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0章 ,露天电影(求订阅)

第160章 ,露天电影(求订阅)

一九五九年十月下旬,京城翠花胡同,陈家门口。

“有人在家吗?”

骑着自行车的邮局工作人员,身上背着斜挎包,后面的车架上还绑着两个包裹,露出里面的报纸、信件等。

“来了来了,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儿吗?”

陈小月看着眼前的工作人员,眼里带着好奇的目光,轻声询问道。

门口附近,有好几个小屁孩停下动作,投来了惊讶的目光。

还有几个路过的大妈们也都投来了诧异的表情,这是什么情况呢?

只听邮局工作人员道:

“请问您是陈国华吗?这里有一份需要陈国华本人签收的信件,麻烦您让他出来一下.”

陈小月只好冲门内喊了一声,然后就把她大哥给呼唤了出来。

“同志您好,我是陈国华,在这上面签字是吧?好嘞,谢谢您!”

签字之后,陈国华就拿到了信件,当场就拆开了。

邮局工作人员还笑呵呵地问道:

“你这同志那么年轻,没想到还是一个作家啊”

以前,陈国华确实是想当作家来着,可直到现在,潜伏这本小说还在手上,并没有拿出去发表。

“我不算作家,我就是只是一个文字搬运工罢了”

陈国华呵呵一笑,看到稿费支票之后,便递给了他妹妹。

“喏,你看看,我没骗你吧?”

之前,陈国华说过了,他交了一篇六万字的论文给期刊那边发表。

后来聊着聊着,家里人都不太相信。

毕竟六万字的论文,绝对不是那么好通过审核的。

可是现在呢?

看着稿费支票上面的数字,还有繁体的大写壹佰捌拾元整,顿时让陈小月尖叫了起来:

“大哥,真是的是一百八十元的稿费啊,太好了!”

她这一声尖叫,顿时让邻居的几个大妈们,全都惊呼了起来。

然后脚步情不自禁地来到陈国华两兄妹面前,导致邮局工作人员暂时也不好离开了。

不过,邮局工作人员也挺好奇的问了一句:到底是写了些什么?他想回去看看!

该说不说,对于当作家这件事,很多人还是很向往的。

便是几位邻居大妈,不也是满脸期盼的眼神吗?

“我大哥写的可不是小说,而是论文,数学期刊您知道吗?您可以去找一找,大哥,伱的论文在那一期呀?”

还没等陈国华开口呢,陈小月就已经显摆了起来。

前者闻言,顿时好笑不已。

“八月、九月和十月这三期都有,现在这张稿费支票的论文应该是在十一月或者十二月”

两兄妹的对话,直接把工作人员和邻居大妈都给整懵圈了。

期刊?论文?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不懂不懂,太高深了!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关于陈国华写论文赚稿费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附近的几个街道。

也就是邮局工作人员来送稿费支票这件事,通过邻居大妈们的口,很快就传出去了。

范太平听闻此事,还去书店找了一圈,结果却没有找到。

直到这天傍晚,他刚巧碰到陈梨花下班归来,问了一下这件事,才知道学术期刊这些,都是专门订购的。

一般来说,类似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二部等单位,就会有这样的期刊了。

否则的话,就只能去大学里面询问了。

因为这些都是很高深的论文,一般人根本不会感兴趣。

听闻此事之后,范太平都蒙圈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儿啊,难怪他无法理解陈国华哪里来的钱买书了。

大家都是邻居,也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却是比人和猪的差距,还要大。

物理研究所二部,办公室内的王树迎,看着眼前的专家高仁烈,拿着一本期刊杂志爱不释手的样子,不由纳闷不已。

“高教授,这本杂志就真的有这么好看吗?”

“这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它这篇论文,对我来说挺重要的,它解答了我很多的数学问题.”

见高仁烈头也不抬一下,王树迎更加无奈了。

当即便要挥手让对方先回去搞研究了,可话到嘴边,便变成了好奇:

“高教授,这篇论文是谁写的呀?居然能解答您的数学问题?”

“你是问作者吗?我看看啊,是一个叫陈国华的作者,咦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高仁烈顿时有些奇怪,但想了想,又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面去了。

王树迎却是心中一动,道:“能不能麻烦看一下作者简介?”

