人啊。”

刘氏气急:“我怎么就和你说不通呢。”说完指着薛镇扬不耐烦的道,“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往后我若再做出什么事来,你不要怪我不顾你的手足之情,今天这仇我必须报。”

“你又要折腾什么。”薛镇世烦躁的摆着手,“好好的过日子不行嘛,泰哥儿那么大了,你这个做娘的不知道给他说门亲事,整日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说,你到底想干什么。”

“没用的东西。”刘氏嘲讽的看着薛镇世,“我想干什么,我要整个薛家的产业,这几年的生意越做越大是谁的功劳,是你大哥还是你三弟?是我们两个?!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想到和我们平分,我告诉你,我早就想好了,我一分银子都不会给他们。”

薛镇世知道刘氏心大,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她竟然想吞了整个薛氏,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像是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飞快的到门口往外看了看,又回来捂住刘氏的嘴:“你不要乱说话,小心被人听见。”

“你放手。”刘氏推开薛镇世,冷笑着道,“这事我早就想好了,等私运的钱回来,我就会把银子挪到我哥哥那边去,再将几处铺子和大的田庄悉数移出去,到时候分家账上没有钱,看他们还能怎么样。这些事你不用管,我自有分寸。”又看着薛镇世,“怎么,难道你还想一辈子跟着薛镇扬屁股后面像奴才一样给他挣钱?你看看他,夏阁老说收门生时,可考虑你的泰哥儿?他指点制艺时可问过你的泰哥儿?你把他当兄弟,他什么时候把你当兄弟了。”

薛镇世嗫喏了几句,没有说话。

刘氏见他这样心里堵的气终于散了一些,她面色微霁坐了下来:“泰哥儿的婚事你说我不关心,可你问他的意思吗?他对文茵早死心塌地的,我娶谁回来他能好好过日子?这事儿没有别的办法,要不你就想办法让文茵做我们的儿媳妇,要不然就只有分家,否则将来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泰哥儿怎么办?!”

“小孩子家的,过几天不就忘了。”薛镇世不以为然,可声音明显小了下去,“再说,文茵虽好可他也不能做出夺兄长妻子的事儿,他以后还要做官的,名声要不要了。”

“亏你明白一回。”刘氏白了薛镇世一眼,“所以这事儿还得按我说的办,虎威堂那边你一定要跟紧一些,要是出了纰漏咱们可是什么都没有了。”

虎威堂就是那老虎,他们与虎谋皮本就不是轻松的事,薛镇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用刘氏提醒。

“那你打算怎么做?!”薛镇世不确定的望着刘氏,刘氏冷笑着道,“我已经写信去泰和了,如果不出意外娘和三弟肯定赶来过来过年的,就算是年前到不了,开春一定过来。”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虽然有些赶,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疯了吧。”薛镇世不可思议的看着刘氏,“娘年纪不小了,你让她老人家来回折腾。”他摆着手,“我不同意,你少给我折腾,还有,你可想好了,如果把娘折腾了出个三长两短的,到时候咱们都要守制,我们到也罢了,泰哥儿也免不了,你不要耽误他的学业。”

刘氏不以为然。

这一夜幼清睡的很好,不等到卯时她就醒了,原还想再睡睡一会儿,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采芩听到声音翻身起来问道:“小姐醒了,要不要喝水?”

“不用。”幼清回道,“采芩你开盏灯吧,我睡不着了。”

采芩应是笑着起来穿了衣服前将墙角的宫灯点上,给幼清倒了杯水,挂了帐子笑道:“离天亮还有一会儿,要不然奴婢陪您说说话?”

