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讲座

在新家坡,有些行业跟荷兰一样,是合法的,比如卖报。

但是要有执照,不然就是流莺。

现在毕竟是白天,有些风景看一看就可以了,真想体验一下风土人情,还得晚上来,最好带上三五好友,一路向西。

为什么一些人旅行要行走整个新马泰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泰国有芭提雅,新家坡有芽笼,马来亚的可选择性就多了,甚至还有带着头巾的失足妇女。

原来,卖报与信仰无关。

这得满足多少人的幻想。

有人说,男人对于外面的女人,就像孩子对于玩具的追求一样,只要是他没有的玩具,都想玩一玩。

话题扯远了,还是游览风景更重要。

新家坡可以玩的地方很多,他们先后去了牛车水和鱼尾狮,看过了地标性建筑,也算是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其实,沈光林看的出来,这位土著小姑娘的微笑中带着疏离,似乎并不怎么看的起这对来自华夏的情侣,总觉得他们是穷鬼。

尤其,李蓉经常对一些事物表现出很惊奇的样子,更是让她觉得,这位李姐也就是长得好看,见识真不行。

穷是事实,但是也不是让你看轻的理由。

直到,直到沈老师在乌节路的购物中心一口气买了很多古驰,拉夫·劳伦,蔻依之类的奢侈品送李蓉。

郑雪的观感略有改观,原来,华夏国也有富人。

看到沈光林又在疯狂购物,李蓉在这个时候却见惯不怪的说,“买这些东西干啥,丢在香江吃灰吗,郭夫人送的这个包就蛮讨厌的,装不了多少东西,拿着还硌手。”

一边说着,李蓉还从包里拿出一个绿色的铝合金行军水壶,咔咔咔拧开盖子喝了几口又放回去,撑的不大的包包奇形怪状的。

郑雪这才注意到李蓉手里原本拿的那个包,已经揉搓的不成样子了,也可能原本就是那个样子的。

但是看着有些地方似乎还在闪烁着光辉,似乎像是钻石。

看品牌,竟然还有点像爱马仕的标志呢,难道是镶钻的爱马仕?

这么好的包用来装水壶?她都开始不自信了。

其实,里面不但有水壶,还有煮鸡蛋,只是还不饿,就没拿出来。

不过,沈老师能够给自己买这些东西,李蓉还是很高兴的,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喜欢购物的感觉。

购物,女人都爱的。

有本书上说,哄女人有70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购物,然后还剩下69。

说到购物,大家未必有钱,但是说到剩下的69,书友们都很熟了。

接下来的行程,郑雪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盯着李蓉的包包看,她也算见多识广的,但还真的没见过这个款式。

直到,李蓉从挎包里拿钱包出来也给沈光林买东西的时候,郑雪这才确认了,那就是爱马仕!

因为这个钱包她是见过的,这是爱马仕最贵的钱包之一,一个小小的钱包就要4.2万新币。

李蓉当然也知道这个钱包贵,不是这毕竟是郭夫人送的,那就无所谓了。

毕竟,沈老师对郭家大公子有救命之恩。

午餐就是在外面饭店随便吃的,又是咖喱鸡块和肉骨茶。

肉骨茶应该算是福建菜,但是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

下午又是雷阵雨,然后几个人就顺势回了酒店。

明天还有讲座,毕竟人家学校也是花了钱的,5万新币跟5万美元面值差不多,值得沈光林认真准备。

其实也不用做特别的功课,因为他在扶桑已经讲过几次类似的内容了,把那个讲义拿过来改改接着用就行。

只要稍微改头换面一下,一女二嫁,谁能说什么。

比如,一些写手,也会把扑街的网文,改头换面一下,拿到别的网站上也是能够得到不少报酬的。

沈光林也没有想过大改,但是他不准备讲英文了,这次就用汉语,看看多少人听得懂。

甚至,他都不准备讲纳米了,要不要准备点新内容,不能总是吃老本吧。

这场讲座很重要,至少理工大学的师生们是很重视的,甚至就连国立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也跑过来了。