不多时,王树迎便知道了这位陈国华是谁了。

还真是他认识的陈国华,而不是同名同姓的人。

连北大的教研室里都有一个跟陈国华同姓名的人,全国上下就更多了。

毕竟陈是大姓,国华这两个字又挺普通的,所以出现同姓名的人,挺正常的事儿。

然而王树迎是没有想到,陈国华这小子不搞科研了,居然摆弄起了论文?

数学论文?

看高仁烈那副专注的模样,便知道这篇论文的价值不低。

因此,王树迎十分吃惊,陈国华这家伙的脑瓜子,就这么好使吗?

中科院,华罗庚也看到了那篇数学论文,感慨万千。

错过了一个好学生啊!

当初,陈国华缠着他请教数学问题,可不仅仅只是请教数学问题,当然也隐晦地表达过,想要当他博士研究生的想法。

但当时的陈国华,还只是本科在读或者硕士在读。

除此之外,那个时候的陈国华,在数学层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很一般。

跟他在机械制造领域、计算机领域的天赋,差远了。

也因此,当时的华罗庚,并没有考虑过要收陈国华作为自己博士研究生的想法。

再后来,陈国华直接跟中科院这边闹得很僵。

作为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华罗庚不好说什么。

可也知道,陈国华这样的年轻人,简直就是鲶鱼效应里的那条鱼,肯定是不能够让他进来把中科院的水给搅浑的。

同时华罗庚也知道,陈国华并没有进入中科院的想法,否则的话,后者也不会一直避免跟中科院接触了。

到了现在,陈国华都被上面暂停搞科研咯,只能够当一名教书匠了。

虽说华罗庚也不知道有关部门那边,到底收集了多少关于陈国华的证据、举报信等等资料。

但华罗庚也清楚,以陈国华现在的情况,当一个教书匠,无疑是最合适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陈国华居然写起了论文,而且一直在发表论文,十分高产。

就好像这些数学理论研究,对他来说,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另一边的办公室内,蔡尚思他们几人也都注意到了这一期的数学期刊。

“老孙,你说陈国华他这小子的脑袋是怎么构成的呀?为什么他在数学上还有这么好的天赋?”

看着上面的论文,鲁小石顿时忍不住酸道。

孙宗鹏闻言,翻了个白眼:

“我要是知道的话,我还用得着在这里吗?”

人体大脑绝对是最复杂的器官,没有之一。

他们这一群研究员,搞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等元器件的设计工作,都勉勉强强。

如果是让他们把设计出来的运算器、控制器等变成真正的元器件,那绝对够呛能研制出来。

连计算机的部分元器件都难研制出来,更别说什么大脑构造了。

估计神仙都够呛吧?

“算了,别跟人家陈国华比,咱们还真比不了。”

商崇新自嘲了一下,接着道:

“要我说,还是跟陈国华多学习吧,人家那么聪明都比我们还要努力,我们是不是应该要更加努力才行呢?”

“切,努力顶个屁用啊?”

对此,蔡尚思有不同意见:

“陈国华不是很牛逼吗?现在还不是说暂停就暂停?他能怎么办?”

“要我说,在我们这片土地,还是去机关单位最有用”

该说不说,蔡尚思此言很有道理,可谓是一针见血。

从古至今,内地都是一个被冠//本位深深影响着的国家,这玩意儿绝对是刻进基因血脉里面了。

众人表示赞同,但他们在中科院都是艰难挣扎,如果是机关单位的话,那估计也很难混出头。

何况,现在可是国家分配工作,可不是他们说换工作就可以换工作的。

北汽制造厂,材料科研所。

闵乃大根本没时间看什么期刊论文,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他都在研究陈国华留下来的技术资料。

他跟陈启宏、祝永年、吴几康等人,分别管理着纤维研究车间、晶圆制造车间和芯片制造车间等。

偏偏这些车间,都不是一般人能搞的。

即便是专攻晶体管技术的陈启宏,也同样被陈国华留下来的技术资料,弄得十分狼狈。

原本很高速前进的研究进展,现如今戛然而止了。

下面的研究员,如果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先自救了。

实在是无法自救,那就互相讨论。

如果都还不行,那就先暂停了。

没办法啊,闵乃大他们都需要从头开始学这些技术,哪有那么快的时间就学会啊?

真以为他们是陈国华吗?

