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二乔(下)

纪阳长公主这么吩咐了,想想又怕宁摇碧别有难处,就招手叫过方才起身对宁摇碧行礼后一直侍立在旁的庞绥:“去取些银票和金银锞子来给九郎,这几日谁家郎君娘子花销不特别的大一点?平常那点儿月例哪里能够?”

——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当然也不是宁摇碧一个人,惯常做晚辈的或是看中了什么自己买不起的物件,或是银钱不够花,或是遇见了什么难处……总而言之,把主意打到长辈头上,却又不好意思直言,便另外寻点不那么贵重、负担得起的礼备上,趁着长辈心情好送上孝敬,甜言蜜语之下,寻常疼爱晚辈的长辈,只要能够办到,鲜少有不答应的。

古往今来,但凡有过体恤自己的长辈,基本上人人都这么干过……

纪阳长公主对宁摇碧疼爱到了看到他就高兴的地步,宁摇碧连辰光都不要挑,这种随便拿点什么给长公主讨好,末了再提个要求的事情,他早就干得娴熟,长公主打心眼里怜爱这个孙儿,就是宁摇碧什么都不送,直接蹭上来扯住了袖子纠缠,至多故意为难会,再没有不答应的,更何况宁摇碧还愿意哄她,她就更高兴了,如今察言观色,索性主动给起了台阶。

照长公主的想法,多半是宁摇碧的私房不够花了……雍城侯对独子向来严厉,宁摇碧自然就轻车熟路的到长公主这儿来打主意了。

不想长公主考虑周到的吩咐了,宁摇碧却尴尬道:“祖母,我那儿钱还够得很,如今没什么要花的,银钱就不必了。”

“哦?”纪阳长公主好奇的问,“那九郎可有旁的事?”

宁摇碧正等着她这句话,当下就郑重其事的向袖中伸手掏去,长公主饶有兴致的看着,不想宁摇碧手伸到一半,忽然顿住,看了看指上亲自搬花盆时沾上的些许灰尘,皱眉吩咐道:“打水来!”

长公主府的下人素来机灵,迅速打来温水,半跪在地上伺候着他浣了手,又奉上雪白的丝帕擦干,这才重新慎重的从袖子里取出一张仔细叠过的红笺,殷勤的递到长公主跟前:“祖母请看!”

纪阳长公主半是好奇半是疑惑的接过打开,就见里头以簪花小楷写着一首七绝——

“一点丹心晕赵粉,

灼灼淡淡宜喜嗔。

风华何向人间泄,

夜梦江东湿泪痕【注】。”

这内容显然就是吟二乔的。

长公主仔细打量了下字迹,确定不是宁摇碧的,立刻将夸奖的话咽了下去,笑着问:“谁写的?你这样宝贝?”

问话之际,深谙自己孙儿性情的长公主已经心下了然,果然宁摇碧得意道:“是昭节写的,祖母,这诗好不好?”

纪阳长公主一向自恃身份,以她的尊贵,所谓才子名士,也不过是那么回事,再说自古以来咏牡丹的诗篇数不胜数,多少前朝本朝的旷世大家珠玉在前,如今这首诗在长公主看来,也就是“还可以”罢了,考虑到那卓家小七娘的年纪,又是小娘子,或者可以赞一赞——再说怎么也要给宁摇碧些面子,所以长公主笑着点了点头:“到底是本宫的九郎瞧上的人,果然是个才貌双全的小娘子!”

长公主虽然是敷衍的夸上一句卓昭节,却不忘记先把自己的孙儿放在前头,四周侍者一听就知道长公主的本意。

只是她这么一夸,宁摇碧顿时滔滔不绝、俨然自己有荣与焉,欢喜的道:“自来写牡丹的诗句就多,二乔的也有,但论清新自然、浑如天成,再没有比昭节这首更好的了!祖母请看这首句,‘一点丹心晕赵粉’,以赵粉喻二乔粉白花瓣之处,又以丹心拟其艳色,不似常人一提此花就扯上美人相比,虽然以花比美人、以美人若花极为巧妙,但这许多年下来也早就被用滥了,可见昭节心思之巧妙,不落俗套!”

