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枭臣的末路(下)

就在方才,阳虎被逼入绝境,一度想弑杀鲁侯来场玉石俱焚,却被赵无恤告知,他还有一线生路可走。

阳虎是个求生欲极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放弃,但他经过上次的事情后,对赵无恤说的话早已不再信任。

阳虎冷笑:“八月未央时,你与我在府中盟誓,但汝口血未干便投靠了三桓,现如今我还会信你不成?”

赵无恤却没有丝毫的道德负担,想要在这春秋季世存活,背叛和毁约就像呼吸吃饭一样寻常。

陈氏之所以能崛起,与他们两面三刀,协助齐国诸卿驱逐庆氏关系极大,胜者为王败者寇,事后连贤人晏婴都盛赞陈文子和陈无宇的“义举”。

他扬声大笑:“南蒯以费邑叛季氏,将至费,饮乡人酒,乡人歌曰,去我者鄙乎,倍(背)其邻者耻乎。南蒯之事才过去了三十年,听闻季平子死前,曾抚着大司马的背,将他交付给阳子,嘱咐阳子切勿效仿南蒯。阳子当时不也痛哭流泣,向大司马委质效忠么?可两年前的季氏内乱是怎么回事,前日横在季大司马身上的剑戈又是怎么回事!”

所谓盟誓,不过是一场相互利用的仪式罢了,我赵无恤与你只是纯粹的合作关系,一无君臣相属,二无朋友之交,哪里比得上你阳虎背弃主君的罪过?一个背主的家臣却与人大谈忠信,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么。

阳虎脸色微变,赵无恤说的在理,最没资格说别人背信弃义的,恐怕就是他了。

他的前辈,季平子时的季氏宰南身为家臣而叛。还打着兴公室的大义,却被人谴责说:“身为私臣却想要张大公室,这本身就是莫大的罪过!”

何况阳虎是为了自己。

赵无恤再度逼近:“你别无选择。阳越还活着,阳氏一族的性命现在都握在我的手里。我知道阳子是个重情义的人。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公族死士为你效忠,若不想他们被戮于鲁市,就放开君上,我还能保你不死。”

在亲族性命的威胁下,阳虎退步了。

……

五父之衢在鲁城东南十二里处,衢,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这儿是鲁城郊外的岔道名。旁边有一座小山丘,是城中国人死后的葬身之所。孔丘丧父时年纪尚小,不知其墓,其母颜氏女死后,只能先殡于五父之衢,之后才移葬。

这里作为鲁城郊外的一处至高点,传说有东夷人的一个神主残留,所以也常常成为盟誓的地点。两年前,阳虎强迫鲁侯和三桓在此诅咒盟誓,同意让他掌军权国政。

那天旌旗招展。百官云集,国君,三卿都对他拱手。那是阳虎今生最辉煌的一天,他至今记忆犹新。

“叮当!”

短剑落地后,被下马的赵氏骑从团团围住的阳虎回想起这数年来的种种,不由蔚然长叹了一声。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这是被叔孙穆子誉为“三不朽”的鲁国大夫臧文仲说过的话,在鲁国贵族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阳虎为了能成为如假包换的执政卿。取代孟氏,还是对典史和礼节好好花过一番功夫的。所以才能有感而发。

但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现如今他为鱼肉。赵无恤为刀俎。

刀俎站在前方十余步外,有亲卫穆夏、死士田贲全副武装夹辅。

已经吓得快虚脱的鲁侯在赵无恤亲自搀扶下,由武卒送到了后面赶来的温车上妥善安置,这可是今日赵无恤立下的最大功劳,定国君!

阳虎以勇悍为名,虽然现如今成了孤家寡人,但赵无恤却也不敢大意,一直和阳虎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本以为子泰能以身犯险,亲自救了季氏,又连夜疾驰夺回国君,应该是个胆大的人物,没想到却如此胆小。”阳虎没有被绑,只是数柄长矛和弩机在几步外瞄着他,他却犹然不惧,丝毫不掩饰对赵无恤的鄙夷。

无恤遥望弯月:“我年少时曾梦死,醒来后恍若隔世,就像是活过两世的人,所以格外惜命,这之后就一直是遇大事勇,遇小战怯。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若是在这五父之衢的小沟壑翻了船,岂不是要为天下人笑?对于阳子这等虎士,无恤焉能不惧!”

“好一个遇大事勇,遇小战怯,我今日虽败,却仍有些不甘心,故有三件事要问。”

“但说无妨。”

“其一,郓城现在情形如何了?”