而王宝柱、刘永芬他们这些大学生,可不是全部技术资料都是深入学习。

比如芯片制造技术资料,这本资料本身就是理论概述。

更深入的技术资料,是后续他们参加完考试之后,陈国华拿出来的。

拿出来的新技术资料之后,那就大家开始分工协作了。

比如光刻机技术来说,大家在完成高级单反照相机的时候,那都是分几个小组,有人负责镜头的部分技术,有人负责高对比补偿技术,还有人负责全开光圈测光技术等等。

如此才能够团结协作完成研制的。

可相比技术简单一些的高级单反照相机,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无疑就复杂多了。

吴几康就被这项技术给弄得狼狈不堪。

而且,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也仅仅只是芯片光刻的一个步骤,仅此而已。

众所周知,芯片制造技术资料里面,还涉及到了光刻胶、薄膜沉积、刻蚀、离子注入、抛光、清洗和检测等等。

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哪里是吴几康一个人能够搞掂的呀?

忙碌了一天的学习工作,吴几康两眼昏花,把眼镜放下来,好好地给眼睛做了一个眼保操。

等他离开车间之后,也看到了同样十分疲惫的闵乃大、祝永年和陈启宏等人。

几人对视一眼,皆是苦笑不已。

回去的路上,几人互相讨论着各自的情况,祝永年忍不住感慨道:

“当初的陈国华,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他一个人,是怎么拿出来这么多技术的?”

这个问题,也是有关部门正在调查的问题。

童敬之这个副处长,觉得十分匪夷所思:陈国华毕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如何懂得这么多技术呢?

“谁知道啊?”

陈启宏摇摇头,道:

“我之前还觉得陈国华这个年轻人心思太浮躁了,一点都不沉稳,做什么事儿都想要快.”

“现在看来,他的那个大脑,或许真的比我们造出来的晶体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要快很多呀!”

吴几康在这个时候,突然插嘴道:

“诸位,你们说我们真的能够在今年年底之前,造出来一台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一千万的集成式计算机吗?”

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份了,距离年底,就仅仅剩下两个月罢了。

就这,还想造出来?

做梦吧!

晶圆都还没开始制造,光刻技术也搞不出来,就这?

国外倒是有很多技术都已经拿出来了,比如离子注入这个技术。

作为半导体制造中,最为重要的工艺之一,离子注入技术,在一九五零年的时候,北美的拉塞尔和威廉姆肖克莱两人便已经发明了这项技术。

并且,在一九五四年的时候,就已经申请了这项发明的专利。

吴几康他们现在根本看不到陈国华关于离子注入技术的资料。

只因为材料科研所根本还没涉及到这部分的研制工作,所以拿出来也没用。

至于说之前更早拿出来的芯片制造技术资料,这就是总的技术概论,类似论文一样。

如果真的写得十分详尽,一本资料根本不可能放得下这么多文字。

何况,薛晋权他们这些大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学完了。

换句话说,吴几康他们现在要完成任务,难度系数是非常高的。

即便是陈国华真的把非常详尽的技术拿出来,那也没用啊。

要知道,吴几康、陈启宏、闵乃大、祝永年他们这些人,都已经五六十岁了,年纪都不小了。

这个年纪的精力大不如前,不能熬夜,效率也是很低。

更何况,其实他们本身也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当中,所以才会在九月下旬接手材料科研所之后,到现在都过去一个月多一些的时间了,连技术资料都还没完全学完。

何谈其他呢?

“今年年底是没办法了,明年年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闵乃大迟疑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

他可不像陈国华那么自大,直接就跟王树迎来了个军令状,定死了就是今年年底,最迟不超过明年一月份结束之前。

因此,从九月初的项目开始,到结束,也不过是短短的四五个月罢了。

吴几康、祝永年、陈启宏他们闻言,不由沉默了。

沉默中,他们很快回到了中科院,却发现办公室内的众人,居然在讨论一篇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有什么好讨论的?

直到吴几康他们听说是陈国华写的,而且写得很有深度,引人深思。

他们这才拿过那本期刊杂志,然后低头看了起来。

夜幕降临,外面已经起风了。

十月底的京城,天气已经很冷了。

“嘶!”

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吴几康便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

这个陈国华在数学层面,居然也有这么深的研究?

太不可思议了!

不说吴几康,即便是闵乃大他们也同样瞠目结舌,表情不敢置信。

“同名同姓吧?”

“打电话去问一问鹿乔山不就知道咯?这个点的话,他应该在家吧?”