“你也上来坐吧。”幼清往床里头移了移,“坐着冷。”采芩笑着挤上去和幼清并排躺着。

以前在福建时她们是住在府衙后堂的,不大的后院住着许多家眷,所以就显得很拥挤,她跟着父亲分到了一个四间带耳房的小院子,加上下人和师爷她们根本住不下,所以采芩和幼清以及贺娘她们都是住在一个房里,夏天的时候她们就在院子里支个凉床,贺娘点上艾叶,她们三个并排躺着看星星,听贺娘讲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冬天的时候她们就在房里烧个炉子,几个人窝在一张床上,又在床上铺一块大大的粗布,她们在玩叶子牌输了的人要把所有的花生壳剥了。

“小姐。”采芩翻了个身望着幼清,“二太太这一次输了一个王妈妈,她肯定很生气吧?”

幼清看着帐顶上绣着的蔷薇花,点头道:“大概吧。”采芩闻言露出生气的样子,“怎么会有二太太那样的人,明明是自己做的不对,却要把错处怪在别人头上。”

刘氏就是这样的人,在她的眼中,这世上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错,而她,是受害者。

“不说这件事了。”幼清翻身看着采芩,“咱们现在身上有多少银子?”

采芩一愣,想了想道:“当初从延平带回来的银票奴婢收着的,还剩九千六百两,加上小姐的首饰和府里的例钱以及姑太太私下贴给您的每个月五两银子,咱们现在大约有一万三百两的样子。”

“这么多?!”幼清捏了捏采芩的鼻子,“没想到你把贺娘管家的那一套偷学了啊,这么多钱你攒的不容易吧。”

采芩顿时红了脸,想了想眼睛明亮的望着幼清:“咱们上京后,就开始的时候您点算过首饰,奴婢给上了册子,这几个月都没有细细的点过,正好您现在也睡不着,不如奴婢把东西搬来咱们点算一下吧,也好心里有个数。”

“好啊。”幼清也来了兴致,当初她嫁去锦乡侯府时,估计给她置办了五千两的嫁妆,外加她当初给的那一万两压在箱底,她身上当时还有八千多两……当时她的嫁妆在锦乡侯府三个妯娌里是最多的一个,便是大嫂和二嫂合计也不如她。

不过再多的钱也禁不起徐鄂那样折腾,若不是她后来私下置办铺子和田产化整为零,不出五年她就会所剩无几。

心思胡思乱想了一通,采芩已经搬了两个添红漆描仙鹤图的匣子来,采芩道:“大的这个里头是首饰,都是当初从福建带来的,小的装着银票和碎银子。”说着就把笑的那个打开,一张一张把银票拿出来点算了一遍,数额和自己说的一致,她笑着道,“小姐,这京城没有几家小姐有您这么富有吧。”

“山外有山,你才见过几位小姐。”幼清说着开了装首饰的匣子,是一个多宝盒,抽开来一共九层,每一层里整整齐齐的摆着或是发饰或是手镯或是耳坠,皆是能换钱的金或是银。

幼清拿了一只嵌着一枚指甲盖大小猫眼石的赤金华胜,她颠了颠抚摸着有七八两重笑道:“这样式也太老了些,留着等我老了赏给小辈吧。”

“您才多大,就想着老了以后的事情了。”采芩失笑,拿了一支金镶玉的臂环,好奇的道,“小姐,您说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老爷从来没有提过,可是您看她给您留的这些首饰……”都是艳丽华贵的,这样的东西寻常女子戴着,不是像是偷来,就会像那戏台上唱戏的,太夸张了。

幼清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对于她知道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匣子东西了,父亲交给她时什么都没有说,只让她好好保管着,她翻了一遍叹了口气,将上面几层盖上抽出下面两层来:“等以后重新打个时兴的样式不就成了。”

“那怎么成。”采芩摇着头,“这些都是太太留给您的,是您的念想,要是打了别人知道了肯定要说您不孝。”

她本来就不孝,幼清不以为然:“我又不认识她,有什么孝顺不孝顺的。”

采芩语噎,固执的劝道:“可也是您母亲!”

