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07章 停战

郑永和其所指挥的师在长城所取得的胜利,为不断遭受到军事失败的国民政府和委员长大增光彩。

挨了一顿臭骂的郑永倒是因祸得福,又得到了一批新到的德式装备武装自己。

同时,因为师的长城抗战中的优异表现,加上原本就不满员,以及在作战中遭到的损失,再次抽调兵力补充师成为了重中之重。

委员长对于郑永特别的宠爱难免引起一些妒忌,也因此有了一些风言风语,甚至有人开始攻击郑永的媳妇春妮。

那些风言风语无非就是说什么郑永从来没有上过什么军事院校,不过是个运气特别好的泥腿子,连娶个老婆都是乡下婆娘等等之类。

乡下婆娘倒是真的,不过说郑永没有上过军事院校未免冤枉了郑师长了,他可是正经的军事院校未毕业的学生……

不过郑永也没有空去搭理这些话,他现在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如何尽快武装好师,以迎接更大的战争之上。

长城一线的战斗愈发的对中国军队不利了。

在师撤退之后,商震坚决抗日的思想开始产生了动摇。

他认为没有实力的将军是没有地位的,手中没兵权在军界也是难以站得住脚的。既然如此,自己何必去作无谓的牺牲,把手中地兵力拼光拼完。以后做一个光杆司令呢?

商震便作出了既要抵抗日军的入侵,尽一个军人地职责。又要尽量保存实力的决策,不肯把全部军队投到第一线去的决定。

在这样心态的驱使下,商震下令放弃师和师官兵用生命换来的阵地,而将主要力量放在了冷口关。

守在冷口关前沿主阵地的是师的团和团。

日军重新发动进攻之后,他们顶着日军地炮击和轰炸,依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整整一天,敌人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军队同样也付出了巨大伤亡。而且最为关键的,他们已经没有了援兵……

一直坚持到了第五天,守卫冷口西线白羊峪的师郭维藩地团受到敌人强大火力的轰击,伤亡惨重。

尤其守在前沿阵地的三营官兵已所剩无几,营长戴英失踪不见。其他军官几乎伤亡殆尽。敌人乘此机会一阵猛攻。突破防线,冲开一条口子,杀了进来。

这样一来,冷口关的中国守军被从白羊峪冲进的敌人抄了后路,形成夹击,难以支撑,只好纷纷撤退。

这时,商震终于下定派来地增援部队正向冷口赶来,可惜为时已晚。败局已定。

坚持了五天地冷口关。重新陷落敌手……

冷口的失陷为敌人打开了一条突破长城防线的大门,进而导致全部防线的崩溃。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冷口战场的白羊峪就好比一个蚁穴,冷口陷落引起的反应是极其严重的。

日军由白羊峪打开缺口后,东进包抄,进而占领了整个冷口关。

然后以此为通道,向南猛插,威胁到了界岭口、喜峰口侧后的安全。

为避免这两个阵地形成遭敌前后两面夹攻的局面,北平军分会下令军等收缩撤退,放弃第一线阵地,退守到二线警戒阵地上来。

自从长城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守军在长城线上拼命杀敌,付出了重犬牺牲,顶住了日寇地南侵。

现在一夜之间被打开缺口从而撼动全线,使不少将士愤恨不已,对商震多有埋怨。

商震一怒之下下令撤了守卫白羊峪地师团团长郭维藩的职,对师长高鸿文也进行了斥责。

从此,长城抗战地战斗,尤其是中线东线的战斗,开始转移到了各个警戒阵地之上。

这时军中又有了调德式师上去的呼声,尤其是针对郑永的第师,但都被委员长毫无选择余地的顶了回去。

上次的战斗已经是一个教训了,委员长绝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

这时如何尽早结束战斗成为了委员长的当务之急……

长城抗战的战斗,尤其是中线东线的战斗,开始转移到了各个警戒阵地上。

到了六月中下旬,除西线古北口南天门尚在对峙中外,长城中线、东线的中国守军,都先后撤到了警戒阵地,和预设的二三线阵地。

在这些阵地上,他们与尾随而来的敌人又摆开了一个个战场。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洒河桥、小龙湾狙击战,南北团汀争夺战,官厅反击战及遵化、石门、蓟县、三河、通县郊区等战斗。