这个提议很不错,祝永年当即拿起电话。

一通转接之后,终于是联系到了数学期刊的主编鹿乔山。

后者得知是祝永年后,便大笑着说道:

“老祝,这么晚了还给我打电话,不会有什么大的发明研究吧?那我可要好好拜读一下了”

此话让祝永年很是尴尬,借用笑声掩饰了一下,他便问道:

“老鹿,这一期的期刊,上面有一篇关于浅析大规模对称矩阵特征值问题的论文,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上面不是有作者名字吗?还有简介啊,就是陈国华写的”

鹿乔山还有些纳闷,不由强调了一遍。

心中很快反应了过来,似乎当初他听说的一个传闻,陈国华跟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关系,不太好!

之前他还以为只是传言罢了,也没多在乎。

毕竟他也找过段学复、华罗庚等数学家帮助审阅一下陈国华的论文,他们都没有拒绝嘛。

但是现在看来,空穴不来风啊!

“是不是一个十八岁左右的年轻人?高高瘦瘦,大概有一米八几高的帅气年轻人?”

祝永年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不死心,又问了一嘴。

“对啊,陈国华确实很高,也蛮瘦的”鹿乔山回忆了一下说道。

一米八四的身高,体重也才一百二十三斤,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瘦呢?

瘦到爆炸了都!

听到这里,祝永年顿时没话说了。 跟鹿乔山随便唠了几句,然后才挂断了电话。

旁边的吴几康、闵乃大、陈启宏等人,全都沉默了起来。

这个陈国华做事,还真是出人意表啊!

如果说之前的技术发明这些,大家都不是很清楚陈国华的天赋能力具体如何。

毕竟那些技术发明,是团队合作,外界是不太清楚陈国华在其中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

但数学理论研究的论文,这一点,绝对是没办法作弊的。

要知道,五十年代的很多数学家,比如华罗庚、段学复、秦元勋、苏步青、张素诚、熊全治等人,几乎都是有在国外留学经历。

陈国华的论文提交给到鹿乔山之后,后者必定会按照严格的流程,完成初步审阅之后,才会交给以上的这些数学家们进行审阅。

内地的这些数学家,几乎都是在各个数学领域内,有着很高深的数学研究。

不管是在国内外,他们都阅读过很多他们这个领域内的论文。

因此,陈国华写的这篇浅析大规模对称矩阵特征值问题的论文,不可能会出现抄袭的事儿。

除了不可能抄袭之外,这论文也只能是陈国华自己写出来的。

扬名立万的事儿,不可能有人会傻到不去做,而是自己写好了然后交给陈国华来发表。

所以,大家都知道,这篇论文绝对是陈国华自己写的。

“他已经开始对集成式计算机的数学理论下手了,而且还是下狠手.”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闵乃大这才突然开口说道。

他们也不是不懂数学,当然能够看明白这篇论文的价值所在。

可也因为太清楚了,所以他们才更加恐惧害怕。

明明他们都已经抢走了陈国华的材料科研所,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反而越挫越勇,直接拿起纸和笔,干起了论文工作?

理论研究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困难。

好歹计算机研发的话,只是从一到二的工作,然而理论研究却是从零到一啊。

“他的大脑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就那么厉害呢?”

这个问题,绝对是没有答案的。

翠花胡同,陈家客厅,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下周开始,我们就要购买冬储大白菜了,不过今年不需要买那么多,因为到了冬季的时候,会有蔬菜大棚的蔬菜.”

胡萍姑一边吃饭,一边说着今天王春梅主任传达下来的指示。

今天下午,王春梅作为街道办主任,去上面开会了。

回来之后就宣布了关于冬储大白菜的工作安排,今年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张了。

但冬储大白菜依然是目前街道办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而且还是工作考核指标之一。

陈恭禄闻言,好奇地询问道:

“今年郊外种了很多蔬菜大棚吗?”

“不知道,不过听那些经常去城郊的大妈大爷们说,不少菜农所在的农村,他们都接到了相关的任务指标”

对于这件事,陈国华也是不太清楚,不过他还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爹,其实前几天我和小月她们回马家坟的时候,也看到了不少村民准备农家肥,也咨询过他们,今年马家坟这边也确实需要种植蔬菜大棚.”