“知道了。”幼清笑着从匣子里拿个七彩琉璃做的梳篦,流光溢彩的非常漂亮,她正玩着就看见采芩捏着一直牛角似的东西在手里,小小的不过大拇指大小的样子,尖尖的头上像是刻意染上去的一样落着四层的黒晕,非常的显眼,采芩咦了一声,“这是什么,奴婢以前没有见过。“也不像是值钱的东西,她颠过来倒过去的看着,一脸的不确定,“像是牛角,可又太小了。”说着一顿又道,“上面还刻着字,小姐您看看,上面刻的是什么?!”

幼清接过来,看了半天没看出是什么字,采芩就提了灯过来照着,幼清对着灯看了半天,摇摇头:“不知道什么字,写的很潦草。”

“哦。”采芩拿着在幼清胸前比划了一下,“像是个项链似的,可是谁会挂个这东西在胸口。”说完就把东西塞进多宝格里头。

两人清点了一遍幼清的财产,采芩拿笔重新上册后,天已经亮了,绿珠打着哈欠端水进来,见幼清早就醒了,采芩还在收拾东西好奇的道:“你们在干什么,怎么把小姐的东西都搬出来了?”

“小姐好久没有看过自己的东西,问起来,就顺便拿出来看一看。”采芩说着已经东西悉数收拾好放进箱笼又上了锁,绿珠过来服侍幼清穿衣,她咕哝道,“那你可要收拾好了,这以后是小姐的嫁妆呢。”

采芩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幼清已经捏着绿珠的脸:“是我的嫁妆也是你的,将来我可要仔细给你挑个好人家。”采芩和绿珠的婚事还是去锦乡侯府后操办的,嫁的都是外院里当差的,两人成亲后她也没有留在身边,各赏了个铺子谋生去了。

如今再回想以前,就觉得那时候自己力不从心也没有心情管她们的到底过的好不好,难免有些凉薄了。

这一次,她定然要仔细给她们挑个好的,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

“采芩在吗?”隔着门外头有人喊采芩,采芩微微一愣出去,就看见半安笑眯眯的站在院子里,采芩笑道,“是半安姐姐啊,可是有事,快进来坐。”

半安笑着摇着头,拉着采芩的手:“我有些话想和你说,也不知道你得空不得空。”又朝房里头看了看轻声细语的问道,“方表小姐起了吗?”

“起了。你有什么话尽管说。”采芩拉着半安回屋,半安就笑着道,“既然方表小姐醒了,那我去给她请个安。”又贴着采芩的耳边,“我一会儿单独和你说。”

采芩微愣,笑着点头。

半安进去时幼清已经梳洗好,正披着头发由绿珠在梳着头,半安行了礼笑道:“方表小姐,我有点事想请教采芩姐姐,能不能和您接她一会儿,就一会儿。”

“什么借不借的。”幼清笑着道,“你们一块儿玩去吧,我这里也没什么事。”又道,“你们小姐起了吗?”

半安点着头:“小姐还没起,说是有点头疼,想再谁会儿。”又拉了采芩,“那我们走了。”

幼清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半安和采芩出了门。

绿珠梳了半天也没梳好,幼清笑道:“你和平时一样给我挽个纂儿便是,不用麻烦。”采芩梳头的手艺是贺娘手把手交出来的,她学的认真梳的也好,只有绿珠,教的时候她天天偷懒,到最后就只有纂儿挽的还算过得去。

“好吧。”绿珠挽了个纂儿又在发髻上别了一朵珍珠簪花,戴了一对珍珠米坠儿,这才扶着幼清去用早膳,刚吃了几口就看到玉雪进来回道,“小姐,大小姐来了。”说着话,薛思琴人已经站在玉雪身后,幼清笑着迎过去,“大姐可用过早膳了,快进来坐!”

“我用过了。”薛思琴边脱了外头罩着的斗篷和脚上的木屐,边朝桌子上望去,皱眉道,“今儿早上不是蒸了虾饺和琉璃水晶糕吗,怎么没有拿一些回来?”

