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利益分配

春儿好像被雷电击中了一样,呆立在承明殿前好一会儿才施施然的走了。没人敢再给她通报,这是要命的事情。刚刚那位小内侍的血还没有流干,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承明殿里面那位,可是一言决人生死的秦王,他说谁也不见那就是谁也不见。

没人顾忌游魂一样的春儿离开,在宫里这就是失宠的标志。今后,春儿将很少能够看见那些谄媚的笑脸。一个不够意思的主子,自然不会让奴才们从内心中敬畏。

外面的惨叫声一点儿也没有打搅荆二的精神,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朝廷里的人事安排。一个萝卜一个坑,哪个人应该栽到哪个坑里面。这是非常废脑筋的事情,公孙龙这个王八蛋为了避嫌,居然让自己独立完成这项工作,而且还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荆二这个时候,有些恨那个明哲保身的公孙龙,又有些喜欢这样不贪恋权势的臣子。

“丞相,就让昌平君去做吧……!”荆二小声的嘟囔道。既然丞相的权利被无情的削弱,就顺便依了孝后,让昌平君来做这个位置,用以换取孝后的支持,芈家不是根基浅薄的吕不韦,也不是浮萍一样的赵姬。树大根深,想铲除这棵大树可不是一日之功。而且现在东方正在作战,大秦内部万万不敢出现动荡。实力和时机都不对,荆二决定仁忍。既然能够忍吕不韦和赵姬那么多年,为何不能忍一下孝后。至少从现在看来,孝后还算是明晓事理的。不像赵姬那样贪婪,也不像吕不韦那样的狂妄。

“老王陵不行了……!王翦……还是让冯去疾来做吧!那御史大夫就不能让冯劫继续做,三公里不能有两人出自同一家族。御史大夫……”这一夜荆二想破了脑袋。

第二天,宣室殿里昭告天下。刚刚登基不到四个月的秦王嬴政,对大秦朝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因为在平灭嫪毐叛乱的时候,昌平君立场鲜明。虽然没有帮上什么大忙,但站队正确加上孝后的支持。成为了被阉割权利之后的丞相,大家还对丞相这个词不太熟悉,以为只是以前的相邦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昌平君自然也是志得意满,在家里不断接受各位朝臣的贺喜。府中流水席摆了三天三夜,据说登门之人川流不息深夜不绝。

令人意料之外的是,王陵的太尉之职被削了去。取而代之的是冯劫的老爹冯去疾,这让大秦朝堂上议论纷纷,冯家将要受到陛下重用,或将崛起的消息不仅而走。可冯家与昌平君大不相同,家里大门紧闭。上门的客人一律婉拒,弄得好像获罪了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一时之间,朝廷里对于冯家的议论喧嚣尘上,成为了热点讨论话题。比起宝强的离婚案,风头更加强劲一些。

三公之中,最出人意料的就是御史大夫这个职位。居然让年纪轻轻的蒙恬担任,虽然在许多人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蒙恬的大哥蒙武,在叛军之时身中数枚流矢。为大秦尽忠而亡,大王感念他家的忠义赐下这个官职似乎并不算过份。

而一直都在蒙家掌控下的禁军,由更加年青的蒙毅指挥。也足见,大王对于蒙家的信任。蒙家经过这一次简拔,已经隐隐盖过了王家,成为大秦军方最为大王看重的家族。

至于九卿,那就更是各种势力精彩纷呈。作为大王,就是要一手玩八个鸡蛋。平衡是最关键的诀窍,绝对不能让一家独大。让群臣既互相斗争,又斗而不破。给他们戴嚼子,又得让他们干活。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艺术,没有身后的帝王心术功底,很难玩好这样的把戏。很明显,荆二是天生的天才。一夜之间搞出来的人事安排,居然考虑得面面俱到,着实不易。

大秦在搞改革,东方战线上却也需要改变。双方已经对峙了近八个月,打了八个月双方都已经是疲惫不堪。与其说是在作战撕杀,不如说是在比拼意志力。双方都想撑到最后,可谁也不知道最后到底有多靠后。

李牧不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接手了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司马昂军权之后,对以往的战斗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陌刀营虽然凶悍,但机动能力超级差。穿上那沉重的盔甲之后,几乎不能怎么移动。他们只能用来防守,绝对不能投入进攻作战当中。

而重甲骑兵突破犀利,可同样是因为坚盔重甲妨碍了骑兵应有的机动性能。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长途奔袭,这对于骑兵来说非常致命。因为机动力,才是骑兵对比步兵的关键所在。更加让李牧放心的是,重甲骑兵的数量非常稀少。一共也只有两千多人,而且不见有增加的趋势。李牧判定,以大秦的国力只能弄来两千匹驮得动如此重甲的西域战马。

既然只有两千人,那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每当王翦想使用重甲骑兵的时候,总是看到赵军阵前密密麻麻的都是拒马鹿砦,阳光照耀下地上都是星星点点的亮光,很明显那些都是云家发明的三角钉。当初云玥在赵国,赵国人早就东西了三角钉的秘密并且开始仿制。现在,这已经成为步兵对付骑兵的标准配备。

就这样两名战国名将开始在东方广袤的战场上斗智斗勇,两军时而发生激烈会战,但最后谁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就这样打得秋去冬来,眼看大家就要在冰天雪地里面过年,王翦和李牧这才感觉到了不对劲儿,因为匈奴人撤了。不顾李牧的阻拦,以合同到期为名义无反顾的撤走了。