“不过,听他们说是试种植,不会大规模种植”

去年冬天,蔬菜大棚技术才刚出来。

除了北汽制造厂有种植经验之外,也就还有几个科研单位、大学等尝试过种植了。

这意味着,懂这项技术的人,还不是很多。

经验也不够充分,因此,不可能在今年就一下子推广开来。

更重要的是,农用地膜也没有制造很多,这才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不过,不管外面怎么样,我们家多买一些大白菜是没错的,特别是那些三级、四级的蔬菜”

听到陈国华的话,大家都点点头。

三级和四级的大白菜,今年是不受限制了,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不过,一二级大白菜却是不行的,有限购。

买回来的大白菜,那些老帮子可以用来喂鸡。

家里还有两只小鸡崽,是陈国华和于沫离婚后,陈梨花买回来的。

一来,之前养的那两只已经成了婚宴上的一道菜。

二来,现在养的这两只小鸡仔,到时候于沫离有了身孕之后,坐月子什么的,也能下两个蛋,补充一下营养。

家里不养鸡是不行的,毕竟偶尔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没什么吃的时候,就可以应应急。

何况,两处院子那么大,别说养两只鸡了,养两百只都没有问题呢。

当然了,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粮食来养鸡,而且也不允许养这么多。

陈国华肯定也不会养那么多鸡的,甚至到了七八十年代之后,谁还会养鸡啊?

一家人闲聊着这件事,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地,陈恭禄突然就把话题转移到了陈梨花的婚事上面。

“萍姑,你在街道办工作,消息比较灵通一些,也多留心一下哪些青年适合你妹妹.”

催婚!

此话一出,陈梨花瞬间就有些怂了。

“爹,我还那么小,今年也刚出来工作,能不能晚几年再结婚?”

“你说呢?”陈恭禄瞪眼道:

“你看看你弟弟,今年都已经结婚了,明年我和你娘就可以抱大孙子了,可是你呢?”

“再过几个月你就二十一周岁了,你还小啊?”

“当初你娘生你大哥的时候,也才十七岁,你都二十一了,还没人要,你以后想当老姑婆啊?”

一句没人要,直接让陈梨花破防了。

看戏的陈国华他们都不吱声,只有于沫离俏脸微红,只因为刚才老陈说了一句明年抱大孙子。

不过,隔岸观火的陈国华,很快就被他爹点名了。

“国华你也是,你身边也有那么多大学生,工厂里面也有不少,有合适的就介绍一个你姐.”

听到他爹的话,陈国华哭笑不得:

“爹,我那些大学生,都还小.”

事实上,不是没有合适的,但不适合啊。

比如吴礼义、李寿同、钱振鹏等,还有聂景忠、王宝柱、高裕民、程耀华等等。

他们这些要么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要么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智商情商都不低。

奈何,之前他们也来过家里,当然也见过陈梨花了。

如果真的合适,都不用陈国华说,早就看对眼了。

结果是到现在都没有什么下文,那还用说吗?

再说了,他七姐的要求估计不低,怕不是要像他六姐那个姐夫危裕民一样。

反正陈梨花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云婉裳此时开口了,道:

“梨花,你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我们给你参考一下。”

“喏,像弟弟这样的就很好,温文儒雅、高高瘦瘦.”

话还没说完,陈恭禄便打断道:

“其他都好,你弟弟这身板太瘦了,不好!”

这个时代,能找到几个不瘦的年轻人?

对老陈的这个观点,陈国华没有当场提出反对意见。

事实上,在这个年代,胖子才是福气。

满大街溜一圈,基本上都不可能找到一个胖子。

“爹,又不是您相亲,是我相亲啊,得我喜欢才行吧?”陈梨花当即反驳道。

老陈还想发表意见,被云婉裳瞪了一眼,只好没再吱声了。

只是,陈梨花说完她对未来对象的要求之后,云婉裳忍不住开口道:

“你这样的要求太高了,难怪你嫁不出去,活该你没人要.”

“娘,您怎么知道没人能达到我说的这些要求呢?”

陈梨花得意洋洋地说道,她就是不想那么早嫁人,晚几年就挺好的。

瞅瞅她说的这些要求,不提其他了,只说像陈国华这样的年轻人,整个京城都找不出来几人。

或者说,一个都没有。

当然了,老陈和云婉裳两口子肯定不会让她继续这样下去了。

今年过完年,指定会让她去相亲。

只要是能够见面,基本上也能定下来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相亲,不会相很多次。

关于他七姐的婚事,陈国华没有发言权,也懒得插手,免得被他七姐以后埋怨。

何况,有陈恭禄、云婉裳、胡萍姑他们三人,也轮不到陈国华插手。

十一月,如期而至。

伴随着北方吹过来的西伯利亚冷风,京城的气温已经骤降到了零上一二度。

这个气温,已经十分寒冷了。

“明天晚上,街道办在六十五中那边放电影,是长影厂拍摄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你们要去看吗?”