在这些战斗中,中国军队的官兵以长城精神顽强与敌拼杀,给了日军有效杀伤。

长城战役进行到六月底,中日双方都有结束作战的想法。

只是在达成什么目标、以什么手段结束的问题上不同而已。

月上旬,日军越过长城各口,向长城以南的冀东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日本关东军以第、第师团及一个混成旅团守备从古北口到山海关公里的长城线。

各种微词已经在日军之中出现。

“兵力显然不足,处于不遑应战的状态”。

“且屡以小部队越过长城线进行反击,致使官兵疲惫不堪”。

因此关东军参谋部内产生了莫若进行一次短暂的大规模作战的设想,企图越过长城线结束长城战役。为此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于月到东京寻求军部的支持。

当滦东和南天门战斗进行之际,蒋介石请从国外回来的汪精卫代替宋子文主持国民政府。

汪精卫上任后即起用黄郛为未来的华北政权首脑,目的是寻求与日本停战谈和的途径。

从月中旬开始,中日双方在上海进行秘密谈判,日本提出四项停战条件,并坚持中方先从长城前线撤军,否则不予停战,使谈判进展缓慢。

而日本陆军大臣荒木贞夫认为战争的“扩大与不扩大要对时间、地理、兵力三方面进行考虑,如时间能缩短,地域和兵力的扩大都可认为是次要的,时间的延长才是大忌”。

于是陆军省与小矶国昭新制订了“以迫和为主”的沿长城线作战计划。

武藤信义遂月日下达作战命令,其要点为“决续予敌以铁锤的打击,以挫其挑战的意志”。

此时日方对谈判已不感兴趣,而着手准备以更大规模的作战来夺取整个冀东地区。为此,将在黑龙江的第师团之旅团调至长城一线。

在长城一线参战的中国军队已坚持了数月之久,人员、弹药消耗都很大,战斗力已经下降。

何应钦也一再致电蒋介石,要求蒋增派援军和增加财政补助,以利作战。

这时,国民政府的中上层中枢机构,特别是军委会北平分会已对长城抗战失去了胜利的信

在月下旬的时候,何应钦已作了收缩兵力、确保平津的部署。

月日日军以第师团西义一部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傅部阵地进攻。

时中国军队总指挥傅作义亲临指挥,全体官兵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牺牲精神英勇抵抗。

董其武团在牛栏山一带,孙兰峰团在怀柔以西阵地,与敌白刃相接,奋勇搏杀,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双方形成拉锯态势。

然而,正当傅作义指挥的中国痛击顽敌,英勇苦战时,日晚黄郛在北平竟然接受了日方的停战条件。

何应钦随即令傅作义停止战斗,撤出阵地。傅作义接到停战撤退命令,无比愤慨,质问说:

“怎么抗日还有罪?”并且立场坚定的坚持“只有日方先撤,我们才能撤,否则我们决不后撤。”

经交涉之后双方答应同时后撤,傅作义才忿然下令撤兵。长城抗战的最后一战,就这样宣告结束。

该战役计毙日军二百四十余名,中国官兵阵亡三百六十余人,伤近五百人人。

傅作义对阵亡官兵极感悲痛,后特地派员将殉国官兵的遗骸护运回归绥安葬在大青山下,建立纪念碑,并将烈士名字刻于碑上,以寄哀念。

长城抗战历经数月,至八月底的时候战火逐渐平息下来。

这次抗战失败了,但却给予了日军重大伤亡,极大延缓了日军侵略步伐,并有一个人和一支中国军队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日军官兵的脑海里永远也无法忘记:

郑永,和他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一师。

第335章 范蠡攻击计划(中)第338章 兄弟第43章 剿匪第373章 爆炸第660章 光荣之战!!第689章 胜利已经到来第502章 戴局长的“肺腑之言”第205章 劳军第410章 “两只鱼饵”第691章 “未来的路”第533章 方雨晰的选择第409章 我们是中华的好儿郎第411章 十一师团司令部第199章 一小时的战斗第198章 “雷电计划”第368章 战略部署第389章 优势第453章 中国军人!!!第646章 酒会(上)第578章 “种子”第120章 攻守之间第371章 在美国第531章 情报人员和婊子和共同处第45章 事变前夕第500章 权利第709章 和平已经死去......第509章 矛盾第307章 官员第296章 我以我血卫中华(二)第481章 “方震先生”第615章 伤员、医生......第713章 梗日通电第166章 “联省自治”第46章 刺刀!第448章 郑永和戴笠第51章 九月十八日(五)第695章 白色丝巾:第三颗原子弹!!(上)第592章 军官和军官之间第47章 九月十八日(一)第668章 起事!!第488章 本部秘书第431章 海鲨一号计划第362章 报应第67章 叛徒第644章 国会演讲(上)第568章 生或死的选择第37章 有本事的当兵第48章 九月十八日(二)第391章 侧翼第658章 “收获季节”第21章 杀身成仁第200章 一日七战(上)第586章 潘余岭(中)第446章 苏联人第94章 抗战第62章 真正的中国人第504章 路途第224章 即日开赴上海第669章 “群丑图”!!第519章 情报合作(下)第249章 “死亡战场”第110章 特派员魏含之第604章 这才是真正的战略目的第464章 绝密文件第212章 合作第530章 “他的名字,叫罗鱼勐”......第706章 累了......第573章 蒋夫人第552章 危局时刻(中)第640章 奉命赴美第452章 “必杀令”!第523章 邓家村(下)第481章 “方震先生”第73章 不投降,不撤退!第354章 “伤兵连长”第664章 总动员令第38章 中村震太郎第531章 情报人员和婊子和共同处第646章 酒会(上)第49章 九月十八日(三)第420章 警卫师(上)第618章 可怕的蘑菇云!!第567章 进攻、防御......第167章 奉天难民第612章 新年致辞第401章 国军第639章 “医生的信”第666章 对警卫师的使用第204章 七勇士(下)第16章 故旧?第520章 总教官第85章 最惨烈的八天(九)第415章 老农第229章 总攻(下)第306章 “忠魂归去”第194章 下船的人第257章 一年第664章 总动员令第661章 决战!!第226章 凇沪抗战第一枪
第335章 范蠡攻击计划(中)第338章 兄弟第43章 剿匪第373章 爆炸第660章 光荣之战!!第689章 胜利已经到来第502章 戴局长的“肺腑之言”第205章 劳军第410章 “两只鱼饵”第691章 “未来的路”第533章 方雨晰的选择第409章 我们是中华的好儿郎第411章 十一师团司令部第199章 一小时的战斗第198章 “雷电计划”第368章 战略部署第389章 优势第453章 中国军人!!!第646章 酒会(上)第578章 “种子”第120章 攻守之间第371章 在美国第531章 情报人员和婊子和共同处第45章 事变前夕第500章 权利第709章 和平已经死去......第509章 矛盾第307章 官员第296章 我以我血卫中华(二)第481章 “方震先生”第615章 伤员、医生......第713章 梗日通电第166章 “联省自治”第46章 刺刀!第448章 郑永和戴笠第51章 九月十八日(五)第695章 白色丝巾:第三颗原子弹!!(上)第592章 军官和军官之间第47章 九月十八日(一)第668章 起事!!第488章 本部秘书第431章 海鲨一号计划第362章 报应第67章 叛徒第644章 国会演讲(上)第568章 生或死的选择第37章 有本事的当兵第48章 九月十八日(二)第391章 侧翼第658章 “收获季节”第21章 杀身成仁第200章 一日七战(上)第586章 潘余岭(中)第446章 苏联人第94章 抗战第62章 真正的中国人第504章 路途第224章 即日开赴上海第669章 “群丑图”!!第519章 情报合作(下)第249章 “死亡战场”第110章 特派员魏含之第604章 这才是真正的战略目的第464章 绝密文件第212章 合作第530章 “他的名字,叫罗鱼勐”......第706章 累了......第573章 蒋夫人第552章 危局时刻(中)第640章 奉命赴美第452章 “必杀令”!第523章 邓家村(下)第481章 “方震先生”第73章 不投降,不撤退!第354章 “伤兵连长”第664章 总动员令第38章 中村震太郎第531章 情报人员和婊子和共同处第646章 酒会(上)第49章 九月十八日(三)第420章 警卫师(上)第618章 可怕的蘑菇云!!第567章 进攻、防御......第167章 奉天难民第612章 新年致辞第401章 国军第639章 “医生的信”第666章 对警卫师的使用第204章 七勇士(下)第16章 故旧?第520章 总教官第85章 最惨烈的八天(九)第415章 老农第229章 总攻(下)第306章 “忠魂归去”第194章 下船的人第257章 一年第664章 总动员令第661章 决战!!第226章 凇沪抗战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