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桑基鱼塘

一听人谈论种桑,妙儿最先想到的自然是“桑基鱼塘”这四个字,毕竟这是后世人工养鱼最常用、收益最高的方法。

所谓“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这种方法最初出现在广南东路(今广东省)一带,因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

但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所以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于是慢慢的,当地居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常被水淹过的地方挖深为塘。挖出来的土一般用来堆垒筑基、填高地势,用深塘则用来饲养淡水鱼;而挖出来的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后,也可以用来减轻水患。

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后来慢慢的,当地百姓便会在塘基上栽种各种作物,且大多人都选择种桑。既种桑那就定会养蚕产丝,当地百姓大多把蚕粪直接扫进鱼塘里,时日一久、他们发现鱼塘里的鱼竟比别处圈养的要鲜肥许多,也就发现蚕沙(蚕粪)用来喂鱼的妙处。

于是慢慢的、经过多年的演变,广南东路一带的田地,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当地百姓利用这种方法一举两得、带来两项收益。

不过妙儿记得桑基鱼塘一直到明末清初才兴起,在此之前的古人虽然也兴种桑养蚕,但却都没挖掘出这个方法。也就是说广南东路一带的人,现下虽然大兴土木的修筑桑园,但却还没把种桑和养鱼联系在一起,纯属是因蚕丝价高才种桑养蚕的。

而如何才能让蚕吐出能卖高价钱的好丝来呢?

首先必须让蚕宝宝吃上好的桑叶,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的、它们才能吐出好丝来。

闽南一带因土壤不够肥沃的原因,种出来的桑远远比不上岭南一带,这桑不好蚕不肥,出产的土丝质地自然也就差了一些。

而妙儿受到启发回想起来的“桑基鱼塘”这个法子,却正好可以用鱼粪肥土、弥补土壤不够肥沃这个缺陷。并且妙儿没穿越前就听说过“桑基鱼塘”,知道这是一种能够创造较高效益的综合养鱼方式,并且操作起来其实并没太大的难度,不存在妙儿不懂的高技术问题……

于是这一次茶馆之行、让妙儿意外有了收获,并最终确定了赚钱的门路———搞桑基鱼塘!

于是一出了茶馆,妙儿马上兴奋的提议道:“大哥、三哥,我们把头面典当换钱后,多买些田吧!”

张大郎闻言不解的问道:“买田?”

张三郎则直接撇嘴反对道:“妙儿你不会是被这日头给晒傻了吧?种田能赚几个钱?要是摊上天灾收成不好,我们可就真不能把娘留下的那套头面赎回来了!”

“我又没说买了田是用来种的!”

妙儿说着故弄玄虚的冲张三郎神秘一笑,随后郑重其事的公布了答案吗:“买了田后我们就把田挖深成塘养鱼,挖出来的泥正好可以垫高在四周当塘基,然后我们就可以在塘基上种桑、用桑叶来养蚕,养了蚕后正好可以用蚕粪来喂鱼,这鱼吃了蚕粪后慢慢的就能长肥,肥了就能卖钱……”

“到时候我们既可以有蚕丝卖,又有可以淡水鱼卖,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就算我们养的鱼卖得不好,这蚕丝再怎么样价钱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吧?用我想的这个法子、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把风险摊成两份、赚钱的机会也就大了!”

Www☢ ttk an☢ ¢ 〇

妙儿这些话倒也不是她瞎编或是YY出来的,现代的“桑基鱼塘”的确是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肥泥肥桑,这种比较完整的能量流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鲜鱼才是终级产品,可以提供给人们食用。系统中任何一个生产环节的好坏,也必将影响到其他生产环节。

妙儿记得珠江三角洲便流传着这么一句渔谚———“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这充分说明了桑基鱼塘循环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妙儿是穿越人士,自然明白桑基鱼塘一定是行得通的,但张大郎兄弟却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人士,所以他们听了妙儿想出来的一系列法子后,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惊叹不已,第二反应则是半信半疑、不敢相信有这样奇妙的好事……

于是张大郎率先问道:“妙儿,你这个法子听起来是很不错,且一次能有两个进项,可这个法子可靠管用吗?”

“当然了,我可不是胡乱瞎掰出来的,”妙儿说着理了理脑海里的思路,尽量简单的把“桑基鱼塘”的原理解释给张大郎兄弟听:“这土丝比较值钱,我们就拿土丝这一块来细说———这鱼粪混入泥土中能够让地变肥、地肥了桑自然也就能长得茂盛,而桑长得茂盛蚕必定能被养得白白胖胖的,蚕一肥胖吐的丝也就会既多又好!”

“咱到时候光卖蚕吐出来的丝,就能挣不少银钱了!我刚刚听茶舍里的人说,在蚕桑最旺盛的时期,顺德容奇镇每日都有‘丝船’运生丝出海卖到海外去,那丝船回程往往能够运回整船白银!因此顺德一带有‘一船生丝出,一船白银归’的说法。”

妙儿说着顿了顿,给了张大郎兄弟一点时间消化后,才接着往下说道:“可见这蚕丝十分值钱,我们种桑养蚕卖丝一定赔不了钱!哪怕我们把蚕丝的价钱卖低一些,再加上卖淡水鱼这个进项,三、五年内必定能赚个满盆钵!”

妙儿分析得十分仔细、说起来也是句句在理,让张大郎兄弟听了后顿时挑不出什么不好的地方来,张三郎更是被妙儿说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开干。

张大郎倒是比较镇定,并且他很快就追问了妙儿一句:“妙儿,这个法子是你自个儿想出来的吗?你怎地懂这么多物事?还是谁告诉你的?”