傍晚的陈家,陈小月从厨房那边端来了最后一道菜,胡萍姑拿着洗好的碗筷边走进来边说道。

陈国华一听,撇撇嘴道:

“大嫂,又是露天电影啊?之前夏天的时候,我们去看那部《沙漠追匪记》,喂了多少蚊子不记得了吗?”

对于这个时代的露天电影,他向来嗤之以鼻,不太喜欢。

为什么?

就比如说之前看的《沙漠追匪记》这部电影,在他看来就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

整部电影讲的是五一年的时候,在西北大沙漠当中,张文甲率领骑兵连追击武装残敌,英勇打败敌人的故事。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展现我军的不畏艰难险阻,也要把敌人歼灭在大沙漠境内的英勇果敢的精神。

可是这打斗场景、化妆技术等等,在陈国华看来,都是破绽百出。

加上又是黑白电影,就这,能有多好看?

只能说,感受一下现场气氛咯。

毕竟那个时候,大家就算是被蚊子叮咬,那也是看得非常过瘾的。

几乎整个观影过程中,所有的观众都一直盯着荧幕看,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

即便是结束之后,也还有很多人一起讨论。

甚至在第二天还能听到有不少观众讨论其中的剧情呢,比如有人还喊着打死特务头子金冶中的狠话。

“啊?看电影,我要去看,我要去看!”

听到电影两个字,陈小敏顿时连忙举手表示,她就是天生最爱凑热闹的人。

何况,电影确实很好看,看多少次都不会腻。

比她三姐的那什么小人书,可有趣多了。

于沫离、陈小月、陈小梅她们都连连表示,她们想要去看电影。

而此时的陈梨花却在一旁笑眯眯地说道:

“我们单位在前几天的时候,就已经放映过这部电影咯.”

话音刚落,陈小月便马上道:

“不要剧透,不要剧透,我不听我不听!”

哈哈!

全家人顿时大乐了起来。

剧透这件事,确实是很影响观影期待感。

因为去看电影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剧情,在观看的过程中,那种爽快的感觉就少了很多。

一家人吃着饭,顺着电影这个话题闲聊了起来。

最近这一个多月以来,由于陈国华几乎天天待在家里,获取消息的来源,全靠晚餐这顿饭了。

偶尔他也就是去北大上课的时候,会跟于沫离一起。

可他每周就两节课,还基本上都是连着一起上的,所以他的时间特别多。

也因此,只要不是上课时间,他都是在家写论文。

缺少跟外界的沟通,并不会让他感觉烦闷,反而在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格外的活跃。

早餐的话,大家都吃得很快,倒是比较少交流。

既然确定了明天晚上要去看电影,所以第二天的时候,陈国华就去了一趟百货商店,买了不少棉手套和帽子等保暖御寒的物品。

其实家里有,但多准备一些,肯定是没错的。

当天晚上,大家早早吃过饭,然后就一起出发前往六十五中学操场看电影去了。

六十五中学操场上,当陈国华他们到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一群民众,男女老少都有,簇拥在一起,坐在长条凳上,翘首期盼着电影的开始。

还有不少人是自己带了小马扎过来,更有甚者,直接爬到树上,因为这个位置视野还算开阔,到时候电影播放的时候,肯定能够看得清。

现场十分热闹,小屁孩追逐打闹,尖叫声四起,比电影热闹多了。

陈国华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场面了,比过年还要欢快呢。

至于说电影嘛,他是真不期待。

由于来得没有其他人家早,所以陈国华他们只能够在稍微靠后的地方看电影了。

“同志你坐过去一点,别老是往我们这边挤.”

电影即将开始,坐在陈国华旁边的一个青年就挤了他好几下,让他不由皱眉提醒对方。

“你以为我想啊?真是多嘴”

青年十分恼火,陈国华见对方没再挤过来,倒是懒得跟对方一般计较。

此时电影已经开始了,全场安静了下来。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这部电影,讲的是年轻人情情爱爱的故事。

一开始,电影画面就出现了复员军人高占武回乡的事儿,由于家乡缺水,便提出了引水工程。

这个过程中,高占武爱上了中学毕业孔淑贞。

然后让陈国华觉得狗血不已的情节来了,另外一位青年曹茂林也喜欢上了孔淑贞,然后高占武居然帮着曹茂林去追孔淑贞。

“哎呀,这个高占武好蠢啊,居然都看不出来人家孔淑贞喜欢他吗?”