又接着道,“单看前两句,已经勾勒出二乔之色之形,后两句却进一步的点出花名……这第三句也暗示前两句尚且不是二乔极致的风华,惟独夜间含露、梦回江东方……‘江东’二字嵌典,引人回想昔年三国鼎立之先……孙、周风采,二乔初嫁之风情……所谓余韵袅袅,教人深缅……”

长安公认的纨绔这一刻化身为博学多才的士子,他引经论典、旁征博引,对这首七绝足足赞美了小半个时辰,直夸得孤篇盖一朝之珠玑、一字藐百家之锦绣,仍旧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这中间,庞绥几次欲言又止,但被长公主眼色阻止,到底按捺住了,长公主面上含笑,眼中亦笑,只是她眼里的笑却带着丝啼笑皆非的意思……

终于宁摇碧说得满意了,侍者忙奉上茶水,他喝了几口茶,稍稍冷静了些,才又对长公主殷勤道:“祖母,这盆花今儿个昭节与古盼儿都看中了,鲁趋为难得很,唐三仗着古盼儿乃赤羽诗社之人,不安好心的提议按规矩斗诗,不想昭节此诗一出,古盼儿当场认了输……当初苏语嫣都没能叫古盼儿这般,可见古盼儿是输得心服口服……”

长公主再次示意庞绥莫要多言,笑眯眯的道:“本宫的九郎看中的小娘子哪里会差?”

宁摇碧郑重的强调:“这盆二乔是昭节赢来之后,特意送给祖母的!”

“那祖母可好叫她们都机灵点儿,好生照料着!”长公主一听就知道他的意思,当即很给面子的吩咐左右即日起好生照料好二乔,务必使之继续欣欣向荣——当然最重要的是每次宁摇碧过来,它都必须在最显眼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必须让人觉得它是长公主现在最看重的一盆花……

宁摇碧目的达成,又恋恋不舍的看了眼那盆二乔,继续陪长公主说了几句话,这才要回诗笺,小心的收好,告退回侯府去了——他前脚才出了庭院的门,后脚回廊的转角处,雍城侯郁闷的闪了出来,踏进门中道:“母亲。”

他来迟了一步,到的时候宁摇碧已经在向纪阳长公主显摆起了心上人的诗文水准,雍城侯听得几次想进去打断,奈何外头的人得了长公主的吩咐,好说歹说劝住了他,加上雍城侯自己也清楚,在纪阳长公主跟前,就是今上想说宁摇碧不好的话,也务必要觑着长公主的脸色小心翼翼、委婉无比的措辞,自己直接进去指责宁摇碧,今天晚上也别说事情了,就忙着给长公主请罪罢!

纪阳长公主之前已经由门口侍者的手势和眼色知道他也来了,这会就道:“你和九郎这前后脚的跑过来……莫非也和这二乔有关?”

雍城侯忍着怒气,道:“今儿那小娘子一成诗,这小子就夸上了!当时唐三在,我只当他为那小娘子遮掩,是为了不想叫真定郡王这边失了颜面,哪知道这小子如此的不学无术!丢脸一路丢到家里来了!”

长公主笑着问:“哦,你亲自去看那小娘子了?那小娘子怎么个样子?”

“空有美貌罢了!”雍城侯心情很不好,“花与诗文可不是都在这里了?母亲方才那番话不过是哄九郎,实际上真正认为这小娘子是怎么样呢?还才压古盼儿——真是可笑,那古家小娘子可是对着苏家小娘子都没怯过场的主!能被这连二乔来历都不知道的小娘子吓住?她没笑出声来就不错了!”

长公主笑道:“本宫哪里知道这小娘子什么?不过一首诗,打从这诗里,本宫只能看出来这小娘子在书法上还算下过点儿功夫,但也有限……她是在江南长大的,对牡丹不了解也不足为奇,往后在长安待久了也就好了,还好今日那首诗被九郎带了回来,旁人拿不到原稿,往后若觉得没面子,不承认不就行了吗?”

雍城侯气道:“纵然不了解牡丹,为何不能事先寻个人问问?!真是丢人现眼!”

“她如今又还不是咱们家的人,要丢也是丢卓俭的脸,你操什么心?”长公主根本就没当一回事,闲闲道,“何况本宫说过,咱们家是挑孙妇,又不是选才女,本宫看九郎喜欢那小娘子得很,提到她就神采飞扬,她有这么个用处就足够了,要她才倾陆海潘江的做什么?去考状元呢还是专门等着花会宴会的和旁人家斗诗玩?那幕僚养来干什么用的?”