幼清拉着薛思琴坐下,让绿珠给她上茶:“我吃不惯那些,早上清粥小菜最是舒服了。”又问道,“大姐一早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是有点事。”薛思琴神秘的贴着幼清的耳边,道,“常安那边有消息了。”

幼清微微一愣,问道:“这么快?”薛思琴点着头,“常安他昨儿在牡丹阁外面守了不过一个多时辰,二叔就从里头出来了,他以为二叔是回家,谁知道跟着怪了两个巷子二叔就进了一个院子里,他也不知道那院子里住的什么人,等了两个时辰不见二叔出来,他就回来了,今儿一早又赶过去,恰巧看见二叔从里头出来……”说着微顿卖起了关子,“你知道咱们家几个姐妹名字的由来吧?”

“琴棋书画。”幼清说着微微一顿,不可思议的道,“不会是……”

薛思琴点着头,也是非常的吃惊:“不去打听根本想不到,我还以为二叔当初给三妹取名字的时候,觉得‘书’字不好听,他又是生意人赌场也偶尔去光顾,才跳过去用了‘画’字,没有想到,这‘书文’竟是已有人了。”

前一世没有人注意过薛镇世的事情,更不可能有人刻意去调查,薛镇世养外室家里当然不会知道,她当时也不过随便说说,只是猜测薛镇世不是那安分守己的,在外头有养个一两个并不稀奇,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外头养着的外室不但生了孩子,那孩子竟然还比薛思画大。

“这么多年,二婶那么精明的人竟然毫无察觉。”薛思琴不敢置信的叹气,“二叔虽爱玩爱闹,可是对二婶言听计从,我从来没有想过他竟然……”说着她就想到了薛镇扬,随即又在心里否决了这个想法,父亲做事一向光明磊落,若他对母亲真有异心,定然会直接将人领回来,断不会躲躲藏藏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那就找个机会告诉二婶好了。”幼清说着低头喝了一口粥,擦了擦嘴角,笑道,“姑母也能休息一阵子。”

薛思琴点了点幼清的额头:“鬼机灵。”说着心情大好的对绿珠吩咐道,“瞧你们小姐吃我也饿了,给我添副碗筷。”

绿珠笑着应是。

姐妹两人用了早膳,那边就听到陆妈妈回来的消息,两人结伴去了智袖院,到院子门口就听到里头呜呜咽咽的哭泣声,薛思琴三两步进去,果然就看到陆妈妈正坐在杌子上拿着帕子抹眼泪。

“陆妈妈。”薛思琴也红了眼睛走了过去,陆妈妈抬起头来,不过两天不见她仿佛老了十几岁似的,两鬓都露出花白的头发,薛思琴心疼的望着,陆妈妈哽咽的道,“大小姐。”

幼清在方氏身边坐下拿帕子给方氏擦着眼泪,大家哭了一阵子又重新洗了脸才总算歇下来,陆妈妈断断续续的说着昨天的事情:“……我一回去就看到他拿着刀,当时腿就软了,上去夺那混小子竟然就直愣愣的把刀给丢了出去,就那么不偏不移的砸中了,那血溅了出来,周围乱哄哄的喊着杀人了杀人了……我也顾不得别的,一心就想着无论如何都要把这杀人的罪顶下来,我玉金吃了那么多苦,我这做娘的什么都不能为他做,这命就当我给他的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幼清就想到了方清晖,心头发酸。

“那女人我只当是个好的,却没有想到竟然做出那种事情,玉金进门时他们两个还在……”房里有两位小姐,陆妈妈说着顿住,又道,“算她命大,等她养好了我就把她卖了,看她以后还怎么狂。”

“事情都过去了,玉金的婚事您也别着急,慢慢挑着就是,当下最要紧的先安抚好他,别让他钻牛角尖里出不来。”方氏叹了口气,想到陆妈妈现在这一切都是因为她才这样的,心里愧疚不已,“您这段时间就别回来当差了,在家里好好陪陪他。”

