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门阀之郑氏(上)

bookmark

李建国重生时,也算事业有成。

堂堂中原省会的分管市长,主抓农业生产,性子很清玄,颇有随遇而安的淡泊。

没什么背景,却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这不仅仅是要有超强的能力和审时度势的眼光,同时还要归功于他那份四十载沉淀出来的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所谓,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李建国深得其中三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喜欢看书,一部资治通鉴熟读于心。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怀着这份淡泊,李建国一路披荆斩棘。

许多当年的同僚为争而争,却落得个身败名裂,而他却始终屹立,以四十岁的年纪成为分管市长,可谓是前程远大。可谁又能想到,就在他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竟遭遇到这种离奇的事情……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他更觉惶恐。

猜测出重生的年代之后,李建国的脑袋嗡嗡直响,感觉很疲惫。

如果说,精神上他拥有四十岁人的成熟,可这身体机能,却终究还是个婴儿罢了。

从郑大仕口中推测出一些端倪之后,李建国觉得好疲惫。

当郑世安把他从郑大仕的手上接过去的时候,他正处于迷蒙恍惚之中,甚至没有听清楚,郑大仕后来所说的那些话。迷迷糊糊的,李建国在重生之后,第二次进入梦想。在睡着之前,他依稀想到了一些事情,可是太迷蒙,让他难以捕捉。

宁长真口中的陛下,想必就是隋文帝杨坚了!

那么自己重生后的生父,又会是什么人呢?被杨坚派人追杀,恐怕不会太简单吧。

姓李?

却不知道,自己这个‘李’,究竟是哪一个‘李’?

————————————————

车队继续行进,道路并不平坦,有些颠簸。

有人说,刚生下来的小孩子,和小猪没什么区别。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李建国大致就是这种情况。

不过他睡得并不算太久,迷迷糊糊的,听到有人在低声交谈。

“娘,哈公公会不会来找我们?”

说话的,应该是那个名叫朵朵的小女孩儿。

想来自己睡着了以后,又被送到了徐妈的身边。看起来,郑大仕是想要把自己带走。

可被带走的话,万一言虎回来找他,又该如何是好?

李建国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徐妈和朵朵母女之间的对话,而是考虑着自己的未来。

但是,徐妈的回答,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朵朵,你要记住,等到了荥阳之后,千万不要再提咱们以前的事情,更不能说哈总管的事情。”

“娘,朵朵记下了……朵朵只是担心哈公公他们……”

“哈总管那边,暂时不需要咱们担心。他武艺高强,已近宗师之境,难有人拦住他。

再说了,他身边还有那么多好手,贺若弼几人,还为难不住他。

等风波平息之后,哈总管就会来找咱们。但在那之前,你可不能偷懒,否则哈总管一定会非常失望。”

“娘,朵朵一定不偷懒。”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下:这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没想到这小小的车队里,也藏龙卧虎?

哈公公、哈总管?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称呼。

但真正让李建国吃惊的,还是‘贺若弼’这个名字。

历史上,也的确是有一个名叫贺若弼的人,恰恰是隋朝开国元老,也是隋文帝杨坚手下的重臣。资治通鉴中引隋朝丞相高颖的评语:朝臣之内,文物才干,无若贺若弼者。意思就是说,这隋朝满朝文武之中,在能力上,没人能超过贺若弼。

要知道,隋朝开国之后,名臣大将无数,隋文帝也早期也还算开明,而贺若弼能被称作无人出其左右,其能力由此可见一斑。贺若弼出手,难道也是奉杨坚之命?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徐妈母女的来历,恐怕更不简单吧!

李建国正思忖着,突然听到朵朵说:“娘,你快看,弃野小儿醒了!”

弃野小儿,也就是被弃之荒野的小孩子,说的正是李建国。李建国回过神来,就见朵朵撩衣襟,从身下拽出一柄明晃晃,光闪闪的匕首,眼中带着杀机,甚是吓人。

这小女孩儿要杀我?