妙儿既敢大大方方的把桑基鱼塘的法子说出来,自是已经想好了应付张大郎兄弟的说辞,只见妙儿大大方方的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茶舍,笑眯眯的说道:“我刚刚从茶舍那伙人嘴里偷听来的!”

“偷听?”张大郎兄弟齐齐反问了句、一脸不可思议。

妙儿见了一脸无辜的答道:“是啊,他们几个人聚在一块儿闲聊,正好说到和种桑养蚕有关的事,我自个儿再仔细一琢磨、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来!”

妙儿见张大郎和张三郎闻言面面相窥、似乎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赶忙有些心虚的补了句:“我前几天不是都在翻从三叔那里借来的《齐民要术》吗?那上头也有提到种桑,我刚刚说的有些也是从上头学到的!”

自从妙儿在《齐民要术》这本书上发现了“轮作”这个法子后,张大郎就十分崇拜写这本书的高人,也把《齐民要术》当成一本十分有用、能够解决很多和种地有关的疑难杂症的书。因此妙儿后面补的这几句话让张大郎很快就释怀了,不再怀疑妙儿的话,把注意力重新放在桑基鱼塘上……

————————————————————7.9号第一更,晚点还有一更——————————————————

第二十章 先上车后补票第十六章 通风报信第二十九章 错过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二十三章 分府单过(二)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六十七章 教训马氏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药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九章 突发意外第九十一章 卖妾(二)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礼”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十四章 借宿第九章 一劳永逸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三十四章 我要隐私权!第二十二章 寻到破绽第五十二章 事情败露(二)第十七章 再次尝试第十四章 苏二娘择婿第十七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百章 开裆罗裤第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二十四章 事有轻重缓急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会不要脸第十七章 崔黄使坏第九十章 卖妾(一)第七十一章 扭转形势的意外第四十三章 张家举丧第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三)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五十六章 欢喜成亲(二)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五章 丰厚的回报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四十六章 毁约第九章 突发意外第八章 卖妾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五十四章 兄妹齐心第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三)第二章 远离山寨第二十二章 寻到破绽第二十章 事成第十六章 掩护“道具”第一百零三章 猫哭耗子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遗愿(二)第十六章 掩护“道具”第八章 鬼祟马氏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五十八章 忘恩负义(上)第七十六章 噩梦叠加第八十七章 北宋赚钱门路第三十一章 苦劝大郎第八章 卖妾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访第十四章 妙儿下厨(二)第五十八章 忘恩负义(上)第二十四章 绝不退亲第三十四章 典当头面第九章 一劳永逸第十六章 掩护“道具”第三十二章 妙儿的小苦恼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五十五章 欢喜成亲(一)第三章 极品婶娘第四十五章 张大郎的担忧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二十八章 狠赚一笔(二)第一百零七章 尤氏遗愿(三)第六十九章 一锤定音第七章 张光挨揍(一)第八章 卖妾第六十一章 马氏做媒(下)第十三章 金榜题名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礼”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会不要脸第二章 亲戚失信第十一章 针锋相对(一)第四十章 扑卖螃蟹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门第六十二章 换亲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访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十章 后娘进门第二十章 赶巧遇见第二十一章 东华门市集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十七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百零一章 妙儿定亲第十章 断袖之癖第七章 张光挨揍(一)
第二十章 先上车后补票第十六章 通风报信第二十九章 错过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二十三章 分府单过(二)第六十二章 巧妙掉包(二)第六十七章 教训马氏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药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九章 突发意外第九十一章 卖妾(二)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礼”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第十四章 借宿第九章 一劳永逸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三十四章 我要隐私权!第二十二章 寻到破绽第五十二章 事情败露(二)第十七章 再次尝试第十四章 苏二娘择婿第十七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百章 开裆罗裤第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二十四章 事有轻重缓急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会不要脸第十七章 崔黄使坏第九十章 卖妾(一)第七十一章 扭转形势的意外第四十三章 张家举丧第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三)第二十四章 再遇“仇人”第一章 突然示好第五十六章 欢喜成亲(二)第四十九章 崔氏的打算第五章 丰厚的回报第八十九章 北宋典妾(二)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四十六章 毁约第九章 突发意外第八章 卖妾第七章 一流神棍第五十四章 兄妹齐心第二十七章 狭路相逢(三)第二章 远离山寨第二十二章 寻到破绽第二十章 事成第十六章 掩护“道具”第一百零三章 猫哭耗子第一百零六章 尤氏遗愿(二)第十六章 掩护“道具”第八章 鬼祟马氏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五十八章 忘恩负义(上)第七十六章 噩梦叠加第八十七章 北宋赚钱门路第三十一章 苦劝大郎第八章 卖妾第五十九章 不欢而散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访第十四章 妙儿下厨(二)第五十八章 忘恩负义(上)第二十四章 绝不退亲第三十四章 典当头面第九章 一劳永逸第十六章 掩护“道具”第三十二章 妙儿的小苦恼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五十五章 欢喜成亲(一)第三章 极品婶娘第四十五章 张大郎的担忧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二十八章 狠赚一笔(二)第一百零七章 尤氏遗愿(三)第六十九章 一锤定音第七章 张光挨揍(一)第八章 卖妾第六十一章 马氏做媒(下)第十三章 金榜题名第八十二章 家法伺候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礼”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会不要脸第二章 亲戚失信第十一章 针锋相对(一)第四十章 扑卖螃蟹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门第六十二章 换亲第五十二章 微服私访第十九章 郎有情妾有意第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十章 后娘进门第二十章 赶巧遇见第二十一章 东华门市集第四章 夫妻交心第十七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百零一章 妙儿定亲第十章 断袖之癖第七章 张光挨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