大家都想看看在扶桑被吹爆的华夏科学家究竟有没有真材实料。

说来也是奇怪,每个国家,任何一所名校,它都有一个相差不多的竞争对手。

华夏有京城大学和五道口技校,鹰国有剑桥和牛津,扶桑有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新家坡也有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

这两所学校也是互相不服气的,虽然国立大学历史更久,底蕴更深厚,但是南洋理工很不服气,决心后来居上。

他们愿意花钱请沈光林来讲课也是他们野心勃勃的一个方面。

林文伟就是国立大学毕业的,如果不是他们公司想获得五笔输入法的授权,是断然不会来这所学校的。

今天,他委托自己在南洋理工做教师的一位同学帮他搞到一个位置,目的还是拿到输入法的授权。

但是,那天沈光林不置可否的转身就走了,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难道,他对价钱是不满意?

在后台,沈光林正在“备课”。

沈光林已经是讲坛老手了,可临近上台还是不免紧张。

这次讲座,他决定全程使用中文,毕竟,台下的都是华人,再讲英语,他不开心。

如果你们听不懂或者不喜欢,那我也没有办法。

老师做久了,他已经不期望所有人都能喜欢他讲课了,甚至,台下有人开小差也无所谓的,我讲我的,你开你的。

我开讲座,是因为我拿了这份钱,并不是因为我想把这个知识传授给你。

你开小差,可能是因为你需要获得这个学分,但是你并没有想听这位老师的讲课。

李蓉陪着沈光林在后台“备课”,沈光林在模拟着等会台下可能发生的事情,他还是准备了一些额外的干货,准备看情形放出去。

就是不知道这个国家的学生们水平如何,智商够不够给劳资找麻烦。

讲座开始的时间到了。

主持人是一位知性美女,看起来有点像后来的太国美女总理瑛拉,她用英文介绍了沈光林的来历。

其实,沈光林的简历还是有点单薄,京城大学教授,京都大学客座教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他确实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还是缺乏有说服力的奖项。

要是来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就漂亮了。

不过台下还是响起了礼貌性的热烈的掌声,热烈欢迎沈光林隆重登场。

哇,这位沈老师好帅!他的女助手好漂亮!

帅是应该的。

沈光林走到自己的位置,慢慢的坐下,翻开讲义,放下泡着枸杞的保温杯,然后把钢笔和笔记本放在旁边。

这表示准备就绪了。

李蓉也准备好了帮他放幻灯片,她果真也不是白来的,还是要发挥点作用。

沈光林抬眼看了下黑压压的一片人,都是熟悉的面孔,因为都是华人后裔,跟扶桑人的气质是不同的。

不过,台下很多人对于来自华夏的学者还是不服气的,甚至包括林文伟在内。

沈光林还是太年轻了,他就该是个弟弟,不该是老师。

讲座开始了,大家都等着沈光林讲“纳米”呢,毕竟他是纳米第一人。

“大家好,我叫沈光林,金陵人。”

他用的就是中文,沈光林甚至在想,等自己获得了重要奖项的时候,发表获奖感言一定也要用中文。

沈光林并没有讲纳米,就像金庸到了京城的大学开讲座没有讲小说一样。

“我是一名物理老师,今天我给大家上一堂物理课,至于不爱听的同学,也请不要随便离场,毕竟,这是你们学校出了钱的,这笔钱很多,多到能让我给我的爱人多买两件爱马仕。”

这个礼堂能够容纳2000人,已经坐满了,真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还真的花不多少钱。

郑雪算是听明白了,他买奢饰品的钱,原来是自己学校出的,学校是不是当了冤大头。

台下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了,为了舔大国,竟然出钱邀请这样一个年轻人开讲座。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是物理前行的基础,物理可以说是在数学语言下的延伸学科,至于化学,生物”

半个小时过去了,都是“套话”。

如果,如果只是讲这些,完全属于水字数,那南洋理工花的钱就亏了。

但是沈光林感觉自己已经过了卖弄学识的阶段,他一个大学教授,在这些学生面前卖弄学识,这感觉,肯定也很爽。

小半堂课,沈光林一直在水。

讲这些有意思吗?