李建国吓了一跳。

正好徐妈也看了过来,他略一犹豫,立刻开口,哇哇啼哭起来。

“朵朵,不许乱来,还不把绿珠收好?”

徐妈连忙把李建国抱起来,轻声道:“这娃儿也是命苦……再说了,小孩子能懂个什么?想来是肚子饿了。”

说着,徐妈解开胸襟,露出白嫩嫩,臌胀胀的奶子来,塞到李建国的嘴里。

这一夜之间,就吃了两次奶水。

对于四十岁的李建国而言,可真的是很无奈。

绿珠,是朵朵手中的匕首。

她把匕首收起来,正要开口,车厢里另一个婴儿,被李建国的哭声吵醒,也哭了起来。

“娘,他也醒了!”

朵朵话音未落,车窗外有人问道:“徐妈,小公子醒了?”

“想是饿了,我这就照顾。”

李建国还以为,那婴儿是徐妈的孩子。可听这口气,却并非如此。原本也不算太饿,于是立刻闭上了嘴巴。徐妈把李建国放下来,伸手把那婴儿抱起来,一边轻轻摇晃,一边给他奶水,口中还唱着不知名的小调,想来是摇篮曲之类的吧。

朵朵匍匐在徐妈的腿上,呢喃道:“娘,我想小小。”

徐妈的脸色一白,没有说话,可李建国却从她的眼角余光中,看到了一抹伤怀。

这对母女,绝对是有故事的人!

——————————————————

郑大仕一行车辆,在汜水关停留了两天。

汜水关,又叫做成皋。不过它还有一个为更多人熟悉的名字,那就是:虎牢关。

相传,西周穆王曾将诸侯进献来的猛虎,圈养在这个地方,故而才有了‘虎牢’的称呼。虎牢关,南连嵩岳,北频黄河,山岭交错,是勾连河北和洛州的要地。

在汜水关停留的两天,李建国大多数时候,都是被郑世安抱着。

也正是因为这原因,李建国也大致上弄清楚了郑大仕一家的来历。原来,这郑大仕的来历也非同小可,是出自荥阳郑氏的嫡传七支当中的一支。荥阳郑家?这郑大仕,居然是荥阳郑家的人?李建国可是吃惊不小,因为后世的荥阳,正在他的治下。

当然了,后世的荥阳,和这时候的荥阳不同。

如今的荥阳,在后世只是一个古镇,名为古荥镇。但这荥阳郑氏,李建国久闻其名。

历史从时间上划分的时候,习惯性把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称之为中古时期。

而在中古时期,除了无数的战乱之外,还有著名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形成于东汉时期,在两晋南北朝盛行。自西汉武帝以后,世人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而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

特别是在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后,选官只看家世声名。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大致上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世族垄断了官僚,同时通过相互联姻,构成了一个统治阶层。荥阳郑氏,就是这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

相传,郑氏的祖先可追溯至姬姓,因受封于郑,故而得名。

上古的历史,已难以确认。但荥阳郑氏在东汉崛起,人才辈出。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经学大师郑玄,还有曾为东汉扩土,担任过西域都护府大都护的安远侯郑吉。

在经历五胡乱华的灾难之后,郑氏分为南北两宗,其中北宗的郡望就设立在荥阳。所谓郡望,也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就比如后世人相互介绍,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地方的人一样。荥阳郑氏,在北朝后共有七房,分别是白麟、小白、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和幼麟(郑幼麟,亦即郑羲)。郑大仕,则属于连山一房后裔。

隋朝时,郑氏最为著名的,就是曾帮助杨坚篡周的郑译。

且不管郑译是出自什么目的,总之他有从龙之功,故而最为兴盛,也是郑家嫡传。

李建国暗自咋舌,难道自己重生之后,就要变成这郑家的一员?

——————————————————————

今日第一更,晚上还有两更,恳请推荐收藏!!!