“这怎么能行,太太身边少不了奴婢,奴婢心里也放不下太太,无论在哪边奴婢心里就跟吊着绳子似的不上不下。”陆妈妈说着微顿,又道,“玉金哪边我请了邻居照看,晚上我再回去。他毕竟都二十的人了,也不是孩子,太太不用担心。”

方氏听她这么说才放了心,又吩咐春杏拿五十两银子给陆妈妈:“这钱你拿回去给玉金买些吃的补补身子。”

陆妈妈也不推辞,跪下来要给方氏磕头,薛思琴忙上去扶住了陆妈妈,劝着道:“您和母亲又不是外人,这点钱那值当您磕头。”一顿又道,“再说,您可要打气精神来,我可还有重要的事情和您商量呢。”

陆妈妈眼睛一亮,问道:“大小姐说的什么事,只要您吩咐奴婢就是死了也会办周全的。”

薛思琴失笑,将薛镇世养外室的事情说了出来,

方氏和陆妈妈目瞪口呆的听着,皆是不相信的样子:“这件事是真的?”方氏望着陆妈妈又看看薛思琴,“那孩子竟然还比画姐儿大一岁……冬荣他也太胡闹了。”

“若是以前您还管管。”陆妈妈晦暗的脸色顿时亮了起来,“如今咱们就隔岸观火看热闹就成。”又对薛思琴道,“大小姐放心,这事儿你们谁做都不合适,交给奴婢好了。”

薛思琴点着头,笑道:“等那边闹的沸沸扬扬,我们就赶着年底结账的时候把账翻出来查一查。”说完又看着幼清,“清妹妹觉得年底查账可行。”

不知道路大勇那边怎么样了,幼清并不确定的道:“兴许可以。”又望着方氏,“姑母要不要派人去一趟泰和,二婶这一次吃了亏,她会不会将老太太请来?”

薛家老太太中年丧夫后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孩子不说,还撑着了门面在外面做生意,直到三个孩子大了各自成家,她才停下来颐养天年,虽是这样可还听说她在泰和指挥着三老爷薛镇弘做买卖,那边每年的收益也不比薛镇世手里的少多少。

而且,薛老太太早年在外头走动,身体非常的好,直到景隆三十九年薛镇扬致仕,她都好好的活在泰和,逗着重孙子玩。

不过,薛老太太不喜欢姑母她是知道的,要不然当年二房做的那么过分薛家也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

方氏想到自己的婆母脸色微变,不安的问道:“不……不会吧?”她这么大年纪了,儿媳都快要进门了,要是婆婆过来还让她立规矩端茶倒水,她这脸面要往哪里搁?!

“还是让大哥写吧。”薛思琴的情绪也淡了下来,“祖母最喜欢大哥,只有大哥去信她才会高兴。”

方氏当即就让人去外院将薛霭请进来,和他说泰和的事情:“……正好要过年了,你给你祖母去封信,就说明年清明不论科考如何,你都会和你三弟回去祭祖。”

幼清暗暗点头,要是薛霭说他要回去,薛老太太怎么也要等孙子回去再跟着一起过来吧。

“知道了。”薛霭应了又道,“不如年前让马椋回去一趟。”

方氏左思右想,皱着眉头道:“等你父亲回来我和他商量一下,若是老太太真要过来,我们也好有个准备不是。”二房那边的信已经出去了,快马加鞭十来天就能到,等他们的人过去,指不定老太太已经动身了,她叹了口气和幼清解释道,“你不了解她的个性……”

幼清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小姐。”采芩笑眯眯的在帘子后头露了个脸,幼清望着她就明白她有事要和自己说,又不好当着别人的面,便起身和方氏告了罪出门,采芩压着声音道,“路大勇回来,这会儿在咱们房里。”

幼清脸上一喜,点着头道:“我们这就回去。”说着重新进了暖阁,陆妈妈正在和方氏说外室的事情,幼清笑着和几个人告辞,就带着采芩回了青岚苑。

门口由小瑜儿守着,幼清急匆匆的进了门,绿珠和采芩一人抱着个针线篓子对面坐着在门口做针线。

“小姐。”路大勇见幼清进来忙要跪下,幼清三两步过去虚扶了他,道,“你早年跟着父亲的,在我心里你是长辈,你这么一跪就是折煞我了。”说着请路大勇坐,“先喝口茶歇一歇,用过早膳了没有?!”