见雍城侯面有不豫之色,庞绥干咳一声,圆场道:“今日人多,这小娘子与古家娘子争二乔料想也是忽然发生之事,不及问人也是有的,再说不懂牡丹者,误从花名想到昔年江东二乔……这个……也是再所难免,卓家小七娘年岁尚小,料想传了出去,旁人提起来也不过一笑了之……方才那首诗下官听长公主读来,若不说最后一句,倒还过得去,以卓家小七娘的年纪,对得起游老翰林亲自抚养的名声。”

——可怜卓昭节生长江南,对牡丹所知实在是贫乏,虽然江南也不是没有牡丹,但所谓“能教北地成香界,不负东风是此花”,牡丹成名向来就是在河洛之间,江南到底是杏桃之类占了主场,毕竟牡丹原本产于北方不说,而且性情喜凉恶热,宜燥惧湿,江南连种活都要费心,更别说出名了。

而卓昭节本身对草木也不是很有研究之人,在回长安之前连牡丹花会都没听说过,是以常见的名品,她都没能认全,二乔她倒是认识,毕竟二乔是极好认的,但来历却不清楚了,因此才会顾名思义的写出“夜梦江东湿泪痕”的句子来。

毕竟提到二乔,任谁都要想到三国时候,吴郡乔家二姝,江东孙、周之妻,然而二乔牡丹的品名虽然也出自一对传说中国色天香的姐妹,却并非历史上吴郡的大乔、小乔,而是曹州的一对姐妹——这二乔牡丹本来就是出自曹州的。

所以卓昭节一写“江东”,北地这边只要对牡丹略有了解的人哪还不清楚这小娘子对二乔牡丹压根就是半懂不懂?

雍城侯气愤难平:“这小娘子生长江南,认错了品名来历也还罢了,最可恨的是九郎,惟恐旁人不知道他不学无术,忙不迭的帮着叫好,真正贻笑大方、丢脸之极!”

纪阳长公主不以为然,道:“不就是弄错了一株二乔么?小孩子哪有不犯错的?九郎都不在乎,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你这样横竖挑剔的做什么?”又道,“怎么就到了丢脸之极的地步?这长安上上下下,不拘贵贱,谁家还没点儿腌臜的事情?比起来这连芝麻点大的事情都算不上,难为旁人说咱们家九郎,咱们家上上下下就都是哑巴?”

“母亲,儿子实在看不惯九郎这沉迷女色的样子!”雍城侯恳切的道,“儿子只有这么一子,自然没有不盼望他好的道理,问题是他一向就不学无术,从前还指望他束发之后能够长进点,不想如今他又一心惦记着那卓家小娘子……母亲也知道,儿子与大哥那边……九郎将来连个帮手的兄弟也没有,他自己还要不争气,往后可怎么办?”

又恨道,“这小子如今越发的不成器,今日那古家小娘子摆明了是忌惮着这卓家小娘子是她的未来小姑,这才主动退让,将二乔让给了卓家小娘子,他倒是欣欣然的以为古家小娘子技穷了……这真是……母亲你说我怎么看得下去?”

纪阳长公主不以为然,道:“九郎也不是孤家寡人啊,本宫看他和时五、淳于十三不是很好?至于你说古家小娘子么,她自己没胆子得罪未来小姑,那是她的事情,九郎也没说错啊,又不是每个嫂子都怕小姑子,众目睽睽之下,卓家小娘子又没拿刀逼着古家小娘子让她,古家小娘子主动认输,那是她自己不中用!难道还能因此说卓家小娘子胜之不武吗?那么战场上劝敌投降的将领莫非都是胜之不武了?说起来这小娘子能叫她嫂子忌惮得连盆花都不敢和她争,那也是她的本事!”

……那是他们一起凑出来的纨绔蛮横的名声好么!这样的名声正是让人头疼的地方啊!而且卓家小娘子哪里胜得光荣了!古盼儿不敢和这小姑子争东西,十有八.九是畏惧公婆而不是当真怕了这小姑罢?

雍城侯面对纪阳长公主凭什么事情都能议论到认为宁摇碧毫无错误上面去,深深叹了口气……他绝望了。

【注】自己写的,作者也在江南,见过的牡丹真心不多,实际里的二乔木见过,对着图片写的,顺便,赵粉作者应该……应该见过吧,但时间长有点忘记了,既然叫赵粉,应该就是粉白粉红的吧,反正你们懂得,作者对牡丹毫无研究。