“若无意外,已经落入廪丘武卒之手,至迟后日就会有捷报传来。”

郓城邑卒的战斗力,一路上赵无恤已经见识过了,那俘虏的近千人不战而降,现在还和叔孙志一起赤条条关在兵营里呢,他们留在郓城的同僚又能好到哪里去,虎会和冉求带着百余本地人,夺城易如反掌。

阳虎露出了白牙:“果然如此,你谋我多时,恐怕就是为了那座五千户大邑罢,我与三桓之争本来占尽了优势,若你愿意助我,并不需要出太多气力,只要将话摊开来说,我或许会将叔孙志换个地方,把整个西鄙给你又何妨?事后还能携手与齐国为敌,达成你立功归晋的夙愿,何乐而不为?”

“所以,你为何要选择三桓!?”

这是阳虎最不忿的地方,他现在不怨赵无恤的背信,只是想不通他的选择。

赵无恤摇头叹息:“阳子真以为今日之败,是因为我的反正么?其实无论战事如何,你都是必败无疑的。”

“荒唐!”

“不荒唐,我是外来的晋国卿子,入鲁不过两个月,手里也仅仅有两邑,无论是实力、威望都不被人放在眼里,唯独可以依仗的就是晋国赵氏的身份。我与谋士最初的打算只是隔岸观火。从中获取利益,但把鲁国走了小半圈后,一些事情却是越来越明了了。”

今日之阳虎。一如数十年前的齐国庆封,看似权倾朝野。实则危机四伏。

对内,他把三桓逼到了困兽的绝境,又没有很好地利用鲁侯,除了被他提拔的部分大夫外,大部分贵族都对他敢怒而不敢言。要是学习陈氏的“僭主”路线,分利讨好国人,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但阳虎的先军重赋举措却让国人恨他入骨,他亲自主持的阳关也没有善政。据说孔子过泰山之阳,就说出了“苛政猛于虎”,这就等于把自己的根基挖了。

对外,他自以为帮助晋国攻击齐国讨得了霸主的欢心,其实晋国六卿眼高于顶,根本没有把他当回事。他率军攻击郑国、齐国、卫国,把这几个国家从君主到国人都得罪了,比如卫侯就极其恼怒阳虎,郑国匡人也恨不能生食阳虎之肉。

他的确是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可用人和造势的手段依然十分幼稚单调。

比如阳虎吹嘘的“树人”。在赵无恤看来,却是不善树人。

柑橘倒是没怎么树,猪队友和潜在敌人倒是树了一堆。比如叔孙志在郓城的恶政,中都宰孔子的不领情。正所谓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所以张孟谈在听闻赵无恤叙说的情报后,与他一同分析:阳虎纵然能一时侥幸胜出,却很快会骤然败毁,只恐到时候鲁国的力量将四分五裂,所以赵无恤最终舍弃了他。

阳虎已经听得呆住了,这是以往他的党羽们从来没说过的事情,这几年来的一幕幕场景。就被无恤狠狠撕开,连皮带肉血淋淋呈现眼前。

最后。无恤说道:“何况,我本为卿族。投靠一个陪臣杀掉三桓,传出去算什么事?”

到时候赵无恤的名声在上层贵族里肯定得烂掉了,他可以不择手段,却得选好不择手段的对象。

阳虎自己便是鲁国最大的窃国之贼,驱逐这个陪臣,赵无恤只会成为鲁国公室和三桓的功臣。放到国际上,贵族帮助贵族驱逐谋逆的家臣,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必然大受褒扬。

一番话后,阳虎沉默了,眼中神采黯淡:“的确,今日之败,我不怪别人,只怪我自己……可你以为已经获胜了?亲自带着轻骑追击,可知道现如今鲁城内的局势如何?”

一念至此,阳虎腰杆又挺直了,平日只有他算计别人,今日却被赵无恤和张孟谈君臣二人的谋划从头算计到尾,若是能看看赵无恤气急败坏的模样,那将是死前最舒爽的事情。

但赵无恤却不置可否:“不就是公敛阳心怀不轨,想要在季氏虚弱时一举灭之,让孟氏做三桓之首,甚至于鲁国唯一的卿么,我若是不留下后手,哪能这么轻易就出来?”

阳虎又愣了:“你入鲁不过三月,与公敛阳不过只见了几面,如何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阳子忘了么?我与孟氏的子服何大夫关系甚密,对于这件事,他与公敛阳不同,虽然忠于大宗,却也想竭力想保全季氏,所以暗暗告知了我。我也不想与孟氏直接对抗,季大司马已经在武卒环绕下入了鲁宫,我留了子路亲自保护着,谁敢再靠近半步?”

