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赵曜的提议

赵曜详细地跟皇帝和何相说了科举考试举办的过程。当然,包括科举考试考的内容。

皇帝跟何相听完后,两人心头震颤,面上一致地露出无比震惊的表情。

赵曜说完后,见皇帝他们呆呆地望着他,半天没有反应,试探地问道:“父皇、何相,你们觉得科举考试怎么样?”

他这句话让皇帝跟何相从巨大的震愕中回过神来。两人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不可思议。

“好!非常好!”皇帝说这话时,语气有些颤抖。

何相也回过神来,语气同样因为太过激动而变得结巴:“这……这……这……”他“这”了半天,没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皇帝一张脸因为太过兴奋涨得通红,望着赵曜的目光非常灼热。他极其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让自己在小儿子面前失态。

“你再跟朕说说科举考试的内容。”方才赵曜说了太多的东西,皇帝因为心情太过激荡,有部分内容没有记住。

“等等。”何相突然叫道,旋即他站起身朝皇帝行了个礼,“皇上,请赐笔纸,臣想要把十殿下所说的话记下来。”

皇帝听了,立马把摆在桌几上的笔纸递给了何相。

何相先谢过皇帝,旋即伸手接过笔纸。接着,他又向赵曜行了个礼,语气里充满尊敬:“十殿下,臣可以请您从头再说一遍么?”

赵曜非常爽快地说道:“可以啊,那我再说一遍。”他再次从院试开始跟皇帝他们说。这次,他说的很慢,方便何相能记下来。

方才说第一遍的时候,赵曜并没有仔细地说从院试开始考什么内容。这次再说一遍,他细细地说了说每一场考试该考什么。他并没有完全照抄梦中赵耀世界里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内容。他觉得只是考四书五经里的内容,不考实事,考出来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书呆子。

他跟皇帝他们说的时候,建议在科举考试中考实事,要让考生们了解民情。只有了解民情,考生们日后做官才能解决民生问题。

皇帝听得非常认真,没有开口打断赵曜。而何相一边听,一边细致地把赵曜所说的话写了下来。

赵曜说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口渴,皇帝亲自给他倒茶。他喝完茶,继续说,说到午时才说完。

皇帝直接留赵曜跟何相一起用午膳。

用午膳的时候,皇帝倒是没有问赵曜,而何相一直不停地询问赵曜问题,完全忘了规矩。不过,皇帝没有怪罪他。

用完午膳,赵曜被皇帝跟何相留了下来。虽然赵曜方才把科举考试说的非常清楚,但是皇帝跟何相还是有很多疑问要询问。

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皇帝与何相终于弄清楚有关科举考试的一切。

赵曜说了一天的话,说的嗓子都哑了。不仅如此,他感觉他的嘴皮子都快要说破了。

时候不早了,何相不能再留在宫里。他临走前,朝赵曜行了一个大礼,感谢赵曜提出科举考试一事。他心里清楚科举考试,不仅将会改变学子们的命运,也会改变大周的命运。甚至会改变历史。

等何相离开后,皇帝再也忍不住把小儿子抱进怀里,又是亲又是夸。

赵曜还是第一次听皇帝这么夸他,夸得他都要上天了。对于皇帝的这番夸奖,他是有些心虚的,毕竟科举考试不是他自己想出来,而是梦中赵耀那个世界的东西,他只是把它搬了过来。