林文伟也在问,“他的水平怎么样,讲这样一堂课他能拿多少钱?”

旁边那位老师告诉他:“只能说他讲的没有错漏,但是不新鲜。这场讲座共两个小时,听说学校出了5万新币。”

“就这?五万新币!”

怪不得他看不上自己的5000美元呢,林文伟反而不知道等下自己改怎样开价了,果然是南洋理工,够蠢的。

沈老师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沈光林也觉得这钱太好赚了,决定还是来点干货。

“我有一个实验室,研究的不只是物理,还有化学和生物。在座有多少学物理的同学?”

台下90%的人举了手。

“在座有多少学生物的同学?”

台下只有零星几个人举起了手。

“好的,那我今天讲一下生物。”

沈光林讲了半个小时的物理,结果转身讲起了他和台下的人都不太熟悉的生物,而且是生物中的分子生物学。

“我今天讲的是遗传物质——DNA,也叫做脱氧核糖核酸。最早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了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

台下的听众们都懵了。

今天的讲座不是纳米科技吗,大家做了不少功课的,DNA是个什么鬼?

“举个例子,有位船员出海8年,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5岁了,邻居们都说孩子不像他,他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有三年的空窗期,他又不是李靖,孩子又不是哪吒。

还是这样的小故事能够带动气氛。

“离婚!”

“杀了奸夫**!”

“打50鞭子!”

“认下这门亲事!”

这样的故事果然足够吸引人,台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说什么的都有。

“我有个方法,那就是做DNA鉴定”沈光林引出了他要说的话题。

这是DNA鉴定技术。

其实,这个课题已经有些超前了。DNA鉴定技术是1984年由英国遗传学家A·J·杰弗里斯提出的,现在才是1982年,但是沈光林已经主动率先提出了,虽然他做不出PCR,但是他一样可以开创DNA鉴定的这个新领域。

未来生物学四十年的热点,将由沈某人在一次普通讲座上提出。

沈光林接着讲到,无论植物或者动物,体细胞内都有一整套遗传物质,因此,人类也不例外,人体各部位的细胞都有相同的DNA,因此就可以通过检查血迹、毛发、唾液等判明身份。

哎呀,感觉好简单!