“在街上吃了两个烧饼。”路大勇说着从怀里拿了一堆碎银子出来摆在桌子上,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花了十两银子,这是剩下的。”

幼清叹气,摇头道:“这些你留在身上,在外面办事总要用钱的。”她说着推给路大勇,路大勇也不是扭捏的人,便重新收着放回怀里,“小人打听到当年在宋府回事处做事的一个小厮,他现在在三井书坊做事,人很爽快,他告诉我当年舞弊案闹的沸沸扬扬,市面上流传了三四个版本的流言,有的说宋首辅看中了那个卢状元,内定做了门生才有意泄了考题,有的说宋首辅是吃醉了酒说漏了嘴,那卢状元正好听到了……不管什么版本他是一个都不信。第一,宋首辅虽爱喝点酒,可他从不在外面饮醉,他在宋府十来年从来没见过宋首辅喝醉回来的。其次,那卢状元再优秀,也不值当宋首辅赌上地位和名誉啊,这事儿根本就是有人事先设下的圈套,就等着宋首辅往里头钻。”

这种可能幼清想过很多次,宋老首辅她没有见过也不了解,但是一个人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她却可以估量,宋首辅位极人臣,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内定门生去泄露考题,莫说那卢状元将来前途难料,就是知道他会封王拜相,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宋首辅出手也太早了点。

只是,要说有人设的圈套,她又没有证据,宋老首辅那么厉害的一个人都没有查清楚自证清白,她凭空臆断就更不可能了。

“那人还告诉小人一件事,他怀疑这圈套就是严安设的,当年宋老首辅被罢官后,许多人受到了牵连,六部九卿几个位置空置了四个不说,内阁也闲了三位阁老整整半年,有人说圣上趁机做了朝堂清洗,不是没有道理。”路大勇说着望着幼清,道,“小姐料想的不错,武威侯当年确实有些变动,他原本在五城兵马司的挂了东门闲职,可是宋首辅罢官后他就进了内务府上驷院,其后风光了数年,还是前年在严阁老一封弹劾内务府尸位素餐奏折中被逼退了下来。”

幼清脸色冰冷,紧紧握着手里来不及放下的手炉,炙热的温度坚硬的触感,涨的她指尖通红。

“小姐。”路大勇见幼清脸色不好,语气也放缓了一些,“小人不敢全信他的话,就故意在棋盘街走动,也正赶巧认识了来京述职的平凉谷县丞,他因为没钱已经被吏部晾了半个月了,身上的钱也花光了,小人就送了他五两银子请他吃了顿饭,他感激涕零和小人说起自己的遭遇。原来他是景隆六年的进士,不但做过堂官还做过京官,小人就问当年舞弊案的事情,他说当时他在礼部任差,事情起因他也是道听途说,但之后问罪时他却被连累发配到甘肃,这一做就是六年,今年又是一期任满回来述职。”

路大勇细细碎碎的说着,幼清一直没有出声,中间还给他添了一次茶,路大勇喝了口茶接着道:“谷大人说那卢状元虽有些名声,可也不是名副其实的,那件事过后三年他回京述职时,路过通州巧和一条花船擦身而过,他在那条船上看到了卢状元,他当时恨不得划水过去把对方掐死,可惜江水太喘,他也没有这个胆子。”

幼清深吸了口气又吐了出来,她忍着心头的跌宕问路大勇:“古大人走了没有?那卢状元长的什么样貌,是哪里人,有什么线索能找到他?”