皇帝激动了一番后,终于回归平静。

赵曜抓起皇帝的衣服,擦了擦他脸上的口水。刚才,他被皇帝亲的满脸都是口水。

皇帝看到小儿子这番动作,气笑了,又把小儿子搂进怀里,狠狠地亲了一番,又亲的小儿子满脸都是口水。

赵曜气坏了,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抱着皇帝的脸,也亲的皇帝满脸都是口水。

皇帝被亲了,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的非常开心。

守在门口的孙奎和孙豆豆听到皇帝爽朗的笑声,两人心中很是好奇,动作一致的把头向东暖阁内探了探。

皇帝把孙奎叫了进来,让他端来一盆温水。

须臾,孙奎端来一盆温水。皇帝亲自给赵曜擦了擦脸。等给小儿子擦完脸,他也不嫌弃水被用过,又给自己擦了擦脸。

孙奎见时候不早了,提醒皇帝该用晚膳了。

皇帝吩咐摆膳,他和赵曜一起用晚膳。

用晚膳的时候,皇帝说了孟老先生想要请赵曜去金陵一事,他问赵曜想不想去。

赵曜没有任何犹疑地说他想去,非常想去。

原本皇帝是不太想让赵曜去金陵的,毕竟江南那边并不是很全。不过,听完小儿子说完科举考试一事后,皇帝改变了主意,打算让小儿子去金陵。

等过完年,皇帝便决定举办科举考试,到时候京城会因为此事变得不安宁。

“父皇,我能跟你商量一件事情吗?”

看着小儿子满脸谄媚的样子,皇帝不用猜也知道这小子在想什么。

“说,想求朕什么?”

赵曜放下手中的筷子,朝皇帝讨好地笑了笑:“父皇,等我去了金陵,我还想去扬州见外祖父他们,可以吗?”

“可以。”皇帝知道小儿子想问的不是这个,他好笑地看着小儿子,“你小子是想问你能不能留在江南一段时间吧?”

赵曜连连点头:“可以吗,父皇?”

“看在你想出科举考试这件事情上,朕大发慈悲地让你在江南多待一段时间。”

赵曜听后,立马开心地跳了起来:“谢父皇。”

皇帝示意赵曜坐好,他连忙乖乖坐好。

“父皇,我打算上元节过后就去金陵看望孟老先生,可以吗?”

皇帝打算等天气暖和了,让赵曜去金陵看望孟老先生。

“这么着急去金陵?”

“父皇,不是你说孟老先生病重么,那我肯定要赶快去看望他啊。”赵曜担心,如果等天气暖和再去看望孟老先生是不是有些晚了。“再说,看望病人越早越好吧。”

皇帝想到孟老先生的病情不太乐观,很有可能挺不到春天。

“行,过完上元节,你就去金陵。”过完上元节,朝廷就恢复如常,到时候就要忙着科举考试一事。

赵曜见皇帝答应了,满脸欢喜的说道:“谢父皇。”

“孟老先生的身子不好,你去了不要给他添麻烦,知道吗?”

赵曜忙举起手发誓道:“父皇放心,我绝对不会给孟老先生添麻烦的。”

离上元节还早着,皇帝没有在此事上多跟赵曜说些什么,毕竟现在说了,等过段时间,小儿子就会抛之脑后。

“科举考试一事,出了东暖阁,不许再跟别人说,知道吗?”

赵曜乖顺地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老四和老八都不能说。”皇帝的神情忽然变得有些严肃,“出了东暖阁,你就把科举考试一事忘了。”

赵曜明白皇帝的意思,一脸乖巧地说道:“我现在就忘了。”

皇帝被小儿子这句话逗笑了。他夹起一块肉放进小儿子的碗里,宠溺地笑骂道:“鬼机灵。”

“对了,父皇,我忘了说,除了科举考试,还可以弄武举考试,这样就能为选拔将士。”差点忘记武举考试,幸好现在想了起来。“有人喜欢读书,那肯定有人不喜欢读书。举办武举考试,可以让那些不喜欢读书,或者读书不好的人参加,这样他们就能多了一条改变命运的路。”当然,武举考试的最大作用,是破除勋贵或者世家垄断军营。

皇帝听到这话,立马来了兴趣。

“详细地说说。”

接下来,赵曜边用膳,边跟皇帝说武举考试一事。当然,武举考试不能只考武功或者骑射方面的内容,也要让考生们考四书五经的内容。不过,武举考生考四书五经不要那么难。

皇帝听后,觉得赵曜这个提议非常好。如今大周基本上太平了,不会再轻易发生战事。将士们不打仗的话,就没法立功。不立功就很难升职,但是有了武举考试,可以让将士们有机会升职,这对将士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说到武举考试,赵曜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

“父皇,你有没有想过开办军校啊?”

“军校?”皇帝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他微微挑了挑眉梢,问,“你是说将士的书院?”