这让两人都产生了一丝警觉,因为冬天大都是匈奴人南下抢掠的时候。而华夏军的精华都耗在这里,一个不小心就是对耗而死的结局。当双方都不想再打下去的时候,和谈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最先伸出橄榄枝的,是楚国。(。)

第26章 乍变突起第60章 君臣嫌隙第71章 偏心眼儿的荆二第100章 喜宴第19章 家主第183章 老狗的长进第59章 进城第68章 潘多拉魔盒第22章 魏武卒VS胡刀骑士第39章 彪悍的东皇太一第189章 云玥驾到第21章 魏武卒第61章 屠睢的决断第45章 虎狼之药第169章 献俘仪式第20章 悲凉的奴才第22章 飞翔的老狗第2章 美人赵姬第1章 狠辣的王贲第87章 云玥的第一次叛乱第74章 老狗的功劳第93章 夕阳下的大梁第2章 出兵第88章 逃难的云侯第79章 谈判第44章 羚牛骑兵第36章 撤军第29章 战国红灯驱第59章 云玥的推演第40章 兴奋的蔚獠第33章 吕不韦进城第51章 阴人嫪毐第37章 浣香楼宫宴第15章 女医第79章 破城第102章 我就是一个蠢货第38章 赛扁鹊第52章 城破第58章 各怀心事第28章 收服毛贾第64章 不怕水的引信(下)第70章 诡秘的夜晚第31章 这是大王?第17章 廷议第100章 廉颇来了第86章 口吃一百七十七章 搜楼第31章 土豆! 土豆!第83章 野炊与选将第23章 嚣张的阳泉君第104章 台阶第78章 云玥的三光政策第21章 血色黎明第68章 夜战第8章 围捕第119章 云侯入城第26章 威逼利诱第103章 绝望第18章 难熬的夜晚第72章 别惹云家第64章 失意的凯旋第34章 章佳的醋坛子第8章 没有用武之地的褚大勇第15章 荆二的裁决第6章 上当第136章 章佳是个磨人精第98章 调兵遣将第68章 劝降(上)第7章 急救术第29章 哪来的人头第142章 阿拉伯马第88章 朝议(上)第17章 为了家人而战第111章 夜袭第1章 大月氏城第147章 马其顿军阵的弱点第65章 暗流涌动第158章 荆二的心思第54章 豁出去了的王翦第1章 穿越第55章 渭水大捷第16章 家事第69章 劝降(中)第12章 大月氏城第7章 序幕第64章 不怕水的引信(下)第170章 龙出渭水第90章 他们去哪了?第3章 群情激奋第20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章 扶苏的战场教育第60章 野心的绽放第80章 闯关第50章 讨价还价第18章 朋友来了有好酒第102章 上访第60章 黑白无常去哪了第101章 赵宫门前挖墙脚第107章 甘罗之死
第26章 乍变突起第60章 君臣嫌隙第71章 偏心眼儿的荆二第100章 喜宴第19章 家主第183章 老狗的长进第59章 进城第68章 潘多拉魔盒第22章 魏武卒VS胡刀骑士第39章 彪悍的东皇太一第189章 云玥驾到第21章 魏武卒第61章 屠睢的决断第45章 虎狼之药第169章 献俘仪式第20章 悲凉的奴才第22章 飞翔的老狗第2章 美人赵姬第1章 狠辣的王贲第87章 云玥的第一次叛乱第74章 老狗的功劳第93章 夕阳下的大梁第2章 出兵第88章 逃难的云侯第79章 谈判第44章 羚牛骑兵第36章 撤军第29章 战国红灯驱第59章 云玥的推演第40章 兴奋的蔚獠第33章 吕不韦进城第51章 阴人嫪毐第37章 浣香楼宫宴第15章 女医第79章 破城第102章 我就是一个蠢货第38章 赛扁鹊第52章 城破第58章 各怀心事第28章 收服毛贾第64章 不怕水的引信(下)第70章 诡秘的夜晚第31章 这是大王?第17章 廷议第100章 廉颇来了第86章 口吃一百七十七章 搜楼第31章 土豆! 土豆!第83章 野炊与选将第23章 嚣张的阳泉君第104章 台阶第78章 云玥的三光政策第21章 血色黎明第68章 夜战第8章 围捕第119章 云侯入城第26章 威逼利诱第103章 绝望第18章 难熬的夜晚第72章 别惹云家第64章 失意的凯旋第34章 章佳的醋坛子第8章 没有用武之地的褚大勇第15章 荆二的裁决第6章 上当第136章 章佳是个磨人精第98章 调兵遣将第68章 劝降(上)第7章 急救术第29章 哪来的人头第142章 阿拉伯马第88章 朝议(上)第17章 为了家人而战第111章 夜袭第1章 大月氏城第147章 马其顿军阵的弱点第65章 暗流涌动第158章 荆二的心思第54章 豁出去了的王翦第1章 穿越第55章 渭水大捷第16章 家事第69章 劝降(中)第12章 大月氏城第7章 序幕第64章 不怕水的引信(下)第170章 龙出渭水第90章 他们去哪了?第3章 群情激奋第20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章 扶苏的战场教育第60章 野心的绽放第80章 闯关第50章 讨价还价第18章 朋友来了有好酒第102章 上访第60章 黑白无常去哪了第101章 赵宫门前挖墙脚第107章 甘罗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