第四十五章 纪阳长公主第四十一章 游姿(下)第一百九十章 游家噩耗第十章 江家来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后再次召见第一百五十二章 曙光第十一章 宁世忠第三十四章 姐妹同心其利断金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八十六章 太子妃的手段(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为父之心(上)第八十四章 惊魂第八十三章 宁娴容的婚事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释第七十五章 曼徊山庄第二百十八章 敬茶(上)第十六章 古盼儿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严妆第二百零九章 婚礼第八十七章 打发第四十五章 飞来诬告第二十三章 约画第二百十三章 迎客第十一章 江十七郎第七十八章 夜访第一零五章 上门大闹(上)第五十三章 苦练第十九章 义康公主第七十七章 春日游第一百八十三章 长夜第五十三章 重伤第十三章 匕首第二百零五章 幕后真凶(下)第八章 公主请贴第二十章 苏语嫣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敦远伯世子妇第一百九十四章 谢盈脉VS游氏(上)第二百零二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夫人第三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用意第十四章 开宴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规则第五十五章 迎客第八十三章 来龙去脉第八十八章 卓绛娘第二十九章 内情第一百十四章 坦白第二百三十五章 体恤还是不体恤第八十三章 世子心机(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郑氏女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严妆第一百十一章 纨绔的拿手戏(下)第九十二章 铃铛第一百三十四章 做个好女婿第二百二十八章 时兮墨第一百四十章 梅子(上)第八十四章 人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碎玉第六十九章 补画第十章 入宫谢恩第四十一章 游姿(下)第一零五章 上门大闹(上)第二百十四章 赵萼绿第一百零一章 琥珀第一百十四章 传话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盘第一百六十四章 病中人第五十七章 兄长永远是对的……第八章 公主请贴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瑞澄的选择第五十七章 五夫人第一百零六章 老夫老妻(上)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进千仞第十二章 旖旎时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还家去第二百十四章 惟太息兮长悲哀第一章 病入膏肓第三章 花钗翟衣第六十一章 唐若缥第三十六章 真定郡王第六章 紫玉第五十一章 小产第七十三章 夏氏第二十一章 公主本性第三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零一章 海青拿天鹅第一百六十七章 世子很心虚第四十六章 卓玉娘第五十四章 寿辰第六十章 常嬷嬷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阻止挑拨离间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宫第九十四章 生产第十七章 凤凰花树第五十九章 胡姬第二十一章 公主本性第五十七章 兄长永远是对的……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盘
第四十五章 纪阳长公主第四十一章 游姿(下)第一百九十章 游家噩耗第十章 江家来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后再次召见第一百五十二章 曙光第十一章 宁世忠第三十四章 姐妹同心其利断金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八十六章 太子妃的手段(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为父之心(上)第八十四章 惊魂第八十三章 宁娴容的婚事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释第七十五章 曼徊山庄第二百十八章 敬茶(上)第十六章 古盼儿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严妆第二百零九章 婚礼第八十七章 打发第四十五章 飞来诬告第二十三章 约画第二百十三章 迎客第十一章 江十七郎第七十八章 夜访第一零五章 上门大闹(上)第五十三章 苦练第十九章 义康公主第七十七章 春日游第一百八十三章 长夜第五十三章 重伤第十三章 匕首第二百零五章 幕后真凶(下)第八章 公主请贴第二十章 苏语嫣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敦远伯世子妇第一百九十四章 谢盈脉VS游氏(上)第二百零二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夫人第三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用意第十四章 开宴第一百零四章 新的规则第五十五章 迎客第八十三章 来龙去脉第八十八章 卓绛娘第二十九章 内情第一百十四章 坦白第二百三十五章 体恤还是不体恤第八十三章 世子心机(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郑氏女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严妆第一百十一章 纨绔的拿手戏(下)第九十二章 铃铛第一百三十四章 做个好女婿第二百二十八章 时兮墨第一百四十章 梅子(上)第八十四章 人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碎玉第六十九章 补画第十章 入宫谢恩第四十一章 游姿(下)第一零五章 上门大闹(上)第二百十四章 赵萼绿第一百零一章 琥珀第一百十四章 传话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盘第一百六十四章 病中人第五十七章 兄长永远是对的……第八章 公主请贴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瑞澄的选择第五十七章 五夫人第一百零六章 老夫老妻(上)第一百零四章 得寸进千仞第十二章 旖旎时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还家去第二百十四章 惟太息兮长悲哀第一章 病入膏肓第三章 花钗翟衣第六十一章 唐若缥第三十六章 真定郡王第六章 紫玉第五十一章 小产第七十三章 夏氏第二十一章 公主本性第三十三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零一章 海青拿天鹅第一百六十七章 世子很心虚第四十六章 卓玉娘第五十四章 寿辰第六十章 常嬷嬷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何阻止挑拨离间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宫第九十四章 生产第十七章 凤凰花树第五十九章 胡姬第二十一章 公主本性第五十七章 兄长永远是对的……第八十一章 各自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