“对,你看文人有专门的书院读书,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书院教百姓怎么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入了军营,自然知道怎么做一名士兵。”皇帝不觉得当兵还需要专门的书院教导。

“父皇,军营里的士兵是不是良莠不齐?”赵曜觉得皇帝这个想法不对,“父皇,像你和宋叔叔他们当初不也是跟在皇爷爷他们身边学习怎么打仗的么。皇爷爷他们当初打仗,不是自己过河摸石头学会的么。我想皇爷爷他们当年打仗的时候吃过不少亏。如果那个时候有人教导皇爷爷他们怎么打仗,皇爷爷他们是不是能少走弯路,少吃一点亏。”

皇帝闻言,心里大概明白小儿子的意思。

“你继续说。”

“父皇,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啊?”

皇帝面露疑惑地问道:“什么事情?”

“大周现在基本上没有乱军,也就是说天下太平了,不太需要将士上战场打仗,那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安置好将士们?”

皇帝自然是想过这件事情,并且宋德康他们商量过。

“你的意思是?”

“父皇,这些将士们都为大周建国立下功劳,尤其是像宋叔叔他们,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等到天下太平,不需要武将们打仗,那么武将们在朝廷的地位是不是会下降,那时文臣们的地位就要超过武将。等时间长了,武将们的地位越来越不如文臣们,你觉得武将们的心情会如何?”

赵曜又说道:“那个时候,武将们会被文臣们欺压,长此以往你觉得武将们不会觉得憋屈么,毕竟他们当年可是开国功臣,是他们拼命打下大周的江山。”

皇帝倒是没有想到这方面来。现在听赵曜这么一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父皇,我今天向你提出的科举考试是能为大周选拔出人才,但是它也有一个问题。”

皇帝一听这话,忙问道:“什么问题?”

“那就是日后朝堂上文臣越来越受重用,朝廷会变成文臣一言堂。”

皇帝眼神一厉,神色瞬间变得凝肃。

“我提议举办武举考试和创办军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武将们能继续受用,这样武将们能与文臣们抗衡。”赵曜咬着筷子,继续道,“如果朝堂由文臣们说了算,父皇你应该能想到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皇帝自然能想象的到,并且这不是他想要的后果。

“我提议创办军校,就是为大周培养优秀出众的将士。”提议创办军校是赵曜刚刚想到的,但是他越说越觉得军校必须得办,“大周国内是太平了,但是边境并没有,还是需要将士们镇守边疆的。再说,父皇你就没有想过扩大大周的疆土么。”

皇帝当然想过,并且还打算实行。

国库富裕了,皇帝打算跟匈奴算账。

“父皇,创办军校选拔将士,跟选拔官员一样重要。”赵曜苦口婆心地劝说道,“不能让文臣凌驾于武将之上,不然大周会重蹈以前朝代的覆辙。必须让文臣和武将永久地互相制衡,这样朝堂才会安稳。”

皇帝问道:“这军校要怎么创办?”

“父皇,将士不是步兵、骑兵、水兵,还有海兵么,可以根据这几类专门培养……”赵曜大致地跟皇帝说了说创办军校怎么教导学子。

皇帝听得非常专注,时不时点头附和赵曜的话。

父子俩说起正事,都忘了用膳。说了一会儿,父子俩索性不用膳了,让孙奎把晚膳撤了下去。

关于武举考试和创办军校一事,赵曜跟皇帝聊到亥时才结束。

等赵曜离开东暖阁后,皇帝没有急着歇下,而是在认真地考虑小儿子说的这些事情。

此时,同样还没有睡下的何相,也在琢磨赵曜说的科举考试一事。

从宫里回来后,何相就一头扎进书房里,研究科举考试,连晚膳都没有用。他越研究越心惊:

“十殿下太了不起了!”