旁边有人开始吐槽,不少观众都是如此,因为他们都被剧情深深吸引住了。

如果不狗血的话,他们还不乐意看呢。

毕竟只有这样的情节,他们才会拍大腿,指着那个谁谁骂。

就像是夏天那部电影一样,很多人都对金冶中这个特务恨之入骨、咬牙切齿。

原时空有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安嘉和这位大反派就被很多人记了很多。

反正当年陈国华看的时候,也是咬牙切齿的,因为当年他还小,分不清什么是演戏,什么是现实呢。

“同志,麻烦你别挤了,行吗?都第几次了?”

没在看电影的陈国华,发现自己又被旁边的青年挤了好几下,忍不住再次开口。

结果对方还怒了呢,直接就推了陈国华一下。

好家伙,这暴脾气可还真是忍不了呢!

现场人还蛮多的,所以陈国华并没有被推倒。

站起来之后,陈国华就要动手了,不过陈恭禄反而更快。

后者就在后面一排,所以很快出手。

父子俩一起动手,直接让青年痛得嗷嗷叫。

松开手之后,他就丢下一句狠话,起身离开了。

这场小风波,并没有影响大家观影的心情,因为这样的小摩擦,时有发生,习惯就好。

就在电影结束之后,陈国华一家离开的时候,那个青年已经喊来了六个小年轻,把他们一家给围了起来。

“小子,老头,我看你们还敢嚣张不?”

PS:上一章又是审核中,难搞!求月票支持,谢谢大家!

(本章完)

