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势同水火

感谢书友紫式部公主的打赏!

……

于是,就在这个简陋的小浆水铺子里,两人便立下了“尔无我叛,我无强贾”的口头盟誓。赵无恤对此十分重视,还要求日后子贡亲自去他领地成乡,歃血为盟,并商量具体细节。

年轻的端木赐毕竟不是数十年后那个结驷百乘,能与诸侯分庭抗礼的天下顶级巨贾,见识有限。对这一盟誓,他自己觉得是在抱赵氏的大腿,占尽了便宜。

但赵无恤却觉得,他也占了大便宜,是在投资一个未来的潜力股,而且子贡的经商手段和在各国间的人脉,那是没得说的。

这的确是一个双赢的交易。

端木赐接过了赵无恤交予他的赵氏符节,符节由青铜铸造,呈一根竹节的形状,上面用晋篆刻着细小的文字,是在晋国国内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铭文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铁与皮革等军备物资出国。

有了它,从此端木赐在晋国就可以畅通无阻,不必再受连续盘剥。甚至在卫、鲁等地,那些士大夫畏惧赵氏,也不敢收他关税。

不过端木赐也有疑虑:“君子说要为东主,提供货物,不知道究竟有些什么?赐听闻,君子的领地,不过是一数百户的小乡,粟米之类,盈利可不大。”

赵无恤神秘一笑道:“子贡勿忧,你不是还要先去鲁国一趟么,等到麦熟时节归来,便可以知晓了!”

端木赐心中一动,莫非,和赵氏君子买的那些鲁国陶工有关?但陶器,也不是一笔好做的买卖啊,何况还有范氏专榷(que)。

他心中迷惑,却也和赵无恤定下了两人合作后的第一笔生意,正是和优良种“戎菽”有关的。

“戎菽?鲁国的确有,昔日齐桓公征伐山戎,斩孤竹而还,还派管夷吾去周公之庙奉献此物,从此布于鲁邦,没想到君子竟然也知道。”

赵无恤委托端木赐去齐鲁等地时,帮他购买一些当地戎菽种子,以及冬葱幼苗,自然得到了子贡的应允。

……

此时,在范氏的匠作坊内,晋国执政的嫡孙范嘉,正捧着一个做工精良的白陶观摩。

他皱眉说道:“你确定无疑,那人真的自称赵氏君子?”

早间被赵无恤让人抽了一顿赶走的匠作小吏,这时肿着脸,跪在范嘉面前哭诉道:“小人绝对没有听错,他还手持赵氏的符节。”

“这倒是咄咄怪事了,那赵氏庶子为何要购买陶工,仅仅是为了和我范氏过不去?或者,另有所图?”

一旁的匠作令和范氏家宰询问道:“君子,那些陶工应该还没有被押送出城,你看我等要不要……”

范禾嘴角浮现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摆了摆手道:“无妨,也就是十多个鲁人陶工而已,对于我范氏专榷的漆陶市来说,不过是九牛之一毛!那赵氏庶子要买回去做玩具,随他去吧!难不成,他还能掀出什么大浪不成?”

“不过,也不能让他一点损失没有,二三子,差人去司寇署和泮宫告他一状,就说赵无恤在禁足令初下期间,公然大闹人市,殴打我范氏匠人!这次纵然朝中有人庇护,不会严惩,可恶心恶心他,也是好的!”

……

赵无恤和端木赐从浆水铺子里出来时,已经是正午时分,温商贾孟也回来了,说牛马车辇已经安排妥当。

赵无恤少不得也要给他一些辛苦费用,顺便介绍端木赐与他认识,商贾间,多一条人脉,就多一个机会。

和子贡辞别时,赵无恤还问了他一件事情。

“我听说,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返鲁后可取金于官府,不知道有无此事?”

“君子博学哉,有之,这是昔日臧(zang)文仲大夫定下的规矩。”

赵无恤心道如果如此,他说道:“如此仁义的法规,臧文仲不愧是被后人称为三不朽的人物,那子贡赎买曲阜籍贯的鲁国臣妾,回到鲁国后,会接受官府的报酬么?”