大家瞬间根据这个技术想到了QJ,亲子鉴定,案件侦破。

这才是讲座该有的味道。

第八四四章 工作第一四一章 倔强第四九零章 总部第六三九章 寻亲(1)第四十七章 隔夜仇第五五八章 盘点(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点不舒服)第六七七章 销售(2)第二五六章 旅程第三四八章 荣誉第四六七章 群英荟萃第三六三 练功第三九四章 仪式第八三二章 挖墙脚第七六九章 熟人(2)第七六三章 筹备(1)第932章 收拾旧山河第三十九章 入港第九一一章 回乡第五六六章 工作(1)第一五八章 楼塌了第五四八章 倒时差(1)第七十九章 安置第一二九章 草率第一三三章 宣传第五五七章 这不是历史(4)第六八三章 建议 (1)第七四六章 第一次会议(2)第一七一章 录取第八五一章 态度(2)第三八五章 1985年第七七七章 橄榄枝(1)第972章 地主之谊第八零七章 新成果(2)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七八三章 平视(2)第二九七章 交易第六九五章 晚会 (1)第五九九章 科学的力量(2)第八四零章 处置第四九六章 实在亲戚第五六三章 金融(2)第976章 画圈第二一零章 鉴定会第三六五章 阅兵第九十章 祭祖2第一零九章 赞助和捐献第四四零章 澳门第六九九章 募捐难(1)第二五六章 旅程第一零二章 显摆(3/8)第七一二章 选人(2)第905章 新产品第六四七章 科学的力量(1)第三零二章 学术争端第七六八章 商业谈判(1)第七零一章 事不关己(1)第三零六章 风起第二八零章 情敌第928章 资格第四七四章 银行第一九九章 置产第976章 画圈第八三九章 立威第七四三 谈(2)第五六四章 缘分(1)第一五六章 那一页第七二零章 等待(1)第六五八章 重要发明(1)第三九五章 炸场沈第六六八章 改变世界(2)第六八八章 接受挑战(1)第一三七章 绝望第一零四章 散伙(5/8)第二九四章 经营之道第九十三章 做客第四六二章 石龙对石虎第九十七章 出路第九十五章 装的圆满第五三五章 贷款(1)第五章 原来在这里(求推荐票)第三六零章 一路人第三十八章 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四三六章 新课题新产业第一一九章 拉郎配第二00章 委员长第六八四章 出访(2)第二一六章 爱好第一三四章 头文字D第四四一章 为什么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六七九章 建立(2,求月票,赏个月票回家过年)第二六七章 善男信女第六七三章 借口(1)第六五六章 回京(1)第七一四章 长见识(2)第六七七章 休息(2)第六七二章 法制社会 (4)第七零四章 否决(2)第一二二章 痴汉第三零零章 助手
第八四四章 工作第一四一章 倔强第四九零章 总部第六三九章 寻亲(1)第四十七章 隔夜仇第五五八章 盘点(今天一更,今天淋雨,有点不舒服)第六七七章 销售(2)第二五六章 旅程第三四八章 荣誉第四六七章 群英荟萃第三六三 练功第三九四章 仪式第八三二章 挖墙脚第七六九章 熟人(2)第七六三章 筹备(1)第932章 收拾旧山河第三十九章 入港第九一一章 回乡第五六六章 工作(1)第一五八章 楼塌了第五四八章 倒时差(1)第七十九章 安置第一二九章 草率第一三三章 宣传第五五七章 这不是历史(4)第六八三章 建议 (1)第七四六章 第一次会议(2)第一七一章 录取第八五一章 态度(2)第三八五章 1985年第七七七章 橄榄枝(1)第972章 地主之谊第八零七章 新成果(2)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七八三章 平视(2)第二九七章 交易第六九五章 晚会 (1)第五九九章 科学的力量(2)第八四零章 处置第四九六章 实在亲戚第五六三章 金融(2)第976章 画圈第二一零章 鉴定会第三六五章 阅兵第九十章 祭祖2第一零九章 赞助和捐献第四四零章 澳门第六九九章 募捐难(1)第二五六章 旅程第一零二章 显摆(3/8)第七一二章 选人(2)第905章 新产品第六四七章 科学的力量(1)第三零二章 学术争端第七六八章 商业谈判(1)第七零一章 事不关己(1)第三零六章 风起第二八零章 情敌第928章 资格第四七四章 银行第一九九章 置产第976章 画圈第八三九章 立威第七四三 谈(2)第五六四章 缘分(1)第一五六章 那一页第七二零章 等待(1)第六五八章 重要发明(1)第三九五章 炸场沈第六六八章 改变世界(2)第六八八章 接受挑战(1)第一三七章 绝望第一零四章 散伙(5/8)第二九四章 经营之道第九十三章 做客第四六二章 石龙对石虎第九十七章 出路第九十五章 装的圆满第五三五章 贷款(1)第五章 原来在这里(求推荐票)第三六零章 一路人第三十八章 朋友(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第四三六章 新课题新产业第一一九章 拉郎配第二00章 委员长第六八四章 出访(2)第二一六章 爱好第一三四章 头文字D第四四一章 为什么第八一三章 要账(2)第六七九章 建立(2,求月票,赏个月票回家过年)第二六七章 善男信女第六七三章 借口(1)第六五六章 回京(1)第七一四章 长见识(2)第六七七章 休息(2)第六七二章 法制社会 (4)第七零四章 否决(2)第一二二章 痴汉第三零零章 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