“何况孟孙何忌为人优柔寡断,我料定他不敢做出这样冒险的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公敛阳的机会已经没了。鲁城现在已经恢复了秩序,只等君上归去论功行赏,就不劳你操心了!”

第56章 “民主制度”第414章 坚壁清野第636章 中行第891章 我为鱼肉第73章 泮宫公学第1210章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第1083章 生于忧患第566章 辩士的风采第15章 君子六艺第906章 水力第869章 河间攻势第1072章 少昊之国第539章 巫颂(中)第808章 赵策第585章 泗上诸侯第33章 魏舒方阵第837章 运河第255章 募兵制第1091章 狮子回头望虎丘第723章 谋于暗室第778章 美哉室!其谁有此乎?第583章 问鼎之志第512章 田忌赛马第1094章 过河!过河!第1007章 卸甲第205章 臣与君第930章 邹鲁第538章 巫颂(上)第329章 相忍为国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183章 白公胜变法(上)第236章 二桃杀三士第352章 将治鲁第861章 中山第946章 荡气回肠(下)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78章 鸠占鹊巢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329章 相忍为国第260章 倾城倾国第480 金布律第997章 心荡第1214章 虽王可也!第234章 行人聘问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诉未来夫婿第86章 汔可小康第801章 知瑶之死(上)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335章 盗墓笔记第889章 礼不伐丧第620章 大丈夫的游戏第356章 人之将死第1127章 连骑击鞠壤第1128章 巧捷惟万端第733章 虎狼!第192章 孟谈三策(下)第537章 南子的归宿第374章 刺杀!第840章 海客谈瀛洲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700章 郑国的未来在何方?第491章 鱼第835章 无私第1175章 平衡的两端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04章 夫差第1003章 纵死侠骨香第137章 大射仪(下)第34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第408章 壮志与阴谋第908章 夫人们的香裙第92章 剑名獬豸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33章 天灾第218章 秋日之阳(三)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560章 十九岁的卿(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65章 暮春三月第92章 剑名獬豸第532章 深夜访客第826章 困于陈蔡第1006章 决战风陵渡(下)第52章 冬至(一)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799章 赵魏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955章 田贲雪夜下绛都(下)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408章 壮志与阴谋第518章 狂人第333章 黄雀在后(下)第1036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中)
第56章 “民主制度”第414章 坚壁清野第636章 中行第891章 我为鱼肉第73章 泮宫公学第1210章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第1083章 生于忧患第566章 辩士的风采第15章 君子六艺第906章 水力第869章 河间攻势第1072章 少昊之国第539章 巫颂(中)第808章 赵策第585章 泗上诸侯第33章 魏舒方阵第837章 运河第255章 募兵制第1091章 狮子回头望虎丘第723章 谋于暗室第778章 美哉室!其谁有此乎?第583章 问鼎之志第512章 田忌赛马第1094章 过河!过河!第1007章 卸甲第205章 臣与君第930章 邹鲁第538章 巫颂(上)第329章 相忍为国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68章 少君魏姬第1183章 白公胜变法(上)第236章 二桃杀三士第352章 将治鲁第861章 中山第946章 荡气回肠(下)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749章 赳赳武夫 下第1178章 鸠占鹊巢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329章 相忍为国第260章 倾城倾国第480 金布律第997章 心荡第1214章 虽王可也!第234章 行人聘问第616章 我的名只告诉未来夫婿第86章 汔可小康第801章 知瑶之死(上)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335章 盗墓笔记第889章 礼不伐丧第620章 大丈夫的游戏第356章 人之将死第1127章 连骑击鞠壤第1128章 巧捷惟万端第733章 虎狼!第192章 孟谈三策(下)第537章 南子的归宿第374章 刺杀!第840章 海客谈瀛洲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700章 郑国的未来在何方?第491章 鱼第835章 无私第1175章 平衡的两端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504章 夫差第1003章 纵死侠骨香第137章 大射仪(下)第346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下)第408章 壮志与阴谋第908章 夫人们的香裙第92章 剑名獬豸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33章 天灾第218章 秋日之阳(三)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560章 十九岁的卿(下)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65章 暮春三月第92章 剑名獬豸第532章 深夜访客第826章 困于陈蔡第1006章 决战风陵渡(下)第52章 冬至(一)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799章 赵魏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955章 田贲雪夜下绛都(下)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408章 壮志与阴谋第518章 狂人第333章 黄雀在后(下)第1036章 大开明堂受朝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