子贡面上略有得色:“自然不会,赐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可也衣食无忧,赎人是为了义,如果还接受了赎金,不就是为利了么?”

赵无恤却哈哈大笑起来。

端木赐很是奇怪,问道:“君子为何发笑?”

“我笑子贡此举大谬。”

端木赐大惑不解:“为何?”

赵无恤答:“我先不说原因,等子贡回到鲁国后,自己请教你的夫子吧!”

临行前,赵无恤还安排了两个机灵的骑从少年跟着端木赐一同离开。

甲季是轻骑士的一名伍长,来自甲里,是甲氏族长的幼子。而虞骈原先则是下宫厩苑的圉人,被赵无恤恢复自由身,甚至提升为国人身份后,他们也纷纷学着虞喜,以同音的“虞”为氏。

当然,除了信使外,他们同时也是安插在子贡身边的监督者。虽然经过赎奴事件,赵无恤对子贡的人品和信誉是信得过的,但却不可不留下后手。

因为如果赵无恤没记错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便宜老爹赵鞅和孔丘的关系,那可是势同水火,要灭对方而后快啊!

赵鞅和孔丘的过节,还得从十年前说起,当时刚位列下卿不久的赵鞅,帅师在南方的汝水之滨筑城,并向当地国人征收了一鼓铁。

这是春秋第一次大规模向民间征收铁器的行为,回国之后,赵鞅用这一鼓铁铸成一座铁鼎,鼎上还铸着百年前赵宣子制定的刑书。

于是,晋国的首部成文法就此诞生。

成文法在当时还是领时代风骚的新事物,自然还会有向往三代淳朴生活的士人加以指责,鲁国的在野时评家孔仲尼率先站出来发难。

他第一句话便耸人听闻:“晋是要亡国了吧?”

之后还有一大段洋洋洒洒的评论,大致的意思是说,晋国放着首封君唐叔虞和霸主晋文公传下来的良好封建秩序不遵守,却搞什么成文法。一切以固定的刑法为准则的话,谁还会去尊重贵族的命令?从此之后晋国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况且,他认为赵宣子的刑书,是赵盾在夷之蒐(前621年)的时候制定的。那是晋国君不君臣不臣,混乱不堪的时候产生的制度,怎么能在百年之后,反而用它作为现行国法呢?

这是春秋时,儒法两家先行者之间的第二次较量,第一次则是郑国执政子产颁布刑书,被晋国贤大夫叔向严厉谴责。

有趣的是,那一次,孔丘却是站在他崇拜的偶像郑子产一边,赞成他颁布刑书的开创之举。可二十年后,却反了过来,也不知道他是年龄增长,变得守旧了呢,还是对人不对事。

从此以后,赵鞅看孔丘,孔丘看赵鞅,都有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赵无恤还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之后二十年间,因为种种原因,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赵鞅非得杀孔丘而后快的局面。