第140章 好玩咯第459章 韩王很干净第442章 楚王的提议第422章 主动夺嫡和被动夺嫡没有什么区别第59章 谁对我好,谁就是好人第197章第375章 让小十那个臭小子回来第100章 生病第19章 加或者不加,这是个问题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293章 没有封地第458章 抠门的韩王第291章 楚王想十弟第189章第91章 四皇子的苦心第192章第100章 生病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441章 提前让郑王回来第40章 代王的打算第65章 功勋第378章 解脱了第413章 汉王殿下您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152章 插秧第494章 草原上的汉人王妃第65章 功勋第242章 以防万一521.第521章 水磨坊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504.第504章 韩王竟然小看皇上第315章 老四和老八太宠小十了第109章 遇刺第63章 庆功宴520.第520章 父皇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54章 二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毫不在意?第95章 这宫里只要十殿下才是个孩子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351章 太子的愤怒第86章 第三更第338章 这笔账他记下了第480章 阅兵仪式开始第461章 汉王殿下真可怕第244章 岭南是个卧虎藏龙之地第55章 好玩第473章 官员考核第33章 两只猴子第247章 镇国公还真是敢第53章 挖坑第250章 八哥是我的好哥哥第194章第133章 裴府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第112章 难道是八哥?第159章 【周】这个国号的意义第148章 报复孔家第282章 八哥跟南魏又有什么关系?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396章 狠毒的汉王第222章 输得心服口服第216章 新纸第396章 狠毒的汉王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344章 制衡第478章 九窍的汉王殿下第57章 没有让朕失望过第414章 梁嫔娘娘可不是省油的灯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185章第113章 周武帝的猜测第453章 淑妃失宠?第81章 第一更第109章 遇刺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国第83章 第三更第186章第244章 岭南是个卧虎藏龙之地第376章 回京第6章 今晚这场戏真是好看第352章 杀了景王第392章 虎崽子第15章 九皇子的挑衅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第328章 无视他这个十皇子第411章 做热武器必须保密第474章 宣传的重要性527.第527章 即将回京第58章 苦心第35章 训练大妞和小妞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75章 父皇的如意算盘第150章 先帝狠,周武帝更狠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第492章 事情难办了第286章 早已知晓第52章 莫欺少年穷第266章 登高易跌重第334章 楚王的警告537.第537章 母子重逢
第140章 好玩咯第459章 韩王很干净第442章 楚王的提议第422章 主动夺嫡和被动夺嫡没有什么区别第59章 谁对我好,谁就是好人第197章第375章 让小十那个臭小子回来第100章 生病第19章 加或者不加,这是个问题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293章 没有封地第458章 抠门的韩王第291章 楚王想十弟第189章第91章 四皇子的苦心第192章第100章 生病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441章 提前让郑王回来第40章 代王的打算第65章 功勋第378章 解脱了第413章 汉王殿下您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152章 插秧第494章 草原上的汉人王妃第65章 功勋第242章 以防万一521.第521章 水磨坊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504.第504章 韩王竟然小看皇上第315章 老四和老八太宠小十了第109章 遇刺第63章 庆功宴520.第520章 父皇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54章 二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毫不在意?第95章 这宫里只要十殿下才是个孩子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351章 太子的愤怒第86章 第三更第338章 这笔账他记下了第480章 阅兵仪式开始第461章 汉王殿下真可怕第244章 岭南是个卧虎藏龙之地第55章 好玩第473章 官员考核第33章 两只猴子第247章 镇国公还真是敢第53章 挖坑第250章 八哥是我的好哥哥第194章第133章 裴府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第112章 难道是八哥?第159章 【周】这个国号的意义第148章 报复孔家第282章 八哥跟南魏又有什么关系?第284章 说到做到第396章 狠毒的汉王第222章 输得心服口服第216章 新纸第396章 狠毒的汉王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344章 制衡第478章 九窍的汉王殿下第57章 没有让朕失望过第414章 梁嫔娘娘可不是省油的灯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185章第113章 周武帝的猜测第453章 淑妃失宠?第81章 第一更第109章 遇刺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国第83章 第三更第186章第244章 岭南是个卧虎藏龙之地第376章 回京第6章 今晚这场戏真是好看第352章 杀了景王第392章 虎崽子第15章 九皇子的挑衅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第328章 无视他这个十皇子第411章 做热武器必须保密第474章 宣传的重要性527.第527章 即将回京第58章 苦心第35章 训练大妞和小妞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75章 父皇的如意算盘第150章 先帝狠,周武帝更狠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第492章 事情难办了第286章 早已知晓第52章 莫欺少年穷第266章 登高易跌重第334章 楚王的警告537.第537章 母子重逢