“小人问了,谷大人也并不知情,只是因为当年的事情闹的太大,卢状元又风光过一时他曾凑热闹去一睹此人真容才记得,至于其他的只知道此人是岳州府平江县人,岁数约莫在三十八九左右。”

她想救出父亲,就要为父亲的罪名平反,推翻当年的舞弊案,若是能找到卢状元,知道当年他是真的得了考题,还是根本有人指使他的,这件事就简单直接多了。

要怎么样才能找到卢状元呢。

“还有件事。”路大勇想起来什么,语速极快的道,“谷大人说,当年宋首辅罢官后,朝中一共有十七人得到了升迁,不过都是严党,如果我想知道,他可以帮忙问一问在詹事府任职的同年,他当年在吏部任主事。”

“好!”幼清点着头,当年那件事牵扯非常广,但凡和宋阁老有点关系的人都被贴上了临安宋党的帽子,比如父亲……相反,得到升迁的十七人,就一定或多或少在这件事案子中立了大功,否则不会逆流而上得已升迁。

“小人和他约好了,明日午时在棋盘街吏部衙门前等。”路大勇说完幼清喊采芩进来,“给路大勇拿五十两的银票。”

采芩拿了银票出来,幼清递给路大勇:“不管这位谷大人能不能帮上忙,这五十两的你都送给他做程仪,若是他推辞你就说暂时借给他的,他日有机会让他还给临安方明晖。”

路大勇很郑重的揣了五十两的银票:“那小人告辞,请小姐等小人消息。”

幼清颔首目送路大勇翻窗出去。

她来回在房里走动,觉得真想离自己很近,拨开那层云雾就能看见似的,又觉得自己知道的不过是一点皮毛,甚至都没有机会验证真假,她茫然不知所措,可又心里激荡想立刻做些什么……

“路大勇明天就来了,您稍安勿躁。”采芩扶着幼清坐下来,安慰她,“您不是说了吗,老爷的事情急不得,咱们慢慢来,总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幼清脑子里乱糟糟的,她喝了半盅的茶才强压着自己安定下来,叹了口气道:“这些我都知道,只是事情涉及到父亲,我便很难沉淀下来。”采芩没有再劝,而是说起半安来,“她说她要在新做的裙子上绣个澜边,让我帮我选选有什么合适的颜色。”

“哦。”幼清心不在焉的点头,靠在炕头回嚼着路大勇方才的话。

采芩摇摇头,轻手轻脚的出了门。

第二日幼清给方氏请了安就赶回了青岚苑,连午觉都没有睡,直等到下午未时末才听到窗户上叮叮咚咚的声响,她激动的亲自开了窗,路大勇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进幼清的闺房,就隔着窗户递了封信进来:“谷大人把当年升迁的官员都名字都抄在上面了,后面还加了调迁官职的对应注释。”他见幼清接了信又道,“钱我交给谷大人了,谷大人说我们解了他燃眉之急,此番大恩改日他定当报答。”

幼清根本不在乎他会不会报答,只觉得他和方明晖同样在甘肃,虽然一个是获罪流放,一个是官场冷遇,但也是缘分,说不定哪天他和父亲就能遇见呢。

“小姐,小人已经托了人打听卢状元的去处,只要有消息就会有人来告诉小人的。”路大勇说着,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不敢多留,飞快的道,“武威堂的事小人等大老爷开朝去衙门后就去办,不过小姐若是着急的话,小人今天就可以启程去广东。”

“不着急。”幼清叮嘱他,“像武威堂这样的大堂口,在各个码头都应该有人接应,你不用去广东,去登州或是莱州打听一下就成。”

路大勇眼睛一亮,恍然大悟般的道:“小人明白了。”一勾头便冒着腰要走,“小人告辞。”便身手矫健的翻墙而去。

幼清只等确认他安全离开才关了窗户坐在炕上拆开了信。

里面整整齐齐的列了十七个人的名字,有的她不认识,比如浙江巡抚柳道童,比如两淮盐运布政使参议秦昆,有的她认识,比如如今的建极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彭尚元,比如左都御史赵觉仁,比如内阁次辅严安……比如广东布政使左政使周礼……