而孔丘也迅速转变成了一个万年赵黑,凡是赵氏赞成的,他就反对,凡是赵氏反对的,他就赞成……

不过,现在两人的仇怨还没结那么深。从子贡的话可以判断出,貌似孔丘师徒对赵无恤首倡“止从死”法令一事,还是极为赞同的,连带着对赵氏的态度也有了些转变。

时候已经不早,与满脑子疑问的端木赐辞别后,赵无恤便赶回赵氏府邸,打算再看望下赵广德,就乖乖返回成邑“思过”去。

他在马车里换下短衣短褐,穿上深衣,刚进了偏院外,却又遇见了魏姬的步辇。

无恤现在和魏姬的关系,也是势同水火。

……

求收藏,求推荐,对符节制度感兴趣的可以百度“鄂君节”……

第98章 搅动全局第371章 言偃与伯鱼第1201章 长安灞上(下)第215章 如霹雳弦惊(下)第369章 千金市马骨第987章 走投无路第966章 熵第207章 闻战不惧第89章 无心插柳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选第139章 里应外合第1041章 心悦君兮君不知第534章 蛇蝎美人第391章 赵鞅出征第599章 夙愿第231章 士冠礼(中)第500章 美人离殇第585章 泗上诸侯第1141章 弓如霹雳弦惊第394章 圈套第104章 照打不误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867章 谋士驰骋第762章 降 下第1136章 楼烦第31章 成氏一族第677章 可愿来此一会?第629章 将欲取之第982章 虎头蛇尾第181章 董安于(上)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783章 雌虎第320章 无间道(上)第217章 秋日之阳(二)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735章 亡国之音 中第969章 天子脚下(上)第554章 旧制度与大革命第666章 朝歌之围(下)第158章 清扬婉兮第1028章 王孙归不归?(上)第620章 大丈夫的游戏第784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第1154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第1100章 杞人忧天第626章新婚夜第1012章 虽行无道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47章 其罪当诛!第1212章 唇亡齿寒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417章 欲将轻骑逐(下)第4章 单骑走马第69章 大宗小宗第1188章 东临碣石有遗篇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00章 杞人忧天第47林1章 羽林孤儿第51章 殖我田畴(下)第24章 周髀数字第609章 卫国太子第1119章 双头鹰第894章 孙武子第656章 大风(13)第257章 语言障碍第1176章 特赦第78章 朋比为党第85章 中原有菽第424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821章 兴越三绝第430章 治国之英才,乱国之桀雄第475章 舟师第227章 卫国叛晋第1044章 怒海争锋(上)第1184章 白公胜变法(下)第1072章 少昊之国第582章 铁与血第1021章 宋裂第1028章 王孙归不归?(上)第416章 欲将轻骑逐(上)第265章 鼓励消费第6章 乱序者死第78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下)第806章 覆手为雨第724章 张孟谈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207章 闻战不惧第1051章 擒贼先擒王第855章 临战合刃之急者三第524章 谁执牛耳?第1151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222章 生者当如斯第324章 乱(下)第463章 私掠6令
第98章 搅动全局第371章 言偃与伯鱼第1201章 长安灞上(下)第215章 如霹雳弦惊(下)第369章 千金市马骨第987章 走投无路第966章 熵第207章 闻战不惧第89章 无心插柳第598章 出乎意料的人选第139章 里应外合第1041章 心悦君兮君不知第534章 蛇蝎美人第391章 赵鞅出征第599章 夙愿第231章 士冠礼(中)第500章 美人离殇第585章 泗上诸侯第1141章 弓如霹雳弦惊第394章 圈套第104章 照打不误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337章 小司寇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867章 谋士驰骋第762章 降 下第1136章 楼烦第31章 成氏一族第677章 可愿来此一会?第629章 将欲取之第982章 虎头蛇尾第181章 董安于(上)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783章 雌虎第320章 无间道(上)第217章 秋日之阳(二)第65章 暮春三月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735章 亡国之音 中第969章 天子脚下(上)第554章 旧制度与大革命第666章 朝歌之围(下)第158章 清扬婉兮第1028章 王孙归不归?(上)第620章 大丈夫的游戏第784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第1154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第1100章 杞人忧天第626章新婚夜第1012章 虽行无道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920章 君子死而冠不免第147章 其罪当诛!第1212章 唇亡齿寒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300章 且歌且行三百里第417章 欲将轻骑逐(下)第4章 单骑走马第69章 大宗小宗第1188章 东临碣石有遗篇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1100章 杞人忧天第47林1章 羽林孤儿第51章 殖我田畴(下)第24章 周髀数字第609章 卫国太子第1119章 双头鹰第894章 孙武子第656章 大风(13)第257章 语言障碍第1176章 特赦第78章 朋比为党第85章 中原有菽第424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第821章 兴越三绝第430章 治国之英才,乱国之桀雄第475章 舟师第227章 卫国叛晋第1044章 怒海争锋(上)第1184章 白公胜变法(下)第1072章 少昊之国第582章 铁与血第1021章 宋裂第1028章 王孙归不归?(上)第416章 欲将轻骑逐(上)第265章 鼓励消费第6章 乱序者死第78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下)第806章 覆手为雨第724章 张孟谈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207章 闻战不惧第1051章 擒贼先擒王第855章 临战合刃之急者三第524章 谁执牛耳?第1151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222章 生者当如斯第324章 乱(下)第463章 私掠6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