第76章 危机第廿四章 傀儡第廿章 启程第60章 大业十四年第93章 夜谈第卌三章 新罗八第18章 别惹我!第卅一章 窦文蔚第2章 长安风云(二)第62章 房彦谦的决断!第5章 魏征的决断(一)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四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17章 好斗世家子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下)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下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下)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卌章 隋末大拆迁中第18章 昔日老军第55章 约定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四第12章 长安一夜(二)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10章 流言第74章 筹谋第廿三章 汝非蒲山公第卌九章 白龙马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续一)第53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一第卅一章 长安野望1第5章 王府门外的偶遇第58章 君何人(下)第廿二章 都棱镇二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廿八章 安远堂告急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上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上)第10章 僚乱(三)第14章 一封家书第69章 末日(三)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64章 父女第64章 胡马第廿七章 缘来如此第61章 雄大海出狱第17章 决战玄武门(四)第58章 回归第70章 林中 刺杀第10章 唯别而已矣第7章 哈士奇(上)第6章 山雨欲来第10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一封家书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中第52章 破题:原道第55章 约定第16章 崔道林(下)第10章 流言第1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三)第卌章 机关算尽上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6章 朵朵失踪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二第4章 海门镇(二)第廿四章 童环第卅五章 瓦岗兴李当王四第卅七章 新罗二第廿三章 懦懦窦奉节下第80章 两驸马第85章 各怀心机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卌二章 李王初会下第卌三章 新罗八第18章 别惹我!第卌四章 不肯吃亏第廿六章 河南讨捕大使第卌二章 武僧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下)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卅二章 风暴之端倪下第60章 禽兽第卅三章 瓦岗兴李当王二第77章 何人死期?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三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81章 邺城之战(五)第1章 长安风云(一)第18章 别惹我!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六第廿六章 昔日袍泽周末第69章 狮虎儿第卅一章 窦文蔚第8章 江山一盘棋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四第60章 郑言庆,回来了
第76章 危机第廿四章 傀儡第廿章 启程第60章 大业十四年第93章 夜谈第卌三章 新罗八第18章 别惹我!第卅一章 窦文蔚第2章 长安风云(二)第62章 房彦谦的决断!第5章 魏征的决断(一)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四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17章 好斗世家子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下)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下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下)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卌章 隋末大拆迁中第18章 昔日老军第55章 约定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四第12章 长安一夜(二)第8章 巩县第一豪门第10章 流言第74章 筹谋第廿三章 汝非蒲山公第卌九章 白龙马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续一)第53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一第卅一章 长安野望1第5章 王府门外的偶遇第58章 君何人(下)第廿二章 都棱镇二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廿八章 安远堂告急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上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上)第10章 僚乱(三)第14章 一封家书第69章 末日(三)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64章 父女第64章 胡马第廿七章 缘来如此第61章 雄大海出狱第17章 决战玄武门(四)第58章 回归第70章 林中 刺杀第10章 唯别而已矣第7章 哈士奇(上)第6章 山雨欲来第10章 釜底抽薪第14章 一封家书第卌四章 最后一课中第52章 破题:原道第55章 约定第16章 崔道林(下)第10章 流言第1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三)第卌章 机关算尽上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6章 朵朵失踪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二第4章 海门镇(二)第廿四章 童环第卅五章 瓦岗兴李当王四第卅七章 新罗二第廿三章 懦懦窦奉节下第80章 两驸马第85章 各怀心机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卌二章 李王初会下第卌三章 新罗八第18章 别惹我!第卌四章 不肯吃亏第廿六章 河南讨捕大使第卌二章 武僧第4章 所谓天朝上国(下)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卅二章 风暴之端倪下第60章 禽兽第卅三章 瓦岗兴李当王二第77章 何人死期?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三第86章 父仇不共戴天第81章 邺城之战(五)第1章 长安风云(一)第18章 别惹我!第卌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六第廿六章 昔日袍泽周末第69章 狮虎儿第卅一章 窦文蔚第8章 江山一盘棋第廿五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四第60章 郑言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