还有武威侯刘嗣祥,景隆二十七年底自五城兵马司调任至内务府统管上驷院。

幼清手脚冰冷。

还有,当年刘氏向父亲提亲时,是刘老夫人托了宋大奶奶办的,也就是说,武威侯当时和宋府还是有所来往。

既然如此,为何宋大人出事武威侯不但没有被连累,反而得到了升迁和嘉奖,从一个五城兵马司的闲职调到上驷院实实在在管着事儿。

要知道,内务府的差事不论在哪个局哪个院都是肥差。

多少勋贵挤破头想进去。

幼清将信封揪成了一团,她想到了刘氏对方明晖的恨,想到了前一世她做的所有的事情,想到武威侯巴结严安,巴结钱宁,巴结济宁侯,巴结锦乡侯……

还有周礼,和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小姐。”绿珠哗啦一下掀开帘子打断幼清的思路,幸灾乐祸的道,“二房那边闹起来了,二太太将一碗滚烫的茶水泼在二老爷的身上,二老爷气的扇了二太太两个二光。”

------题外话------

上次有个姑娘说男主备选包括钱宁,我当时回复好像把这一句漏掉了,今天忽然想起来就忍不住笑了半天,钱宁的官职是东厂总督!东厂!

我不敢让女主嫁给钱宁,把被你们劈死。哈哈哈哈

236 昏睡230 倒霉081 试探196 马脚224 心思102 可能140 上门106 怪异190 打架016 不及001 重生127 小试098 求和156 定案138 心结148 后悔210 疑心145 圈套041 忧思187 回家227 风起077 爱情034 求证047 翻脸039 曾经198 生气112 定亲211 攻守228 博弈212 锦服211 攻守160 昭雪183 癫狂119 尴尬147 惊动055 结果027 说话111 答应070 犹豫195 心思077 爱情195 心思007 疑心051 线索099 秘密258 结局130 矛盾223 筹谋239 新帝039 曾经150 初端073 鸳鸯133 夫妻072 百态081 试探009 目的084 借刀157 穷寇085 归来004 罅隙007 疑心057 覆辙013 姐妹182 命运128 结舌022 进府143 入伙235 意外203 惊愕075 大定008 日子191 送迎049 断臂035 沉淀063 醒来158 夫君134 心虚212 锦服082 考虑195 心思033 恩怨217 团聚043 难惹017 表哥205 盾牌198 生气231 得利010 心态135 要求122 是谁081 试探042 仅此128 结舌047 翻脸159 乔迁115 三叔114 开端174 后福028 关心139 暗涌
236 昏睡230 倒霉081 试探196 马脚224 心思102 可能140 上门106 怪异190 打架016 不及001 重生127 小试098 求和156 定案138 心结148 后悔210 疑心145 圈套041 忧思187 回家227 风起077 爱情034 求证047 翻脸039 曾经198 生气112 定亲211 攻守228 博弈212 锦服211 攻守160 昭雪183 癫狂119 尴尬147 惊动055 结果027 说话111 答应070 犹豫195 心思077 爱情195 心思007 疑心051 线索099 秘密258 结局130 矛盾223 筹谋239 新帝039 曾经150 初端073 鸳鸯133 夫妻072 百态081 试探009 目的084 借刀157 穷寇085 归来004 罅隙007 疑心057 覆辙013 姐妹182 命运128 结舌022 进府143 入伙235 意外203 惊愕075 大定008 日子191 送迎049 断臂035 沉淀063 醒来158 夫君134 心虚212 锦服082 考虑195 心思033 恩怨217 团聚043 难惹017 表哥205 盾牌198 生气231 得利010 心态135 要求122 是谁081 试探042 仅此128 结舌047 翻脸159 乔迁115 三叔114 开端174 后福028 关心139 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