第258章 ,意外来客(求月票)212.第201章 ,正负电子对撞机第266章 ,心力交瘁123.第120章 ,两个技术(求订阅)第316章 ,答应还是不答应呢?(求月票)第379章 ,跟死神赛跑(加更求月票)第6章 ,打架!第378章 ,到底是谁?(求月票)第75章 ,红颜祸水254.第242章 ,计划和办法(求月票)第49章 ,最后的晚餐134.第131章 ,新项目(求订阅)第306章 ,金矿 报告会146.第143章 ,组团送物资(求订阅)第290章 ,新品发布会(求月票)第42章 ,证明自己263.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13章 ,客车趴窝117.第114章 ,我能提个建议么?(求订阅)第326章 ,合作与策略215.第204章 ,必须给你们科普一下第334章 ,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184.第177章 ,一等功勋章(求月票)第257章 ,数学手稿和两大数学理论(求月票第289章 ,清空库存!(求月票)第308章 ,阴谋起 在北美第7章 ,黄世同的示好第22章 ,落户政策第19章 ,抄书105.第103章 ,莽撞和热情(第六更)230.第2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120.第117章 ,风波和奖章(求订阅)232.第221章 ,间谍鸽子(求月票)102.第100章 ,计算数学(舵主加更)第56章 ,委屈的陈小月第3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求月票)第318章 ,两项计划(求月票)第40章 ,最后的提议第60章 ,赵玉枝再登门第49章 ,最后的晚餐第34章 ,九十八号院153.单章求票!205.第195章 ,火种计划(求月票)第314章 ,余震 论文 电子手表158.第154章 ,生病(求订阅)第41章 ,出乎意料181.今天双倍月票活动开启,求月票!154.第150章 ,你不贪我不贪第68章 ,暗斗179.第173章 ,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第20章 ,不要太嚣张第311章 ,新皇登基!(求月票)115.第112章 ,经费(求订阅)162.第157章 ,后续(求订阅)221.第210章 ,有恃无恐(求月票)第332章 ,意外!(求月票)138.第135章 ,为什么要拒绝第55章 ,买缝纫机第14章 ,你才是特务180.第174章 ,写论文 抓老鼠164.第159章 ,真是厉害!(求订阅)125.第122章 ,无力反抗(求月票)127.第124章 ,白捡 漂白(求订阅)193.总结第263章 ,西山口(龙年快乐)第56章 ,委屈的陈小月第61章 ,由奢入俭难!231.第220章 ,半导体城(求月票)第381章 ,资金动向(求月票)125.第122章 ,无力反抗(求月票)第312章 ,杀疯了!177.第171章 ,原子核学 合金材料第91章 ,钢笔和手表(求订阅)137.第134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第48章 ,小鬼难缠第68章 ,暗斗第41章 ,出乎意料第30章 ,白礼春第268章 ,吵架 耻辱 大仇(求月票)第43章 ,借钱(加更求追读)第43章 ,借钱(加更求追读)第258章 ,意外来客(求月票)102.第100章 ,计算数学(舵主加更)第255章 ,四亿美金!250.第238章 ,眉开眼笑和愁云惨淡第48章 ,小鬼难缠第79章 ,学习小组第20章 ,不要太嚣张第340章 ,芳心纵火犯(求月票)第78章 ,元宵节第52章 ,挖地下室第29章 ,回去等通知第22章 ,落户政策206.第196章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第347章 ,出道即巅峰(求月票)第350章 ,跟嫦娥私奔,正式登月第55章 ,买缝纫机第320章 ,到底在争什么169.第164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
第258章 ,意外来客(求月票)212.第201章 ,正负电子对撞机第266章 ,心力交瘁123.第120章 ,两个技术(求订阅)第316章 ,答应还是不答应呢?(求月票)第379章 ,跟死神赛跑(加更求月票)第6章 ,打架!第378章 ,到底是谁?(求月票)第75章 ,红颜祸水254.第242章 ,计划和办法(求月票)第49章 ,最后的晚餐134.第131章 ,新项目(求订阅)第306章 ,金矿 报告会146.第143章 ,组团送物资(求订阅)第290章 ,新品发布会(求月票)第42章 ,证明自己263.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13章 ,客车趴窝117.第114章 ,我能提个建议么?(求订阅)第326章 ,合作与策略215.第204章 ,必须给你们科普一下第334章 ,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184.第177章 ,一等功勋章(求月票)第257章 ,数学手稿和两大数学理论(求月票第289章 ,清空库存!(求月票)第308章 ,阴谋起 在北美第7章 ,黄世同的示好第22章 ,落户政策第19章 ,抄书105.第103章 ,莽撞和热情(第六更)230.第2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120.第117章 ,风波和奖章(求订阅)232.第221章 ,间谍鸽子(求月票)102.第100章 ,计算数学(舵主加更)第56章 ,委屈的陈小月第3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求月票)第318章 ,两项计划(求月票)第40章 ,最后的提议第60章 ,赵玉枝再登门第49章 ,最后的晚餐第34章 ,九十八号院153.单章求票!205.第195章 ,火种计划(求月票)第314章 ,余震 论文 电子手表158.第154章 ,生病(求订阅)第41章 ,出乎意料181.今天双倍月票活动开启,求月票!154.第150章 ,你不贪我不贪第68章 ,暗斗179.第173章 ,我要好好活着(第三更)第20章 ,不要太嚣张第311章 ,新皇登基!(求月票)115.第112章 ,经费(求订阅)162.第157章 ,后续(求订阅)221.第210章 ,有恃无恐(求月票)第332章 ,意外!(求月票)138.第135章 ,为什么要拒绝第55章 ,买缝纫机第14章 ,你才是特务180.第174章 ,写论文 抓老鼠164.第159章 ,真是厉害!(求订阅)125.第122章 ,无力反抗(求月票)127.第124章 ,白捡 漂白(求订阅)193.总结第263章 ,西山口(龙年快乐)第56章 ,委屈的陈小月第61章 ,由奢入俭难!231.第220章 ,半导体城(求月票)第381章 ,资金动向(求月票)125.第122章 ,无力反抗(求月票)第312章 ,杀疯了!177.第171章 ,原子核学 合金材料第91章 ,钢笔和手表(求订阅)137.第134章 ,拿着鸡毛当令箭第48章 ,小鬼难缠第68章 ,暗斗第41章 ,出乎意料第30章 ,白礼春第268章 ,吵架 耻辱 大仇(求月票)第43章 ,借钱(加更求追读)第43章 ,借钱(加更求追读)第258章 ,意外来客(求月票)102.第100章 ,计算数学(舵主加更)第255章 ,四亿美金!250.第238章 ,眉开眼笑和愁云惨淡第48章 ,小鬼难缠第79章 ,学习小组第20章 ,不要太嚣张第340章 ,芳心纵火犯(求月票)第78章 ,元宵节第52章 ,挖地下室第29章 ,回去等通知第22章 ,落户政策206.第196章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第347章 ,出道即巅峰(求月票)第350章 ,跟嫦娥私奔,正式登月第55章 ,买缝纫机第320章 ,到底在争什么169.第164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